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近日,一些科學家用人類細胞樣本培養出了牛排——但他們保證,這「嚴格意義上來講」不是同類相食。
銜尾蛇(Ouroboros)牛排——以蛇吃自己的形象命名並模仿它——獲得了倫敦設計博物館2020年「年度設計獎」的提名。
雖然人們可以用自己的臉頰拭子提取的細胞培養肉,但這個研究小組使用的是美國組織細胞收藏中心的研究細胞。
這些細胞在溫暖條件下在真菌支架上生長了3個月,餵養它們的人血清來源於過期的、廢棄的捐贈血液。
最終的產品——一塊一口大小的人體牛排——被用樹脂保存下來,並在設計博物館和費城藝術博物館展出。
然而,吃貨們會失望的發現,這種牛排不太可能上市。
相反,設計師們說,他們提出這個概念是為了強調目前實驗室培養的肉類普遍存在的一些限制,以及這些肉類如何仍然會傷害動物。
「我們的設計在科學和經濟上都是可行的,但在很多方面也具有諷刺意味,」Ouroboros項目的藝術家Orkan Telhan表示。
他解釋說:「我們並不是在提倡把『吃自己』作為解決人類蛋白質需求的現實方案。」
他說:「我們更願意問這樣一個問題:我們需要做出哪些犧牲,才能保持目前的吃肉速度?」
「在未來,誰能負擔得起動物肉,誰又會別無選擇,只能自己培養肉呢?」
雖然實驗室培育的動物肉經常承諾不會對動物造成傷害,但目前這種產品的生產仍然依賴於胎牛血清作為一種富含蛋白質的生長補充劑,這與無殘忍和可持續的食物來源的說法相違背。
牛胎血清是從小牛胎兒的血液中提取的,在小牛胎兒的母親被屠宰後。其價格約為每升300-700英鎊。
「胎兒牛血清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和動物的生命,」銜尾蛇牛排的開發者和生物學家Andrew Pelling稱。
這位渥太華大學的研究人員解釋說:「儘管一些實驗室肉類公司聲稱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據我們所知,還沒有獨立的、同行評議的科學研究證實這些說法。」
該團隊的工業設計師Grace Knight表示:「在醫療系統中,過期的人類血液是一種廢物,比胎牛血清更便宜、更可持續,但在文化上不太被接受。」
「人們認為吃自己就是同類相食,嚴格意義上來說,其實不然。」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