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在科幻電影中也看過這麼一個場景,在光亮的培養室內,一群機器噴頭向下噴灑著營養液,而下面的託盤裡、培養基中一塊塊的肉在培養液的澆灌之下不停地繁殖。培養肉雖說是肉類,它並不取自動物身上,而是通過營養液將幹細胞不斷地繁殖,從而形成大塊的肉類。那麼問題來了,這種肉和普通的肉有什麼區別呢?
雖說誰都沒有沒有見過,但是可以大概的推理一下。
先看看百科裡對培養肉的介紹:
培養肉是指用動物肌肉乾細胞培養、生產可食用的肉類,培養肉技術是肉類生產方式的一種變革性創新,是一種新的動物蛋白生產技術。
培養肉的生產一般先通過活體採樣獲得動物的肌肉組織,再從組織中分離得到肌肉乾細胞並在富含營養成分的營養液中大量培養成肌肉前體細胞,最後在可食用的三維支架材料中將肌肉前體細胞分化成熟為肌肉組織。
用高中的生物知識來說,那就是將普通的細胞進行脫分化成幹細胞,然後再分化成肌肉細胞。肌肉細胞,就是我們進行食用的肉類。在這個過程中,細胞並沒有接受太多的來自外界的雜質,僅僅只有營養液提供的各種離子和元素。
從健康的角度來說,無疑培養肉,比我們直接使用的動物的肉要衛生乾淨得多;
而在營養成分上來說,培養肉本身就是從營養液中繁殖起來的。很大可能上是要比動物的肉的營養價值要高的,畢竟動物也有營養不良的個體,不是嗎?那有人可能要問了,為什麼我們不直接吃營養液呢?那當然是因為營養液很難吃嘍。(笑)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既然培養肉比普通的肉更健康,更富有營養,那麼它在未來到底會不會成為一種大眾普及的食物?我覺得很大的可能是,會的,但是這個過程中一定會經歷一定的曲折。並不是說一個東西很好,那麼人們就一定會去接受他。人們去需要去適應他所帶來的不同的價值觀念的影響。
就好像一個人吃了幾百年的動物肉,你突然要跟他說,你吃不吃水泡出來的肉。對這方面沒有什麼了解的人來說,肯定是對此不抱有信心的,甚至是嚴重持懷疑的態度。
而這個改變觀念的過程,就是科學進步的過程。
他需要很多人為此科普,而我相信培養肉的普及一定能夠大大緩解世界上肉類稀缺的現狀。很多貧窮的人不必花費太多的錢財,也可以吃到營養豐富的肉類。
就比如說日本的和牛肉。和牛培養過程中要吃很多精心的牧草,要給它們打造非常好的環境,但是培養肉就不需要這些,我們只需要獲得細胞就可以培養出比它健康、比它更有營養的肉類。雖然說肉的味道不一定有原來的好。但想必哪怕是窮人也能吃得起這樣的肉,未來人類可以用很小的代價滿足營養的攝取,從而解放出很大的生產力,對社會的推動作用也是很明顯的。
如果給你擺上一盆營養液澆灌出來的「和牛培養肉」做的牛排,你願意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