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我國首例和第二例健康成活體細胞克隆牛誕生

2020-11-25 青島農業大學新聞網

背景材料:我國首例和第二例健康成活體細胞克隆牛誕生

   

詳細連結 >>>

  2001年11月3日、6日,我國首例和第二例健康成活體細胞克隆牛「康康」和「雙雙」先後在萊陽農學院誕生。該成果由萊陽農學院動物胚胎工程中心博士董雅娟教授和動物胚胎工程中心主任柏學進教授共同完成。該成果與國際克隆牛技術相比,其創新點是:

  (1)在卵母細胞去核時,用點擊法代替了擠壓、吸取等方法,該方法的優點是減少了對卵母細胞質的損傷,成功率高,達到了國際同類方法的領先水平;(2)改進了胚胎的培養系統,顯著提高了重構胚的囊胚發育率及胚胎質量,獲得了較高的成功率, 有利於克隆胚胎發育和產業化開發;(3)用冷凍的胎兒皮膚上皮細胞進行克隆胚胎的製作,對瀕危和珍稀動物的保存提供了新的方法。

  克隆牛的研究成功,標誌著我國克隆牛研究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未來實施克隆牛良種產業化生產技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01年12月22日,由專家組成鑑定委員會對該項課題進行了鑑定。鑑定意見認為: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採用點擊法去核,對卵母細胞損傷較小,並獲得較高的去核成功率;採用負壓氣相系統進行重構胚的培養,有效地提高了囊胚發育率,並增加了囊胚的細胞數;本研究的另一特色是採用了-35℃冷凍保存的細胞作為核供體,並取得了成功。重構胚移入5頭受體後,2頭期滿發育產犢。經微衛星DNA分析,克隆牛犢遺傳物質與受體母牛無親緣關係,而與兩頭供體犢牛一致。鑑定委員會認為,該課題研究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在某些技術方面(如點擊法去核等)達到國際領先。該項牛無性繁殖技術將具有潛在的廣闊應用前景,為培育優質高產牛提供了一項可靠的新技術,對我國牛胚胎工程技術今後的產業化將起到推動作用。

  克隆牛技術研究課題於2001年獲山東省高等院校優秀科技成果特別獎,被評為2001年山東省十大科技成果,2002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萊農克隆牛「康康」和「雙雙」滿周歲》的新聞,榮獲首屆山東高校「十佳新聞」(2002年度)。

  「康康」和「雙雙」誕生後,以董雅娟教授和柏學進教授為首的科研人員繼續對克隆技術進行深入研究。目前,世界首例玻璃化超快速冷凍保存的體細胞克隆牛超數排卵胚胎移植犢牛「蓓蓓」即將誕生,我國首例和第二例體細胞克隆牛「康康」和「雙雙」的自繁後代也將在萊陽農學院誕生。

  名詞解釋:超數排卵——也稱「超排」。指將供體母牛經激素處理,使其發情、並能排出數量較多的發育成熟的卵子,經合理的人工授精方法,以獲得數量穩定的可移植的胚胎。

   閱讀:0

相關焦點

  • 體細胞克隆牛後代「健健」和「壯壯」快滿月了
    體細胞克隆牛後代「健健」和「壯壯」快滿月了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11月28日在山東萊陽農學院拍攝的即將滿月的體細胞克隆牛自體繁殖後代
  • 我國體細胞克隆牛首例自繁後代在萊陽農學院誕生
    我國體細胞克隆牛首例自繁後代在萊陽農學院誕生 繼世界首例玻璃化超快速冷凍體細胞克隆牛胚胎移植犢牛於10月8日在萊陽農學院誕生之後,我國體細胞克隆牛「雙雙」的自繁後代「健健」於10月29日20點26 分在萊陽農學院誕生。
  • 我國首頭以冷凍技術培育出的體細胞克隆牛誕生
    我國首頭以冷凍技術培育出的體細胞克隆牛誕生,昨天中午在山東省梁山縣誕生。  這頭克隆牛的核供體來自於一頭年產鮮奶10噸以上的優質黑白花奶牛的耳皮膚成纖維細胞,這頭奶牛來自於北京奶牛中心。克隆胚胎經過玻璃化冷凍後移植到一頭魯西黃牛體內,經過281天后,於昨天上午11點52分產出一頭健康的黑白花奶牛。  這頭克隆牛誕生時體重40公斤,身高80釐米,體長72釐米,胸圍80釐米,管圍11.5釐米。
  • 中國首批體細胞克隆牛首例自體繁育後代誕生(圖)
    「健健」的誕生,說明我國的體細胞克隆牛具有正常的妊娠產犢能力,繁育機能正常,並證明了我國的體細胞克隆技術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剛出生的「健健」體長72釐米,身高76釐米,體重38公斤,是個健康漂亮的小母牛犢。
  • 青島電視臺:董雅娟:潛心研究克隆牛技術的「牛媽媽」
    」,成功培育出了我國首例和第二例健康成活的體細胞克隆牛,被學術界親切地稱為「牛媽媽」。[正文]  再過一個多月,董雅娟和丈夫一起研究的體細胞克隆牛就要有第二代子孫了,而且這一次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會同時降生十幾頭優質黑色肉牛。這幾天董雅娟天天呆在牛舍裡,即辛苦又興奮。
  • 韓國首例第三代體細胞克隆牛將於本月降生(圖)
    中新網6月16日電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首例體細胞克隆牛的第三代牛犢將於本月韓國濟州道畜產振興院表示,2002年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催生的牛犢長大後,於2004年6月份產下雌性牛犢(第二代),該牛犢長大後,再次經過人工授精懷孕,將於本月30日左右分娩。自韓國啟動體細胞克隆牛生產實用化研究以來,「克隆牛的孫子輩」——第三代牛犢將首次問世。據介紹,此次分娩將成為研究克隆牛的後代出現的染色體變異等動物克隆相關單性繁殖基因工程的寶貴資料。
  • 世界首例克隆牛「能登」死亡 享年19歲零10個月
    日本共同社14日援引日本石川縣當天的消息稱,農林綜合研究中心畜產試驗場(該縣寶達志水町)飼養的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牛「能登」死亡,享年19歲零10個月。或因衰老而死,詳細死因正在調查當中。  據該縣稱,能登從本月4日前後起時而會橫躺在牛舍中,需要輸液補充營養。
  • 世界首例克隆山羊誕生在中國,健康生活16年,這位院士功不可沒
    說起克隆羊,相信許多人腦海中最先想到的都是1996年誕生在蘇格蘭羅斯林研究所的克隆羊多莉,但其實,在多莉誕生之後不久,我國的科研人員也克隆出了一隻小羊,並為其取名叫做陽陽。相比多莉6年多的短暫生命,陽陽要健康得多,出生於2000年6月22日的它,直到2016年才因衰老離世。
  • 克隆牛「康康」有了妹妹(圖)
    我國皮膚克隆牛基地66小時後又傳喜訊    「雙雙」誕生後健康狀況良好  本報濟南專電(李宗品)據從山東省萊陽農學院(我國皮膚克隆牛基地)獲得的最新消息:2001年11月6日中午12時08分,繼我國首例皮膚細胞克隆牛
  • 新聞特寫:目擊第一頭健康存活克隆牛"康康"誕生
    昨晚央視《晚間新聞》向觀眾報導了中國第一頭健康存活的克隆牛「康康」在山東萊陽農學院誕生的消息。今天傍晚剛剛回到北京的記者告訴我們說:出生20多個小時,「康康」的身體的確很健康,已經能到處跑來跑去,一個勁兒的追著人要奶吃了。下面讓我們看一下康康出生時的珍貴鏡頭。
  • 陳大元細說克隆牛
    它的成功實現了我國成年體細胞克隆牛成活群體零的突破,使我國成為繼日本(1998年)、紐西蘭(1998年)、美國(2000年)等國家之後,掌握體細胞克隆牛關鍵技術的少數國家和地區之一;縮小了與世界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為產業化遠期目標積累了第一手資料,其中,重構胚的囊胚發育率、妊娠率、產犢率和克隆率,綜合達到國際同類研究先進水平。
  • 聚焦克隆牛:中國自主克隆牛誕生記
    這裡誕生了中國自主完成的首批成年體細胞克隆牛。  18日晚,第一頭克隆牛「委委」在眾人的期盼中出世。可沒過幾個小時,「委委」就不幸夭折。19日下午,另一頭克隆牛「科科」又來到人間。小傢伙剛落地不久,就試圖站起來。這個動作令現場的專家和技術人員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到今天下午記者發稿時,「科科」已經能站起來活蹦亂跳了。
  • 我國首批克隆牛再克隆成功
    科技日報山東梁山12月28日電(記者束洪福 通訊員李繼保 陳昌航)由中國農業大學李寧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經過一年多的技術攻關,有3頭再克隆轉基因體細胞克隆牛先後在山東梁山基地降生。它們分別被取名為「福歡娃」、「福迎娃」和「福聖娃」。
  • 「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在漯河誕生
    大河網訊(記者 田明傑)「我們培育的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德保矮馬,已經健康出生。目前已經滿月,並且健康狀態良好,後續的4匹克隆馬也將陸續出生。」9月14日,河南天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孟龍告訴記者,從目前的技術效率來看,我國已成為繼美國和阿根廷之後,第三個具備產業級體細胞克隆馬核心技術能力的國家。
  • 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克隆犬的前世今生—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賴良學研究員帶領希諾谷公司科研團隊及廣州生物院實驗室團隊,藉助Cas9基因編輯技術,首先獲得兩隻基因編輯犬「蘋果」和「葫蘆」,之後,科研人員以「蘋果」體細胞作為克隆犬供體細胞,優化克隆技術平臺,突破技術瓶頸,成功培育出「蘋果」的克隆犬「龍龍」。這標誌著我國成為繼韓國之後第二個獨立掌握犬體細胞克隆技術的國家。
  • 中國首例克隆小香豬誕生
    本報訊(記者丁肇文)經過中國農業大學李寧教授領導的課題組一年多的科技攻關,我國第一頭體細胞克隆豬日前在河北省三河市成功誕生。這是我國獨立自主完成的首例體細胞克隆豬,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此次克隆豬供體細胞來自於我國地方優良豬種———香豬的胎兒,受體卵母細胞來自屠宰母豬的卵巢。
  • 揭秘世界最大克隆牛工廠真相
    但國內外專家指出,從低存活率和轉化率、生產成本看,量化生產克隆牛的計劃仍有諸多現實問題。而食品安全和監管缺失,更令人對它充滿疑慮。九點不到,北大博雅集團董事長許曉椿就早早抵達辦公室,準備接受美國《時代》周刊的電話採訪。2015年11月28日,這天早上,通過電話會議,超過20個國家的記者正排著隊採訪他。一天前,北大博雅剛剛宣布,將在天津建立「全球最大的克隆牛工廠」。
  • 中國首隻克隆牛19日夭折 第二隻隨後出世
    東方網1月19日消息:今天下午3時30分,又一隻克隆牛「科科」在山東曹縣五裡墩中大動物胚胎工程中心健康出世,目前生長狀況良好。
  • 上海腎移植患者最長已健康存活35年,「換腎夫妻」亦很幸福
    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展腎移植技術以來,上海腎移植患者中存活時間最長的為35歲,位居全國之最,而曾於2002年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開展腎移植手術的「世界首例換腎夫妻」,他們的孩子健康活潑,如今已經就讀小學四年級。6月25日,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召開腎友聯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