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培養肉」你敢吃嗎?

2020-08-17 原神機

想必大家在科幻電影中也看過這麼一個場景,在光亮的培養室內,一群機器噴頭向下噴灑著營養液,而下面的託盤裡、培養基中一塊塊的肉在培養液的澆灌之下不停地繁殖。培養肉雖說是肉類,它並不取自動物身上,而是通過營養液將幹細胞不斷地繁殖,從而形成大塊的肉類。那麼問題來了,這種肉和普通的肉有什麼區別呢?

雖說誰都沒有沒有見過,但是可以大概的推理一下。

先看看百科裡對培養肉的介紹:

培養肉是指用動物肌肉乾細胞培養、生產可食用的肉類,培養肉技術是肉類生產方式的一種變革性創新,是一種新的動物蛋白生產技術。

培養肉的生產一般先通過活體採樣獲得動物的肌肉組織,再從組織中分離得到肌肉乾細胞並在富含營養成分的營養液中大量培養成肌肉前體細胞,最後在可食用的三維支架材料中將肌肉前體細胞分化成熟為肌肉組織。

用高中的生物知識來說,那就是將普通的細胞進行脫分化成幹細胞,然後再分化成肌肉細胞。肌肉細胞,就是我們進行食用的肉類。在這個過程中,細胞並沒有接受太多的來自外界的雜質,僅僅只有營養液提供的各種離子和元素。

健康的角度來說,無疑培養肉,比我們直接使用的動物的肉要衛生乾淨得多;

而在營養成分上來說,培養肉本身就是從營養液中繁殖起來的。很大可能上是要比動物的肉的營養價值要高的,畢竟動物也有營養不良的個體,不是嗎?那有人可能要問了,為什麼我們不直接吃營養液呢?那當然是因為營養液很難吃嘍。(笑)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既然培養肉比普通的肉更健康,更富有營養,那麼它在未來到底會不會成為一種大眾普及的食物?我覺得很大的可能是,會的,但是這個過程中一定會經歷一定的曲折。並不是說一個東西很好,那麼人們就一定會去接受他。人們去需要去適應他所帶來的不同的價值觀念的影響。

就好像一個人吃了幾百年的動物肉,你突然要跟他說,你吃不吃水泡出來的肉。對這方面沒有什麼了解的人來說,肯定是對此不抱有信心的,甚至是嚴重持懷疑的態度。

而這個改變觀念的過程,就是科學進步的過程。

他需要很多人為此科普,而我相信培養肉的普及一定能夠大大緩解世界上肉類稀缺的現狀。很多貧窮的人不必花費太多的錢財,也可以吃到營養豐富的肉類。

就比如說日本的和牛肉。和牛培養過程中要吃很多精心的牧草,要給它們打造非常好的環境,但是培養肉就不需要這些,我們只需要獲得細胞就可以培養出比它健康、比它更有營養的肉類。雖然說肉的味道不一定有原來的好。但想必哪怕是窮人也能吃得起這樣的肉,未來人類可以用很小的代價滿足營養的攝取,從而解放出很大的生產力,對社會的推動作用也是很明顯的。

如果給你擺上一盆營養液澆灌出來的「和牛培養肉」做的牛排,你願意吃嗎?

相關焦點

  • 用人體細胞和血液培育的肉,你敢吃嗎?
    現在請思考一個問題:如果給你吃用人體細胞和血液培育的肉,你敢吃嗎?相信很多人都會對此嗤之以鼻,但科學家卻將它變成了現實。據外媒dezeen報導,美國科學家設計了一個概念產品,用人體細胞和血液培育的肉——銜尾蛇肉(Ouroboros Steak),以質疑人工養殖肉類工業的道德標準。人們可以在家裡用自己的細胞培育這種肉。
  • 你敢吃嗎?科學家用人體細胞培養出人造肉牛排 還獲得了設計大獎提名
    你敢吃嗎?科學家用人體細胞培養出人造肉牛排 還獲得了設計大獎提名  Winnie Lee • 2020-11-23 20:30:37 來源:前瞻網
  • 你敢吃嗎?科學家用人體細胞培養出人造肉牛排,還獲得了設計大獎提名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出版 你敢吃嗎
  • 細胞培養肉即將走向餐桌,你準備好了嗎?
    「(人類)不需要飼養豬,就可以吃到豬肉。」周光宏教授和他的團隊給大家描繪了這樣一個未來。這是一種全新的「生產」肉的方式。近日,首屆中國細胞培養肉高峰論壇在南京召開。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做了「細胞培養肉技術研究進展」報告。就在去年的幾乎同一時間,2019年11月18日,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便是由周光宏教授團隊成功研製出來。這是一塊重量僅有5克的細胞培養肉,「塊頭」雖不大,但在我國「細胞培養肉」領域卻是個開創性的開端。
  • 人工合成的「假肉」,你敢吃嗎?-虎嗅網
    2019年11月18日,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中心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在培養20天後,獲得重達5克的人造豬肉。這是國內首例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的人造肉。植物肉是指以植物原料製作,模仿動物肉品的口感、味道或外觀的食物製品,上述所提到的OmniPork新豬肉即為此類人造肉。培植肉指透過生物工程培養動物肌肉細胞而成的肉類,周光宏教授團隊所培養的就是細胞培育肉。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問世!吃貨三連問:能吃嗎?怎麼吃?好吃嗎?
    來,我們一睹國內第一塊「培養肉」真容↓↓  5克,還不夠塞牙縫吧!  有網友就問了,這種「培養肉」能吃嗎,啥時候能上市?價格咋樣?  「人造肉」和「人造肉」不一樣  當我們在說「人造肉」時,我們在說啥,這個問題十分關鍵。
  • 你期待人造肉嗎?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裡程碑意義後的思考
    網友問,這麼一大塊肉,要多少細胞,要多少培養基,要多少血清,要培養多長時間呢?我們竟然想用來當豬肉吃! 言外之意是什麼,這塊肉的價值遠遠超過市場上我們買的20多塊錢一斤的豬肉。 按照這個邏輯,是否可以解決為人造培養肉的價值也應該超過正常的豬肉。 對嗎? 那麼,究竟人造培養肉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呢?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問世!吃貨三連問:能吃嗎?怎麼吃?好吃嗎?
    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培養20天,生產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這是國內首例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的人造肉,是該領域內一個裡程碑式的突破。周光宏教授團隊啥是「人造肉」?能吃嗎?好吃嗎?
  • 國內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你敢吃嗎?
    11月18日,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中心」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誕生。圖為國內第一塊人造培養肉。來自「國家肉品中心」微信公眾號雖然看起來只有一枚硬幣大小,但文章中稱,這是國內首例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的人造肉。
  • 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要逾越哪些鴻溝?
    11月18日,在首屆中國細胞培養肉高峰論壇中,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與參會學者分享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進展。自2009年起,他和團隊歷時10年獲取了高純度的畜禽幹細胞並維持其乾性,一年前的今天,他帶領團隊研發出中國第1塊細胞培養肉。
  • 人造肉科學拯救地球:實驗室培育肉類你敢吃嗎?
    2、不可能食品公司:用植物造肉用植物來模擬肉的口感和味道的想法並不新鮮。然而,任何以前吃過這種「肉」的人都會告訴你,它們的味道不太好。不可能食品公司想要改變這種現狀,而且要徹底改革植物性肉類的生產過程,其中的秘訣就是亞鐵血紅素。
  • 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要5到10年
    我科學家用幹細胞技術20天培養出50克人造肉,但——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要5到10年「目前,我國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還面臨三大挑戰,包括高純度幹細胞的提取及乾性維持、無血清培養基研發和幹細胞的大規模高密度培養
  • 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有多條鴻溝需要跨越
    11月18日,在首屆中國細胞培養肉高峰論壇中,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與參會學者分享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進展。自2009年起,他和團隊歷時10年獲取了高純度的畜禽幹細胞並維持其乾性,一年前,他帶領團隊研發出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用畜禽幹細胞體外培養生產「我們不應為了吃雞胸肉或雞翅而養一整隻雞,而應該在合適的培養基中分別培養這些組織。」
  • 我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誕生
    南京農大供圖近日,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該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約20天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11月21日,中國農學會組織專家對該成果進行了技術評價,認為該成果有三個突破:首次分離得到了高純度的豬肌肉乾細胞和牛肌肉乾細胞,突破了培養肉研究難以獲得高純度單一細胞群的瓶頸;創立了豬和牛肌肉乾細胞體外培養乾性維持方法,初步解決了傳代過程中細胞增殖和分化能力衰減的難題;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產品,使我國躋身於本領域國際前列。
  • 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它,這種長著「毛」的食物你敢吃嗎?
    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它,這種長著「毛」的食物你敢吃嗎?古人有句話說得好:「寧可三日食無肉,不可一日居無書」,短短十四個字,卻將古人對知識的渴求與熱愛表現的淋漓盡致。時至今日,如此愛讀書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相較於讀書,人們更看重的是今天吃什麼、穿什麼、玩什麼,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一種外表長著「白毛」的食物。
  • 我國「細胞培養肉」技術獲重大突破
    近日,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該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前後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 據了解,細胞培養肉是指用動物肌肉乾細胞培養、生產可食用的肉類,培養肉技術是肉類生產方式的一種變革性創新,是一種新的動物蛋白生產技術。培養肉的生產一般先通過活體採樣獲得動物的肌肉組織,再從組織中分離得到肌肉乾細胞並在富含營養成分的營養液中大量培養成肌肉前體細胞,最後在可食用的三維支架材料中將肌肉前體細胞分化成熟為肌肉組織。
  • 周光宏教授:細胞培養肉的創製及技術進展丨IFA2020
    周子未來是國內第一家專注細胞培養肉研發的科技公司,2019年12月20日在南京白馬農業高新技術園區成立。公司首席科學家周光宏教授所帶領的團隊,是國內最早研究細胞培養肉的團隊,具有數十年的積累和沉澱。團隊從2009年開始進行幹細胞成肌誘導分化研究,在2019年研發出中國第一塊重達5g的細胞培養肉,開創了我國細胞培養肉研究的先河。
  • 我國用動物幹細胞培育出人造肉,它安全嗎?
    那麼,人造肉究竟是怎麼「造」的呢?目前為止,人造肉的生產分為「植物蛋白肉」和利用動物幹細胞培養兩種。「植物蛋白肉」:原材料是大豆、豌豆等植物來源的「素肉」,通過額外添加某些物質模擬出真肉的色澤和口感,實際上完全不含任何動物成分。
  • 較真| 人造肉來了:能吃嗎?好吃嗎?貴嗎?
    不同於帶肉味的豆製品這種「植物蛋白仿真素肉」,新一代人造肉是使用幹細胞培養、生物組織工程等生物技術製造出來的產品。 2細胞培養肉在生產過程中不耗費飼料和水,不需要進行垃圾廢物處理,對動物友好,沒有添加激素抗生素豬肉精等添加劑的需要,甚至還可以控制其中的營養成分。
  • "細胞培養肉"上餐桌還要多久?專家:5到10年
    「目前,我國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還面臨三大挑戰,包括高純度幹細胞的提取及乾性維持、無血清培養基研發和幹細胞的大規模高密度培養。」11月18日,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與參會學者分享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