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連結 >>>
2001年11月3日、6日,我國首例和第二例健康成活體細胞克隆牛「康康」和「雙雙」先後在萊陽農學院誕生。該成果由萊陽農學院動物胚胎工程中心博士董雅娟教授和動物胚胎工程中心主任柏學進教授共同完成。該成果與國際克隆牛技術相比,其創新點是:
(1)在卵母細胞去核時,用點擊法代替了擠壓、吸取等方法,該方法的優點是減少了對卵母細胞質的損傷,成功率高,達到了國際同類方法的領先水平;(2)改進了胚胎的培養系統,顯著提高了重構胚的囊胚發育率及胚胎質量,獲得了較高的成功率, 有利於克隆胚胎發育和產業化開發;(3)用冷凍的胎兒皮膚上皮細胞進行克隆胚胎的製作,對瀕危和珍稀動物的保存提供了新的方法。
克隆牛的研究成功,標誌著我國克隆牛研究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未來實施克隆牛良種產業化生產技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01年12月22日,由專家組成鑑定委員會對該項課題進行了鑑定。鑑定意見認為: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採用點擊法去核,對卵母細胞損傷較小,並獲得較高的去核成功率;採用負壓氣相系統進行重構胚的培養,有效地提高了囊胚發育率,並增加了囊胚的細胞數;本研究的另一特色是採用了-35℃冷凍保存的細胞作為核供體,並取得了成功。重構胚移入5頭受體後,2頭期滿發育產犢。經微衛星DNA分析,克隆牛犢遺傳物質與受體母牛無親緣關係,而與兩頭供體犢牛一致。鑑定委員會認為,該課題研究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在某些技術方面(如點擊法去核等)達到國際領先。該項牛無性繁殖技術將具有潛在的廣闊應用前景,為培育優質高產牛提供了一項可靠的新技術,對我國牛胚胎工程技術今後的產業化將起到推動作用。
克隆牛技術研究課題於2001年獲山東省高等院校優秀科技成果特別獎,被評為2001年山東省十大科技成果,2002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萊農克隆牛「康康」和「雙雙」滿周歲》的新聞,榮獲首屆山東高校「十佳新聞」(2002年度)。
「康康」和「雙雙」誕生後,以董雅娟教授和柏學進教授為首的科研人員繼續對克隆技術進行深入研究。目前,世界首例玻璃化超快速冷凍保存的體細胞克隆牛超數排卵胚胎移植犢牛「蓓蓓」即將誕生,我國首例和第二例體細胞克隆牛「康康」和「雙雙」的自繁後代也將在萊陽農學院誕生。
名詞解釋:超數排卵——也稱「超排」。指將供體母牛經激素處理,使其發情、並能排出數量較多的發育成熟的卵子,經合理的人工授精方法,以獲得數量穩定的可移植的胚胎。
閱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