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以來,我國校園諾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報告明顯增多,我省周邊的多個省份均發生了諾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學校聚集性疫情,近日我省某中學也出現多例諾如病毒感染病例。
這個病毒為何如此偏愛學校?
應該怎樣預防校園諾如病毒感染?
怎樣保護在校師生的健康安全?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諾如病毒
了解校園疫情的防控關鍵
NOROVIRUS
中文名:諾如病毒
英文名:Norovirus
曾用名:諾瓦克病毒、諾瓦克樣病毒、小圓結構病毒等
家族關係:屬於杯狀病毒科諾如病毒屬。目前已被人類發現的有10個分支(基因組),其中第1、2、4分支最喜歡侵襲人類。
旅居史:遍布全球各國、各地。最早活動記錄是出現1968年美國諾瓦克鎮的一所小學發生急性胃腸炎暴發疫情中,1972年才被人類科學家發現是引起此起急性胃腸炎的案犯。
主要成就:是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腸胃炎的最常見的病毒,是全球急性胃腸炎散發病例和暴發疫情的主要致病原。我國近年來90%以上的其它感染性腹瀉暴發疫情是由諾如病毒引起。
(圖片來源:美國疾控中心)
喜歡的季節:涼爽的冬春季
喜歡的場所:人群集中的密閉場所,如託幼機構、幼兒園、學校、養老院、醫療機構和大型遊輪等。
秘密武器:善於小團夥作戰,很少量就可以引起人類發病;經常變身、升級作戰武器,逃避人類免疫系統的識別和阻止,可以反覆多次感染同一個人,也可以長期存在於感染者體內持續排出。
潛入人體的入口和方式:通過口咽部進入人體,也就是「病從口入」。主要有三種潛入方式:
1、陸運:通過被汙染的手和食物進入人口中;
2、水運:利用被汙染的飲用水源、桶裝水等進入人口;
3、空運:利用感染者的腹瀉和嘔吐的時候混入空氣中被人體經口咽部攝入。
最怕的消毒方式:高溫蒸煮、含氯消毒劑、紫外線、0.5%碘伏消毒液,肥皂清潔加流動水衝洗等;
可耐受的消毒方式:酒精、消毒溼巾和免衝洗手部消毒劑。
諾如病毒侵入人體後短時間即可致病,通常24-48小時,最短12小時,最長72小時。諾如病毒感染輕症居多,最常見症狀是腹瀉和嘔吐,其次為噁心、腹痛、頭痛、發熱、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兒童以嘔吐為主,成人則腹瀉居多,嚴重者可引起脫水。如果脫水嚴重而不及時治療也可以出現嚴重併發症,危及生命安全。
目前無疫苗和特效藥物。諾如病毒感染屬於自限性疾病,多數患者發病後無需治療,休息2-3天即可康復。感染諾如病毒服用抗生素無效,出現輕度腹瀉和嘔吐者,應及時補充嘔吐和腹瀉時消耗的水分,補充糖鹽水或口服補液鹽能幫助患者平衡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嘔吐或腹瀉症狀嚴重時應及時就醫。
1.保持良好的手衛生
手衛生是預防諾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諾如病毒傳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飯前、便後、加工食物前應按照6步洗手法或7部洗手法正確洗手,用肥皂和流動水至少洗20秒。注意:消毒紙巾和免洗手消毒劑對諾如病毒無效,不能代替洗手。
2.注意個人飲食衛生
喝開水,蔬菜瓜果徹底洗淨,烹飪食物要煮熟,尤其是貝類等海鮮類食品更要煮熟煮透。
3.患病期間居家隔離
患者需根據病情居家或入院隔離治療至症狀完全消失後3天;檢測呈諾如病毒陽性的無症狀感染者,也需居家隔離3天。患者勤洗手,保持手衛生,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離接觸,嚴禁給他人做飯或照顧老人和幼兒。
4.做好消毒
患者家庭環境應依據醫務人員指導進行消毒,避免引起其他家庭成員感染。對患者嘔吐物或糞便汙染的環境和物品,需使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如84消毒液,含氯消毒泡騰片等。在清理受到嘔吐物汙染的物品時,應戴塑膠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觸汙染物,清理完成後及時徹底清潔雙手。
5.充分休息、清淡飲食
患病後不要過於擔心,諾如病毒感染瀉一般病情輕微,持續時間短,預後良好,不留後遺症。放鬆心情、充分休息加上易消化營養充足的清淡飲食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儘快康復。
1. 制定傳染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
學校、託幼機構要應按要求制定傳染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切實落實教師員工晨午檢和因病缺課/缺勤登記追蹤制度、複課證明查驗制度、傳染病疫情報告等制度,及早發現疫情,及早報告和採取防控措施。
2.加強飲水、飲食安全管理
衛生監管部門加強餐廳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和健康培訓,加強飲水、食品衛生監測,預防食源性、水源性傳播。
3.消毒等防控技能培訓
疾病預防機構對託幼機構等各類學校進行嘔吐物和環境消毒方法的培訓和傳染病知識的培訓。
4. 科學合理進行健康預防知識宣傳
學校倡導學生和教職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倡導積極鍛鍊身體,提高免疫力;利用家校聯繫渠道開展學生家長諾如病毒感染防控知識的宣傳,及時發現感染患病的學生。
5.做好環境通風和消毒
學校/託幼機構應配備充足的消毒物資及個人防護物資,定期對校區/園區公共場所(如教室、宿舍、食堂、圖書館、衛生間等),重點部位(如門把手、樓梯扶手、水龍頭、便器按鈕、電梯按鈕、上下床扶手等)進行通風換氣、清潔及消毒。
6.及時隔離患病人員
發現學生/兒童及教職工嘔吐、腹瀉時,學校及老師應立即疏散其他學生/兒童和人員,並向校醫/園醫匯報,配合校醫/園醫及保潔人員規範處理嘔吐物,同時將發病學生/兒童單獨隔離,通知家長帶其就醫或回家休息。患者隔離至症狀消失後3天方可複課。食品加工者、護工、幼兒園保育員等從事服務類工作的患者,症狀消失3天後經2次糞便檢測陰性方可再返回工作崗位。
7.及時報告疫情
校醫/園醫應在疫情發生後及時向地段保健科及轄區中小學保健所電話報告疫情,並根據專業人員的指導開展進一步的數據報送、病例管理等工作。
8.規範進行校園內嘔吐物、糞便消毒
酒精對諾如病毒無效,含氯消毒劑對諾如病毒最有效。用紗布、抹布等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完全覆蓋汙染物,小心清除乾淨。清理的汙染物按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或至含有效氯500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30min後處理。廁所馬桶可倒入足量的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作用30min以上。清潔中使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盛放汙染物的容器都必須用含有效氯5000mg/L消毒劑溶液浸泡消毒30min後徹底衝洗,才可再次使用。打掃廁所和衛生間的拖把應專用並單獨存放。
供稿 | 傳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