鼬鼠當選2018瑞士年度動物 環保組織籲保護其棲息地

2020-11-25 環球網旅遊頻道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怡蓁】2018瑞士年度動物究竟花落誰家?瑞士資訊1月4日報導稱,瑞士環保組織「善待自然」(Pro Natura)於當地時間1月3日將這一殊榮歸於短尾黃鼠狼-或被稱為鼬鼠或貂(白鼬)名下。

這種身形細長瘦削的哺乳動物,曾經在瑞士屢見不鮮。然而近年來,它們昔日在海拔3000米以下位於低洼地區的棲息地,屢屢飽受威脅。

平均而言,鼬鼠體重約300克,身長在30釐米上下。這種動物的識別特徵是它們不長的尾巴尖端有個顯而易見的黑色末梢。動物研究人員發現,這種體態苗條的小動物主要倚賴捕食老鼠-尤其是河鼠為生。

據「善待自然」組織介紹,鼬鼠在瑞士被歸於受保護物種名錄中,但並非瀕危物種,這意味著,在瑞士,這種動物暫且並未因為濫捕、盜獵、環境破壞、數量稀少或棲息地狹窄等原因而在不久的將來面臨較高的絕滅機率。不過眼下,人成了鼬鼠在瑞士繁衍生息的頭號天敵,因為瑞士的建築及土地使用使得鼬鼠的自然棲息地不斷萎縮減小。

「善待自然」組織在其3日發布的公開聲明中,呼籲重建廣泛的棲息圈-這並不僅僅是為了鼬鼠,也同樣是為了定居於瑞士的其他動植物。

「善待自然」組織強調,鼬鼠皮毛(或稱貂皮)過去在時尚界頗受推崇,不過現如今已不再那麼吃香了。在過去20多年裡,「善待自然」通過評選「瑞士年度動物」的方式持之以恆地致力於動物保護宣傳,以期喚起民眾對野生動物生存境遇的重視。

相關焦點

  • 中國首家民間環保組織(NGO)聘請青年學作家陶凱龍為副會長
    公益在線訊(公益記者 朱林 周俊同) 近日,記者從中國第一家民間環保組織(NGO)——遼寧省盤錦市黑嘴鷗保護協會獲悉,鑑於青年學者、作家陶凱龍在慈善公益界(含環境保護)貢獻,經過該協會常務理事會聘請其協會副會長助力生態環境保護公益事業。
  • [公告]榮晟環保:2018年度環境報告書
    2018年度公司又有 4項環境友好型產品通過鑑定並投放市場,更是入選浙江省第八批生態文明教育基地。2018年,公司繼續深入把握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進一步完善了公司多項環境管理制度,通過組織培訓和演練,讓員工充分感受公司經營的環保理念,層層落實,確保全面完成公司環保目標和相關節能減排計劃。
  •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義工騎單車籲保護北極熊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星島環球網」9月17日報導,全球變暖讓地球兩極冰川融化已成為就牽動世界環保人士的大事,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的義工也日前通過騎單車宣傳的方式,投身到保護北極的活動之中。據報導,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溫哥華分支的義工弗倫奇於15日早上10時,在溫哥華市科學世界(Science World)外,與他的三名同伴騎單車繞行溫哥華,沿途向市民宣傳保護北極及北極熊。據弗倫奇說:「我們希望以北極熊造型騎單車,喚醒人們保護北極的意識。」
  • 為保護動物,公益組織邀請佛教團體加入
    除了大熊貓,沒有哪種動物是安全的 北京聯益慈善基金會環保益家人專項基金負責人吳婷是《多家公益組織聯合邀請佛教團體加入救護野生動物保護行列》一文的作者,也是最早發出此項倡議的代表。目前已有中國綠髮會瀕危物種基金、讓候鳥飛公益基金、無錫靈山慈善基金傳統公益基金以及北京聯益慈善基金會環保益家人專項基金等公益組織加入並響應。
  • 綠髮會秘書長周晉峰:保護野生動物就是守護人類自身的棲息地
    綠髮會秘書長周晉峰:保護野生動物就是守護人類自身的棲息地 2020-03-08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隋福毅 要不是新冠病毒的來勢洶洶,或許《野生動物保護法》不會即將迎來修法的這一刻。 人類棲息地由各物種棲息地共同組成 多年來,周晉峰一直在推進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工作,並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在採訪過程中,周晉峰也提到了野生動物保護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聯。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的目的應是生物多樣性保護,這是毋庸置疑的。而生物多樣性又包括三個層次: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棲息地的保護。」
  • 保護穿山甲等野生動物 公益組織在行動
    積極參與公共政策制定 在張小海看來,目前公益組織在野生動物保護領域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動物保護法律法規尚不完善。「先不談其他動物,單就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而言,雖然相關法律進行了修改,但還是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 瀕危黃眼企鵝以微弱優勢擊敗鴞鸚鵡,當選紐西蘭「年度鳥」
    瀕危黃眼企鵝以微弱優勢擊敗鴞鸚鵡,當選紐西蘭「年度鳥」 瀕危物種黃眼企鵝以微弱優勢領先鴞鸚鵡,當選紐西蘭2019年「年度鳥」。
  • 瀕危黃眼企鵝當選紐西蘭「年度鳥」 只有225對
    瀕危物種黃眼企鵝以微弱優勢領先鴞鸚鵡,當選紐西蘭2019年「年度鳥」。紐西蘭「新聞原料」網站11日以紐西蘭鳥類保護組織「森林與鳥類」為消息源報導,角逐今年紐西蘭「年度鳥」的競爭異常激烈。該組織一名發言人說,由於這兩種瀕危鳥類得票相近,正式揭曉結果之前「幾乎無法預測結果」。黃眼企鵝主要分布於紐西蘭,是首次當選紐西蘭「年度鳥」的海鳥。「新聞原料」網站報導稱,2018年至2019年,在紐西蘭主要島嶼上發現的黃眼企鵝只有225對。全球變暖導致海水溫度升高以及拖網捕魚導致魚類減少等因素威脅著黃眼企鵝生存。
  • 一隻黑臉琵鷺的南行記:棲息地保護迫在眉睫
    WWF(中國)物種項目主任範志勇告訴記者,衛星跟蹤能夠非常直觀地畫出候鳥的遷徙路線,找到黑臉琵鷺的遷徙地、越冬地,為其棲息地的保護提供更多基礎數據。自2003年以來,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和瀋陽理工大學合作,對遼寧黑臉琵鷺種群開展長期調查與保護,發現目前中國僅存的黑臉琵鷺繁殖種群位於遼寧莊河,其種群已經從十年前的7隻成鳥增長為77隻。
  • 「聰明」的鼬鼠
    內蒙古草原上有一種鼬鼠,整天忙忙碌碌,不停地尋覓著食物,並將吃不完的食物儲存到洞穴裡
  • 我市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和森林防火主題宣傳暨動物棲息地巡護調查...
    11月29日,由市關工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教育局、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部門單位共同組織開展的東營市野生動物保護和森林防火主題宣傳活動,同時啟動了東營市野生動物棲息地巡護調查志願服務活動,來自全市的500多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者、志願者及我市10餘所學校的學生代表參加活動。
  • 它是世界上最稀有的企鵝,不愛交際卻能當選為紐西蘭年度鳥類
    2019年11月,第15屆紐西蘭年度鳥類(Bird of the Year)評選結果出爐,冠軍由不愛交際兼瀕危絕種的黃眼企鵝(Hoiho)奪得,是14年來首次奪得這名銜的海鳥。跟隨下小編來了解下黃眼企鵝吧!
  • 東營市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和森林防火主題宣傳暨動物棲息地巡護調查...
    11月29日,由市關工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教育局、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部門單位共同組織開展的東營市野生動物保護和森林防火主題宣傳活動
  •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2018年度部門決算_2018市級部門財政決算專題...
    組織實施園林綠化重點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組織、指導公益林的建設、保護和管理。組織、協調和指導防沙治沙和以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為主的防治水土流失工作。擬訂防沙治沙規劃和建設標準,監督管理沙化土地的開發利用,組織沙塵暴災害預測預報和應急處置。組織開展森林、溼地、草地和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動態監測與評價。組織實施林業和溼地生態補償工作。  3.負責本市森林、溼地資源的監督管理。
  • 2018環保行業國內外大事回顧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在10月26日至27日召開的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系統改革工作座談會上透露,生態環境部將組織兩個環保「一刀切」專項檢查組,結合正在進行的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和強化監督,把環保「一刀切」作為其中重要內容,開展專項檢查。
  • 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現狀報告發布 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在我國
    本報西寧10月28日電 (記者王錦濤)近日,由北京大學、世界自然基金會、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19家保護組織、科研單位及保護機構聯合發布的《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現狀2018》報告顯示,目前全球雪豹60%的棲息地位於中國。
  • 重慶英雄劉傳建當選2018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頒獎...
    近日,2018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重慶英雄機長劉傳建當選2018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攝影家程建軍在北京參加了頒獎典禮,現場見證了2018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將於2月18日(正月十四)20時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 十大「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3位四川老鄉當選(附頒獎詞)
    來源:川報觀察「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剛剛揭曉 !川報觀察記者 袁婧2月18日晚,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來自四川的3位候選人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被四川人廣為熟悉的英雄機長劉傳健成功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然發生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緊急狀況,這是一種極端而罕見的險情。
  • 百種動物安家落戶 瀏島野生動物棲息地三月迎客
    原標題:百種動物安家落戶瀏島野生動物棲息地三月迎客  在嘉定有一座神秘小島,近百種野生動物在那裡安家落戶。這就是位於華亭鎮雙塘村瀏河北(總面積93.6公頃,其中水域面積約7公頃),是國內外知名的以林鳥保護為主的野生動物棲息地和自然保留地——瀏島野生動物棲息地。
  • 環保名詞解釋
    IUCN(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該組織又名世界環保聯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總部設在瑞士格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