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克隆山羊誕生在中國,健康生活16年,這位院士功不可沒

2020-12-14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招

說起克隆羊,相信許多人腦海中最先想到的都是1996年誕生在蘇格蘭羅斯林研究所的克隆羊多莉,但其實,在多莉誕生之後不久,我國的科研人員也克隆出了一隻小羊,並為其取名叫做陽陽。相比多莉6年多的短暫生命,陽陽要健康得多,出生於2000年6月22日的它,直到2016年才因衰老離世。因此,陽陽也成為了世界上首例活下來的體細胞克隆山羊,而克隆他的科學家就是來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被稱作"中國克隆羊之父"的張湧院士。

張湧,中國工程院院士,現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獸醫學一級學科學術帶頭人。長期從事動物胚胎生物工程的理論和技術研究,先後主持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課題、863重點課題、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國家支撐項目以及多項省部級重點項目。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獸醫學科組成員。

中國克隆羊之父

1956年3月,張湧出生於內蒙古邊陲的和林格爾縣。1984年,他考入了西北農業大學(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獸醫系攻讀碩士研究生,後來又繼續讀了博士。當時,張湧的博士生導師是我國家畜產科學開拓者之一的王建辰教授,他敏銳地意識到胚胎移植技術的廣闊發展前景,帶領一批研究人員開始進行胚胎移植試驗。1980年,兩隻鮮胚胎移植山羊在這所學校誕生。1984年,西農大建立了山羊胚胎工程實驗室。

張湧一直專注於哺乳動物培育生物工程的理論及技術研究。讀碩士期間,他負責完成的"小鼠胚胎分割方法及同卵雙生試驗"被譽為開創我國哺乳動物胚胎分割成功先例;隨後,他負責完成的"山羊胚胎分割及同卵雙生試驗",被同行專家鑑定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優秀科研成果。讀博士期間,張湧主持完成的"小鼠山羊半胚冷凍和凍胚分割試驗"被同行專家鑑定為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其博士論文獲陝西省優秀博士論文。

1990年,張湧成功培育出了世界上首批7頭胚胎克隆山羊;1995年,他利用胚胎核移植—去掉一卵細胞的細胞核,植入另一受精卵的胚胎核,克隆出45隻山羊,形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群胚胎克隆動物群體。張湧因此被譽為"中國克隆羊之父"

世界首例存活的體細胞克隆羊

1996年,西農大畜牧系的種羊場專門劃給了張湧作為哺乳動物發育生物工程科研基地。後經國務院批准,該基地正式被命名為"中國克隆動物基地"

1997年,體細胞克隆綿羊"多莉"誕生,這給了張湧一個巨大的刺激,他利用胚胎核移植克隆出山羊後,就開始嘗試用體細胞克隆山羊,但一直沒能成功。1999年末,張湧從一隻山東小青羊耳朵後面取下一塊皮膚,進行單個細胞克隆,待其成熟後將細胞核取出,注入到去核後的卵母細胞中,卵母細胞來自另一隻山羊,經培育形成克隆胚胎,並分別移入兩隻白母山羊的子宮內。2000年的6月16日,世界第一隻體細胞克隆山羊順利誕生,張湧教授為其取名為"元元"。但不幸的是,三十六小時之後,元元因"肺部發育不全",加之天氣太熱等原因而死亡。

元元

元元死亡六天之後,由第二個胚胎發育來的小羊"陽陽"誕生,並且不負眾望,一直健康存活到了2016年。作為我國乃至世界首例存活的體細胞克隆羊,陽陽從一出生便備受矚目,生前曾三次進京,參加過北京國際博覽會、863高科技展,還在中央電視臺做了專題節目,每年前來目睹"陽陽"風採的人士更是絡繹不絕,人數超過百萬人次

2001年8月8日,克隆羊陽陽成功誕生了一對龍鳳胎——"歡歡"和"慶慶",其父親系世界首批胚胎克隆安哥拉山羊,證明體細胞克隆羊、胚胎克隆羊與普通羊一樣具有自然生殖繁衍的功能,這在世界尚屬首例。幾年後,陽陽已是五代同堂了。

"陽陽"和她的女兒"慶慶"、外孫女"甜甜"、曾孫女"笑笑"在一起

2016年1月23日,克隆羊陽陽在度過了15歲生日後去世,被做成標本永遠安置於克隆羊基地。

陽陽標本

培育出抗病克隆牛

除了克隆羊項目,一直以來張湧還研究出了一系列具有抗病性能的轉基因牛。

2004年2月6日凌晨,張湧一直守候在羊圈旁,直到第四代體細胞克隆山羊出生,並為之取名"笑笑"。離開基地不久,張湧便病倒了,被確診為冠心病、大面積心肌梗死。治療期間,醫生使用了一種進口溶栓藥,價格非常昂貴,後來張湧得知這是從一種牛的奶裡提取的溶血蛋白。病癒之後,張湧就對牛產生了濃厚的研究興趣。

2006年,張湧的克隆牛項目正式起步,一開始就是克隆培育牛奶含溶血蛋白的牛,但沒進入生產階段。2009年,張湧培育的世界第一例轉人防禦素基因的克隆奶牛通過剖腹產降生,其牛奶含有人的防禦素。這項技術的應用前景是,奶牛的奶裡含有能將細菌溶解的物質,這樣牛就不會得乳腺炎,大大減少抗菌素的使用。此後,張湧教授繼續將基因編輯技術和克隆技術相結合,培育抗病奶牛品種,推動了我國牛羊基因編輯抗病育種躍居世界前列。2015年3月,由他帶領的課題組成功培育出抗結核病的轉基因牛,其牛奶並不含轉基因成分。2019年,張湧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近年來,張湧帶領團隊在牛羊體細胞克隆方面進行了更為深入系統的研究,破解了牛羊克隆胚成胎率低的難題,創建了牛羊高效克隆技術,該成果被科技部選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生物領域4項參展成果之一。他的的研究成果和學術成就,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高度評價,引領了我國牛羊胚胎工程的創新和發展,為畜牧獸醫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


歡迎選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深造,更多精彩資訊關注頭條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招

素材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招生辦、西農校友網、西農學工在線、西農人才、維普

相關焦點

  • 羊年最後一天出生 中國首例異種克隆羊誕生記
    東方網2月1日消息:農曆羊年的最後一天,我國首例異種克隆北山羊在新疆順利誕生。   1月21日零時8分,在科研人員的焦急等待下,這隻灰白色的克隆北山羊,在新疆金牛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動物醫院出生,生產前後共用了10分鐘。產後5分鐘,這只可愛的小傢伙便站立起來並搖動尾巴,隨後發出「咩咩」叫聲。半小時後,它開始吃奶。   「它精神很好,有著野生動物的本能。」
  • 「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在漯河誕生
    大河網訊(記者 田明傑)「我們培育的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德保矮馬,已經健康出生。目前已經滿月,並且健康狀態良好,後續的4匹克隆馬也將陸續出生。」9月14日,河南天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孟龍告訴記者,從目前的技術效率來看,我國已成為繼美國和阿根廷之後,第三個具備產業級體細胞克隆馬核心技術能力的國家。
  • 中國首例異體克隆動物「北山羊」在新疆降生(圖)
    中新網1月23日電 據都市消費晨報報導,中國首例異體克隆動物——克隆北山羊1月21日在新疆烏魯木齊縣六十戶鄉降生。  在異體克隆研究領域,目前國際上僅有印度野牛和歐洲盤羊取得成功。  完成這一世界領先水平科研課題的是一家民營公司——新疆金牛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他的合作者是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和新疆畜科院郭志勤研究員。
  • 媒體指中國首例克隆羊已經存活八月有餘
    中新網揚州6月26日消息:今天人民日報華東版消息稱,此前西北某大學誕生「首例體細胞克隆羊」的報導有誤。中國首例轉基因山羊體細胞克隆羊去年10月15日在江蘇省揚州市誕生,至昨天已健康存活整整250天。
  • 中國首例克隆小香豬誕生
    本報訊(記者丁肇文)經過中國農業大學李寧教授領導的課題組一年多的科技攻關,我國第一頭體細胞克隆豬日前在河北省三河市成功誕生。這是我國獨立自主完成的首例體細胞克隆豬,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此次克隆豬供體細胞來自於我國地方優良豬種———香豬的胎兒,受體卵母細胞來自屠宰母豬的卵巢。
  •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
    經過五年研究攻關,我國科學家成功克隆出了兩隻食蟹猴,這也是世界首例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誕生的靈長類動物,對於構建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研究人類疾病等具有重要意義。與克隆猴見面需嚴格體檢 待遇超過大熊貓兩隻克隆猴起名為「中中」和「華華」,分別誕生在2017年11月27日和12月5日,不論是誰想要見它們一面,都要經過專家同意,做過胸透拍照,穿好防護服,戴好口罩和手套,才能夠在比較近的距離一睹它們的樣貌。這樣的保護,甚至超過了國寶大熊貓的待遇!的確,它們可是科學家眼中的寶貝,這兩隻克隆猴在全世界可都是絕無僅有的。
  •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盤點那些克隆動物
    中國科學院公布,世界上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於2017年11月27日誕生,10天後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北京時間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線發布該成果。
  • 中國首批體細胞克隆牛首例自體繁育後代誕生(圖)
    「健健」的誕生,說明我國的體細胞克隆牛具有正常的妊娠產犢能力,繁育機能正常,並證明了我國的體細胞克隆技術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剛出生的「健健」體長72釐米,身高76釐米,體重38公斤,是個健康漂亮的小母牛犢。
  • 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在漯河誕生 此前僅美國阿根廷掌握該技術
    9月19日,該基地首席科學家劉紅波博士,受邀出席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更是憑藉這匹小馬,被聘任為中國科學家論壇首席科學家。一匹小馬出生,對一個繁育基地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為何會產生如此效應?聽仔細了:這匹小馬可不一般,它是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
  • 中國首例異體克隆動物--克隆羊在新疆出生了
    中國首例異體克隆動物———克隆北山羊1月21日在新疆烏魯木齊縣六十戶鄉降生。  據《都市消費晨報》報導,在異體克隆研究領域,目前國際上僅有印度野牛和歐洲盤羊取得成功。克隆北山羊於1月21日零時8分出世,它的母親是一隻白色的年輕母山羊。生產過程非常順利,前後僅十分鐘。它是一隻母羔羊,出生重為2.32公斤,體長42釐米,體高35釐米。
  • 世界首例克隆猴在中國誕生
    中科院神經所所長蒲慕明院士說,克隆猴的成功,將為腦疾病、免疫缺陷、腫瘤、代謝等疾病的機理研究、幹預、診治帶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這是世界生命科學領域近年來的重大突破。」他說。克隆猴為什麼費勁?三大難點抬高門檻  從第一隻克隆羊到第一隻克隆猴,歷時21年。其間,各國科學家先後克隆出牛、鼠、豬、貓、狗等多種動物,但對猴子一直無能為力。
  • 《新西部雜誌》張湧:克隆羊之父的「牛」事業
    陽陽的特殊,在於她不僅是中國活下來的首例體細胞克隆山羊,在世界上也是第一例。  上篇 克隆羊及其應用   2000年6月22日晚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克隆羊基地,一隻白山羊誕下了一隻青灰色的山羊。張湧親自替她取名為「陽陽」,希望她能健康成長。
  • 上海誕生首例克隆豬 為異體器官移植打好基礎
    上海誕生首例克隆豬 為異體器官移植打好基礎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6日 02:30 來源:   記者昨天從市農委有關部門獲悉,上海科技興農重點攻關項目《豬體細胞克隆技術的建立及其優化》日前結出了碩果,本市首例克隆豬已於7月16日在南匯誕生。
  • 中國自主培育出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克隆犬,打破韓國技術壟斷
    據科技日報7月5日報導,5日,北京希諾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對外宣布,經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犬DNA實驗室鑑定,該公司培育的比格犬「龍龍」與世界首例基因編輯疾病模型犬「蘋果」同一認定機率大於99.99%,與「代孕犬」排除親子關係,這證明了「龍龍」就是「蘋果」的克隆犬。「龍龍」成為我國首例完全自主培育的體細胞克隆犬,也是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克隆犬。
  • 世界首例手工克隆綿羊「鵬鵬」帶來了什麼?(圖)
    世界首例手工克隆綿羊誕生已逾兩個月,各項指標穩定劉鵬 攝目前世界上首例採用手工克隆技術獲得的轉基因克隆綿羊,誕生至今已逾兩個月。目前,其體重已達17.28公斤,健康狀況良好。而且最近的取樣分析發現,轉入其細胞內的「ω—3脂肪酸去飽和酶基因fat—1」已經表達。「這表明此次手工克隆羊工程取得了初步成功。下一步,我們還會對手工克隆羊的生長發育進行跟蹤研究,後續過程還有很多難題有待突破。」
  • 【中國吉林網】世界首例賴氨酸轉基因克隆奶牛在吉大農學部培育成功
    【中國吉林網】8月6日晚7點48分,吉林大學農學部奶牛繁育基地成功獲得一頭攜帶轉入賴氨酸基因克隆牛犢。這頭克隆牛毛色黑白相間,出生時體重為31.5公斤,健康活潑。作為人類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和體細胞核移植技術獲得的世界首例賴氨酸轉基因克隆牛,其誕生標誌著國際克隆技術的又一重大突破。
  • 克隆猴在中國誕生有啥重大意義?複製人離我們還有多遠
    直到昨晚,一條世界級重磅消息發布:中國科學院公布,世界上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於2017年11月27日誕生,10天後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     克隆猴「中中」和「華華」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平臺育嬰室的恆溫箱裡(資料照片)  體細胞克隆猴的誕生,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成功突破了現有技術無法克隆靈長類動物的世界難題。
  • 探訪克隆羊基地 首例克隆羊長成「小肥羊」
    昨日,記者從天津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獲悉,市科委重點項目「原種波爾山羊體細胞克隆技術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從2005年本市第一隻克隆羊降生以來,一共成功繁殖了5隻體細胞克隆羊,1隻胚胎細胞克隆羊。而今年就有3隻體細胞克隆羊降生並健康成活,並成功成活了本市首例克隆公羊。
  • 中國首隻克隆豬誕生 有助於人器官移植研究(圖)
    中國第一頭自主完成的克隆豬誕生了,而其中一名主要科研攻關人員潘登科博士還是蘭州人,8月8日晚本報記者對潘博士進行了獨家採訪。  從中學教師到科研精英  今年33歲的潘登科可謂是一個傳奇人物。1990年潘登科從蘭鐵一中畢業後考上了西北民族學院畜牧獸醫系,1995年大學畢業後分配到蘭鐵三中當了一名生物老師。
  •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成功誕生背後的艱辛歷程
    , 1997年 「多莉羊」的誕生,讓克隆這個詞一下子家喻戶曉。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誕生; 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孫悟空一把毫毛變出一群猴子的神話成真!談到體細胞克隆猴背後的艱辛歷程,讓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研究平臺主任--孫強在匯報中一度哽咽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