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在中國被正式命名為上市,60元一斤能吃嗎?

2020-11-25 呃呃呃分開

近一年來,受非洲經典豬瘟和供求關係的影響,豬肉價格上漲,不少網友開玩笑說,吃肉成了奢侈品。

過去,人造肉只用於特定人群,如太空人,或直接送到餐館,普通的人們也可以購買人造肉,一些電子商務平臺已經開始將零售人造肉上架,230g的價格是28元,每公斤60元左右。

人造肉是什麼肉?

很多人會問,人造肉是什麼樣的肉?健不健康嗎?

人工肉有兩種,一種是細胞培養肉,首先從牛、豬等活體動物身上提取一小塊肌肉組織,然後將分離出幹細胞放入血清培養基中生長,最後拼接成一個完整的「肉」。

另一種人造肉是以BeyondMeat等公司為代表的植物蛋白肉,他是用豌豆和其他植物做成的,他本質上不像「肉」,但通過一些技術他嘗起來像肉。

那麼,細胞培養肉和植物蛋白肉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影響呢?眾所周知,人體所需的胺基酸必須從從外部中獲得,這是人類自身無法合成的,特別是蘇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和賴氨酸需要從動物肉中獲得。

就理論上而言,人工肉可以通過混合和添加動物蛋白、各種礦物質和維生素來達到與普通肉相同的效果,但這取決於製造商的配方、工藝和工藝。

只要做好生產、運輸環節的標準和監管工作,人造肉是安全的、可食用的,然而長期食用是否會對人體產生負面影響還沒有確定,還需要長期的跟蹤研究來確定。

為什麼要生產人造肉?

人造肉的誕生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

首先是溫室氣體的排放和溫室效應的加劇。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所有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4%以上,超過汽車、火車、輪船和其他車輛的總和。其中65%來自養牛業,生產1kg牛肉需要56.6二氧化碳排放。

然而來自牛津大學的高級研究員marcoSpringmann表示,生產人造肉的能源排放量是雞肉的碳足跡倍,是蔬菜肉的10倍,這並沒有改善溫室氣體排放。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目前人造肉還沒有大規模生產,評估其溫室氣體排放量也不是很準確,如果形成規模化生產,將有新能源使用等相關標準和技術要求加以約束和監督,使之更多環保和可持續。

第二個原因是歐美國家認為高脂肪高膽固醇的動物肉紅肉)是「一類致癌物」,過量攝入對人體健康有害,因此產生了植物蛋白肉的相關產品。同時,一些動物環保的人和組織也希望通過人工肉來減少動物的殺傷力。

在中國有人造肉的市場嗎?

名人如比爾蓋茨,電影明星Leon拉多和Twitter創始人以及其他名人和巨星都投資了人造肉,其未來前景和市場空間如何?

美國諮詢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肉類替代品市場份額約為310億元人民幣,預計每年收回68%的複合增長率,到達到410億元。

人造肉目前處於初級階段,未來肯定會有市場,至於市場規模,很難得出以下結論,畢竟影響因素太多了。

在中國中國也是如此,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環保和健康的人造肉肯定會贏得一些人的青睞,但目前可能會正面臨著中國的一堵牆。

因為人造肉在口感和口感上無法與真肉相比,以目前的生產技術,只能製成肉餡餡餅和肉餡,這在中國食品中很難應用,普通人們不會每天吃肉餡餅和肉餡,價格遠高於普通肉是非常重要的。愛吃肉吃真正的肉是很自然的,有許多素食者熱愛健康,所以肯定有人嘗試鮮肉購買人造肉,但很難受歡迎。

你會選擇吃人造肉嗎?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問世!吃貨三連問:能吃嗎?怎麼吃?好吃嗎?
    周光宏教授團隊啥是「人造肉」?能吃嗎?好吃嗎?說起「人造肉」,許多人會感覺到陌生,但對它的別名「植物肉」、「蛋白肉」、「素肉」也許有些印象。早在上世紀80年代,「蛋白肉」就已經被我們端上了餐桌,只不過那時候的「蛋白肉」能讓我們一眼就分辨出這不是「肉」。隨著技術的不斷改進,現在的人造植物肉無論是從外形還是口感上,都更接近我們日常生活中吃到的肉類製品。
  • 醞釀了兩年多的中國「人造肉」預計9月上市,你願意吃嗎?
    就在前兩天,長江日報報導:中國第一代「人造肉」預計9月上市。,就是希望能給消費者提供最真實的體驗,從而主動選擇人造肉。不論是從外觀還是口感上來說,這款人造肉都已經非常出色了。忍不住為它鼓掌!你願意吃嗎?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問世!吃貨三連問:能吃嗎?怎麼吃?好吃嗎?
    有不少人就想,要是能搞點口感和價格都能接受的「人造肉」出來就好了。  說曹操,曹操到!  近日,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誕生!  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培養20天,生產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這是國內首例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的人造肉。
  • 5元一斤的肉,蛋白質比豬肉還高,做法簡單,孩子每周都想吃
    5元一斤的肉,蛋白質比豬肉還高,做法簡單,孩子每周都想吃冬天是囤膘的季節,特別是對於無肉不歡的人來說,一天不吃肉,感覺就像這一天沒吃東西似的,可是今年豬肉的價格飛漲,豬肉自由太難了。它其實就是——人造肉,也叫大豆蛋白肉,其實是一種豆製品,只是味道和外形模仿了肉的樣子,因此被稱為「人造肉」,它裡面的蛋白質含量是豬肉的2倍,但脂肪含量卻比豬肉低很多,所以也被認為是非常健康的食品,小的時候大人總喜歡買這種人造肉回來,然後騙我們說這是豬肉,當時我們吃的可開心了。
  • 探秘人造肉|價格貴過真肉,口感評價不一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靜嫻 陳姝 實習生 馬菲對於人造肉,消費者評價如何?深圳商報記者連日走訪了多家在售的餐廳商超,發現消費者評價不一。除了口感,消費者的敏感點在於價格:一斤人造肉的價格,竟然可以買三斤真肉。
  • 被熱炒的「人造肉」到底能不能吃?健不健康?
    中國新聞網微信公號綜合消息,近日,「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首日便暴漲163%,引爆國內「人造肉」概念股,5月15日,多個「人造肉」龍頭股漲停。在「人造肉第一股」背後,擁有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影星萊昂納多、Twitter創始人埃文威廉士等多個「明星」投資者。
  • 較真| 人造肉來了:能吃嗎?好吃嗎?貴嗎?
    國際上,人造肉成為比爾·蓋茨、李嘉誠們投資新風口。 11月18日,南京農業大學已經在實驗室培養出中國第一塊人造肉。 這無疑是體現中國生物技術進步的一個重磅消息。
  • 人造肉月餅登上中國餐桌!售價88元不到三天銷售過半
    9月13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賞月、吃月餅是中國人過節的習俗。除了五仁、豆沙、鮮肉等傳統口味的月餅,今年人們又多了一種新的選擇——人造肉月餅。人造肉月餅登上中國餐桌新華社記者關桂峰、謝昊正在烘烤的人造肉月餅。受訪者供圖9月6日,中秋節前一周,一款售價88元的植物蛋白肉月餅在電商平臺上架。月餅限量3000盒,不到3天銷售過半。
  • 知了猴上市60元一斤 養殖者每晚能收穫兩萬隻
    記者了解到,盛夏時節正是知了猴大量上市的季節,人們不僅能在樹林裡體會捉知了猴的樂趣,也能把它帶上餐桌做成一盤美味。可有細心的市民發現,市面上銷售的知了猴價格一年比一年高,如此小玩意的身價更是超過了許多高檔海鮮的價格。     知了猴上市60元一斤    「知了猴近期開始上市了,想買半斤嘗嘗鮮,可發現這小東西的價格可真不親民。」
  • 你期待人造肉嗎?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裡程碑意義後的思考
    我們竟然想用來當豬肉吃! 言外之意是什麼,這塊肉的價值遠遠超過市場上我們買的20多塊錢一斤的豬肉。 按照這個邏輯,是否可以解決為人造培養肉的價值也應該超過正常的豬肉。 對嗎? 那麼,究竟人造培養肉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呢?
  • 肯德基星巴克都賣起「人造肉」,植物肉距離你家餐桌還有多遠?
    肉荒為「替補選手」上場提供了機會。就在本周,美國超市巨頭克羅格宣布在其1700多家門店引進植物肉,另一「人造肉」明星Beyond Meat則將人造肉漢堡送上沃爾瑪山姆店的高大貨架。圖/視覺中國當下似乎來不及計較價格和口味,因為人們需要蛋白質。相較之下,中國消費者的選擇可能要主動得多。
  • 人造培根和牛排將面世,人造肉能代替天然肉嗎?
    人造肉能代替天然肉嗎?人造肉和天然肉有什麼區別?人造肉上市,你敢吃嗎?這家人造肉公司今年一季度銷售額達402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飆升215%。除了開發新產品外,BeyondMeat還在不斷改進其已推出的肉類替代品,改進了漢堡肉餅,使用椰子油和可可脂,使其產品吃起來更像真肉。  人造肉是怎麼製造出來的?
  • 又一個巨頭加碼中國 2021年人造肉市場還香嗎?
    又一個巨頭加碼中國 2021年人造肉市場還香嗎?2020年12月,雀巢正式發布嘉植餚品牌,標誌著這一全球巨頭在華正式進入植物基食品這一潛力市場。不久後,人造肉企業周子未來獲得2000萬元融資。近日,休閒食品品牌三隻松鼠也參與了起草了《植物基肉製品》團體標準。競品越來越多,2021年人造肉市場還香嗎?
  • 星巴克人造肉產品開賣!比肉貴,有大豆味
    本周三,星巴克正式推出5款人造肉產品,最低59元,最高79元。相對真正的肉類產品來說,價格並不便宜。新品推出後,不少消費者前往試吃。有網友在上海星巴克購買含有「人造牛肉」的食品後發現,人造牛肉缺乏嚼勁,並且有很濃的大豆味兒。
  • 植物蛋白人造肉品牌庖丁造肉亮相央視,助力中國人造肉產業
    隨著國外「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的上市,人造肉也成為了市場風口產業。11月12日,針對近些年國內人造肉市場發展崛起勁頭,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正點財經》欄目對國內人造肉市場進行了專題報導。
  • 60萬斤成熟上市,產地8毛一斤,收購商卻賣2元,果農:能咋辦?
    天氣熱了,吃不下飯,就可以吃一些水果。現在也有很多的應季水果可以選擇,比如桃子、李子、楊梅、番石榴等。今年的水果,相比於去年,價格也要低一些,有的水果發生了滯銷的問題。今年的番石榴就是這種情況,到了採摘的季節,上市以後銷售情況並不怎麼好,導致產地的收購價下降。廣東地區全年的氣候溫暖,特別適合番石榴的生長,廣東增城地區就有很多果農種植番石榴。
  • 冬季海兔子上市 批發4元一斤 曬乾能賣30元一斤 針亮魚14元一斤
    海兔子魚和針亮魚批量開始上市,鮮活八帶帶籽,現在也許是冬季最後吃鮮活海鮮的時節了,到了冬至以後,天氣更加寒冷,漁船出海越來越少,代替新鮮海鮮的將是冰凍海鮮了。圖中一位攤販展示2條海捕大鱸魚,30塊錢一斤。這是漁民處理好的海兔子魚,魚籽還是留在魚身上。海兔子魚也叫海孩子魚,批發價4元一斤,一般是曬魚乾,5-6斤能曬一斤魚乾,曬好的魚乾一斤能賣到30元。
  • 冬季,這菜大量上市,3元一斤鈣鐵鋅都豐富,跟肉炒特好吃
    導語:冬季,這菜大量上市,3元一斤鈣鐵鋅都豐富,跟肉炒特好吃。年前,這菜正當季,3元一斤鐵比蓮藕高,簡單一炒鹹香開胃營養足冬季就是吃根莖類蔬菜的時候,除了蘿蔔,蓮藕,茭白以外,現在還有一種蔬菜正當季,它就是慈菇,在湖南,大家都很喜歡吃慈菇,特別是過年前,這種蔬菜大量上市,其實吧,我們平時把可以生吃的馬蹄也叫做慈菇,只不過它的顏色是黑色的,而我們今天這道菜的主角是白色的,所以為了便於區分,不少人都叫它白慈菇。
  • 人造肉月餅是風口還是泡沫?
    在中國,豬肉是當之無愧的國民美食,適配「煎炒烹炸煮煎烤燜」等多種做法,然而,自春節開始,豬肉價格的「躁動」就沒有停止過。9月3日,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豬肉的批發價格已達每公斤34.59元,而在6月初這個數據仍為20.69元。豬肉價格的上漲也在悄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8%,其中豬肉價格上漲27.0%,影響CPI上漲約0.59個百分點。
  • 農村這種食肉魚,俗稱四不像,刺少肉多,現價格可達上百元一斤!
    其實這種魚的官方學名叫沙塘鱧,長得四不像,像魚,頭部又有點像癩蛤蟆,但是沙塘鱧味道確實十分的鮮美,並且肉多刺少,隨著現在野生數量的減少,市場價格現可達上百元一斤。沙塘鱧魚的壽命沙塘鱧是一種食肉性的淡水魚,刺非常的少,全身是肉,它能活多久和生長環境、條件等因素有著非常大的關係,比如現在網上那種巨型沙塘鱧新聞,很多農友都說是變異了,一般長不了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