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幹細胞,原來還能這樣操作

2021-01-20 中國科學院

  在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工作人員把尿液分離細胞放入自動化培養箱。新華社記者 鄧華攝

  「設備為我國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首次實現了以機器學習及人工智慧算法為邏輯判定的細胞重編程命運的自動化誘導。設備的成功研製,改善了我國高端生命科學儀器裝備幾乎依靠歐美進口的局面,其成果展示了我國在細胞製備領域高端科研裝備的先進性;為降低細胞的生產成本、提高細胞製備質量、更廣泛地服務臨床奠定了裝備基礎。」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以下簡稱廣州生物院)副院長潘光錦口中的設備,指的是該院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不久前,這套設備順利通過了最後驗收。這也標誌著全球首臺自動化無人監守、應用深度神經網絡的智能化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誕生。

  人工操作難規範,幹細胞研究遇瓶頸

  幹細胞是具有自我複製功能及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在特定條件下能再生成人體的各種細胞、組織或器官,在醫學界有「萬能細胞」之稱。幹細胞在基礎研究和轉化醫學應用中具有重要意義,在再生醫學、疾病模型、藥物篩選、精準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前景也十分廣闊。但由於常規幹細胞存在不足的限制,誘導多能幹細胞這一幹細胞研究的新領域逐漸興起,研究人員試圖通過這一方式解決幹細胞作為種子細胞的來源問題。

  「誘導多能幹細胞的形態、基因和蛋白表達、表觀遺傳修飾狀態、細胞倍增能力、類胚體和畸形瘤生成能力、分化能力等都與胚胎幹細胞極為相似,是胚胎幹細胞的完美替代細胞。」廣州生物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段子淵介紹。目前,誘導多能幹細胞的研究廣泛應用於新藥研發、神經損傷修復、心肌細胞修復、組織器官再生或移植等再生醫療研究領域。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幹細胞誘導、培養及篩選過程均只能依靠人工操作完成。但人工操作一方面缺乏對細胞命運變化及克隆篩選和擴增的實時及定量監控,難以實現幹細胞誘導流程的規範化與標準化,另一方面還面臨效率低、成本高、通量低、安全性差等諸多問題。因此,如何實現幹細胞自動化規模化的均質培養與擴增,避免批次不統一、質量不均一等問題,是誘導多能幹細胞技術走向實際應用亟須突破的瓶頸。

  「質」「量」齊飛躍,標準高效一機兼顧

  在財政部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的資金支持下,廣州生物院的「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研製」項目以原創新技術為核心,利用院內國際領先的幹細胞誘導分化技術等研究成果,結合自動化技術,歷時4年,攻克8項關鍵技術,研製出了國際首臺幹細胞自動化、智能化誘導培養設備。

  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佔地25平方米,由自動化培養箱系統、自動化液體處理系統、顯微在線觀測系統、高精度克隆挑取系統、培養皿傳送系統、設備控制系統六大模塊組成。

  據科研人員介紹,幹細胞的重編程是從一個個體化的矩陣培養箱開始,培養箱可並行培養24份個體化的誘導多能幹細胞。然後,再由自動傳送臂在b級環境下將6孔細胞培養板從培養箱傳送至操作艙中。隨後,培養板就被置入成像區。接下來,擁有1.2微米解析度的顯微成像系統就會對其成像,整個過程不超過10分鐘。

  「有了這臺設備後,從事誘導多能幹細胞的科研人員不再僅靠人工操作養細胞,甚至不具備養細胞技術的人,只要靠這臺儀器就能獲得誘導多能幹細胞。」廣州生物院研究員陳捷凱表示。

  推進幹細胞裝備領域自主研發進程

  「將幹細胞誘導培養流程自動化,其意義不僅是簡單節約人力,更是推動我國幹細胞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發展的必經之路。」廣州生物院副院長潘光錦這樣形容這一設備的科學意義。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第一次實現了以機器學習及人工智慧算法為判定的細胞重編程命運的自動化誘導,整機技術及識別核心算法的應用已達國際領先水平。

  針對自動化、規模化、標準化獲得幹細胞的需求,項目組完成了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研製工作,設備的所有技術指標均達到實施方案規定的考核指標要求。在設備的綜合驗收中,由中科院院士徐濤領銜的綜合驗收專家組在驗收中對設備作出上述評價。

  「該設備的成功研製將促進誘導多能幹細胞在再生醫學研究領域的實際應用,推進我國在幹細胞裝備領域的自主研發進程,推動我國幹細胞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的快速發展,為幹細胞再生醫學及精準醫療的研究奠定基礎。」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研究員夏洋表示。

  (原載於《光明日報》 2018-07-17 08版)

相關焦點

  • 細胞培養基本操作要領
    細胞培養是生物醫藥科研工作者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決定實驗成敗的關鍵環節。因此,了解細胞培養基本操作要領對於生物醫藥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尤為重要。本文將從實際操作角度談談體外細胞培養過程中的操作要領。
  • 細胞培養操作流程
    【實驗原理】細胞培養技術與其他一般實驗室工作的主要區別在於要求保持無菌操作,避免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因素的影響
  • 癌症幹細胞培養篩選一例:結腸癌幹細胞
    本研究通過SFM培養HT29細胞系,克隆分離癌細胞亞群,並從形態學、分化、自我更新、交替培養以及細胞化學免疫等方面進行鑑定。無血清懸浮培養可富集CD44+細胞:選擇第6天的腫瘤細胞球檢測無血清懸浮培養HT29細胞系所形成腫瘤細胞球,經鼠抗人CD44單抗標記後, 發現腫瘤細胞球細胞中CD44+細胞比例為(83.41±11.21)%(見圖2B)。
  • 3D細胞培養技術顯著提高誘導多能幹細胞分化效率
    誘導多能幹細胞具有在體內分化為任何類型細胞的功能,這為藥物研究和再生醫學提供了強有力的研究工具。不過目前要在實驗室大規模地將誘導多能幹細胞誘導分化為特定細胞並非易事。為了解決這一挑戰,新加坡A*STAR的一個幹細胞研究小組開發出了一種新的細胞分化方法。利用這種技術,誘導多能幹細胞在3D生物反應器中增殖並有效行程神經祖細胞。
  • 中國科學家首次從尿液提取幹細胞培養牙樣結構
    現在好了,科學家成功利用人的尿液衍生的細胞誘導形成幹細胞獲得再生牙齒雛形。7月30日,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學術期刊《細胞再生》上,引發國際社會廣泛討論。  綜合新華社、編譯許敏報導  7月30日發表在學術期刊《細胞再生》上的研究成果顯示,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一個研究組利用人尿液誘導形成多能幹細胞,培養出牙樣結構。
  • 幹細胞行業的葵花寶典:MSC的培養方法總匯
    人生小哲理幹細胞者說科普相當重要尤其是前沿熱點比如幹細胞正文撰文:東海先生來源:間充質幹細胞分離MSC,是研究和應用MSC的第一步。培養MSC,是研究和應用MSC的第二步。大規模體外培養擴增高質量的MSC,是幹細胞企業所追求的。那麼建立合適的培養體系就顯得非常重要,而培養基是重中之重。相信有些幹細胞企業都有屬於自己的培養基專利,但是擁有專利不等於這個專利能培養出高質量的MSC。培養基配方稍加改動,就可以產生新的專利,而且專利的本質不在於追求培養出高品質的MSC。
  • 長期實驗室培養成體幹細胞會導致癌症
    成體幹細胞(例如骨髓幹細胞)移植一直被認為是安全的,不會發生癌變.正當人們因發現幹細胞有可能治癒各種疾病而興奮不已之時,兩項最新研究揭示幹細胞移植也存在潛在危險.西班牙和丹麥的科學家發現,從成人骨髓或脂肪中提取的幹細胞,經過實驗室的長期培養,再移植到動物體內後,會形成惡性腫瘤.
  • 細胞培養,血清VS無血清!
    細胞在體外能夠成功生長,培養基的選擇及培養方法的優化十分關鍵。細胞在單純的培養基中不能存活,各種類型的細胞培養中必須提供某些生長因子、黏附和伸展因子、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
  • 細胞培養基
    山東博科生物產業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五種基礎細胞培養基:高糖DMEM、低糖DMEM、MEM、M199、RPMI-1640,是目前市場上應用最廣泛的五種細胞培養基
  • 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長這樣
    11月22日,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布,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研發出中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該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前後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  培養肉是指用動物肌肉乾細胞培養、生產可食用的肉類,培養肉技術是肉類生產方式的一種變革性創新,是一種新的動物蛋白生產技術。
  • 實驗室細胞培養支原體汙染怎麼辦
    概述:在細胞培養過程中,支原體感染發生率達到63%,因而細胞培養過程中被支原體汙染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細胞培養中常遇見的有細菌汙染、真菌汙染、支原體汙染、病毒汙染等。說起支原體汙染,估計細胞培養的同學就開始犯愁了,細胞培養的老手都知道,支原體汙染非常不易察覺。
  • 實現類器官「組團」培養 誘導多能幹細胞太「能」了
    誘導多能幹細胞具有早期胚胎幹細胞的發育能力,理論上可分化成任何成體細胞與器官類型。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近日宣布,該校研究人員與美國同行合作,利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同時培育出了肝臟、膽管和胰臟3種迷你器官。古往今來,長生不老是無數人的夢想。
  • 如何成為細胞培養大神?
    從細胞培養的實際表現(活力,增殖周期,狀態等)看,原裝進口培養基 > 進口分裝培養基 > 大部分國產培養基。所以,別再將就培養基了!尤其是EZ-LiFT™幹細胞/">幹細胞傳代試劑,這是一種無酶、化學成分限定的幹細胞解離試劑,只選擇性傳代未分化的多能幹細胞,避免人工進行群落篩選或細胞刮鏟的步驟,不需要使用ROCK抑制劑即可產生高細胞活性,還可以拯救高度分化的ips細胞培養物。
  • 「細胞培養肉」你敢吃嗎?
    想必大家在科幻電影中也看過這麼一個場景,在光亮的培養室內,一群機器噴頭向下噴灑著營養液,而下面的託盤裡、培養基中一塊塊的肉在培養液的澆灌之下不停地繁殖。培養肉雖說是肉類,它並不取自動物身上,而是通過營養液將幹細胞不斷地繁殖,從而形成大塊的肉類。那麼問題來了,這種肉和普通的肉有什麼區別呢?雖說誰都沒有沒有見過,但是可以大概的推理一下。
  • 植物細胞培養室如何建設?
    細胞培養實驗室應能進行六方面的工作:無菌操作、孵育、製備、清洗、消毒滅菌處理、儲藏。植物細胞培養室如何建設?  (2)培養箱:體外培養的細胞和體內細胞一樣,需要在恆定的溫度下生存,大多數情況下,最適溫度是37℃,溫差變化一般不應超過±0.5℃,細胞在溫度升高2℃時,持續數小時即不能耐受,40℃以上將很快死亡。因此需要有能控制溫度的培養箱,如具有較高靈敏度的恆溫培養箱及CO2培養箱。  (3)乾燥箱:用於細胞培養箱的有些器械、器皿需要烘乾後才能使用,玻璃器皿等須乾熱消毒。
  • 細胞培養技術知多少
    眾所周知細胞培養基的種類繁多,細胞培養方式也較多,如何正確地使用培養基及最大程度地保持培養基的營養以維持細胞的生長,對每個培養者都很重要。培養基的使用依不同的培養基種類、培養方式、細胞種類的不同而存在差異。
  • 勿讓支原體成為培養細胞的殺手
    有時看到論文裡,會寫到在培養細胞時,一周檢測一次支原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來,支原體很容易成為培養細胞的殺手。支原體直徑約0.1-0.3µm,比細菌還小。它容易附著於細胞表面,與宿主細胞胞膜融合併交換成分。環境中很容易存在支原體,人體也容易攜帶支原體。
  • 優質血清對細胞培養的意義
    培養珍貴的幹細胞必須要用優質的血清,幹細胞相對而言較為脆弱操作不當或培養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造成細胞凋零,為了更好的完成實驗在培養源頭就要把控確保細胞可以生長。 提供細胞生長所需的天然激素或天然的生長因子。
  • 高純度大鼠下頜骨來源間充質幹細胞的分離、培養及生物學特性
    下頜骨表層為骨密質,內部為骨松質,且其骨質較緻密,血供較差,因此下頜骨單純採用全骨髓貼壁培養法很難提取足夠的間充質幹細胞。背景:以募集頜骨來源間充質幹細胞來修復頜骨骨缺損這種新觀點逐漸被廣泛認可,但目前對頜骨來源間充質幹細胞的研究相對較少,主要由於頜骨來源間充質幹細胞分離困難。
  • 鄭州幹細胞庫,鄭州哪裡存儲幹細胞
    幹細胞具有控制和維持細胞再生的功能,具有多向分化潛能、自我更新能力的細胞,是處於細胞系起源頂端最原始細胞,在體能能夠分化特定組織類型的細胞。目前醫學已經在開始研究,通過幹細胞分裂來修復組織細胞的壞損,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未來幹細胞在生命科學中的細胞修復,發育生物學,藥物學等領域有著極為廣闊的應用前景。幹細胞有如此廣闊的應用場景,那麼鄭州地區的用戶需要到哪裡去村粗呢?鄭州哪裡存儲幹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