2016年12月9日,英國鳥類學會會刊、著名鳥類學期刊《Ibis》在線發表了一篇我們關於棕頭歌鴝(Larvivora ruficeps)的論文。在這篇論文中,我們系統地總結了這種漂亮的鳥類過去百餘年間已知的全部記錄,並就棕頭歌鴝的分類地位、鳴聲和分布狀況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此研究中,我們還發現,適宜棲息地的喪失、植被退化,以及盜獵販賣正成為這種鳥類生存的潛在巨大威脅。
棕頭歌鴝雄鳥,圖片來源:photo by James Eaton
棕頭歌鴝是一種雀形目鶲科鳥類,雄鳥羽色豔麗、鳴唱婉轉多變,已知僅在我國的陝西和四川少數地點有過繁殖記錄,越冬於東南亞。它的觀察記錄(特別是在過境和越冬地區)甚少,研究資料也極為缺乏,已被IUCN紅色名錄列為瀕危(Endangered,EN)級別。
Hartert於1907年,根據兩年前在陝西秦嶺採集的標本,首次記錄並描述了棕頭歌鴝,這次採集到的3號雄性、2號雌性標本現保存於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Hartert 1907a,Hartert 1907b)。然而自1905年以來,陝西省境內再無任何關於該種的確切記錄。
而第二筆記錄則是在時隔近60年後的1963年3月,由McClure在馬來西亞卡梅倫高地牛倫碧蘭璋山環志到一隻雄性棕頭歌鴝(Collar et al. 2001,McClure 1963,Wells 2010)。這也是第一筆在繁殖地外(即中國境外)的記錄。
第三筆記錄出現在1985年繁殖季的四川北部(Collar et al. 2001)。此後,幾乎每年的繁殖季都有研究人員,更多是觀鳥者在四川北部鄰近的幾個保護區裡記錄到棕頭歌鴝,單次最多觀察到6隻佔區鳴唱的雄性個體(如李桂垣等 1987,Collar et al. 2001)。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在剛過去的2016年繁殖季,在哪怕以往最穩定的地點也沒能觀察到該種,這是近十幾年來第一次沒有在繁殖地發現棕頭歌鴝。
棕頭歌鴝雌鳥,第一年冬羽。圖片來源:引自Mahood et al. 2013,photo by James Eaton
除上述記錄而外,已知還有另兩筆國外的記錄:2012年11月,Simon Mahood在柬埔寨金邊自家後院裡記錄到了一隻棕頭歌鴝雌鳥(Mahood et al. 2013)。這是第二次在中國以外的地區發現棕頭歌鴝,並且是首次對其第一年的冬羽進行了描述。
成年雌鳥,圖片來源:photo by Mohammad Hazran bin Che Rozan
2014年4月,Mohammad Hazran bin Che Rozan在馬來西亞雲頂高原記錄到一隻成年雌鳥(www.sites.google.com/site/mnsbccrc/Home/record-status-1/2014)。
棕頭歌鴝已知分布示意。圖片來源:引自Zhao et al. 2017
截至目前,棕頭歌鴝已知僅在8個地點,總計不到30筆確切記錄。到目前為止,仍不清楚該種具體的越冬地。至今,棕頭歌鴝仍是全世界最罕見最不為人所知的鳥類之一。
棕頭歌鴝雖名叫「歌鴝」,但卻並不與常見的紅喉歌鴝、藍喉歌鴝關係最近。我們中文裡統稱為「歌鴝」的鳥,即廣義上的Luscinia屬成員,現在已被有些學者依據分子遺傳、鳴聲、形態和行為等證據提議將其分為Calliope、Larvivora、Tarsiger 和 (狹義的)Luscinia四個屬(Sangster et al. 2010)。其中,藍喉歌鴝、新疆歌鴝仍在Luscinia屬中,紅喉歌鴝、金胸歌鴝、黑胸歌鴝和黑喉歌鴝(Alström et al. 2013)被歸入了Calliope屬,而棕頭歌鴝、紅尾歌鴝、琉球歌鴝、日本歌鴝、藍歌鴝和慄腹歌鴝則被歸入Larvivora屬。當年,由於棕頭歌鴝分子數據的缺乏,Sangster等在針對鶲科鳥類系統發育關係的研究中只能依據形態、鳴聲和行為上的證據嘗試性地將棕頭歌鴝劃入Larvivora屬。
我們最新的研究利用分子遺傳學數據首次重建了整個Larvivora屬的系統發育關係(Zhao et al. 2017)。研究結果表明,棕頭歌鴝和紅尾歌鴝的親緣關係最近,二者再與琉球歌鴝、日本歌鴝、慄腹歌鴝和藍歌鴝一起構成了Larvivora屬。我們的發現佐證了Sangster於2010年提出的分類建議。
藍歌鴝屬 Larvivora 系統發育關係及雄鳥鳴唱聲譜示意圖。圖片來源:改編自Zhao et al. 2017;註:Larvivora 屬最早由Hodgson 於1837年根據藍歌鴝建立,因此將該屬的中文名暫擬作藍歌鴝屬
有趣的是,通過對上述歌鴝雄鳥在繁殖期發出的鳴唱進行聲譜分析發現,棕頭歌鴝的鳴聲與琉球歌鴝最為相似。而紅尾歌鴝的鳴聲則與日本歌鴝在其分布區北部繁殖的指名亞種(L. a. akahige)最為相似。
棕頭歌鴝行蹤十分隱秘,在現實中即使真正觀察到,往往也就是這樣在密林中的一個模糊身影,如能獲得清晰無遮擋的圖片實在是太過虛幻了,圖片來源:photo by 唐軍
如前所述,從百餘年間僅有不到30筆記錄來看,棕頭歌鴝的的確確是種珍稀鳥類。它如此罕見的原因,我們尚不得而知。從已知的情況來看,棕頭歌鴝性情隱匿,喜好生活在中高海拔山地原始林植被密集的中下層當中。如果雄鳥不鳴唱,就很難被發現,雌鳥則羽色暗淡,似乎也並不怎麼發出叫聲,則更加難以觀察。
近幾十年來已知的繁殖地分布記錄都集中在極小的一片區域,保護區之外所謂適宜棲息地裡的林地或許正在加速喪失及破碎化。棕頭歌鴝這種我們缺乏了解的神秘鳥類,真實的處境究竟如何呢?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的評估,棕頭歌鴝的種群數量仍在持續減少,而主要原因被認為是分布區內適宜棲息地的喪失、植被退化,以及盜獵販賣的潛在巨大威脅。
而在2015年通過網絡搜索,竟然還真的發現了棕頭歌鴝被販賣籠養的蛛絲馬跡。2008年3月,一個名叫「棕頭歌鴝」自稱在廣州的用戶在某花草蟲魚飼養論壇中發布了一條Ta飼養棕頭歌鴝的帖子。其中提到,當時共有兩隻棕頭歌鴝在被人販賣,Ta購得了其中一隻。據推測,Ta購買的時間應該早於2008年,很可能是在2007年繁殖季前後。並且發帖人應該清楚棕頭歌鴝是稀有的鳥種。這意味著鳥販極有可能是在棕頭歌鴝的遷徙路徑上或繁殖地附近捕捉到了棕頭歌鴝,並且一路從西南部山區順利運輸到廣州完成了交易。
飼養棕頭歌鴝帖子的論壇截圖。圖片來源:某花草蟲魚飼養論壇
如果此人不發布這篇帖子,我們可能根本都不會確切地知道就連棕頭歌鴝這樣罕見的鳥類,也進入了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受害者名單。這一發現實在是觸目驚心,直接使得IUCN紅色名錄在2016最新版的評估當中將盜獵、籠養鳥販賣列為導致棕頭歌鴝瀕危的潛在威脅。
就在我們才剛開始了解棕頭歌鴝這樣令人驚豔鳥類的時候,也許它就已經處在瀕臨滅絕的邊緣了。那麼,還會有多少沒有棕頭歌鴝漂亮,不及勺嘴鷸可愛,更不如菲律賓雕那樣帥氣的、不為人知的動植物正消無聲息地因人類,因為我們這個所謂智慧生物的活動正在慢慢走向滅亡呢?
本文作者:趙小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本文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
作者致謝:非常感謝烏普薩拉大學及瑞典農業大學Per Alström博士、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陽博士、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胡若成、James Eaton(Birdtour Asia)、Pete Morris(Birdquest)、Mohammad Hazran bin Che Rozan(馬來西亞)、Rob Martin(IUCN)、Ian Davies(eBird)、Paul Holt(Sunbird)、西南山地唐軍等諸位先生對本文寫作及本研究所提供的熱情幫助!
編輯 : 鳥人Robbi
排版:Sol_陽陽
參考文獻:
1.李桂垣,張清茂. 1987. 我國的特產鳥類——棕頭歌鴝. 四川動物,6 (2):7.
2.Alström P, Song G, Zhang R, Gao X, Holt PI, Olsson U, Lei F (2013) Taxonomic status of Blackthroat Calliope obscuraand Firethroat C. pectardens. Forktail, 29:94-99.
3.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6. Larvivora ruficep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e.T22709711A94219906. Downloaded on 12 January 2017. http://dx.doi.org/10.2305/IUCN.UK.2016-3.RLTS.T22709711A94219906.en
4.Collar NJ et al. (2001) Threatened birds of Asia: the BirdLife International red data book. vol 598.2095 T53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Cambridge.
5.Collar, N. (2017). Rufous-headed Robin (Luscinia ruficeps). In: 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Christie, D.A. & de Juana, E. (eds.).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Alive. Lynx Edicions, Barcelona. (retrieved from http://www.hbw.com/node/58462 on 12 January 2017).
6.Dickinson, E.C. and Christidis, L. (2014) The Howard & Moore Complete 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vol. 2 Passerines, 4th edn. Eastbourne: Aves Press.
7.Hartert E (1907a)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of bird from northern China. Bull. Brit. Orn. Club, 19:50.
8.Hartert E (1907b) On some rare species of the genus Larvivora from China. Ibis, 49: 621-623.
9.Mahood SP, Eaton JA, Leader PJ (2013) Second record of Rufous-headed Robin Luscinia ruficeps outside its breeding range and a description of its first-winter plumage. BirdingAsia, 19: 43-47.
10.McClure HE (1963) Is this one of the rarest birds in the world? Malayan Nature Journal, 17: 185-187.
11.Sangster G, Alström P, Forsmark E, Olsson U (2010) Multi-locus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Old World chats and flycatchers reveals extensive paraphyly at family, subfamily and genus level (Aves: Muscicapidae).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57:380-392.
12.Wells DD (2010) The Birds of the Thai-Malay Peninsula: Covering Burma and Thailand South of the Eleventh Parallel, Peninsular Malaysia and Singapore. Volume 2, Passerines. Christopher Helm, London.
13.Zhao M, Alström P, Hu R, Zhao C, Hao Y, Lei F, Qu Y (2017)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song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endangered Rufous-headed Robin Larvivora ruficeps. Ibis, 159: 204-216.
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鴉雀有生」
ID:Parrotbills_Robbi
歡迎掃碼關注
科研最新進展,學術最新動態
頂級學者的思考和見解
長按二維碼關注科學人
(微信號:scientific_guokr)
我就看你給不給我點讚
點讚圖為紅頭長尾山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