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2月27日電(記者王立芳)26日,一頭冷凍胚胎移植的亞種間體細胞克隆雌性水牛犢在廣西水牛研究所順利誕生,這是繼上個月1日廣西科研人員成功克隆出亞種間水牛「元圓」之後的又一重大研究成果。廣西水牛研究所專家27日稱,用冷凍胚胎克隆亞種間水牛,這在世界上尚屬首例,目前這頭牛犢狀況良好。
記者27日在位於廣西南寧的廣西水牛研究所實驗牛場看到,這頭取名「盼盼」的克隆水牛全身烏黑,外貌特徵與河流型摩拉水牛牛犢完全一致。「盼盼」出生時間是26日13時40分,初生體重40.5千克。
「元圓」和「盼盼」的相繼出生,意味著農業部「948」項目「水牛克隆技術研究的引進與應用」不斷取得突破。「水牛克隆技術研究的引進與應用」項目從2004年7月開始實施,通過引進克隆等繁殖生物技術,利用良種水牛體細胞與中國資源豐富的本地水牛卵母細胞構建重組胚,移植給本地水牛,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水牛克隆技術體系,解決中國良種水牛擴繁速度緩慢問題。這一研究項目由廣西水牛研究所主持。
廣西水牛研究所研究開發中心主任、項目首席專家梁賢威介紹,「盼盼」的出生經歷了嚴密複雜的科學操作過程:首先把出生1日齡的河流型摩拉水牛的耳纖維細胞經傳代培養至3-4代後冷凍保存,然後把經體外成熟的本地沼澤型水牛卵母細胞在顯微鏡下去核並作為受體細胞,以解凍後的耳纖維細胞為供核細胞,通過顯微操作把供核細胞注入受體細胞內,經電擊融合後供核細胞融入受體細胞中形成重構胚,再經過化學激活後,重構胎體外培養發育至囊胚,然後將克隆胚胎在-196℃液氮下進行冷凍保存,最後移植給經同期發情的雜交受體母水牛代孕,經320天的孕期後自然順利分娩。
「採用活體採卵、體外受精、體細胞克隆、胚胎冷凍和胚胎移植等繁殖生物技術,能夠充分發揮現有良種水牛繁殖潛力。」梁賢威說,亞種間克隆水牛技術研究的突破和水牛克隆胚胎冷凍技術的研究成功,意味著我們有能力將現有的高產河流型水牛儘快擴群,從而不斷地提高中國水牛的雜交改良,加速中國水牛奶業的快速發展。
梁賢威特別指出,水牛克隆胚胎冷凍技術的研究成功,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解決了胚胎生產與移植在時間和地域方面的矛盾,實現克隆水牛胚胎本地生產異地移植,還可長時間保存優良種水牛的遺傳資源,便於胚胎運輸,促進水牛克隆技術的推廣應用。
目前,廣西水牛研究所還有多頭水牛克隆胚胎移植受體母牛懷孕待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