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家首次用皮膚細胞培養出人類精卵細胞 「人造人」更進一步?

2020-12-07 觀察者網

讓皮膚細胞變身精子卵子,你會想到什麼?據美國媒體報導,12月24日出版的學術雜誌《細胞》上發表學術論文稱,英國劍橋和以色列團隊合作率先實現完全體外培養出成熟精子和卵子細胞。研究人員不僅首次將皮膚細胞完全在體外誘導成為誘導幹細胞,並使其分化成人類原始生殖細胞,同時發現了體外培養誘導的關鍵基因SOX17基因。

這一發現意味著,人類距離「人造人」僅一步之遙,因為此前科學家僅在老鼠幹細胞上做過試驗,人類細胞體外培養嘗試的成功率極低。不過,這一尖端技術雖有助於造福不孕不育家庭,但受制於道德和法律方面的隱憂,研究略有停滯。另外,如果這一方法確實有效,可能會引發一些麻煩,如不知情的情況下,某個男性或女性的皮膚細胞可能會被合成精子或卵細胞,出現在黑市上……

人類皮膚細胞可製造精子和卵細胞 「人造人」更進一步?

人工培育生殖細胞

據報導,英國劍橋大學和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的科學家合力完成這一「壯舉」——科學家選取人類胚胎幹細胞認真培育,一周之後製造出人類生殖細胞。同理,科學家也選取了成熟的人類皮膚組織細胞,同樣培育成人類精子和卵細胞的前體細胞。

據悉,科學家經歷多次失敗之後,才成功地讓半數幹細胞變成精子和卵的前體細胞,科學家隨後加入生長因子,引導細胞在短短五天之內迅速轉化為成熟的精子和卵細胞。劍橋大學戈登研究所的阿齊姆•蘇拉尼教授說:「現在不管拿到任何胚胎幹細胞,我們一旦調整好細胞狀態,就能在5到6天之內把它們轉化成生殖細胞。」

道德法律引起隱憂

成功培育出精子和卵細胞以後,科學家並沒有乘勝追擊,把它們注入子宮,繼續試驗。因為英國法律禁止使用人造精子和卵細胞「製造」後代。不過要知道,一旦取得成功,就意味著「人造人」的誕生,意義重大,在道德和法律上存在隱憂。

理論上講,女性皮膚細胞沒有Y 型染色體,所以只能用來製作卵細胞;而男性皮膚細胞既可以做卵細胞,又能做精子。魏茨曼研究所的雅各布•漢納表示,他的研究團隊還沒有準備好創造「人造人」,但是正在考慮在老鼠或靈長類動物身上進行試驗。漢納說:「我們看看論文發表之後,外面怎麼看待此事。」不過有專家認為,立法機構應該修改相關法律,給科學研究放行,為眾多不孕不育患者帶來福音。

皮膚造精子 死人也當爹?

用人造精子和卵細胞培育生物後代早已有之。早在2002年,美國科學家就用雄性老鼠幹細胞培育出小老鼠。2009年,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科學家聲稱,用人類幹細胞培育出精子,但所發論文涉嫌抄襲,被迫撤回。2012年,日本科學家也表示用老鼠幹細胞培育生殖細胞,並以此繁衍出新的老鼠。和老鼠幹細胞相比,人類幹細胞複雜得多,引導起來也困難得多。

然而此前有研究人員承認,這項新技術也可讓死去幾年的男子「生下」自己的孩子,因為只需從屍體上取下皮膚細胞,就可以製造精子,「這真像是《侏羅紀公園》電影裡的情節。理論上這是可以的,但人類繁殖不僅僅是純粹的生物過程,我們還得有心理、社會和倫理等方面的考慮。」此外,這從另一方面說明,男子在創造生命的過程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另外,美國國家公共電臺曾指出,如果這一方法確實有效,可能會引發一些麻煩。比如,不知情的情況下,某個男性的皮膚細胞可能會被合成精子,出現在黑市上。

人類精子體外培養想像圖

相關焦點

  • 外國專家用皮膚細胞造生殖細胞 人造人僅一步之遙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阿曼德·克拉克說:「蘇拉尼和漢納用有史以來的最高效率培育生殖細胞,真令人興奮。」  原標題:「人造人」僅一步之遙?  據美國媒體報導稱,12月24日出版的學術雜誌《細胞》上發表學術論文稱,英國和以色列科學家聯合研發,成功地利用人類成熟的皮膚細胞製造精子和卵細胞,而這一發現意味著,我們距離「人造人」僅一步之遙。
  • Cell:科學家首次培養出人類精子和卵子細胞!
    以色列和英國科學家培養人類的卵子和精子,材料來自一個人的皮膚細胞。這一研究的成功將給不育症的治療前進了一步,當然會面臨巨大的爭議和安全性審查。該研究12月24日在線發表在《細胞》上,科學家首先將皮膚細胞誘導成為誘導幹細胞 (iPS),這種細胞可以分化為任何細胞,包括精子和卵子。
  • Cell:科學家首次培育出人類生殖細胞
    (iPS),並使其分化成人類原始生殖細胞(hPGCLC,精子和卵子細胞),還發現了體外培養出hPGCLC的關鍵基因——SOX17基因以及marker物質——CD38糖蛋白。Hayashi教授當時表示,這個創造出來的小鼠生命僅僅是他研究的一個「副產品」,他的研究將意味著更多——利用不孕婦女的皮膚細胞為她們提供可受精的卵細胞。與此同時他還提出,男性的皮膚細胞也可以用來創造卵子,同樣,女性的皮膚細胞也可以生成精子。
  • 用皮膚細胞製造出精子卵子來生娃?英國科學家正在認真討論
    專家表示,理論上利用同樣的方法,人可以複製「複製人」。也就是說,用克隆手段的確可以讓皮膚細胞「再造一個生命」。然而體細胞克隆成的個體可能存在嚴重缺陷或畸形是不爭事實,此外存在諸多倫理問題,各國政府、科學家以及民眾均反對進行人類克隆。那麼史蒂芬•希利爾所說的是克隆嗎?
  • 脫髮者福音:用人類幹細胞在小鼠身上培育出人類頭髮了
    科學家利用人類幹細胞在老鼠身上培育出毛髮後,一種治療謝頂的方法可能即將問世。而自從貝克漢姆前不久被拍到發量稀疏後,英國男人的脫髮宿命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而這次,專家稱這種療法實際上能夠完全治癒禿頂,因為這些細胞百分百來自人類。這些毛髮在實驗室的皮膚樣本上生長,並被移植到老鼠的身上,超過一半的移植是成功的。皮膚科醫生說,美國的這項研究可能會產生無限制供應的毛囊,並可以移植到脫髮的人身上。
  • Nature重磅突破:人造卵細胞成為現實——使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
    人造卵細胞成為可能2020年12月17日,日本九州大學和RIKEN生物系統動力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 Nature 雜誌發表了題為:Reconstitution of the oocyte transcriptional network with transcription factors 的研究論文【1】。
  • 哈佛科學家培養人造皮膚可長出毛髮,為「禿頂」投下治癒曙光
    2004年,美國科學家第一次用老鼠皮膚中的幹細胞培育出毛囊,當時美國知名脫口秀《今夜秀》的主持人Jay Leno開玩笑說,科學家「治癒了禿頭……至少在老鼠身上是這樣」。16年後的今天,學術期刊《自然》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終於向「治癒」人類禿頂邁出了重要一步。
  • 人造精子問世:男性還有存在的必要?
    近日,法國裡昂一家Kallistem(卡利幹細胞)生物科技公司研究人員宣稱,他們從6個患有不育症的男性睪丸中提取出精原細胞,成功培育出成熟的人造精子細胞。假若這一項技術真的成熟,而且卵子也接受,會帶給人類哪些福音呢?是否會危及男性地位?在過去20多年裡,科學家一直嘗試在實驗室培養「人造精子細胞」。
  • 《自然》重磅:人造「卵細胞」,從未如此簡單
    了解生命奧秘,治療不孕不育,都得用上解謎過程中獲得的知識,比如近些年來的「人造精子」、「孤雌/孤雄生殖」等等[1-2]。而近期在《自然》上,日本九州大學的科學家們,又把「人造卵細胞」的課題向前推進了一步:對卵母細胞基因調控網絡進行的研究發現,只需要激活8個關鍵的轉錄因子,就能使小鼠幹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樣細胞!
  • 人造精子問世,男性地位恐不保
    近日,法國裡昂一家Kallistem(卡利幹細胞)生物科技公司研究人員宣稱,他們從6個患有不育症的男性睪丸中提取出精原細胞,成功培育出成熟的人造精子細胞。假若這一項技術真的成熟,而且卵子也接受,會帶給人類哪些福音呢?是否會危及男性地位?在過去20多年裡,科學家一直嘗試在實驗室培養「人造精子細胞」。
  • 人類多能幹細胞培養出皮膚「類器官」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6月3日電 (記者張夢然)科學家們在「類器官」研究中完成一項重大挑戰:利用人類多能幹細胞培養的皮膚「類器官」,在其培養4—5個月後,成功形成了多層皮膚組織,甚至包含毛囊、皮脂腺和神經元迴路。
  • 人造精子是誰的「福音」—新聞—科學網
    近日出版的Cell Report雜誌顯示,來自美國幹細胞生物學&再生醫學研究所和蒙大拿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成功地由人類皮膚製造出了精子前體細胞,這一技術的實現將使男性不育症的診斷和治療獲得新的辦法。 人造精子由來已久 關於人造精子的研究由來已久。
  • 基因溯源|李勁松:用人造精子細胞為人類基因組研究「破局」
    人類基因組圖譜然而近二十年時間過去了,已經發現的兩萬六千多個編碼蛋白的基因,其中尚有一萬多個基因功能處於未知狀態。這項匯聚全球頂尖技術和資源的研究,到底為什麼無法突破呢?原來,用於蛋白質功能研究的抗體,製備起來昂貴且繁瑣,而不同蛋白質的研究又對應不同抗體,如此龐雜而無序,使得研究如同「盲人摸象」一般,推進緩慢。
  • 日本用iPS細胞培養出視神經細胞
    新華社東京2月11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的專家在新一期英國在線科學雜誌
  • 人造卵巢支架讓未成熟卵細胞正常發育
    據英國《獨立報》1日報導,丹麥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生物工程卵巢——剝離了DNA和活細胞成分的卵巢支架,這是全球首個能讓未成熟卵細胞成功發育成適合移植的受精細胞的人造卵巢。研究人員表示,這種人造卵巢未來有望讓經歷過癌症化療的女性無風險地成為母親。
  • 從皮膚細胞裡生出嬰兒,繁殖技術的發展速度是不是過快了?
    研究人員們指出,在十到二十年裡,科學家就可以利用人體皮膚細胞製造嬰兒了,方法是把皮膚細胞分別培養成卵子和精子,然後創造受精卵並植入子宮。這種體外配子發育的方式目前僅用於實驗大鼠身上。但幹細胞生理學家們聲稱,這種技術用於人類繁殖只是時間問題:這也帶來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各種可能。用尾巴細胞創造出的大鼠。
  • 科學網—德國首次從皮膚細胞中培養出成體幹細胞
    (圖片來源: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協會網站)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協會(簡稱馬普協會)3月22日宣布,該機構研究人員成功從已分化體細胞——皮膚細胞中培養出成體幹細胞,為全球首創 現階段,具有分化多種組織細胞潛能的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成為不少幹細胞專家的研究重點,人類已能從已分化的體細胞中培養出iPS細胞。不過,這種幹細胞雖可分化成任意組織,但由於其分化能力過強,導致有時不但無法實現目標組織再生,反而分化出癌細胞,形成腫瘤。 而本次研究人員利用皮膚細胞培養成體幹細胞的方法剛好可解決這一問題。
  • 不是卵細胞也能變成卵細胞?這項技術很可以
    分化過程實在太像多重影分身了,一個鳴人可以持續分裂出不同的多個鳴人雖然有七十二變的本領,但我們身體裡的幹細胞都是守規矩的本分人,該變成什麼細胞就變成細胞,絕不含糊。這是好事兒,不然來個大鬧天宮,保不齊你就變成什麼了。
  • 「人造卵子」發展,還是沒有「卵用」
    隨著幹細胞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培育出人工骨骼、人工心臟瓣膜、人造血管等多種人體組織。再生醫學正逐漸滿足患者「哪裡壞調換哪裡」的健康需求,悄然改變著醫療格局。近日,《Science》雜誌又報導了該領域的一項重大成果。
  • 日本科學家用血細胞培養出卵原細胞!有可能改變人類生殖的模式
    不過,科學家造出來的只是原始的生殖細胞,還不是成熟的卵子,而且無法用於受精並製造胚胎。此前,研究人員已經用小鼠尾巴細胞造出了卵子,並對其進行授精,產生了能生育的幼崽。因此,外界科學家認為該研究有望在未來實現人類的「體外配子發生」——一種在培養皿中製造卵子和精子的方法。  「在人類(細胞)中實現同樣的成就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