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勝劣汰、弱肉強食」一直是自然界所奉行的鐵則,但人類的出現開始改變了這一切。人類活動一次又一次的將其它物種推向滅絕邊緣,而當人類醒悟之後又擅作主張的對它們施加保護,試圖彌補自己以往的過失。下面將要呈現的便是騰訊科學編譯歸納的8種曾經瀕臨滅絕但最終「起死回生」的地球生物。
白頭鷹
美國人很難相信會導致國鳥白頭鷹瀕危滅絕,到上世紀50年代末,從50萬對築巢白頭鷹下降至412對築巢白頭鷹,這主要是由於使用DDT殺蟲劑造成的,最終1967年美國政府宣稱白頭鷹為瀕臨絕種生物,並於1972年禁止使用這種殺蟲劑。此後白頭鷹數量開始回升,現今有1萬對築巢白頭鷹。
黑足雪貂
1979年黑足雪貂被宣布滅絕,幸運的是,科學家發現還有少量黑足雪貂生活在美國懷俄明州,之後科學家對它們進行圈養繁殖,起初僅有18隻,到目前野生環境中的黑足雪貂數量已超過1200隻。
南方白犀牛
南方白犀牛是最成功的物種保護案例之一,19世紀末,全球僅有大約100隻,它們徘徊在滅絕邊緣。經過一個世紀的保護,它們的數量已超過2萬隻,主要生活在南非。
加州禿鷲
它是北美洲最大的陸地鳥類,1987年,野生加州禿鷲瀕危滅絕,當時僅有22隻,進行人工飼養繁殖,這一人工飼養項目是由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和洛杉磯動物園負責,目前全球加州禿鷲數量已達到350隻,一半以上成功釋放野生環境。
駝背鯨
上世紀80年代,因商業捕撈駝背鯨數量驟然下降,評估報告顯示,駝背鯨數量下降至原始數量的百分之二。在國際捕鯨禁令下,駝背鯨數量穩定反彈上升。目前全球駝背鯨數量至少有8萬隻。
俄勒岡白鮭
它們生長在美國俄勒岡州西部威拉米特河,本來是河水和溪流中普通魚類,但由於人類活動對威拉米特河構成顯著影響,尤其是俄勒岡白鮭的棲息環境。上世紀90年代,這種魚被正式列為瀕危滅絕物種,數量下降至不足1000條。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對該物種進行了保護,現今達到16萬條以上。
普氏野馬
不同於多數「野馬」,普氏野馬非常奇特,它從未被人類馴服過。因此它們是現有真實的野馬物種。不幸的是數十年以來,普氏野馬數量持續下降,上世紀60年代,它被宣布為滅絕物種,一項人工飼養計劃開始對14匹普氏野馬進行繁殖,令人驚奇的是,目前普氏野馬數量開始反彈,數量達1500匹。
美洲野牛
美洲野牛曾是北美洲一道風景線,數千萬頭美洲野牛在原野上奔跑,但是由於人類捕獵食用和馴養牛科疾病,導致其數量驟減。現代保護措施將它們從瀕危滅絕邊緣拯救回來,目前北美洲大約有50萬頭,其中2萬頭生活在野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