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從滅絕邊緣拉回來的八種生物-滅絕,物種,生物,地球 ——快...

2020-11-22 驅動之家

「優勝劣汰、弱肉強食」一直是自然界所奉行的鐵則,但人類的出現開始改變了這一切。人類活動一次又一次的將其它物種推向滅絕邊緣,而當人類醒悟之後又擅作主張的對它們施加保護,試圖彌補自己以往的過失。下面將要呈現的便是騰訊科學編譯歸納的8種曾經瀕臨滅絕但最終「起死回生」的地球生物。

白頭鷹

美國人很難相信會導致國鳥白頭鷹瀕危滅絕,到上世紀50年代末,從50萬對築巢白頭鷹下降至412對築巢白頭鷹,這主要是由於使用DDT殺蟲劑造成的,最終1967年美國政府宣稱白頭鷹為瀕臨絕種生物,並於1972年禁止使用這種殺蟲劑。此後白頭鷹數量開始回升,現今有1萬對築巢白頭鷹。

黑足雪貂

1979年黑足雪貂被宣布滅絕,幸運的是,科學家發現還有少量黑足雪貂生活在美國懷俄明州,之後科學家對它們進行圈養繁殖,起初僅有18隻,到目前野生環境中的黑足雪貂數量已超過1200隻。

南方白犀牛

南方白犀牛是最成功的物種保護案例之一,19世紀末,全球僅有大約100隻,它們徘徊在滅絕邊緣。經過一個世紀的保護,它們的數量已超過2萬隻,主要生活在南非。

加州禿鷲

它是北美洲最大的陸地鳥類,1987年,野生加州禿鷲瀕危滅絕,當時僅有22隻,進行人工飼養繁殖,這一人工飼養項目是由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和洛杉磯動物園負責,目前全球加州禿鷲數量已達到350隻,一半以上成功釋放野生環境。

駝背鯨

上世紀80年代,因商業捕撈駝背鯨數量驟然下降,評估報告顯示,駝背鯨數量下降至原始數量的百分之二。在國際捕鯨禁令下,駝背鯨數量穩定反彈上升。目前全球駝背鯨數量至少有8萬隻。

俄勒岡白鮭

它們生長在美國俄勒岡州西部威拉米特河,本來是河水和溪流中普通魚類,但由於人類活動對威拉米特河構成顯著影響,尤其是俄勒岡白鮭的棲息環境。上世紀90年代,這種魚被正式列為瀕危滅絕物種,數量下降至不足1000條。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對該物種進行了保護,現今達到16萬條以上。

普氏野馬

不同於多數「野馬」,普氏野馬非常奇特,它從未被人類馴服過。因此它們是現有真實的野馬物種。不幸的是數十年以來,普氏野馬數量持續下降,上世紀60年代,它被宣布為滅絕物種,一項人工飼養計劃開始對14匹普氏野馬進行繁殖,令人驚奇的是,目前普氏野馬數量開始反彈,數量達1500匹。

美洲野牛

美洲野牛曾是北美洲一道風景線,數千萬頭美洲野牛在原野上奔跑,但是由於人類捕獵食用和馴養牛科疾病,導致其數量驟減。現代保護措施將它們從瀕危滅絕邊緣拯救回來,目前北美洲大約有50萬頭,其中2萬頭生活在野生環境。

相關焦點

  • 組圖:從滅絕邊緣拉回來的八種生物
    人類活動一次又一次的將其它物種推向滅絕邊緣,而當人類醒悟之後又擅作主張的對它們施加保護,試圖...
  • 大滅絕釀生機邊緣生物逆襲
    邊緣生物在大滅絕後反而變得多樣化並繁衍下去。
  • 人類已處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邊緣?
    世界上的物種以令人驚訝的速度不斷減少,而且人類也給地球帶來深遠的影響,這些變化促使更多的物種走向了滅絕的邊緣。   自從人類出現以後,特別是工業革命以後,由於人類只注意到具體生物源的實用價值,對其肆意地加以開發, 而忽視了生物多樣性間接和潛在的價值,使地球生命維持系統遭到了人類無情的蠶食。
  • 地球上有142種生物滅絕,罪魁禍首找到了,居然是流浪貓
    地球上有142種生物滅絕,罪魁禍首找到了,居然是流浪貓大家都知道,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的文明也是越來越先進,但是同時也消耗著地球上大量的能源,而能源的消耗,直接導致了地球生態系統遭到了大規模的破壞,也使得大量的物種因為人類的發展而走向的滅絕,而在滅絕的過程當中,有一部分生物人類並沒有直接參與,但是也是因為人類的原因,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流浪貓
  • 全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 生物多樣性保護亟待變革
    (來源:聯合國官網)新華社巴黎5月6日電(記者陳晨)聯合國6日在巴黎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約百萬物種面臨滅絕威脅,人類活動是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不過,只要從地方到全球各個層面開始「革命性改變」,拯救全球生物多樣性仍為時未晚。
  • 每年滅絕3萬物種 地球生物正面臨新一輪大滅絕?
    「地質歷史時期最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就發生在二疊紀末期,有統計顯示,地球上90%以上的海洋生物物種和75%左右的陸地生物物種在這一時期全部都滅絕了。」沈樹忠說。  到了二疊紀末,四射珊瑚、蜓、鈣質海綿、腕足類、三葉蟲等固著海底、被動攝食的門類相繼消亡或大量消減,生物礁生態系統全面崩潰、碳埋藏全面停止。
  • 滅絕滋生滅絕: 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導致更多物種滅絕
    圖片來源:Roger de la Harpe/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根據科學家的說法,地球現在正處於物種大滅絕的進程中,這是地球歷史上的第六次。近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新研究報告稱,物種滅絕的速度比預期要快上百倍千倍。
  • 宣布滅絕80年的動物可能回來了,滅絕生物為何重現?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地球在有記錄以來,總計出現了5次生物大滅絕過程,這5次可以說導致了地球上大部分生物的消失,而過後新的一個物種群體又出現了,也就是我們現代社會的種群,
  • 確定滅絕100多年的動物再現,為何越來越多滅絕生物出現
    大家都知道,我們地球所有的生物可以說都是遵循一個規律,那就是「生物進化論」,自從「生物進化論」提出來之後,暫時還沒有看到不符合「進化論」的事件,而有時間自然界的動物就是「奇特」,消失或者滅絕的動物再次出現,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難道地球的生物不遵循「進化論」?對物種起源和發展的一種科學證明已經失效了?
  • 這八種已經滅絕的生物有望重返自然界?
    這八種已經滅絕的生物有望重返自然界?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地球物種進化史上曾有許多物種滅絕消失,人們對它們的了解僅限於科教途徑,或者是科幻電影,目前,基於技術成熟的克隆和DNA提取技術,能夠將一些神秘的滅絕物種重返自然界!
  • 越來越多的生物走向滅絕,科學家拉響警報,人類是時候醒悟了
    地球擁有龐大複雜的生態系統,孕育過上千萬種生物,還有很多沒被人類發現的物種,可以說地球擁有豐富的生命體。不過隨著人類過度開發、氣候變化、以及棲息地被破壞等原因,數以萬計的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前不久BBC上就有一篇文章稱,地球上的物種正在加速滅絕,有很多人類根本察覺不到。
  • 物種滅絕速度越來越快嗎,物種的滅絕會對人類造成什麼影響?
    物種滅絕是21世紀地球面臨的重大災難。科學研究證實,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物種滅絕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1000倍。目前,平均每小時有一個物種滅絕。按照這個速度,現有的物種中有一半將在本世紀滅絕。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全球四分之一的哺乳動物、1200多種鳥類和30000多種植物面臨滅絕的危險。在過去的2億年裡,平均每100年就有90種脊椎動物滅絕,每27年就有一種高等植物滅絕。正是由於人類的幹擾,鳥類和哺乳動物的滅絕率增加了1000倍。地球上的瀕危物種約佔所有物種的10%,我國比世界高5-10%,佔中國物種的15-20%。
  • 確定滅絕100多年的動物再現,為何越來越多滅絕生物出現?
    而有時間自然界的動物就是「奇特」,消失或者滅絕的動物再次出現,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難道地球的生物不遵循「進化論」?對物種起源和發展的一種科學證明已經失效了?當然最終是否這些消失或滅絕的生物遵守「進化論」,暫時也沒有一個科學解釋,消失的生物好說,但是滅絕的動物再現就不好用「進化論」來進行解釋。
  • 生物滅絕遠超新物種的產生,人類正處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嗎?
    一個舊物種的消失和一個新物種的出現,是大自然中的正常現象,如果很長一段時間內物種消失的速度遠大於新物種出現的速度,就會造成地球物種的減少,我們稱之為生物大滅絕,有足夠證據表明,我們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當中,生物滅絕速度是正常的一千倍,是前面五次大滅絕速度的一百倍。
  • 地球經歷過幾次物種大滅絕?(史前物種大滅絕)
    ,兩事件中間間隔100萬年,是地球史上第二次大物種滅絕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創,78%的海洋物種滅絕。陸棲的單弓類群動物和許多爬行類群也滅絕了。 這次大滅絕使得佔領海洋近3億年的主要生物從此衰敗並消失,生物種類, 生態系統也獲得了一次最徹底的更新,為恐龍類等爬行類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科學界普遍認為,這一大滅絕是地球歷史從古生代向中生代轉折的裡程碑。
  • 二疊紀生物大滅絕「罪魁禍首」或是細菌
    細菌致地球升溫  猜  這種細菌名為「甲烷八疊球菌」。它是一種單細胞生物,很早就存在於海洋中,至今仍生活在油井、垃圾堆以及牛等動物的內臟裡。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說,二疊紀末期,西伯利亞地區的火山大規模噴發,令海洋中的鎳大量積累,為甲烷八疊球菌的繁殖提供了豐富養料。
  • 滅絕數十年的物種重新出現,古老地球生物會復活嗎,遲來的跡象
    自然界生物的生死滅絕,本是很平常的事。一方面,符合了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另一方面也說明人類對地球的影響切實地影響到了整個生物的生存命運。這也從側面說明,地球能否以一個和諧繁榮的狀態出現在世間,關鍵還要看人類,畢竟人類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
  • 那些在地球上活了幾億年,挺過多次物種滅絕的生物
    我們都知道,至今地球上已發生過五次物種大滅絕了,分別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物種大滅絕、3.65億年前的泥盆紀物種大滅絕、2.5—2億年前的二疊紀物種大滅絕和三疊紀物種滅絕以及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的物種滅絕。
  • 能否避免物種滅絕?
    物種滅絕及其原因   為什麼物種會滅絕?像其他生命體一樣,物種有生有滅,不同生物列群的物種壽命不一樣。地球上35億年中出現過約40億個物種,但其中99%的物種已經滅絕,可見物種滅絕是自然現象。生物進化是一場公平的遊戲,能夠逃脫滅絕的生物是那些能適應生存環境的物種;物種滅絕也可能與其適合度無關,而是像戰士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衝鋒時被子彈擊中一樣的隨機事件;物種滅絕是選擇性的。能夠繼續生存的物種並不是由於它們能夠更好適應適應環境,而是由於某種其它原因。例如,哺乳動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而昆蟲與植物比哺乳動物能耐受高強度輻射。如果地球受到一顆超新星的強烈輻射,那麼陸地上的哺乳動物將大批滅絕。
  • 地球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為什麼會發生周期性滅絕事件?
    地球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為什麼會發生周期性滅絕事件?我們目前已知的地球已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根據分析,約每2600萬年地球生物會周期性滅絕一次,那麼為什麼地球會發生周期性滅絕事件呢?其實就是隕石。地球上生命的滅絕將每2600萬年發生一次,就好像地球上生命的滅絕是周期性的,這證實了宇宙中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周期性地接近太陽系。這種神秘的力量將無數的彗星和小行星送入太陽系,很可能是來自這個夥伴星球,而且必定不平凡,很可能是2600萬年才會與太陽系見上一次。雖然我們還沒有找到這顆恆星,但我們可以猜測它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