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王俊生 徐先友 見習記者 孫曉永/文圖
近日,一匹名叫「天天」的小矮馬在漯河市天啟生物精準繁育基地出生,引發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關注!9月19日,該基地首席科學家劉紅波博士,受邀出席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更是憑藉這匹小馬,被聘任為中國科學家論壇首席科學家。
一匹小馬出生,對一個繁育基地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為何會產生如此效應?聽仔細了:這匹小馬可不一般,它是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這項成果相比於世界首例晚了17年,但卻標誌著我國成為了繼美國,阿根廷之後,第三個掌握產業級體細胞克隆馬技術的國家,代表著我國打破了克隆界「晶片」壁壘,走在世界前列,自此在這項技術上不會再被任何人、任何國家卡脖子。
【驚喜】
全國首例,漯河誕生的寶馬良駒不簡單
10月16日上午,記者一路輾轉,來到了位於漯河市郾城區李集鎮的天啟繁育基地。想要一睹天天的真容可不容易,記者進入前先要沐浴更衣,然後是兩道關口、兩次超聲波霧化消毒,接著是6道火鹼消毒,穿上防護服,才得以進入小傢伙的宿舍。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天天等克隆馬的馬舍,都是專人管理,平時互相間連串串門都不允許,「嚴格防範細菌風險」。
在整潔得有些不可思議的馬舍裡,記者看到一匹母馬正在悠閒的吃草,身旁一匹棕紅色小馬駒靜靜的依偎在媽媽的身邊。它就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德保矮馬天天。出生至今僅64天的天天是一匹公馬,如今體重59.4公斤、身高84cm、體長77cm、胸圍93cm、腰圍86cm。小傢伙的蹄子又大又圓,頸上披散長鬃,毛髮閃閃發亮,一條尾巴翹得很高。似乎是因為有陌生人出現,天天忽然間昂首揚尾,高抬後蹄,像是在觀察記者,又好像是在展示自己的力量。
「這些小傢伙可都是享受的星級待遇:單間、空調、專人照料,每個單間裡一匹母馬帶著一匹小馬,每匹小馬還有一套棉被,我們稱這裡為寶馬單間。」採訪中,河南天啟(創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啟公司」)首席科學家劉紅波博士笑著給記者介紹道,在「天天」出生之後,基地還有三匹體細胞克隆馬也順利出生,分別取名為為華華(美國花馬)、夏夏(汗血馬)、琪琪(中國獨有德保矮馬),四匹克隆馬名字串聯在一起,寓意:華夏天啟。目前,這個小傢伙的狀態都很好。
「汗血馬,是無數國人心目中的傳奇。傳說它奔跑時脖子會流出血一樣的汗水、傳說漢武帝為了得到它曾派兵遠徵西域、傳說它曾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胯下坐騎……」採訪中,劉紅波笑著告訴記者,夏夏就是一匹在無數史料、傳說中出現過的汗血馬,「它發源地就是今天的土庫曼斯坦,當地人稱為阿哈爾捷金馬。阿哈爾捷金馬是古老的世界名馬,世界公認的優良馬種,經過3000多年培育而成,體形輕細優美,極為高貴出眾。據說這種馬在平地奔跑1000米的速度僅需1分7秒。即使在50攝氏度的高溫下,一天也只需飲一次水,因此特別適合長途跋涉。全世界汗血馬的總數量非常稀少,一共只有3100匹左右。我們相信,成年後的夏夏一定會讓人驚豔」。
說話間,劉紅波走進了夏夏的馬舍,親暱得摸著它的頭,滿臉寵溺的神情。而小傢伙似乎還不知道自己的傳奇與偉大,輕踏著修長的四肢,在劉紅波的手掌下,有些害羞得躲閃著,模樣讓人忍禁不住。
【過程】
歷時5年,16萬枚卵子3萬枚胚胎300匹代孕馬破壁壘
「克隆綿羊,沒爹沒娘。」這是1998年春晚小品裡宋丹丹的一句搞笑臺詞。顯而易見,克隆技術早已不是秘密,可為何克隆馬技術被如此重視?
「克隆技術在全國並非個例,但克隆馬在世界都屈指可數,在國內還是首次。作為物種本身,體積越大就意味著研究難度越大。」劉紅波博士告訴記者,因為馬的孕期長達11—12個月,而羊的孕期5個月,豬則4個月即可。孕期越長,意味著在實驗方面就等待的時間就越長。豬、羊等生物四、五個月就能研究一輪,而馬每個實驗周期就要等待一年。「再有就是,馬的生理比較特別,人為幹預性不靈敏。比如有些動物使用激素後可使之增加排卵數量,而馬則不受激素幹預。因此,用來實驗的卵子數量就很稀缺,這樣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科研周期。因此,全世界對馬的研究相當少。」
為了填補我國在這一技術上的空白,劉紅波放棄了位於美國愛荷華州世界知名企業的工作,選擇了回國,從2016年開始著手這項實驗。一開始他們在焦作的黃河灘上租了一個廢棄的養牛場,用3節鐵皮車廂做了一個簡易的實驗室。15個年輕人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那裡吃住。那裡常年見不著人,買菜都要跑到幾十公裡外的村子裡。
「這些其實並不算困難。」劉紅波稱,主要是研究初期大家都不知道結果如何,主要靠一種信念支撐,「大家都相信肯定會有成功的那一天,且越努力那一天就會來得越早。」
最終,此項實驗歷時了整整5年。5年時間裡,劉紅波團隊先後測試了16萬枚卵子、3萬枚克隆胚胎,移植了300匹代孕馬,而每枚卵子費用就高達2000元。他們的辦公地點、實驗基地也從焦作搬到了漯河。
苦心人天不負。2020年8月16日,天啟團隊的不懈努力、巨額投入終於得到了回報:天天誕生了。隨後,華華、夏夏、琪琪相繼誕生,其他20多匹馬也成功受孕,意味著克隆界的「晶片」壁壘真的被他們打破了,以天啟團隊為代表的中國人,率先進入了產業級克隆馬技術的前列。
【意義】
自此無人卡脖子 良種馬要多少有多少
「這匹母馬的胎兒發育很好。」採訪期間,劉紅波戴著一次性長臂手套,把手伸進一匹代孕母馬的肛門裡掏出馬糞,再把電子探頭伸進體內,細心地給代孕馬做孕檢,「克隆馬的技術突破,屬於攀登了克隆技術的『珠穆朗瑪峰』,這項技術攻克了,今後對於其它動物來說,都不在話下」。
「馬屬於常見性動物,與人們的經濟、生活息息相關。從學術上說,它有很大的價值,可以豐富研究它的技術手段,可以破解更多的生物奧妙。同時,馬和貓、狗同屬伴侶動物,因此有很多大的產業價值。其他國家的馬術俱樂部、賽事都開發的很好,而在我國還比較弱,要豐富這些不能完全靠進口,要讓外來物種紮根我國,本土的要更深的挖掘。另外,在物種方面也防止瀕臨滅絕。所以,不論是從學術、產業發展還是物種資源,我們選擇這個技術來突破都有很深的意義。」採訪中,天啟公司董事長孟龍告訴記者,這種產業技術的研究,此前國內還有1個機構嘗試過,但由於難度太大、投入太大早已放棄,「目前,只有我們這一家。」
「一匹良種馬價值高達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之前我國的良種馬完全依靠從國外進口,就像被西方國家卡著脖子的晶片一樣。如今這種現象不存在了:只要運用克隆技術,需要多少,就能複製出多少。」採訪中,孟龍自豪地說,「但自此之後,這方面沒有人能再卡我們的脖子了。此外,該技術有利於支持我國馬業的長期可持續性高質量發展,促進馬產業上下遊互通轉型升級,帶動與馬相關的多產業發展,如現代畜牧、生物醫藥和文化體育等事業。這對於助力鄉村振興,促進農牧民增收,滿足人民群眾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爆料、維權、尋找、求助,請撥打東方今報新聞熱線16603712315、(0371)65830000,歡迎您隨時向我們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