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匹克隆馬誕生

2021-01-19 國馬傳媒


近日,中國首匹克隆馬在河南誕生,標誌著我國攻克體細胞克隆馬技術難題,成功掌握該項技術。為我國取得技術突破的,正是中國馬會常務理事單位團體會員——河南天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克隆馬「天天」與代孕母馬


2003年,世界上第一匹克隆馬誕生於義大利,兩年後該國培養出第二匹克隆馬。在我國首匹克隆馬「天天」降生後,接著又有3匹克隆馬陸續在該公司出生。這意味著我國體細胞克隆馬技術雖然起步晚,但相關技術已經成熟。

四匹克隆馬


同時,天啟生物表示其克隆馬技術已達到「產業級」,可大批量克隆馬匹。我國成為繼美國、阿根廷之後,第三個具備具備「產業級」克隆技術的國家。


什麼是克隆

克隆,簡單來說是利用一個動物的體細胞複製出與它在遺傳上完全相同的動物。在首匹克隆馬問世之前,我國的羊、牛、豬、鼠、犬等動物體細胞克隆技術已經成熟。

克隆馬流程示意圖


克隆馬技術有什麼意義?

《全國馬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指出,地方馬品種資源缺乏有效保護,種群數量持續下降,優良種質特徵未得到充分挖掘。賽事用馬主要依賴國外進口,國產運動馬供給不足。


我國是種業大國,但不是種業強國。近年來我國馬產業發展迅猛,但本土優秀運動馬品種屈指可數,主要依靠國外進口。同時,因為原有用途被機械取代等原因,寧強馬、晉江馬、鄂倫春馬等地方馬種數量急劇下降,甚至處於瀕危滅絕的狀態。

寧強馬


雖然克隆技術被禁止用於純血馬領域,但其在溫血馬、馬球馬等領域仍然大有可為。同時,產業級克隆技術作為最前沿的終極繁育技術,可以實現優質馬匹個體的複製、批量快速擴增群體數量,對於保護地方馬種種群和我國馬種遺傳資源,保存優秀運動馬基因,快速擴大優秀運動馬匹群體,提升我國馬術運動水平有著顯著推動作用。

期待該項技術能為我國提升優秀運動馬數量,保護馬匹遺傳資源,振興馬業做出積極貢獻。


精彩回顧



想在國馬傳媒上看到自己的作品?

容易!


投稿郵箱

media@chinahorse.org


聲明:轉載或引用,請聯繫授權



相關焦點

  • 「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在漯河誕生
    大河網訊(記者 田明傑)「我們培育的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德保矮馬,已經健康出生。目前已經滿月,並且健康狀態良好,後續的4匹克隆馬也將陸續出生。」9月14日,河南天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孟龍告訴記者,從目前的技術效率來看,我國已成為繼美國和阿根廷之後,第三個具備產業級體細胞克隆馬核心技術能力的國家。
  • 中國首匹克隆馬誕生
    克隆羊、克隆犬、克隆猴……您聽說過克隆馬嗎? 近日,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誕生! 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誕生 2020年8月16日,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德保矮馬(名字:天天),在河南天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精準繁育基地順利出生,引發全國關注。
  • 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在漯河誕生 此前僅美國阿根廷掌握該技術
    聽仔細了:這匹小馬可不一般,它是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這項成果相比於世界首例晚了17年,但卻標誌著我國成為了繼美國,阿根廷之後,第三個掌握產業級體細胞克隆馬技術的國家,代表著我國打破了克隆界「晶片」壁壘,走在世界前列,自此在這項技術上不會再被任何人、任何國家卡脖子。
  • 我國克隆牛產業化試驗項目啟動 首批牛明年誕生
    中新網8月20日電 中國克隆牛產業化試驗項目,最近在河北省唐山市正式啟動。據光明日報報導,如果順利,明年3月成批的克隆牛將誕生。  6月24日到7月16日,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河北國富愛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在中國農大李寧、戴蘊平教授的指導下,經過23天的努力,成功地將280枚優種奶牛的克隆胚胎移植到140頭受體母牛體內。
  • 我國體細胞克隆牛首例自繁後代在萊陽農學院誕生
    我國體細胞克隆牛首例自繁後代在萊陽農學院誕生 繼世界首例玻璃化超快速冷凍體細胞克隆牛胚胎移植犢牛於10月8日在萊陽農學院誕生之後,我國體細胞克隆牛「雙雙」的自繁後代「健健」於10月29日20點26 分在萊陽農學院誕生。
  • 中國首例克隆小香豬誕生
    本報訊(記者丁肇文)經過中國農業大學李寧教授領導的課題組一年多的科技攻關,我國第一頭體細胞克隆豬日前在河北省三河市成功誕生。這是我國獨立自主完成的首例體細胞克隆豬,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此次克隆豬供體細胞來自於我國地方優良豬種———香豬的胎兒,受體卵母細胞來自屠宰母豬的卵巢。
  • 轉基因技術:超級運動馬即將在2019年誕生
    經過基因編輯的超級運動馬或將在2019年誕生!
  • 聚焦克隆牛:中國自主克隆牛誕生記
    這裡誕生了中國自主完成的首批成年體細胞克隆牛。  18日晚,第一頭克隆牛「委委」在眾人的期盼中出世。可沒過幾個小時,「委委」就不幸夭折。19日下午,另一頭克隆牛「科科」又來到人間。小傢伙剛落地不久,就試圖站起來。這個動作令現場的專家和技術人員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到今天下午記者發稿時,「科科」已經能站起來活蹦亂跳了。
  • 克隆猴誕生,複製人還會遠嗎?
    自1996年第一隻克隆羊「多莉」誕生以來,這20多年間,人類已經先後克隆出了牛、鼠、貓、狗等動物,但在靈長類動物的克隆上卻屢屢碰壁。不過,就在前段時間,這一技術壁壘被我國科學家打破,我國已經成功克隆出了兩隻猴子!
  • 民間克隆網紅貓誕生,對克隆技術的可怕你一無所知
    看起來和其他的呆萌小奶貓沒什麼不同,但實際上「大蒜」卻是一隻因克隆技術而誕生的克隆貓。這隻通過代母受孕分娩誕生的小貓,剛剛度過自己的滿月生日,卻不知道因自己的特殊經歷,它已經是寵物界的新晉「網紅」。193天後,克隆版大蒜誕生,身價25萬元。國內類似的克隆公司大概有三家左右,大蒜是第一例國內商業化克隆貓案例。
  •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盤點那些克隆動物
    中國科學院公布,世界上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於2017年11月27日誕生,10天後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北京時間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線發布該成果。
  • 克隆猴在中國誕生有啥重大意義?複製人離我們還有多遠
    提到「克隆」這個概念,大家一定不陌生。  自1996年第一隻克隆羊「多莉」誕生以來,「克隆」一詞便走進了人們的視野。20多年間,大到馬、牛和駱駝,小到實驗室中的小白鼠,許多哺乳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相繼成功,然而,與人類最為相近的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卻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成為世界性難題。
  • 我國從第一代克隆動物到現在,到底克隆給人類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早在20世紀30年代漢斯物的細胞核植入卵細胞的方法克隆哺乳動物,50年代美國人克隆蝌蚪成功。60年代初我國科學家朱洗通過對蟾蜍卵進行物理刺激使之激活,發育成幼蟾,長大後具有繁殖能力,並培育出沒有外祖父的蟾蜍。1965年我國科學家童第周進行金魚核移植試驗獲得成功。哺乳動物的克隆早期是用胚胎幹細胞和卵細胞進行的,1981年克隆出鼠,1984年克隆出羊。
  • 東陽:首批11隻克隆金華「兩頭烏」誕生
    11月22日,另一頭「代孕」母豬901也成功產下4隻克隆豬。11隻小豬體態正常,而且一胎數量最多達到了7隻,遠超世界範圍內克隆豬單胎平均4隻的生產數量。  對徐海忠來說,這是一批不平凡的小豬。因為它們不是受精卵發育的生命體,而是利用冷凍體細胞克隆技術孕育的「克隆豬」,這也是浙江乃至國內首批利用液氮冷凍保存的體細胞克隆的金華「兩頭烏」。
  • 浙江誕生首批體細胞克隆豬
    11月19日,在金華市東陽良種場的試驗基地裡,1頭代孕大長母豬順利產下7頭冷凍體細胞克隆純種金華豬,7頭小公豬平均體重1.12kg。三天後,另一頭懷孕母豬成功誕下4頭小豬。據悉,這是我國首批利用液氮冷凍保存的體細胞克隆的金華豬,系在浙江出生的首批克隆豬,也是該省首次將體細胞冷凍保存技術體細胞克隆技術,結合運用於地方豬資源保護。
  • 中國首隻克隆豬誕生 有助於人器官移植研究(圖)
    中國第一頭自主完成的克隆豬誕生了,而其中一名主要科研攻關人員潘登科博士還是蘭州人,8月8日晚本報記者對潘博士進行了獨家採訪。  從中學教師到科研精英  今年33歲的潘登科可謂是一個傳奇人物。課題組總共進行了3次試驗,今年1月份課題組首先將實驗室構建的克隆胚胎植入了10頭白色母豬體內進行預試驗,結果試驗失敗,4月份又給3頭母豬植入克隆胚胎,其中一頭懷孕,5月份又對2頭母豬植入克隆胚胎,其中一頭懷孕21天後流產了。8月5日上午10時50分,4月份懷孕的那頭母豬終於在116天後足月產下了3頭黑色小豬,其中一頭存活,至今健康狀況良好。
  • 世界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上海誕生,《細胞》發表成果
    世界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上海誕生,《細胞》發表成果 微信公眾號「上海發布」 2018-01-25 06:12
  • 世界首個克隆猴在位於上海的這個研究所誕生!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上海)、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臺誕生;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以封面文章今天(1月25日)在線發表此項成果。
  • 浙江首批克隆豬寶寶誕生_杭州網
    11月19日至22日,位於東陽的金華豬保種場內,2頭代孕母豬順利產下11頭冷凍體細胞克隆純種金華豬。11頭小公豬初生體重平均1.13公斤,健康狀況良好。經過10餘天的生長,這批小公豬平均體重已近2公斤。這是浙江出生的首批克隆豬,標誌著我省地方豬資源保護有了新技術。「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後,對我國生豬產業產生較大影響。
  • 禁止複製人:討論是必要的,立法是必須的
    今晨一則消息可謂重大:經過五年研究攻關,我國科學家成功克隆出了兩隻食蟹猴——中中和華華,這也是世界首例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誕生的靈長類動物。    這是繼1997年英國科學家成功克隆出「多莉羊」後,克隆技術的再一次重大突破。從多莉羊到中中、華華,這20多年裡,各國科學家們利用體細胞克隆技術不僅得到了包括馬、牛、羊、豬和駱駝等在內的大型家畜,還得到了包括小鼠、大鼠、兔、貓和狗在內的多種哺乳動物。    不過,靈長類動物是與人類生理結構、遺傳特性最接近的生靈,克隆猴的成功意味著複製人在技術上已經沒有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