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種類體細胞培育出的iPS細胞安全性存在差

2020-12-02 搜狐網

  新華網東京7月12日電(記者錢錚)日本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報告說,動物實驗證明,用不同種類的體細胞培育出的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移植後使實驗鼠出現腫瘤的危險性存在很大差異。

  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和慶應大學教授岡野榮之的研究小組分別利用小鼠胚胎的皮膚細胞、成年小鼠的胃細胞、尾巴的皮膚細胞以及肝臟細胞培育iPS細胞。

利用不同的體細胞和培育方法,研究人員共培育出36種iPS細胞。

  接著,他們又使這36種iPS細胞都分化成具備演變成神經能力的細胞,並把這些細胞植入另一些實驗鼠的大腦。結果顯示,被植入分化細胞來自成年小鼠尾巴皮膚細胞的實驗鼠中有83%體內出現了腫瘤;被植入分化細胞來自於小鼠胚胎皮膚細胞的實驗鼠中只有8%出現腫瘤;而如果實驗鼠移植的分化細胞來自成年小鼠的胃細胞,其體內沒有出現腫瘤。

  研究還發現,利用含有癌症基因的體細胞培育iPS,對腫瘤的發生機率並無顯著影響。

  誘導多功能幹細胞能分化生成各種組織細胞,同時又迴避了倫理問題,被視為未來再生醫療的重要材料。上述研究表明,確保iPS細胞對治療的安全性,最重要的是選擇何種體細胞作為培育iPS細胞的原料。

相關焦點

  • 日本研究確認iPS細胞「異體移植」安全性
    日本科研團隊18日報告說,他們在2017年為5名眼疾患者移植了異體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培育出的視網膜細胞,目前已可確認這一臨床研究的安全性,受試者沒有發生明顯的排異反應和副作用。iPS細胞是通過對成熟體細胞「重新編程」而培育出的幹細胞,擁有與胚胎幹細胞相似的分化潛力。
  • 日科學家發現萬能細胞(ips細胞)源頭
    據《日刊工業新聞》2011年5月31日報導,日本東北大學出澤真理教授與京都大學藤吉好則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在人體皮膚成纖維細胞中發現了萬能細胞(ips細胞)的源頭,可能推翻之前的ips細胞「細胞初始化」學說。
  • 我國首頭以冷凍技術培育出的體細胞克隆牛誕生
    我國首頭以冷凍技術培育出的體細胞克隆牛誕生  2002年10月17日21:42  新華網   新華網濟南10月17日電(記者 呂福明)中國第一頭利用玻璃化冷凍技術培育出的體細胞克隆牛
  • 成都實現iPS細胞技術突破 未來可實現人工造血
    它的全稱是誘導性多能幹細胞,是一種通過對成體細胞進行重編程獲得的幹細胞,其巨大潛能可媲美胚胎幹細胞,幾乎能發育成所有種類的細胞。在未來,應用iPS細胞可實現人工造血,可用於組織、器官的修復,甚至可利用其培育出全新的組織、器官。2012年,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教授,因在研發和應用誘導iPS細胞領域作出的貢獻,而榮膺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 JMCB:培育出首株豬源iPS細胞系
    科學家已經把來自豬的細胞誘導轉變成了多能幹細胞——這種細胞就像胚胎幹細胞一樣,有能力發育成身體中的任何類型的細胞。這是全世界首次使用任何有蹄腳的動物(被稱為有蹄類動物)的體細胞(不是精細胞或卵細胞的細胞)實現了這一成果。這項成就的意義深遠。該研究可能為建立人類遺傳病模型、培育供人類器官移植的轉基因動物以及開發耐受豬流感等疾病的豬開創一條道路。
  • 日研究人員:高齡實驗鼠iPS細胞也能培育血管
    新華網東京6月28日電(記者 藍建中)日本一個研究小組報告說,他們利用高齡實驗鼠的細胞培育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後,進而用其培育出了能夠發育成血管的細胞。
  • 新技術培育iPS細胞或可大幅降低排異風險
    新華社東京3月8日電(記者華義)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8日宣布,該所研究人員利用被稱為「基因剪刀」的基因編輯技術,培育出不易產生排異反應的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將來有望使更多患者受益於iPS細胞「異體移植」。
  • 日本科學家利用iPS幹細胞在鼠內培育人類胰臟
    近期,日媒報導了日本近日批准利用iPS幹細胞在實驗鼠體內培育人類胰臟的研究項目。研究小組將於近期實施,以確認利用相關技術能否在動物體內正常形成臟器。早前,日本科學家已首次成功在老鼠的體內培育出小白鼠的胰臟,但由於日本規定禁止在動物體內培育人類器官,後來日本科學家聯合美國史丹福大學在美國啟動一項在豬體內培育人類器官的實驗:將人類的iPS幹細胞在豬體內培育胰臟。
  • 首例使用ips細胞的患者將現身日本
    一名日本眼病患者將成為第一個用誘導幹細胞(ips)治療疾病的人。
  • 日本用iPS細胞培育出軟骨 有望治癒關節損傷
    中新網2月28日電 據日本媒體報導,近日,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妻木範行等人利用人類iPS細胞成功培育出了軟骨。這種用iPS細胞培育的軟骨可用於治療關節軟骨損傷,如投球用力過度引發的棒球肘以及奔跑導致的「足球膝」等。
  • 日本首次嘗試利用iPS細胞治療癌症
    2020-10-22 20:58:52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東京10月22日電 據當地媒體22日報導,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實施了一臺移植免疫細胞治療癌症的手術,用於移植的免疫細胞由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培養而來。這是日本首次嘗試利用iPS細胞治療癌症。
  • 成熟體細胞「重造」,變身多能幹細胞治療肌肉變骨頭怪病
    那麼,除了被分化為角膜組織,iPS細胞還有哪些令人期待的醫學用途呢?成熟體細胞「重造」,變身多能幹細胞iPS細胞,被稱人工多能幹細胞,是從人的皮膚等體細胞,經過多能性誘導因子的導入、培養所製成的具有分化成人體各種組織臟器並具有無限增殖能力的細胞。
  • 李晴 周琪:iPS細胞研究進展及展望
    自從2006年發明iPS技術以來,該領域的研究重點主要集中在獲得不同來源的iPS細胞、改進iPS細胞誘導方法、提高iPS技術效率和研究iPS細胞的發育潛能方面。文章隨後重點介紹了2009年在該領域的研究進展。這一年,iPS研究在細胞發育潛能及對誘導方法的改進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其進展可分為以下四個方面:(1)iPS細胞全能性的證明。
  • 日本利用新生兒臍帶血培養iPS細胞
    新華社東京8月17日電(記者華義)日本京都大學日前利用新生兒臍帶血成功培養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這種方式培養的iPS細胞比來自成人體細胞的iPS細胞品質和安全性更高,將供給相關研究機構使用。iPS細胞一般來說是人體細胞經過誘導因子處理後轉化而成的幹細胞,其功能與胚胎幹細胞類似,具有發育成多種組織細胞的潛力。據日本《每日新聞》17日報導,將iPS細胞應用於再生醫療時,如果使用患者本人的體細胞培養iPS細胞並使其分化為所需細胞,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和極高成本。
  • 日批准首個iPS細胞角膜移植臨床試驗
    新華社東京3月5日電日本厚生勞動省專家組5日批准了大阪大學提出的使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培養角膜細胞並移植給患者的臨床試驗計劃,移植手術將於今年年中進行,這是全球首次批准此類臨床試驗。
  • 日本批准首個iPS細胞角膜移植臨床試驗
    新華社東京3月5日電日本厚生勞動省專家組5日批准了大阪大學提出的使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培養角膜細胞並移植給患者的臨床試驗計劃,移植手術將於今年年中進行,這是全球首次批准此類臨床試驗。綜合日本媒體5日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一個專家小組批准了大阪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提交的臨床試驗計劃,該計劃將使用他人iPS細胞培養角膜細胞並移植給患者,獲厚生勞動大臣籤字後即可實施。根據該計劃,大阪大學研究小組將利用京都大學提供的健康人iPS細胞培養角膜細胞,並分別移植到4名「角膜上皮幹細胞衰竭症」的重症患者眼中。
  • 日本用iPS細胞抗癌取得新進展
    新華社東京11月18日電(記者華義)日本京都大學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研究所近日宣布,該所研究人員利用iPS細胞,培養出了可定向攻擊癌細胞的「殺手T細胞」,朝著癌症免疫療法實用化更進一步。  T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是免疫系統與病毒和癌細胞等作戰的主力,也被稱為「殺手T細胞」。
  • 日研究人員用iPS細胞培養出可分化成卵子的細胞
    新華社東京9月24日電(記者華義)日本京都大學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利用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首次成功培養出可以分化成卵子的卵原細胞。這一研究成果有望用於研究不孕症和一些遺傳性疾病的病因。此前京都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利用人iPS細胞培養出了原始生殖細胞。原始生殖細胞是產生雄性和雌性生殖細胞的早期細胞。在經過京都大學倫理委員會的批准後,京都大學研究人員先利用人iPS細胞培養出原始生殖細胞,再將其與從實驗鼠胚胎中提取的大量卵巢細胞一起培養,最終獲得了卵原細胞。
  • 體細胞治療的春天!衛健委允許人體體細胞治療進入臨床應用!
    體細胞的科學定義包括幹細胞,原國家衛生計生委會同原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於2015年出臺了《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有效地規範和推動了我國幹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工作,按照本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有專門管理辦法的體細胞治療按照現行規定執行」,幹細胞臨床研究等有關工作仍然按照《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執行
  • 日本開發出利用iPS細胞製造血小板的技術
    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開發出了用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製造血小板的技術,並通過動物實驗確認了製造出來的血小板具有止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