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語文常見的修辭方法及作用:比喻

2020-11-27 中考網

  比喻

  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彼此有相似點,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種修辭格。

  2.結構:比喻的結構,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係的標誌性詞語)組成。

  3.構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

  (1)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否則不能構成比喻。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單看有沒有喻詞,下列幾處情況,雖有喻詞,但不是比喻。同類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親。表示猜度。例如: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想像。例如:每當看到這條紅領巾,我就仿佛置身於天真爛漫的少年時代。表示舉例的引詞。例如:社會主義的中國,在黨的陽光照耀下,湧現出許多英雄人物,像雷鋒、焦裕祿等。詞的比喻義不是比喻。修辭中的比喻,只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才能確定其比喻的意義,是臨時的運用。比喻義是指通過詞的基本義的比喻用法形成的已經固定下來的意義。如"包袱"。(例:你帶著這麼重的包袱上課,注意力能集中嗎?)"機械"(例:這種想法太機械了。)前者指思想上的負擔,後者指拘泥死板的方式。

  (2)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如下文明喻中例句本體、喻體相似點為"形狀",暗喻的為"形態",借喻的為"性情",博喻的為"步驟"。

  4.比喻的種類(

  1)明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聯結,有時後面還有"似的"、"一樣"等詞語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喻詞"是"、"成了"、"變成"等聯結,有時暗喻不用喻詞。暗喻的典型形式為: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時候,烏雲四合,層巒疊嶂都成了水墨山水。除此暗喻還有許多變體值得注意:本體和喻體是並列關係。例如:從噴泉裡噴出來的都是水,從血管裡流出來的都是血。本體和喻體是修飾關係。例如: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這裡"我的思想感情"是本體,"潮水"是喻體)又如:謊言打扮得再漂亮,也害怕事實的鏡子。(這裡"事實"是本體,"鏡子"是喻體。)本體和喻體是注釋關係。例如:我愛北京――祖國的心臟。

  (3)借喻。不出現本體,直接敘述喻體。借喻的典型形式為甲代乙。例如: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

  (4)博喻。連用幾個比喻共說明一個本體。例如:這種下筆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緊不過的了,正如蓋房子首先要打好圖樣,作戰首先要訂好計劃一樣。有時博喻是以不同角度的幾個比喻來描繪一個本體。例如: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的星星。(前一個比喻是以荷花個體角度,寫它的光澤和顏色,後一個比喻是以荷花整體的角度,寫它在荷塘裡的分布。)

  5.比喻的作用①化平淡為生動;②化深奧為淺顯;③化抽象為具體;④化冗長為簡潔。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中考語文複習:修辭知識點
    中考語文複習:修辭知識點   一、複習要點   1、正確辨識和運用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對比、反覆、設問、反問、借代等十種常見的修辭手法,理解它們在具體語境中的表達作用;   2、能依據要求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3、語言表達能做到簡明、連貫、得體
  • 2014中考語文總複習——修辭
    一、複習要點     1、正確辨識和運用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對比、反覆、設問、反問、借代等十種常見的修辭手法,理解它們在具體語境中的表達作用;     2、能依據要求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3、語言表達能做到簡明、連貫、得體;
  • 2021中考語文修辭手法詳解:比喻
    1、定義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根據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用一種事物來比方另一種事物的修辭手法。 5、比喻的作用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 6、分類 根據比喻結構的三個部分的異同和隱現特徵,可分為四種。 (1)明喻。
  • 2017高考語文常見修辭方法及表現手法
    離2017高考已不到60天了,新東方網高考網小編整理了2017高考語文常見修辭方法及表現手法,供同學們參考學習。   一、常見八種修辭手法   01.擬人   含義:擬物為人,把事物人格化,將它寫成和人一樣有感情、有行為的修辭方法。   作用:增強語言的親切感、形象性,使讀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鮮明的情感色彩。
  • 小學語文說明文中常見的說明方法
    大家好 ,今天講解一下小學語文說明文常見的,說明方法 以及每種說明方法具有的特點。說明方法一共有十種。小學語文常用的,或者比較常見的說明方法 ,有以下幾種。說明方法是中考和高考都會出現的考點。一、列數字。
  • 2019中考語文閱讀答題技巧作用總結
    學學答題技巧應對考試, 小編整理了2019 語文閱讀答題技巧作用總結內容,以供大家參考。 2019中考語文閱讀答題技巧作用總結 1)文章開頭的作用 1、引起下文,為下文作鋪墊(記敘文) 2、開篇點題,提出中心(中心論點) 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論點或論題(說明對象),激起讀者閱讀興趣。
  • 中考語文解題方法歸納匯總
    中考語文解題方法歸納匯總   一、積累與運用   1、根據拼音寫漢字:①正確、準確的抄寫,不可多抄,不可漏抄;②注意標點符號的規範;③若看拼音寫的漢字不會寫,應寫上一個同音字,切不可空著。
  • 中考語文乾貨:說明文中說明方法的作用
    這一節,我們談談中考語文試題中,說明方法的作用。首先要做一個說明首先,我們要知道語文中常見的說明方法有哪些?大體上來說,有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引資料、打比方、分類別、下定義、畫圖表這八種,當然還有其他的,但是這八種是最常見的,應付語文考試絕對是夠夠的了。那麼因為說明文主要是對事物或者是現象進行說明,所以說明方法的這些詞都是很直白、很簡單的,並不需要做額外的解釋,所以我們就不給出每種手法的概念了,小編相信大家應該都能理解。
  • 學習小學語文修辭手法——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體的、淺顯的、人們比較熟悉的事物去表現抽象的、難懂的、人們少見的事物的一種修辭方法。◆比喻就是用大家比較常見的、生動地去描述一些抽象的、不常見的、難懂的事物,從而使人們讀起來比較清晰、明了、易懂。◆比喻由本體、比喻詞、喻體三部分構成。本體和喻體兩種事物之間必須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處但又不同類。
  • 淺析英語中常見的修辭格:比喻
    比喻 (the figures of speech)   比喻是語言藝術的升華,是最富有詩意的語言形式之一,是語言的信息功能和美學功能的有機結合。英語中常見的比喻有三類:明喻、隱喻和轉喻。   1.
  • 中考語文乾貨:議論文中論證方法的識別及作用
    這一節,我們談談中考語文是體重,論證方法的識別及作用。,既要能夠區分,又要能掌握其作用。這種方法就是舉例論證;有的時候,我們會引用一些名言、有哲理的句子,諺語什麼的,比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什麼的,這些都是道理論證;有的時候,為了讓我們的說理更加形象,我們會打個比方,用個比喻,這便是比喻論證;最後,我們為了更全面的說理,我們可能將事情或者道理的正反兩個方面都談一談,這便是
  • 語文專項訓練(基礎知識二)修辭手法——比喻和擬人,精品資料
    語文專項訓練(基礎知識二)09 修辭---比喻和擬人第I卷 基礎題一、選擇題1.在比喻句後面的括號裡畫「√」。【答案】(2)√(3)√【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修辭方法。(1)句中「就像躲進」這是擬人句,不是比喻句。(2)(3)都是比喻句。(2)將珍珠鳥後背的白點比喻成珍珠。(3)中將珍珠鳥的身子比喻成一個蓬鬆的球兒。(4)是感嘆句,「像它的母親」只是陳述一種事實,並沒有比喻成分。2.
  • 2019年高考語文專項複習之修辭手法
    2019大一輪高考語文: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講解含答案  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  "仿用、變換句式和修辭"是考綱要求的考點,但全國卷近幾年未做單獨考查。為了做到有備無患,本書對本考點也做到了精講精練,達到備考無盲區的複習目標。
  • 小學語文閱讀答題技巧 方法步驟(理解句子、標點符號、修辭方法都...
    原標題:小學語文閱讀答題技巧 方法步驟(理解句子、標點符號、修辭方法都在其中) 讀書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門科學。——普希金 隨著年齡的增長年級的升高,小學語文中的閱讀也倍加重要,如何在閱讀這一項抓分成了很多孩子的難題,很多老師家長為此很著急,今天為大家整理出一份了小學語文閱讀答題技巧和 方法步驟,願對各位老師同學有所啟發與幫助。
  • 小學語文閱讀答題技巧(理解句子、標點符號、修辭方法都在其中) |...
    原標題:小學語文閱讀答題技巧(理解句子、標點符號、修辭方法都在其中) | 方法指導 編者按 小學語文教育越來越重要!有道是得語文者,得天下! 隨著年齡的增長年級的升高,小學語文中的閱讀也倍加重要,如何在閱讀這一項抓分成了很多孩子的難題,很多老師家長為此很著急, 為大家整理出一份了小學語文閱讀答題技巧和 方法步驟,願對各位老師同學有所啟發與幫助。
  • 小學語文中修辭方法的認識及練習
    (2)反問的作用主要是加強語氣,設問的作用主要是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思考。二、排比和對偶:1、排比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證據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的修辭方式。
  • 語文中比擬和比喻的區別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語文學科知識的考查中會涉及到修辭手法的內容,不僅是選擇題的也是詩歌鑑賞題的內容之一。其中,很多同學會將比喻和比擬相混淆。接下來,中公講師將告訴大家一個容易易懂的辨別方法。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比喻的定義。比喻是用本質不同而又有相似點的事物描繪事物或說明道理的辭格,也叫「譬喻」。即以甲事物來比擬乙事物。它在形式上,具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三個成分。
  • 初高中語文銜接,議論文寫作高手,從掌握常用論證方法走起
    大家對議論文是不陌生的,各地的中考卷子都有一篇議論文閱讀。中考是閱讀議論文完成題目,而高中階段,則有解讀變為構建,寫作的內容開始轉為議論文。先前我們講過議論文的結構,本文再講一講一些論證的方法。統共七種論證方法如下:例證法、引證法、比較法、歸謬法、喻證法、歸納法和演繹法。
  • 修辭手法、說明方法有哪些類型?作用是什麼?
    中高考經常會有這樣的題型:「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或者劃線的句子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在文中起到了什麼的作用?」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修辭手法有哪些?說明方法有哪些?其次,是把「本文」列出的它們的作用套用在文中的事物或事理上。以下是常用修辭手法、說明方法的類型及作用。一、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對偶、反覆、反問、設問。
  • 四年級語文修辭手法專題解析,注意收藏!
    原標題:四年級語文修辭手法專題解析,注意收藏! 修辭手法是為提高表達效果,用於各種文章或應用文的寫作的語言表達方法的集合。在高年級的學習中,經常考到關於修辭手法的題目,今天就整理了典型例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