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吉林網】世界首例賴氨酸轉基因克隆奶牛在吉大農學部培育成功

2020-11-25 吉林大學

【中國吉林網】8月6日晚7點48分,吉林大學農學部奶牛繁育基地成功獲得一頭攜帶轉入賴氨酸基因克隆牛犢。這頭克隆牛毛色黑白相間,出生時體重為31.5公斤,健康活潑。作為人類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和體細胞核移植技術獲得的世界首例賴氨酸轉基因克隆牛,其誕生標誌著國際克隆技術的又一重大突破。

該項目負責人、吉林大學畜牧獸醫學院動物胚胎工程吉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吉林省動物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子義教授向記者介紹了這頭克隆牛的培育過程。經初步檢測,這頭黑白花色的轉基因牛犢體內攜帶所轉入賴氨酸基因。

據了解,該項目是由多位科研工作者在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和吉林大學基本科研業務費的資助下,歷經兩年協作攻關的結晶。

吉大農學部這頭賴氨酸轉基因奶牛的誕生,使得高賴氨酸牛奶的生產成為可能,為人類通過食物補充賴氨酸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具有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相關焦點

  • 世界首例賴氨酸轉基因克隆奶牛在吉林大學農學部培育成功
    由吉林大學農學部畜牧獸醫學院動物胚胎工程吉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吉林省動物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子義教授主持,內蒙古大學於海泉研究員、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張國梁研究員等單位負責人參加的課題組成員,在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和吉林大學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下,經過兩年協作攻關,於8月6日晚7點48分,在農學部奶牛繁育基地獲得一頭攜帶轉入賴氨酸基因克隆牛犢
  • 世界首例轉人防禦素基因克隆奶牛在陝誕生
    科研人員在對受體牛實施剖腹產後產下克隆奶牛。支勇平/攝    11月25日,由我國著名動物胚胎工程專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張湧歷時10年主持培育的世界首例轉人防禦素基因克隆奶牛,在陝西楊凌科元奶牛場通過剖腹產降生。這頭克隆奶牛體重達40.1公斤,體質健壯,毛色光亮。
  • 世界首例乳糖分解酶轉基因奶牛誕生
    6月10日,記者在內蒙古農業大學生物製造重點實驗室奶牛基地看到,一隻兩個月大的黑白花小牛犢在牛群中撒歡奔跑。它是一隻轉基因克隆奶牛,是世界首例乳糖分解酶轉基因的哺乳動物。當時共克隆7胎,順利產出4胎,2胎成活。為什麼要克隆乳糖分解酶轉基因奶牛?
  • 世界首例克隆山羊誕生在中國,健康生活16年,這位院士功不可沒
    因此,陽陽也成為了世界上首例活下來的體細胞克隆山羊,而克隆他的科學家就是來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被稱作"中國克隆羊之父"的張湧院士。1990年,張湧成功培育出了世界上首批7頭胚胎克隆山羊;1995年,他利用胚胎核移植—去掉一卵細胞的細胞核,植入另一受精卵的胚胎核,克隆出45隻山羊,形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群胚胎克隆動物群體。張湧因此被譽為"中國克隆羊之父"。
  • 世界首例轉基因「低乳糖奶牛」健康成長
    6月9日,在位於和林格爾縣的內蒙古農業大學生物製造實驗基地,農大博士生導師、自治區重點生物製造重點實驗室、自治區高校動物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周歡敏教授告訴記者:「它是世界首例轉乳糖分解酶基因哺乳動物,它的誕生將給患乳糖不耐症的消費群體帶來福音。」據了解,人體內乳糖分解酶的含量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下降,而在東方人中,約有30%的人因為體內乳糖分解酶含量不足而不能飲用鮮奶或酸奶。
  • 中國首例綠色螢光蛋白轉基因克隆豬降生
    中國首例綠色螢光蛋白轉基因克隆豬降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19日 14: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近日,東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成功培育出具有
  • 世界最新型藥物蛋白轉基因克隆奶牛降生
    新華網石家莊6月22日電(記者張洪河)一頭毛色光亮的黑白花克隆犢牛19日在河北蘆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花奶牛場降生。從外表看,這頭犢牛與普通奶牛並無什麼差別,但其體內卻導入了世界最新型的藥物蛋白轉基因。它的成功降生,標誌著我國轉基因克隆技術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 我國首頭以冷凍技術培育出的體細胞克隆牛誕生
    2002年10月17日21:42  新華網   新華網濟南10月17日電(記者 呂福明)中國第一頭利用玻璃化冷凍技術培育出的體細胞克隆牛截至記者發稿時,這頭體重40公斤的黑白花奶牛臥跳、採食自如。  這頭克隆牛的核供體來自於一頭年產鮮奶10噸以上的優質黑白花奶牛的耳皮膚成纖維細胞,這頭奶牛來自於北京奶牛中心。克隆胚胎經過玻璃化冷凍後移植到一頭魯西黃牛體內,經過281天后,於昨天上午11點52分產出一頭健康的黑白花奶牛。
  • 世界首例手工克隆綿羊「鵬鵬」帶來了什麼?(圖)
    世界首例手工克隆綿羊誕生已逾兩個月,各項指標穩定劉鵬 攝目前世界上首例採用手工克隆技術獲得的轉基因克隆綿羊,誕生至今已逾兩個月。目前,其體重已達17.28公斤,健康狀況良好。而且最近的取樣分析發現,轉入其細胞內的「ω—3脂肪酸去飽和酶基因fat—1」已經表達。「這表明此次手工克隆羊工程取得了初步成功。下一步,我們還會對手工克隆羊的生長發育進行跟蹤研究,後續過程還有很多難題有待突破。」
  • 中國培育出轉基因克隆羊 首次採用基因打靶技術
    這是功能基因轉基因羊在中國獲得的首次成功,其中所採用的基因打靶技術在山羊身上的應用,在國際上尚屬首例。  據山東電視臺報導,第一批共四隻轉基因克隆羊是在2002年9月28日到10月7日期間順利出生的。其中公羊呈呈和母羊祥祥為轉抗凝血酶素Ⅲ基因羊,母羊姍姍為轉β-幹擾素基因羊,另外一隻基因打靶克隆羊在出生25小時後死亡。
  • 《新西部雜誌》張湧:克隆羊之父的「牛」事業
    陽陽的特殊,在於她不僅是中國活下來的首例體細胞克隆山羊,在世界上也是第一例。  上篇 克隆羊及其應用   2000年6月22日晚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克隆羊基地,一隻白山羊誕下了一隻青灰色的山羊。張湧親自替她取名為「陽陽」,希望她能健康成長。
  • 綠色螢光蛋白轉基因克隆豬通過鑑定
    新華網哈爾濱6月1日電(記者李建平)由東北農業大學培育成功的我國首例體細胞核移植綠色螢光蛋白轉基因克隆豬日前通過鑑定。  去年12月,由東北農業大學劉忠華教授主持的轉基因克隆豬課題獲得成功。三頭綠色螢光蛋白轉基因克隆豬在種豬場自然分娩產出,這種轉入綠色螢光蛋白基因的轉基因克隆豬在紫外光源激發下,口舌、鼻以及四蹄可以觀察到明顯的綠色螢光,驗證了轉基因的成功,這是繼美國、韓國、日本之後第四例成功通過體細胞核移植方式生產出的綠色螢光蛋白轉基因克隆豬。
  • 中國自主培育出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克隆犬,打破韓國技術壟斷
    據科技日報7月5日報導,5日,北京希諾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對外宣布,經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犬DNA實驗室鑑定,該公司培育的比格犬「龍龍」與世界首例基因編輯疾病模型犬「蘋果」同一認定機率大於99.99%,與「代孕犬」排除親子關係,這證明了「龍龍」就是「蘋果」的克隆犬。「龍龍」成為我國首例完全自主培育的體細胞克隆犬,也是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克隆犬。
  • 我國首批轉基因克隆牛成功繁育後代 三大突破
    光明網北京9月18日電(張景華)近日,由北京農學院倪和民教授主持的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課題「優質高效轉基因肉牛新品種培育」取得新突破,2012年出生的首批含有脂肪性脂肪連接蛋白基因(A-FABP)的體細胞轉基因克隆牛「妞妞」成功繁育了後代,於2015年8月28日,順利產下第二代「轉基因小牛」,體重17kg
  • 「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在漯河誕生
    大河網訊(記者 田明傑)「我們培育的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德保矮馬,已經健康出生。目前已經滿月,並且健康狀態良好,後續的4匹克隆馬也將陸續出生。」9月14日,河南天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孟龍告訴記者,從目前的技術效率來看,我國已成為繼美國和阿根廷之後,第三個具備產業級體細胞克隆馬核心技術能力的國家。
  • 北京日報:克隆10年(組圖)
    10年前的今天,1997年2月27日,英國科學家宣布在世界上首次用體細胞成功克隆一頭母綿羊——多莉。  如果事實果真如此,那麼動物克隆的意義就要大打折扣了。  但幸運的是,後來的大量研究表明,事實並非一定如此。陳大元先生就給我們舉了下面一個例子。  「美國夏威夷大學的科學家歌山,自從1998年報導了世界上首例體細胞克隆小鼠誕生後,他就不間斷地從克隆小鼠身上採集體細胞用來再克隆小鼠,一代代傳下去。2000年,他的連續克隆小鼠已經傳到了第6代。
  • 傳說存在世界上的9種最奇異的轉基因生物
    從蜘蛛和山羊的雜交,到克隆我們心愛的寵物,通過本文,小編要和你介紹,傳說存在世界上的9種最奇異的轉基因生物。豬在消化食物時自然會產生這種反應,而當它們排便時,就會把這種反應釋放到世界各地。如果植物中的營養成分過多,則會成為一種汙染物,多餘的可能會流入溪流和湖泊中。所以科學家必須努力解決這個問題,而環保豬就是為此而培育出來的。經過特殊培育,環保豬排出糞便裡所含的磷得到了顯著的減少。
  • 梁山:培育體細胞克隆奶牛40多頭 堪稱全國之冠(組圖)
    有獎評新聞 體細胞克隆奶牛「二次克隆」牛受體魯西黃牛  大眾網濟寧3月4日訊日前,梁山縣科龍畜牧公司良種奶牛快繁技術開發任務已經圓滿完成,累計培育體細胞克隆奶牛40多頭、頂級荷斯坦種公牛2頭,形成了全國最大的克隆奶牛群體,發展受體魯西黃牛養殖1.5萬頭,繁育良種奶牛
  • 中國首例克隆小香豬誕生
    本報訊(記者丁肇文)經過中國農業大學李寧教授領導的課題組一年多的科技攻關,我國第一頭體細胞克隆豬日前在河北省三河市成功誕生。這是我國獨立自主完成的首例體細胞克隆豬,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此次克隆豬供體細胞來自於我國地方優良豬種———香豬的胎兒,受體卵母細胞來自屠宰母豬的卵巢。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張湧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張湧教授成功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時也是農業農村部動物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和陝西省動物胚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獸醫學科組成員。多年招收和培養博、碩士生以及博士後300多名,且曾獲中國青年科技獎、霍英東青年教師獎、中華農業科教獎農業科研獎各1項。他率領的團隊榮獲教育部黃大年式教師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