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胚胎幹細胞培養的肝細胞在新生兒體內移植成功

2020-11-27 澎湃新聞

世界首例胚胎幹細胞培養的肝細胞在新生兒體內移植成功

2020-05-27 1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轉網 轉化醫學網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Lauren

導言:胚胎幹細胞是早期胚胎(原腸胚期之前)或原始性腺中分離出來的一類細胞,它具有體外培養無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無論在體外還是體內環境,ES細胞都能被誘導分化為機體幾乎所有的細胞類型。日本國立成育醫療中心於5月21日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世界首例胚胎幹細胞培養的肝細胞在一名新生兒體內移植成功了!

日本醫生成功地將胚胎幹細胞來源的肝細胞移植到新生兒體內,這是世界上首次可以為新生兒提供新治療選擇的手術。

這名新生兒患有先天性尿素循環障礙,其肝臟不能分解毒氨。但6天大的嬰兒太小,不能接受肝臟移植,一般要等到大約3到5個月大、體重大約有6公斤的時候再進行肝移植才是安全的。

日本國立成育(成長發育)醫療研究中心的醫生們決定嘗試一種「過渡治療」,直到嬰兒足夠大時(3-5月齡)再進行肝移植,他們將人類胚胎幹細胞(ES cells)培養而成的1.9億個肝細胞注射到嬰兒肝臟的血管中,繼而觀察到注入的肝臟細胞產生了能分解氨的酶,患兒的狀況也達到了改善。

該研究所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在接受治療後,患者的血氨濃度沒有增加,因此,能夠成功地完成下一步的治療,即肝移植。

這名嬰兒的性別尚未公布,他接受了父親的肝移植手術,在出生後6個月就出院了。

該研究所表示,「這項試驗的成功證明了世界首次使用人體胚胎幹細胞治療肝臟疾病的臨床試驗的安全性。」

早在2013年,昆明醫科大學的碩士姚紫州發表了一篇題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肝細胞對小鼠慢性肝衰竭的治療作用」的論文,該論文指出,在急性或慢性肝衰竭中,肝細胞移植被推薦作為一種改善肝功能的輔助方法,並作為「細胞療法」用於肝臟代謝性疾病的治療。誘導胚胎幹細胞分化成肝細胞,行肝細胞移植治療肝臟疾病,有著誘人的前景。在這項研究中,通過構建小鼠慢性肝衰竭模型,體外實驗成功誘導人胚胎幹細胞分化為肝細胞,然後對慢性肝衰竭小鼠進行肝細胞移植。觀察肝細胞移植對慢性肝衰竭小鼠的影響,為慢性肝衰竭提供一種新的治療思路。

這項來自中國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在特定的在體外培養條件下,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等細胞因子能誘導人胚胎幹細胞BG02向肝細胞分化,並表達表達肝細胞特異性蛋白ALB及AFP。其次,經小鼠鼠尾靜脈的肝細胞移植能明顯改善慢性肝衰竭小鼠的肝功能,促進肝功能恢復,改善了小鼠肝臟病理狀況。

據報導,在歐洲和美國,從腦死亡供體中取出的肝臟細胞是可以用的,但在日本的肝細胞供應比較有限。這也導致了有健康疾病的嬰兒不得不等到年齡足夠大時才可以進行肝移植。

胚胎幹細胞是從受精卵中提取的,它的使用也帶來了倫理問題,因為胚胎隨後就會被損壞。

國家研究所是日本獲準建立胚胎幹細胞研究新療法的兩個組織之一,該機構表示,使用的受精卵起作用了,受精卵的使用已經得到了已經完成生育治療的兩個捐贈者的批准。

該項研究報導指出,這是世界首次成功移植人類胚胎幹細胞培養的肝臟細胞,也是日本首次利用人類胚胎幹細胞進行的臨床治療。迄今為止,肝臟細胞移植治療中的一大課題就是細胞來源的不穩定,這次臨床治療的成功驗證了相關移植技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參考: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5-japan-newborn-liver-stem-cells.html

【2】https://mr.mbd.baidu.com/r/tqnao6g?f=cp&u=ba2fbbb36f776fcc

【3】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78-1013332912.htm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世界首例胚胎幹細胞培養的肝細胞在新生兒體內移植成功!
    無論在體外還是體內環境,ES細胞都能被誘導分化為機體幾乎所有的細胞類型。日本國立成育醫療中心於5月21日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世界首例胚胎幹細胞培養的肝細胞在一名新生兒體內移植成功了!日本醫生成功地將胚胎幹細胞來源的肝細胞移植到新生兒體內,這是世界上首次可以為新生兒提供新治療選擇的手術。
  • 全球首例!日本成功為6天大新生兒進行肝胚胎幹細胞移植 情況穩定已...
    日本成功為6天大新生兒進行肝胚胎幹細胞移植 情況穩定已出院  Evelyn Zhang • 2020-05-22 09:03:10 來源:前瞻網
  • 日本實施世界首例使用ES細胞的肝細胞移植試驗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 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近日宣布其實施了世界首例用胚胎幹細胞(ES細胞)製作的肝細胞移植臨床試驗。移植給患有先天肝病的嬰兒,據悉術後狀況良好。這項療法如能進一步積累安全性,有望應用於其他肝臟疾病的治療。
  • 日本研究機構宣布成功移植人類胚胎幹細胞培養的肝臟細胞
    新華社東京5月21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國立成育(成長發育)醫療研究中心21日宣布成功為一名肝病患兒進行了肝臟細胞移植,移植用的肝臟細胞由人類胚胎幹細胞培養而成。這家研究所稱這是世界首例培養自人類胚胎幹細胞的肝臟細胞移植。
  • 全球首例,胚胎幹細胞誘導肝臟細胞移植成功
    撰文:小明月來源:幹細胞者說近日,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傳來好消息,他們將人體胚胎幹細胞(ESCs)誘導成肝臟細胞,並成功移植給了患有重度肝臟病的幼兒。目前患兒的移植很成功,病情穩定。
  • 人工培養器官移植離我們還有多遠?日本利用老鼠幹細胞培育出迷你心臟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近日,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宣布,利用老鼠的胚胎幹細胞成功培養出了迷你心臟。研究小組稱,在培養過程中,胚胎幹細胞分化出了心肌細胞,並在大約兩星期裡發育成了直徑約1毫米左右的心臟類器官。它和老鼠胎兒的心臟類似,具備心房及心室等構造,而且還能像真正的心臟那樣有規律地跳動。
  • 日本完成首例再編程幹細胞異體移植術
    該國一個研究小組為眼疾患者成功移植了由他人的iPS細胞培養而成的視網膜細胞。研究小組稱,這是世界首例iPS細胞「異體移植」手術,與利用患者本人的iPS細胞相比,費用和時間都大幅減少。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宣布,他們與神戶市立醫療中心中央市民醫院等機構合作,3月28日將異體iPS細胞培養成的視網膜細胞移植到一名60多歲男性右眼中。
  • 藥聞速遞|日本研究機構:成功移植人類胚胎幹細胞培養的肝臟細胞...
    4、日本研究機構:成功移植人類胚胎幹細胞培養的肝臟細胞日本國立成育(成長發育)醫療研究中心21日宣布,成功為一名肝病患兒進行了肝臟細胞移植,移植用的肝臟細胞由人類胚胎幹細胞培養而成。研究報告稱,這是世界首次成功移植人類胚胎幹細胞培養的肝臟細胞,也是日本首次利用人類胚胎幹細胞進行臨床治療。
  • 世界首例基因編輯人體造血幹細胞成功移植
    患者與「柏林病人」同患血液腫瘤兼愛滋病,治療方案同是造血幹細胞移植;不同的是,前者通過基因編輯的方法獲得CCR5基因突變的造血幹細胞,而後者的突變天然擁有。9月12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線發表了我國學者這項「以基因編輯技術之長,補『柏林病人』之短」的探索——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鄧宏魁教授、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陳虎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佑安醫院吳昊教授等團隊合作,利用基因編輯手段在人體造血幹細胞中失活CCR5基因,並將編輯後的幹細胞移植到HIV(愛滋病病毒)感染合併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體內產生效果,這在世界上尚屬首次
  • 464醫院完成一例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手術
    1日,解放軍464醫院成功完成了天津市首例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手術。  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可以採集肝硬化患者自身的骨髓將其分離出具有「再生」功能的幹細胞,將其輸入到患者肝臟內分化成新的肝細胞,新生的肝細胞會承擔起病肝不能勝任的工作,使患者肝臟功能逐漸恢復。
  • 臨沂首例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楊淑惠 臨沂報導近日,臨沂市人民醫院兒內科三病區傳出喜訊,首例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出倉,其白血病得到有效治療,患兒重獲新生。臨沂市人民醫院成為臨沂市第一家、山東省第二家獨立開展兒童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醫院,填補了臨沂市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上的一項空白,兒童血液病治療水平又上新臺階。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七年前,八歲的樂樂(化名)在臨沂市人民醫院被檢查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高危),經過三年正規、系統的化療後完成療程,骨髓持續完全緩解,順利停藥。
  • 世界首個人體組織3D列印心臟問世 將來有望移植人體
    下一步該心臟將會在實驗室中繼續培養以完善其泵血功能,然後再嘗試在動物身上移植。該研究首席作者、特拉維夫大學分子細胞生物學和生物技術學院教授Tal Dvir表示:「過去曾經有人成功3D列印過心臟,但使用的不是生物材料,也並未列印出細胞或者血管。
  • 日本稱完成世界首例iPS細胞心肌移植手術
    新華社東京1月27日電 日本大阪大學一個研究小組27日宣布,已完成了世界首例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心肌移植手術,將由iPS細胞培養而來的心肌薄膜移植給了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研究人員利用來自他人的iPS細胞培養出心肌細胞,並製作成薄膜狀,移植到一名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臟,患者術後狀態良好。研究小組沒有公布詳細的手術日期和患者信息。研究小組稱,由iPS細胞培養而來的心肌移植手術屬世界首次。研究小組將跟蹤觀察這一療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計劃今後再為10名患者進行移植手術。
  • 日本利用新生兒臍帶血培養iPS細胞
    新華社東京8月17日電(記者華義)日本京都大學日前利用新生兒臍帶血成功培養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這種方式培養的iPS細胞比來自成人體細胞的iPS細胞品質和安全性更高,將供給相關研究機構使用。iPS細胞一般來說是人體細胞經過誘導因子處理後轉化而成的幹細胞,其功能與胚胎幹細胞類似,具有發育成多種組織細胞的潛力。據日本《每日新聞》17日報導,將iPS細胞應用於再生醫療時,如果使用患者本人的體細胞培養iPS細胞並使其分化為所需細胞,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和極高成本。
  • 幹細胞移植技術有望根治帕金森病
    該小組發表在近期的《美國自然科學進展》雜誌上的報告稱,從流產嬰兒的腦中分離出幹細胞,在實驗室中使其大量生長繁殖,然後將培養好的幹細胞注入患有嚴重帕金森病的猴子的大腦裡。在治療前,猴子只能用手掙扎著在別人的幫助下移動,有時甚至根本不能動彈,但在治療2個月後,猴子不僅可以走動,還可以自己進食。小組成員之一、神經科學家理察·斯得曼說:「它們儘管不如正常的猴子那樣好,但治療的效果是令人激動的。
  • 首例冷凍胚胎移植的亞種間克隆水牛在廣西誕生
    新華社南寧2月27日電(記者王立芳)26日,一頭冷凍胚胎移植的亞種間體細胞克隆雌性水牛犢在廣西水牛研究所順利誕生,這是繼上個月1日廣西科研人員成功克隆出亞種間水牛「元圓」之後的又一重大研究成果。廣西水牛研究所專家27日稱,用冷凍胚胎克隆亞種間水牛,這在世界上尚屬首例,目前這頭牛犢狀況良好。
  •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馬鼠嵌合胚胎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彭茜)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及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為主的科研團隊,首次在多個物種中培育出一種新型幹細胞系,並在此基礎上生成世界首例馬鼠嵌合胚胎。研究論文已於2日在線發表在美國《細胞-幹細胞》雜誌上。這項成果在異種器官移植和瀕危動物保護方面具有應用潛力。新研究的基礎之一在於可生成嵌合胚胎的幹細胞系。
  • 胚胎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
    當內細胞群在培養皿中培養時,我們稱之為胚胎幹細胞。 通常人胚胎幹細胞的來源有四種:選擇性流產的人類胚胎組織;治療不孕症夫婦不需要的由體外受精產生的人類胚胎;由捐獻者專門為研究所捐獻的配子由體外受精產生的人類胚胎;由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將人體細胞核移植入人或動物的卵泡內產生人類胚胎或嵌合體胚胎。
  • 皖北地區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順利出院
    9月23日上午,皖北地區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在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順利出院。出院患者樊女士:「我在移植過程中一切順利,我再次向蚌埠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醫生和其他的醫護人員表示感謝。」正在說話的這位就是皖北地區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她告訴記者, 2019年7月份,她突然感到身體有些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