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生物院首次揭示KDM2B-PRC1在重編程中的功能

2021-01-11 中國科學院

  北京時間11月22日凌晨,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院裴端卿課題組、陳捷凱課題組合作,以Kdm2b Regulates Somatic Reprogramming through Variant PRC1 Complex-Dependent Function為題的研究論文,發表在Cell Reports上。研究首次揭示KDM2B-PRC1複合物在iPS誘導重編程過程中的促進功能,發現BMP信號通過削弱KDM2B-PRC1複合物在染色質上的結合併激活中內胚層基因的調節機制。這項表觀遺傳方向的基礎研究成果闡述了一個參與細胞潛能調控的重要蛋白質機器的功能,並發現通過細胞環境調控該機器的機制,為未來誘導特定功能細胞提供了理論依據。

  Polycomb Group(PcG)蛋白家族(多梳蛋白家族)是一類進化上極為保守的轉錄抑制因子,在發育基因的抑制中起重要作用,和TrxG複合物(三胸複合物,主要與基因激活有關)是發育程序的「總開關」,是大部分高等多細胞生物正常發育所必須的,也是表觀遺傳領域的核心研究內容。PcG主要分為兩個核心複合物PRC1和PRC2,近年來發現高等動物中PRC1複合物存在大量可變組分,這些非經典的PRC1複合物並不像經典PRC1複合物一樣需要識別並通過H3K27me3招募至染色質,同時呈現了更多變的轉錄調控現象,這些非經典PRC1的功能是PcG領域亟待探索的問題。

  在近年來鑑定的非經典PRC1複合物中,KDM2B-PRC1.1複合物由於可以通過KDM2B的CxxC結構域募集到CpG富集的DNA序列(CGI)而倍受關注。KDM2B(又名JHDM1B、FBXL10、NDY1)是一個組蛋白H3K36二甲基化的去甲基化酶,但KDM2B和其同家族的KDM2A相比,除了相同的去甲基化酶活性和CGI結合能力外,還能通過其C端的LRR結構域結合PCGF1進而招募PRC1複合物(該複合物因PCGF1也稱PRC1.1複合物)。這也是PRC1.1複合物目前已知唯一的招募到染色質的方法,由於大部分基因、包括幾乎全部發育相關的重要基因的啟動子區都位於CGI,該位置的表觀遺傳修飾對生命活動有特殊意義。因此,KDM2B-PRC1複合物自2012年底發現以來就受到廣泛關注,但由於KDM2B蛋白具有多個功能結構域,單純敲除或突變CxxC結構域的研究方式並無法排除其他結構域如去甲基化酶的活性的影響,目前關於該複合物直接的功能研究較為缺乏。

  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是通過在體細胞中轉入Oct4、Sox2、Klf4等轉錄因子,使體細胞逆轉發育程序,重編程形成類似胚胎幹細胞的多能幹細胞的過程。這樣一個使細胞「返老還童」的方法可以獲得能分化成任意細胞類型的「萬能細胞」,在個性化再生治療上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由於體細胞重編程涉及非常劇烈的細胞命運重塑過程,分化細胞重新恢復分化能力上的多能性,需要在表觀遺傳水平上抹除原有的分化程序並建立多能性幹細胞的自我更新程序,因而是研究細胞命運轉化及表觀遺傳調控的優秀細胞模型。

  此項研究沿繼2012年該實驗室關於維生素C可以通過KDM2A/KDM2B下調組蛋白H3K36me2水平,促進體細胞誘導為iPS細胞的重編程的重要發現,使用KDM2A作為對照研究KDM2B-PRC1的功能。研究人員發現在Oct4介導的iPS誘導過程中,過表達Kdm2b相比於過表達Kdm2a,能更顯著地提升體細胞重編程效率。為確定這一促進功能對PRC1招募的依賴性,研究人員刪除了Kdm2b負責招募PRC1的LRR結構域(KDM2B-ΔLRR),以及對Pcgf1等KDM2B-PRC1複合物關鍵因子進行敲降,這證明KDM2B對重編程的促進作用是依賴於PRC1的募集的。

  陳捷凱等在2011年曾報導BMP信號可顯著促進Oct4單因子誘導的iPS細胞形成,因此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希望結合BMP信號和KDM2B來獲得更高效的Oct4單因子重編程,出乎意料的是,兩者同時使用時,重編程效率比單獨加其中任何一者都要更低,這提示BMP信號會對KDM2B-PRC1進行調節。研究人員使用KDM2A和KDM2B-ΔLRR作為對照,證明PRC1的招募能力是出現這一抑制因素的原因。進一步的ChIP-seq實驗表明,加入BMP後,KDM2B、H2AK119泛素化在CGI區的水平出現顯著下降,後續研究表明,BMP下遊的Smad1蛋白可以與KDM2B相互作用,導致KDM2B在染色質上的結合能力下降。這種KDM2B-PRC1的結合削弱會導致顯著的中內胚層基因表達,從而改變了細胞的命運走向。

  該研究發現KDM2B-PRC1.1複合物的一個顯著的生物學功能,可作為一個抓手進一步深入研究該複合物的生理功能。研究也以一個意料之外的結果作為契機,首次闡明了BMP信號調控KDM2B-PRC1的機制,進一步豐富了信號通路調控細胞命運決定的機制,也為通過胞外環境調節細胞表觀遺傳狀態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

  論文連結 

廣州生物院首次揭示KDM2B-PRC1在重編程中的功能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揭示DDX5對體細胞重編程的關鍵作用
    該文章首次揭示了RNA結合蛋白(RBP)DDX5對體細胞重編程的重要作用和調節機制,這將加深人們對RBP介導細胞命運決定的認識。 RBPs不僅在維持細胞內穩態有重要的功能,在分化和維持細胞特性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儘管RBPs功能的多樣性和必要性幾乎涉及了RNA代謝的所有過程,但RBPs在細胞命運轉變中的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 廣州生物院闡明lncRNA通過表觀遺傳抑制重編程的發生
    廣州生物院闡明lncRNA通過表觀遺傳抑制重編程的發生 2014-12-29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長鏈非編碼RNA作為這一過程中的促進因素已經被報導,但是作為障礙物的角色卻未曾被發現,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西班牙裔研究員米格爾·埃斯特班(Miguel A. Esteban )實驗室的科研人員首次發現並闡明了其如何阻礙這一逆轉過程的機理。
  • 廣州生物院等揭示SOX2/DDX5與R-loop協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
    6月10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姚紅傑課題組聯合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孫前文課題組在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 Advances在線發表了題為R-loops Coordinate with SOX2 in Regulating Reprogramming to Pluripotency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成果揭示了SOX2/DDX5與R-loop協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的新機制
  • 廣州生物院揭示多梳蛋白PCGF5調控胚胎幹細胞
    廣州生物院揭示多梳蛋白PCGF5調控胚胎幹細胞向神經前體細胞分化的相關分子機制 2018-05-18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該課題組於2017年4月在Cell Stem Cell 發表的文章中曾報導了非經典多梳蛋白RYBP分別存在於PRC1複合物和含有多能性因子OCT4的兩種複合物中;RYBP通過PRC1依賴和非依賴兩種方式共同發揮作用進而促進體細胞重編程。
  • 廣州生物院m6A修飾調控體細胞重編程機理研究獲進展
    該研究揭示了在體細胞重編程過程中,識別RNA m6A甲基化修飾的reader蛋白YTHDF2和YTHDF3通過不同的RNA降解途徑協同調控體細胞中相關基因的降解,促進間質上皮轉換(MET),從而利於重編程的順利進行。
  • 廣州生物院承辦第二十一期幹細胞iPS技術培訓班
    廣州生物院承辦第二十一期幹細胞iPS技術培訓班 2015-05-26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廣州生物院成立研發國際首臺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
    15日,由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以下簡稱「廣州生物院」)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以下簡稱「培養設備」)正式通過國家重大裝備專項驗收,標誌全球首臺自動化無人堅守、應用深度神經網絡的智能化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誕生。
  • Mol Cell丨陳捷凱/裴端卿合作組揭示體細胞重編程的細胞命運決定路徑
    儘管iPSC技術建立之後的十幾年內,科學家針對重編程過程的分子機制進行了諸多研究並揭示了一些規律,但針對效率低、異質性極高的iPSC重編程過程還鮮見對其精確細胞命運變化路徑及調控機制的報導。by Single-Cell RNA-seq的研究論文,利用單細胞RNA-seq技術,揭示了小鼠體細胞重編程過程中細胞命運的動態變化過程。
  • 進展|廣州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院對細胞重編程的研究
    in Regulating Reprogramming to Pluripotency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成果揭示了SOX2/DDX5與R-loop協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的新機制。已有研究報導R-loop相關蛋白很多都是RNA結合蛋白(RBP),然而RBP如何協同R-loop在細胞命運決定中發揮作用尚不清楚。早在2017年,姚紅傑課題組已經揭示了RBP DDX5通過調節miR-125b代謝從而負向調控PRC1複合物的非經典亞基RING1和YY1結合蛋白(RYBP)的雙重功能,進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Li et al.
  • 發現細胞器組分重塑和功能變化規律—新聞—科學網
  • 明日方舟prc1低配怎麼打 prc1低配三星
    明日方舟prc1低配三星/收益【關卡概況】,【關卡思路】如何最簡單高效三星通關,明日方舟攻略大全,全關卡通關攻略圖文詳解. 明日方舟prc1低配三星/收益【關卡概況】,【關卡思路】如何最簡單高效三星通關
  • Cell子刊:揭示m6A修飾調控體細胞重編程的機理
    近日,發表在《Cell Reports》上的研究中,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陳捷凱課題組揭示了m6A修飾調控體細胞重編程的機理,對理解m6A在體細胞重編程等細胞命運決定過程中的功能提供了新視角。
  • 新方法實現細胞高效重編程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領銜的科研團隊利用7因子代替傳統的4因子(OKSM),開發出新型高效重編程的方法。該方法好比移動通訊信號由「4G」升級為「5G」,為再生醫學和誘導多能幹細胞的機制研究提供高質量細胞來源及嶄新的細胞模型。相關研究6月18日在線發表於《細胞—報告》。
  • Sox2/Ddx5與R-loop協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機制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Sox2/Ddx5與R-loop協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機制獲揭示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研究員姚紅傑課題組聯合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孫前文課題組揭示了Sox2/Ddx5與R-loop協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的新機制。
  • B細胞「重編程」「變身」T細胞
    2月13日凌晨,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王金勇的團隊,在免疫學頂級刊物Nature Immunology發表研究論文,報導了他們的創新性成果:通過體內「重編程」,可以將B細胞直接轉化為有生理功能的T細胞,這項研究或為愛滋病、腫瘤等治療提供新手段。    T細胞體外改造及培養成本高    很早前,科學家們就發現喚醒、激活T細胞是對抗腫瘤的重要方法。
  • 細胞編程與重編程的機制
    (3) 揭示了m6A甲基化對細胞重編程的調控作用   周琪研究組與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楊運桂課題組、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王秀傑課題組合作,揭示了microRNA通過序列互補調控mRNA 甲基化修飾形成這一全新的作用機制,以及m6A修飾在促進體細胞重編程為多能性幹細胞中的重要作用,在解析m6A修飾形成的位點選擇機制、拓展microRNA的新功能和發現新的細胞重編程調控因素方面均取得了開創性的重要突破
  • 中科院廣州生物院發現PRC2複合物在人胚胎幹細胞命運決定中的重要...
  • ...團隊揭示YTHDF2/3通過不同的RNA降解途徑共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
    早期的研究表明m6A在幹細胞多能性的維持與分化、體細胞重編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不同條件下的研究結論有所差別【3-6】。這些差別可能是由於細胞命運變化過程中涉及的因素較多,同時m6A具有多個功能通路且作用於RNA穩定性這種全局層面所導致的。而針對m6A甲基化酶METTL3進行研究會影響到全轉錄組上的m6A水平,對不同m6A介導的通路都產生幹擾。
  • ...合作揭示小鼠體細胞核移植胚胎發育過程中染色質高級結構重編程...
    在哺乳動物中,染色質三維結構對基因的調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高通量染色體構象捕獲技術(Hi-C)和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近年來,科學家們已經揭示了多種重要生物學事件發生過程中的染色體三維結構信息。2017年頡偉和劉江團隊背靠背報導了從小鼠受精後到著床前發育各個階段的胚胎染色質高級結構經歷了劇烈的重編程結構重組【1,2】。
  • 2019廣東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GDL)Thomas Graf實驗室招聘公告
    工作地點:廣州實驗室大量招人啦!我單位Thomas Graf實驗室將於2019年夏季運行,研究領域是在機理和轉化醫學上的轉錄因子誘導的體細胞轉分化和ips細胞重編程。Thomas Graf是細胞重編程領域的知名學者,曾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Science, Cell等雜誌上發表論文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