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用iPS細胞同時培育出3種迷你器官

2020-11-30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日本科學家用iPS細胞同時培育出3種迷你器官

中新網9月29日電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與美國研究者合作,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同時培育出了肝臟、膽管和胰臟三種迷你器官,在全球尚屬首次。

據報導,研究人員首先利用人iPS細胞分別誘導分化出前腸、中腸,再將其聯結起來,隨後在前腸、中腸的邊界區域分化出肝臟、膽管和胰臟前體細胞,最終培養出分別約0.5毫米大的3種迷你版器官。

據介紹,肝臟、膽管和胰臟3種器官在人體內是相連的,這套器官的尺寸總共只有1釐米左右,相當於受精後1個多月的人類胚胎的狀態。

報導稱,利用iPS細胞同時培養出相互影響的多器官組合,這在全球尚屬首次。今後如能同時培養出血管等器官,培養出的器官組合則可用於器官移植。

研究團隊帶頭人武部貴則教授說:「把這一技術應用於再生醫療尚需10年左右,我們的研究順利的話5年後就會有很大進展,現在是一個極為重要的階段。」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日本iPS細胞研究新突破 可同時培育3種迷你器官
    新華社東京9月28日電(記者華義)迄今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培育特定的細胞和臟器都是單獨培育的。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與美國同行合作,利用人iPS細胞同時培育出了肝臟、膽管和胰臟3種迷你器官。
  • iPS細胞研究新突破 可同時培育3種迷你器官
    新華社東京9月28日電(記者華義)迄今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培育特定的細胞和臟器都是單獨培育的。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與美國同行合作,利用人iPS細胞同時培育出了肝臟、膽管和胰臟3種迷你器官。
  • 日本科學家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 同時培育出三種迷你器官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與美國研究者合作,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同時培育出了肝臟、膽管和胰臟三種迷你器官,在全球尚屬首次。據報導,研究人員首先利用人iPS細胞分別誘導分化出前腸、中腸,再將其聯結起來,隨後在前腸、中腸的邊界區域分化出肝臟、膽管和胰臟前體細胞,最終培養出分別約0.5毫米大的3種迷你版器官。據介紹,肝臟、膽管和胰臟3種器官在人體內是相連的,這套器官的尺寸總共只有1釐米左右,相當於受精後1個多月的人類胚胎的狀態。
  • 人工培養器官移植離我們還有多遠?日本利用老鼠幹細胞培育出迷你心臟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近日,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宣布,利用老鼠的胚胎幹細胞成功培養出了迷你心臟。研究小組稱,在培養過程中,胚胎幹細胞分化出了心肌細胞,並在大約兩星期裡發育成了直徑約1毫米左右的心臟類器官。它和老鼠胎兒的心臟類似,具備心房及心室等構造,而且還能像真正的心臟那樣有規律地跳動。
  • Nature重大突破:諾獎技術iPSC首次同時培育出3種類器官
    (圖片來源:Nature)9月25日,Nature雜誌發表了一項突破成果,來自美國和日本的研究團隊在世界上首次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成功同時培育出了三種互相連接的類器官,包括肝臟、胰腺和膽管[1]。在這項新研究中,Takebe博士團隊的目標是利用幹細胞同時培育出多個器官。他們設計了一種方法,用以產生器官形成之前對應的組織(pre-organ formation stage tissues)。具體來說,研究者們從人類皮膚細胞出發,將它們轉換為原始的幹細胞,然後引導和刺激這些幹細胞形成兩個非常早期的細胞「球狀體」("spheroids" of cells),粗略地稱為前腸和中腸。
  • 日本使用IPS細胞培育「迷你肝臟」
    橫濱市立大學尖端醫科學研究中心介紹了在培養皿中製作的「迷你肝臟」。迷你肝臟的結構類似於肝臟,在技術上被稱為「肝臟的類器官」。作為開創新醫療模式而備受矚目的「迷你肝臟」到底是什麼樣的呢?小細胞塊具有肝功能在橫濱市立大學高級醫學中心進行的研究中,將由iPS細胞產生的正在變成肝臟的細胞(肝前體細胞),血管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和周圍細胞(間葉細胞)混合,並在類似於子宮中胎兒肝臟形成過程的環境中培養。
  • 日本用iPS細胞培育出軟骨 有望治癒關節損傷
    中新網2月28日電 據日本媒體報導,近日,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妻木範行等人利用人類iPS細胞成功培育出了軟骨。這種用iPS細胞培育的軟骨可用於治療關節軟骨損傷,如投球用力過度引發的棒球肘以及奔跑導致的「足球膝」等。
  • 即使疫情期間,日本IPS細胞也有新突破!
    但即使在這種情形下,日本科學家們仍沒有放棄新冠肺炎以外的疾病,前兩天日本就宣布他們用ips細胞製作出了全球首例肝癌模型。我們說得直白一點,就是iPS細胞也屬於幹細胞的一種,但是屬於高級版,因為通過基因的重新編排,這種細胞具有跟你生下來時帶有的胚胎幹細胞相似的分化潛能,並能產生出一種誘導性,可以進行定向的幹細胞治療。理論上來說,使用iPS 細胞可以再造人體器官,補充、修復人體受損器官和組織。譬如說,你的腎臟壞了,你可以使用自身細胞培植出來的iPS細胞再造一個腎臟換上去,而不需要等著別人捐給你。
  • 再生醫療的目標:日本使用ips細胞製作「類器官」的最新進展
    "迷你器官"是通過培養細胞來人工製造器官的一部分。雖然大小遠不及真正的器官,但近10年來,在大腦、肺、腎臟和肝臟等各種器官中技術已經建立。一些結構和功能接近真實的迷你器官出現,並結合器官和類似器官,被稱為"類器官"。研究得以發展的一大契機是由受精卵和體細胞(如皮膚和血液)組成的ES細胞(胚胎)和iPS細胞的出現。過去,迷你器官通常由幹細胞製造,這些幹細胞最初存在於體內,可以分化成各種細胞。
  • 前沿 | 日本科學家用ES細胞培育出一毫米大的迷你心臟
    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小組宣布,成功地從能夠轉化為各種細胞的小鼠「ES細胞」中,製造出了實際大小為1毫米左右的「迷你心臟」。這種「迷你心臟」具有心房和心室等,其搏動方式與實際心臟相同,結構與小鼠胎兒的心臟非常相似。此項研究由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石野史敏教授的研究小組發表。
  • 日本科學家用胚胎幹細胞成功試製世界首例「迷你心臟」
    (觀察者網訊)據日本廣播協會(NHK)9月14日消息,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教授石野史敏領導的研究小組公布,使用老鼠胚胎幹細胞首次成功培育了實際發揮心臟功能的直徑約1毫米的「迷你心臟」。由受精卵培養的胚胎幹細胞可轉化為各種器官的細胞,和擁有同樣性質的iPS細胞一樣被稱為萬能細胞。
  • 日本科學家利用iPS幹細胞在鼠內培育人類胰臟
    近期,日媒報導了日本近日批准利用iPS幹細胞在實驗鼠體內培育人類胰臟的研究項目。研究小組將於近期實施,以確認利用相關技術能否在動物體內正常形成臟器。早前,日本科學家已首次成功在老鼠的體內培育出小白鼠的胰臟,但由於日本規定禁止在動物體內培育人類器官,後來日本科學家聯合美國史丹福大學在美國啟動一項在豬體內培育人類器官的實驗:將人類的iPS幹細胞在豬體內培育胰臟。
  • Nature:科學家利用iPS細胞培育腎臟類器官
    文獻來源:Nature 2015 Oct.7澳大利亞和荷蘭的科學家宣布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Cs)培育出腎臟類器官,實現了在實驗室環境中培育出可移植功能器官的關鍵性目標。最新研究成果發表於《Nature》期刊。
  • 首次用iPS細胞培育出功能性人類肝臟
    據英國《衛報》和《自然》雜誌網站7月4日(北京時間)報導,日本橫濱市立大學與美國西奈山醫學院科學家合作,利用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構建出微小「肝芽」,然後移植到小鼠體內,結果這些肝芽成功生長成微型人類肝臟,並像健康器官一樣具有正常的肝功能。
  • 德國科學家用骨髓細胞阻止器官移植排異反應
    德國科學家用骨髓細胞阻止器官移植排異反應>   新華網柏林2月13日電(記者 潘治)通過把特殊培養的成年實驗鼠骨髓細胞植入受體鼠中
  • 實現類器官「組團」培養 誘導多能幹細胞太「能」了
    誘導多能幹細胞具有早期胚胎幹細胞的發育能力,理論上可分化成任何成體細胞與器官類型。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近日宣布,該校研究人員與美國同行合作,利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同時培育出了肝臟、膽管和胰臟3種迷你器官。古往今來,長生不老是無數人的夢想。
  • 誘導性多能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3期)
    2007年11月,由中國科學家俞君英領銜的Thompson實驗室和山中伸彌實驗室幾乎同時報導,成功地誘導人皮膚纖維母細胞成為幾乎與胚胎幹細胞完全一樣的ips細胞,所不同的是日本實驗室依然採用了用逆轉錄病毒引入Oct3/4、Sox2、c-Myc和Klf4四種因子組合,而Thompson實驗室採用了以慢病毒載體引入Oct4、Sox2加Nanog和LIN28
  • 日本研究者利用iPS細胞培育出腎臟組織 屬世界首例
    由iPS細胞培育出的腎臟組織(NHK視頻截圖) 人民網東京12月13日電 據日本NHK網站報導,日本熊本大學研究小組日前宣布,他們利用能夠發育成各種細胞和組織的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培育出了腎臟組織,這是世界首次培育出和人體內結構相同的能夠產生尿液的腎臟組織結構。
  • 不同種類體細胞培育出的iPS細胞安全性存在差
    新華網東京7月12日電(記者錢錚)日本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報告說,動物實驗證明,用不同種類的體細胞培育出的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移植後使實驗鼠出現腫瘤的危險性存在很大差異。
  • JMCB:培育出首株豬源iPS細胞系
    這項研究是新創刊的《分子細胞生物學報》今天(6月3日星期三)在網上發布的第一篇論文。領導了該研究的肖磊博士說:「迄今為止,科學家在利用早期胚胎培育有蹄類動物的多能胚胎幹細胞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沒有成功。這是世界首次培育出馴化的有蹄類動物的多能幹細胞。因此,這項研究是全新的、非常重要,而且對於人類和動物健康有許多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