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用胚胎幹細胞成功試製世界首例「迷你心臟」

2021-01-10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據日本廣播協會(NHK)9月14日消息,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教授石野史敏領導的研究小組公布,使用老鼠胚胎幹細胞首次成功培育了實際發揮心臟功能的直徑約1毫米的「迷你心臟」。

由受精卵培養的胚胎幹細胞可轉化為各種器官的細胞,和擁有同樣性質的iPS細胞一樣被稱為萬能細胞。研究小組在老鼠胚胎幹細胞中添加高濃度的,名為「層粘連蛋白」的特殊蛋白質,進行培養。而胎兒心臟發育時需要這種層粘連蛋白。

據稱,胚胎幹細胞在轉化成心肌細胞等細胞的過程中立體成型,大約兩周後形成具有心臟結構的直徑約1毫米的迷你心臟。

這個迷你心臟具有心房和心室等功能,和心臟一樣跳動,與老鼠胎兒心臟結構十分相似。

研究小組稱,成功培育具有立體結構的心臟尚屬世界首次。

相關焦點

  • 日本利用老鼠幹細胞培育出迷你心臟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近日,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宣布,利用老鼠的胚胎幹細胞成功培養出了迷你心臟。研究小組稱,在培養過程中,胚胎幹細胞分化出了心肌細胞,並在大約兩星期裡發育成了直徑約1毫米左右的心臟類器官。它和老鼠胎兒的心臟類似,具備心房及心室等構造,而且還能像真正的心臟那樣有規律地跳動。
  • 全球首例,胚胎幹細胞誘導肝臟細胞移植成功
    撰文:小明月來源:幹細胞者說近日,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傳來好消息,他們將人體胚胎幹細胞(ESCs)誘導成肝臟細胞,並成功移植給了患有重度肝臟病的幼兒。目前患兒的移植很成功,病情穩定。
  • 前沿 | 日本科學家用ES細胞培育出一毫米大的迷你心臟
    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小組宣布,成功地從能夠轉化為各種細胞的小鼠「ES細胞」中,製造出了實際大小為1毫米左右的「迷你心臟」。這種「迷你心臟」具有心房和心室等,其搏動方式與實際心臟相同,結構與小鼠胎兒的心臟非常相似。此項研究由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石野史敏教授的研究小組發表。
  • 世界首例胚胎幹細胞培養的肝細胞在新生兒體內移植成功
    世界首例胚胎幹細胞培養的肝細胞在新生兒體內移植成功 2020-05-27 1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世界首例胚胎幹細胞培養的肝細胞在新生兒體內移植成功!
    日本國立成育醫療中心於5月21日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世界首例胚胎幹細胞培養的肝細胞在一名新生兒體內移植成功了!日本醫生成功地將胚胎幹細胞來源的肝細胞移植到新生兒體內,這是世界上首次可以為新生兒提供新治療選擇的手術。
  • 日本研究機構宣布成功移植人類胚胎幹細胞培養的肝臟細胞
    新華社東京5月21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國立成育(成長發育)醫療研究中心21日宣布成功為一名肝病患兒進行了肝臟細胞移植,移植用的肝臟細胞由人類胚胎幹細胞培養而成。這家研究所稱這是世界首例培養自人類胚胎幹細胞的肝臟細胞移植。
  • 日本科研人員開發出能夠跳動的「迷你心臟」類器官
    >2020年9月,來自日本該研究成功地將小鼠的胚胎幹細胞誘導為一個功能性的 「迷你心臟」類器官。該心臟具有心房和心室,具有與小鼠胎兒心臟相似的結構,可以像真實心臟一樣跳動,表現出心肌收縮和傳導的動作電位。同時研究者們發現在心臟類器官中能夠形成心房和心室樣結構。
  • 功能性迷你人類心臟模型培育成功
    科技日報北京8月26日電(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3日報導,美國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培育出一種迷你人類心臟模型,該模型擁有所有主要的心臟細胞類型以及功能正常的腔室和血管組織,讓科學家能以前所未有的精確度研究各種心臟疾病。
  • 功能性迷你人類心臟模型培育成功
    科技日報北京8月26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3日報導,美國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培育出一種迷你人類心臟模型,該模型擁有所有主要的心臟細胞類型以及功能正常的腔室和血管組織,讓科學家能以前所未有的精確度研究各種心臟疾病。
  • 全球首例!日本成功為6天大新生兒進行肝胚胎幹細胞移植 情況穩定已...
    日本成功為6天大新生兒進行肝胚胎幹細胞移植 情況穩定已出院  Evelyn Zhang • 2020-05-22 09:03:10 來源:前瞻網
  • 南大鼓樓醫院王東進完成「世界首例」心臟病幹細胞治療
    花落誰家 — 世界「首例」人體心臟幹細胞治療 南京鼓樓醫院的心臟外科醫生王東進接受Nature採訪時表示,他的兩名男性患者是世界上第一次接受基於重編程幹細胞的心臟病實驗性治療的人,已經在一年後成功康復了。
  • 日本完成首例再編程幹細胞異體移植術
    該國一個研究小組為眼疾患者成功移植了由他人的iPS細胞培養而成的視網膜細胞。研究小組稱,這是世界首例iPS細胞「異體移植」手術,與利用患者本人的iPS細胞相比,費用和時間都大幅減少。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宣布,他們與神戶市立醫療中心中央市民醫院等機構合作,3月28日將異體iPS細胞培養成的視網膜細胞移植到一名60多歲男性右眼中。
  • 利用3D列印技術,成功從幹細胞培育出心臟細胞……
    所有的人類都是從單個細胞開始,經過分裂最終形成胚胎。在再生醫學中,在實驗室中控制幹細胞的分化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幹細胞可以分化為體外器官的生長,並替代受損的成年細胞,特別是那些複製能力非常有限的細胞,如大腦或心臟。科學家在分化幹細胞時採用的一種常見方法是使用化學刺激物。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技術成功從幹細胞培育出心臟細胞
    所有的人類都是從單個細胞開始,經過分裂最終形成胚胎。根據鄰近細胞發出的信號,這些分裂的細胞會發展或分化成特定的組織或器官。在再生醫學中,在實驗室中控制幹細胞的分化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幹細胞可以分化為體外器官的生長,並替代受損的成年細胞,特別是那些複製能力非常有限的細胞,如大腦或心臟。科學家在分化幹細胞時採用的一種常見方法是使用化學刺激物。雖然這種方法在製造單一類型的細胞方面非常有效,但它缺乏複製生物體複雜性的能力,在生物體中,多種細胞共存並協作形成一個器官。
  • 嵌合胚胎:幹細胞研究的重大進展
    據估計,目前世界上需要進行心臟器官移植的患者中,有高達80%以上的心臟病人在等待合適供者器官中死亡。在10多年前人們曾致力於異種器官移植研究,希望可以用動物的器官代替人器官進行移植。由於豬的器官在大小上與人類比較匹配,所以豬器官被認為可能是合適的供體。但由於人免疫系統對豬器官的免疫排斥非常強,抗同種異體器官排斥的免疫抑制方法難以控制。一些基因和分子水平的攺造、修飾仍無法有效地控制異種排斥的發生。
  • 20年間,胚胎幹細胞的「革命之路」 | Nature長文
    儘管如此,科學並未停止步伐。來自於澳大利亞、新加坡、以色列、加拿大和美國等多個國家的科學家們先後證實,胚胎幹細胞可以分化形成神經元、免疫細胞和心臟細胞。另外,他們希望從不同的途徑獲得胚胎幹細胞,例如從體細胞核移植(創建多莉羊的克隆技術)來源的胚胎中提取幹細胞。
  • 日本稱完成世界首例iPS細胞心肌移植手術
    新華社東京1月27日電 日本大阪大學一個研究小組27日宣布,已完成了世界首例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心肌移植手術,將由iPS細胞培養而來的心肌薄膜移植給了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據日本媒體報導,大阪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本月實施了這項手術,研究小組27日在大阪召開記者會公布了最新成果。研究人員利用來自他人的iPS細胞培養出心肌細胞,並製作成薄膜狀,移植到一名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臟,患者術後狀態良好。研究小組沒有公布詳細的手術日期和患者信息。
  • 日本科學家用iPS細胞同時培育出3種迷你器官
    原標題:日本科學家用iPS細胞同時培育出3種迷你器官中新網9月29日電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與美國研究者合作,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同時培育出了肝臟、膽管和胰臟三種迷你器官,在全球尚屬首次
  • 日本體檢之利用老鼠ES細胞成功培養出了「迷你心臟」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盛諾一家是一家專業的海外醫療/體檢機構,為國人提供了很多日本體檢的前沿資訊。  近日,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利用老鼠ES細胞成功培養出了「迷你心臟」。以下為詳細報導。   圖片中文字譯文: 這種「迷你心臟」具有心房和心室等,其搏動方式與實際心臟相同,其結構與小鼠胎兒的心臟非常相似。
  • 人類胚胎幹細胞終獲克隆
    在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經過多年失敗的嘗試之後,美國科學家終於通過使用與1996年製造克隆羊多利相同的技術,成功培育出了人類胚胎幹細胞(ES細胞)。這項重大突破發表在15日的美國科學期刊《細胞》網絡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