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生物院成立研發國際首臺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

2021-01-08 金羊網

機器「學會」識別幹細胞


金羊網訊  記者李鋼、通訊員黃博純攝影報導:機器「學會」識別幹細胞啦!15日,由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以下簡稱「廣州生物院」)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以下簡稱「培養設備」)正式通過國家重大裝備專項驗收,標誌全球首臺自動化無人堅守、應用深度神經網絡的智能化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誕生。

實現了自動化誘導幹細胞

據介紹,培養設備為我國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首次實現了以機器學習及人工智慧算法為邏輯判定的細胞重編程命運的自動化誘導。其中,整機技術及識別核心算法的應用已達國際「並跑」;個別關鍵技術實現了「領跑」。建立了從細胞培養、顯微在線觀測、移液換液、算法識別、克隆挑取及設備控制的裝備技術,實現了iPSC自動化誘導培養、擴增、成像、移液換液、挑克隆,下遊分化等功能。

廣州生物院以原創新技術為核心,利用院內國際領先的iPSC技術、幹細胞誘導分化技術等研究成果,結合自動化技術,項目團隊歷時4年,集智攻關,攻克了8項關鍵技術,其中包裹2個核心技術,並取得多項創新性成果,研製出國際首臺幹細胞自動化、智能化誘導培養設備。 

人工判斷轉向機器判斷

據廣州生物院研究員陳捷凱向羊城晚報記者介紹,幹細胞研究的難點在於細胞是活的,只能基於形態,由人工來判斷是否成功將人體細胞誘導成為了幹細胞,但是,人工判斷需要長時間的反覆訓練才可以做到,並且這種判斷的經驗是無法傳授的。而培養設備的出現,使得這樣一個培訓過程,實現了標準化和自動化,能夠通過機器判斷出幹細胞是否已經形成,替代了難以大量培養的專業技術人員,具有非常大的科學價值。

廣州生物院研究員張驍則表示,從科學意義上來說,首先建立了一個可行的數學模型,通過模型,可以預測細胞在誘導的作用下,將要發生的變化,擺脫了原有的人工判斷的傳統做法。

「將專業人員的經驗,總結在一臺機器裡,這在以前從來沒有人做到過。」張驍說。 

廣州生物院副院長潘光錦則介紹說,幹細胞的獲得是將人體的細胞,在誘導因子的作用下,一步步誘導成為萬能幹細胞,然後再培養成為所需要的功能細胞,以往則需要由經驗非常豐富的技術人員在誘導過程中進行觀察和判斷,不僅費時,而且一個技術人員同時只能做一到兩個人的幹細胞誘導,而通過不斷地訓練和識別,培養設備可以學會技術人員的經驗,同時操作幾十個人的細胞樣本都不會混亂。

新聞知識點:

幹細胞(Stem Cells)是具有自我複製功能及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在特定條件下能再生成人體的各種細胞、組織或器官,醫學界稱為「萬能細胞」。幹細胞在基礎研究和轉化醫學應用中具有重要意義,在再生醫學、疾病模型、藥物篩選、精準醫學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基於常規幹細胞存在的不足,幹細胞研究興起了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新領域的發展,從而解決了幹細胞作為種子細胞的來源問題。

 iPSC在形態、基因和蛋白表達、表觀遺傳修飾狀態、細胞倍增能力、類胚體和畸形瘤生成能力、分化能力等都與胚胎幹細胞極為相似,是胚胎幹細胞的完美替代細胞。目前,iPSC的研究廣泛應用於新藥研發、神經損傷修復、心肌細胞修復、組織器官再生或移植等再生醫療研究領域。

目前,幹細胞誘導、培養及篩選過程均只能依靠人工操作完成。

一方面,由於缺乏對細胞命運變化及 iPSC克隆篩選和擴增的實時及定量監控,難以實現幹細胞誘導流程的規範化與標準化;另一方面,人工操作效率低、成本高、通量低、安全性差等問題進一步限制了幹細胞在再生醫學研究領域中的普遍應用。

因此,如何實現幹細胞自動化規模化的均質培養與擴增,避免批次不統一、質量不均一等安全性問題,全自動化的細胞製備是iPSC技術走向實際應用亟需突破的瓶頸。

編輯:alan

相關焦點

  • 世界首臺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今天誕生
    中青在線廣州5月15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由該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歷時4年攻關終於完成研製,今天該設備在廣州正式通過國家驗收,這標誌著世界首臺自動化無人堅守、應用深度神經網絡的智能化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誕生
  • 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研製」通過...
    5月15日,由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研製」通過驗收。驗收專家組由中科院院士徐濤擔任組長。該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標誌著全球首臺自動化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誕生,首次實現了基於機器學習的幹細胞自動化識別以及誘導培養。
  • 培養幹細胞,原來還能這樣操作
    設備的成功研製,改善了我國高端生命科學儀器裝備幾乎依靠歐美進口的局面,其成果展示了我國在細胞製備領域高端科研裝備的先進性;為降低細胞的生產成本、提高細胞製備質量、更廣泛地服務臨床奠定了裝備基礎。」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以下簡稱廣州生物院)副院長潘光錦口中的設備,指的是該院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不久前,這套設備順利通過了最後驗收。
  • 廣州生物院承辦第二十一期幹細胞iPS技術培訓班
    廣州生物院承辦第二十一期幹細胞iPS技術培訓班 2015-05-26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第9屆廣州國際幹細胞論壇召開 Max Plank-GIBH再生醫學中心成立
    中科院廣州生物院院長裴端卿(左)與德國馬普學會分子醫學研究所所長漢斯席勒教授為再生生物醫學聯合研究中心揭牌  廣州國際幹細胞與再生醫學論壇由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再生細胞生物學分會、廣州市外國專家局(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辦公室)、中國科學院、廣東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廣州幹細胞與再生醫學技術聯盟主辦,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等單位承辦。
  • 中科院廣州生物院發現PRC2複合物在人胚胎幹細胞命運決定中的重要...
  • 亞太幹細胞科研中心有限公司訪問廣州生物院
    5月16日下午,亞太幹細胞科研中心有限公司APSC(下稱APSC)總裁周向榮教授到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商談幹細胞領域合作事宜。院長裴端卿介紹了生物院在幹細胞研究領域的實力與成就,表示希望通過合作有效推進粵港幹細胞領域的優勢集成與互補,切實推動粵港幹細胞技術的產業化。
  • 廣州生物院等通過特定因子誘導多能幹細胞實現再生T細胞技術突破
    11月15日,Cell Research 專業學術刊物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王金勇課題組及合作團隊圍繞T細胞再生長期技術攻關取得的研究成果,題為Guiding T lymphopoiesis from pluripotent stem cells by defined transcription
  • 中國幹細胞技術開始引領全球!為你瘋狂打點讚!
    今早,央視新聞報導了一條讓整個醫學界及幹細胞領域沸騰的裡程碑事件。國家重大科研設備"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 順利通過驗收,這標誌著世界首臺全自動、大規模、規範化的幹細胞誘導生產系統研製成功。該設備在幹細胞基礎研究、新藥研發、神經損傷修復、組織器官再生等領域有廣闊應用前景。
  • 10+直銷公司布局幹細胞與細胞生命科學研發,將催生新一輪產品熱
    而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完成研製,標誌著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自動化、智能化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誕生。 而在細胞研究中,幹細胞作為重要的一類細胞,其研究價值也是無比重大。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潛能細胞。
  • 廣州生物院揭示多梳蛋白PCGF5調控胚胎幹細胞
    廣州生物院揭示多梳蛋白PCGF5調控胚胎幹細胞向神經前體細胞分化的相關分子機制 2018-05-18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中 小】 語音播報   5月15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姚紅傑課題組在
  • 廣州生物院闡明lncRNA通過表觀遺傳抑制重編程的發生
    廣州生物院闡明lncRNA通過表觀遺傳抑制重編程的發生 2014-12-29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誘導多能性幹細胞的應用隨著其發明者山中伸彌獲得諾貝爾獎後受到更廣泛的關注,但效率低及安全性等問題一直制約著其走向細胞治療或者器官移植等臨床應用,所以近年來研究者們都熱衷於探索阻礙其效率的因素。表觀遺傳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抑制因素,但是lncRNA是如何與之聯繫並發揮作用卻是未知。
  • 廣州生物院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集體研討會---中國...
    廣州生物院領導班子成員、黨委委員、行政管理中層幹部參加會議。  會議圍繞學習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致中科院成立70周年賀信精神和中科院黨組2020年冬季擴大會議精神,分析了廣州生物院當前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深入探討了廣州生物院在改革創新發展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與挑戰,討論了廣州生物院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 粵港澳幹細胞新藥研發戰略合作聯盟在廣州成立
    粵港澳幹細胞新藥研發戰略合作聯盟成立。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廣州5月20日電 (記者 索有為)以「健康灣區創新引領」為主題的2019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5月20日在廣州舉行,粵港澳幹細胞新藥研發戰略合作聯盟在大會上正式成立。
  • 永菲國際、御研堂生物祛斑牽手廣州藥妝幹細胞研究院布局護膚3.0時代
    9月25日,祛斑領域領先品牌永菲國際旗下御研堂生物祛斑與廣州藥妝幹細胞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廣州醫妝醫學研究院院長蘭迪教授、永菲國際副總裁、御研堂生物祛斑技術創始人於菲女士等企業高層共同出席了發布會。廣州藥妝幹細胞研究院是國際領先的幹細胞科研和臨床應用中心,總部設在廣州,研究院與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醫學院合作,通過數年對皮膚機理的研究,擁有了多項專利和配方技術,在幹細胞再生修復技術、生物酶酵素提取分解技術、EGF生物藥妝技術、FGF成纖細胞生長技術領域擁有獨特的優勢,且其凍幹技術在行業裡一致得到了認可。
  • 廣州生物院發現全新的iPS細胞誘導因子
    6月23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裴端卿和陳捷凱實驗組的研究成果「The oncogene c-Jun inhibits reprogramming」。
  • 邁向幹細胞研發的新高峰
    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砥礪奮進20年20年彈指一揮間。1999年7月8日,一家高科技公司——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新生命)在成都誕生。這家涉足健康領域的科技企業,從成立那一天起就註定充滿了機遇、挑戰和希望。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今年已年過半百的公司創始人曾永江,仍然有些激動。
  • 國內首臺商用12英寸全自動晶圓探針臺問世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22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旗下長春光華微電子設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華微電子」)成功研製出國內首臺商用12英寸全自動晶圓探針臺。光華微電子於2015年正式立項開展12英寸全自動探針臺產品研發,2019年起,先後在功率半導體器件、光電探測器、邏輯半導體器件的知名企業進行了樣機測試。「測試結果表明,產品已經能夠滿足產線生產要求,已經具備替代國外進口設備用於晶圓探針檢測的能力。」田興志說。
  • 國內幹細胞療法最新進展,6大地區深入探索先行先試
    1、 深圳市先行示範拓展幹細胞領域深圳市是中央政府最新批示的首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在生物醫療領域中,深圳市始終走在隊伍的前列中。上海最具代表性的企業有上海國聯幹細胞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幹細胞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研究、幹細胞產品研發和生產、幹細胞技術服務的高科技生物技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