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新能源研究院工程目前正在緊張施工。(程超 攝)
新華網湖北頻道8月29日電(陳卓 程超)由中建三局承建的武漢新能源研究院工程目前正在緊張施工。記者29日在施工現場看到,工程B塔樓屋面鋼結構「花冠層」已吊裝完成,嬌豔鮮花形態凸顯,工人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外立面幕牆施工。
作為武漢未來科技城的首個地標建築,武漢新能源研究院工程由B塔樓和C1-C5裙樓組成,總建築面積51495 。工程以馬蹄蓮為設計理念,寓意「武漢新能源之花」,其中B塔樓造型為「馬蹄蓮花」,C樓造型為「綠葉」。本項建築為目前國內最大的仿生建築,整體造型似花瓣綻放,屹立在未來科技城中心。
B塔樓為框剪結構,地下一層,地上十七層,主體結構總高度為127.9米,因造型需求,主體結構12F以下混凝土結構為逐層懸挑結構,單層最大懸挑達0.84米,混凝土柱斜度大,斜柱最大傾斜角為11度。
鋼結構主要由11~17層的鋼柱、鋼梁、屋架和風機塔架組成,屋架鋼結構位於17層之上,主要受力體系為24榀屋桁架+主桁架的組合桁架結構,其間由系杆、支撐連接而成,覆蓋直徑約85米,高度36米,最大懸挑20米,呈蓮花形斜向布置,傾角約24度。風機塔架鋼結構為格構式結構,最高點距離機房屋面層49.0m,鋼構件總量2700噸,鋼材材質為Q345B,最大截面 450 20mm,管管間相貫焊接,垂直運輸前期選用80米臂長的D1100平臂塔吊,後裝部分採用350噸履帶吊安裝。
外立面採用中空平板彩釉low-e玻璃、平板夾膠玻璃、中空彩釉雙曲面夾膠low-e玻璃和鋁板格柵相結合的幕牆形式,由下至上呈擴散性,垂直運輸採用吊籃方式進行。塔樓獨特造型在國內尚屬個案,施工難度大,且無其它同類工程施工經驗可依,同時,施工工期緊張,所需吊籃數量多,移位頻繁。為此公司成立專項攻關小組,制定多項措施,保障外幕牆施工的順利進行。
工程建成使用後,將吸引太陽能研究中心、風能研究中心、生物質能研究中心等眾多新能源研究機構入駐。作為武漢「兩型」社會建設的標誌性建築,武漢新能源研究院將成為華中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可再生能源研發基地。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