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人造肉,星巴克是認真的。
幾個月前,人們討論星巴克時,還避不開瑞幸咖啡,很多人將這兩家品牌拿出來對比,從口味到價格再到品牌形象和未來發展。
而現在,提到瑞幸,第一反應是造假和訴訟;提到星巴克,首先想到的則是人造肉。
本周三,星巴克正式推出5款人造肉產品,最低59元,最高79元。相對真正的肉類產品來說,價格並不便宜。
新品推出後,不少消費者前往試吃。有網友在上海星巴克購買含有「人造牛肉」的食品後發現,人造牛肉缺乏嚼勁,並且有很濃的大豆味兒。
對於人造肉的口感,不少人直言,「這不就是拿豆腐泡糊弄人麼?」「中國人吃了幾千年的豆腐了,吃豆腐花吃雞的錢,不上當。」
專家則認為,人造肉含蛋白質且沒有膽固醇,不屬於健康食品,偶爾吃是可以的。
其實,消費者將人造肉與豆腐等豆製品劃等號,就是因為許多所謂人造肉產品在目前都無法模擬真肉的質感和口感,而這,正是巨頭的優勢所在。
目前,人造肉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又被稱為大豆蛋白肉,也就是星巴克推出的人造肉,這種人造肉主要靠大豆蛋白製成,含有大量蛋白質和少量脂肪。
而第二種則是利用動物幹細胞製造出的人造肉,研究人員用糖、胺基酸、油脂、礦物質和多種營養物質「餵養」幹細胞,讓它不斷長大。
據了解,星巴克此次的人造肉合作方,是來自美國的知名廠商Beyond Meat。作為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在去年推出了標誌性產品beyond burger,號稱是全球首款在外觀、味覺上和真正牛肉幾乎沒有差別的植物肉餅。
去年5月,Beyond Meat在納斯達克上市,當天就暴漲163%,衝破百億美元市值,大名鼎鼎的比爾蓋茨,以及可口可樂集團CFO等人都參與了投資。
據《福布斯》報導,當比爾蓋茨在2013年品嘗了Beyond Meat的一種不含肉類的雞肉玉米餅後,就對其進行了投資。
比爾蓋茨當時曾表示,「和大多數人一樣,我不認為自己容易上當受騙。但當我嘗了他們的雞肉卷,並努力判斷裡面的肉是真是假時,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比爾蓋茨說,這肉不僅看上去像雞肉,而且聞起來也跟雞肉味道一樣,咬了一口,味道和質地更是像真正的雞肉,但當自己得知這肉完全不是雞肉做的後,感到十分震驚,因為沒看出它和真的雞肉有什麼不同。
但如今,或許是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很多消費者在嘗鮮之後都表示,與真肉有明顯區別,能吃出豆製品的感覺。
最重要的是,現在價格有點「小貴」,比如星巴克售價59元的植物肉美式酸辣醬大卷,就比同款真肉卷貴出20元,感覺不值。
相比之下,肯德基的做法似乎更得人心,肯德基的植物肉產品「植培黃金雞塊」就做了低價推廣,預售期間,1.99元可以買到5塊,消息發出僅一天,肯德基上海和平店的兌換券就宣告售罄。
隨著星巴克、肯德基等品牌在中國推出人造肉食品,人造肉又在A股掀起狂潮。但業內人士仍認為,人造肉現在屬於新興的小眾品類市場,談推廣為時尚早。
在資本推動下,人造肉行業登上風口,不過現實擺在面前,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與西方的情況完全不同,中國人過上頓頓有肉吃的日子還沒幾年,誰會願意多花錢去吃人造肉?
即便為了環保,在人造肉生產成本沒有降下來之前,中國人也不可能真正為它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