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重磅:人造「卵細胞」,從未如此簡單

2021-01-10 讀創

破解從受精卵到完整人形的奇妙過程,一直是無數科學家努力的方向。了解生命奧秘,治療不孕不育,都得用上解謎過程中獲得的知識,比如近些年來的「人造精子」、「孤雌/孤雄生殖」等等[1-2]。

而近期在《自然》上,日本九州大學的科學家們,又把「人造卵細胞」的課題向前推進了一步:對卵母細胞基因調控網絡進行的研究發現,只需要激活8個關鍵的轉錄因子,就能使小鼠幹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樣細胞!這些卵母細胞樣細胞雖然還不能進行卵子形成過程中必要的減數分裂,但已經具備受精、分裂和發育到8細胞階段的能力[3]。對於了解仍然神秘的卵母細胞,乃至今後「人造卵細胞」的目標,本次發現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首先介紹點背景知識好啦:卵母細胞是女性原始生殖細胞轉化到成熟卵子中,必須經過的一個重要步驟,初級卵母細胞在胚胎早期就完成增殖和發育,但真正完全成熟要到女性青春期之後,也就是每月排出的卵子了。

而「卵子」這個稱呼,其實指的是輸卵管中處於第二次減數分裂中期的次級卵母細胞(第二次分裂在受精後完成)。但對於卵母細胞到卵子過程中的體積增大、減數分裂如何受基因調控,過往科學界還知之甚少。

卵母細胞的液狀細胞質,同樣是生殖醫學的寶貴資源,比如「多利羊」的誕生,就使用了去核卵母細胞+移植的體細胞核。但不管是科研使用還是治療消耗,靠「捐卵」可完全不夠用的,如果能通過實驗室培養就再好不過了。

在本次研究中,九州大學團隊首先將小鼠胚胎幹細胞誘導分化為原始生殖細胞(PGC)樣細胞,然後讓這些細胞重現小鼠胚胎發育期中的生殖細胞分化,也就是卵子發生(Oogenesis)的過程,記錄過程中的轉錄因子表達動態改變。

初步找到27個可能與原始卵泡向初級卵泡轉變過程(PPT)有關的轉錄因子後,研究團隊又採用逐個敲除的方式,最終篩選出了8個最為關鍵的基因,包括Figla,Sohlh1,Lhx8,Nobox,Stat3,Tbpl2,Dynll1和Sub1,將它們合稱為PPT8。

如果敲除掉這8個基因,那麼卵母細胞就會停滯在PPT過程前後,無法繼續原有的發育進程,而且這些基因還會相互影響表達。而單獨讓這8個基因過表達,並加入Shield1配體增強穩定性,就能誘導小鼠胚胎幹細胞轉變為卵母細胞樣細胞。這8個基因還能形成調控網絡,就像寢室群……

用論文第一作者浜崎伸彥的話說,「我一開始都不敢相信,只導入這麼幾個轉錄因子,就能讓小鼠胚胎幹細胞這麼快地發生變化,這確實很驚人」。研究團隊將這些誘導產生的細胞,命名為「直接誘導的卵母細胞樣細胞」(DIOLs)。

DIOLs雖然沒有經歷減數分裂,染色體數量是正常卵母細胞的一倍,但在與卵巢內體細胞共同培養時,能夠形成次級卵泡結構,且DIOLs仍然具備受精和分裂的能力,少數細胞能夠在受精後發育到4細胞、8細胞階段。所謂4細胞、8細胞階段,指的是受精卵初始分裂和發育中的細胞數

雖然研究還沒能完整藉助PPT8,完整重現卵子發生的全過程,這些DIOLs可能也無法長期使用,但能夠用這種方法獲取卵母細胞質,用於線粒體替代療法,從而讓一些遺傳病不再遺傳,就是非常不錯的進展了。

研究的通訊作者,九州大學教授林克彥表示,「卵母細胞仍然是最神秘的細胞類型之一,我們相信這項技術可以加速卵母細胞的基礎生物學研究,雖然人類的相關生理過程比小鼠更複雜,但初步結果已經讓人振奮了。」

來源:奇點網

審讀:喻方華

相關焦點

  • 《自然》重磅:人造「卵細胞」,從未如此簡單!日本科學家發現,只需8...
    了解生命奧秘,治療不孕不育,都得用上解謎過程中獲得的知識,比如近些年來的「人造精子」、「孤雌/孤雄生殖」等等[1-2]。而近期在《自然》上,日本九州大學的科學家們,又把「人造卵細胞」的課題向前推進了一步:對卵母細胞基因調控網絡進行的研究發現,只需要激活8個關鍵的轉錄因子,就能使小鼠幹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樣細胞!
  • 《自然》重磅:人造「卵細胞」,從未如此簡單!日本科學家發現,只需8個基因就可以把幹細胞變成能受精的細胞丨科學大發現
    了解生命奧秘,治療不孕不育,都得用上解謎過程中獲得的知識,比如近些年來的「人造精子」、「孤雌/孤雄生殖」等等[1-2]。而近期在《自然》上,日本九州大學的科學家們,又把「人造卵細胞」的課題向前推進了一步:對卵母細胞基因調控網絡進行的研究發現,只需要激活8個關鍵的轉錄因子,就能使小鼠幹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樣細胞
  • 《自然》重磅:人造「卵細胞」,從未如此簡單!日本科學家發現,只需8個基因就可以把幹細胞變成能受精的細胞丨科學大發現
    了解生命奧秘,治療不孕不育,都得用上解謎過程中獲得的知識,比如近些年來的「人造精子」、「孤雌/孤雄生殖」等等[1-2]。而近期在《自然》上,日本九州大學的科學家們,又把「人造卵細胞」的課題向前推進了一步:對卵母細胞基因調控網絡進行的研究發現,只需要激活8個關鍵的轉錄因子,就能使小鼠幹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樣細胞!
  • Nature重磅突破:人造卵細胞成為現實——使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
    對於自然生命來說,繁育後代是其一生中極其重要的使命。然而,在現代社會,隨著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以及環境汙染的日益加劇,世界各國的不孕不育率都呈現出飆升之勢,很多夫妻都飽受不孕不育的困擾。據統計,我國有超過5000萬不育不孕患者,超過正常育齡人口的10%,這一數字超乎我們的想像。
  • 人造卵巢支架讓未成熟卵細胞正常發育
    據英國《獨立報》1日報導,丹麥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生物工程卵巢——剝離了DNA和活細胞成分的卵巢支架,這是全球首個能讓未成熟卵細胞成功發育成適合移植的受精細胞的人造卵巢。研究人員表示,這種人造卵巢未來有望讓經歷過癌症化療的女性無風險地成為母親。
  • 外國專家首次用皮膚細胞培養出人類精卵細胞 「人造人」更進一步?
    這一發現意味著,人類距離「人造人」僅一步之遙,因為此前科學家僅在老鼠幹細胞上做過試驗,人類細胞體外培養嘗試的成功率極低。不過,這一尖端技術雖有助於造福不孕不育家庭,但受制於道德和法律方面的隱憂,研究略有停滯。
  • 寶可夢劍盾雙卵細胞球怎麼抓 雙卵細胞球圖鑑
    雙卵細胞球是《寶可夢:劍/盾》中單卵細胞球的進化形態,外形大體上就是細胞的形狀,萌萌噠非常可愛。
  • 不是卵細胞也能變成卵細胞?這項技術很可以
    這個方法不僅方便簡單,效果也更好。泡了澡就變身了那為什麼要變成卵細胞?因為卵細胞太難了。儘管新生女嬰有幾十萬顆原始卵泡(卵泡裡有卵母細胞,後者是卵細胞的前身),但到青春期時就降至約4萬顆,而在整個生育年齡也就大約排卵400次,基本都是一次一顆。
  • 重磅!半人造子宮移植成功,產下存活後代
    文/M叔圖侵刪近日,《自然·生物科技》發表一項重磅研究成果:使用「半人造子宮」,讓兔子成功產下存活的後代。這是生物科技界首例在動物身上,成功移植「人造子宮」,繁衍後代仍然存活。意味著我們距離在人體移植「人造子宮」,拯救子宮功能障礙不能生育的女性,又近了一步。同時也代表著,人類的器官移植技術正在飛速進步。利用生物科技培育與移植「半人造子宮」生育能力強的兔子,一直是生物科技生殖領域最佳試驗對象。一方面其子宮組織再生能力強,另一方面與其他動物相較,它們的子宮由兩個分開的子宮角和子宮頸組成,每個都具有進行妊娠的能力。
  • 《自然》最新論文:小鼠幹細胞可轉化為類卵細胞
    中新網北京12月17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研究論文稱,一組8個轉錄因子可以在實驗室中將小鼠幹細胞轉化為類卵細胞。這項研究發現進一步加深了科研人員對卵子發育的理解,並可能對生殖醫學產生影響。
  • 人造子宮讓女人多餘嗎?
    這個結果當然讓人振奮,並且讓人浮想聯翩,未來這樣的人造子宮也可以用於人類的生育。想想那些為生育和哺乳付出太多艱辛和痛苦的女性,以及被「一孕傻三年」嚇怕了的準媽媽們,這種人造子宮就會被寄予厚望,而且將有巨大的市場。事實果真如此嗎?
  • 《精靈寶可夢》圖鑑578:有著一分為二的大腦——雙卵細胞球
    小夥伴們好呀,本篇我們要介紹的寶可夢就是單卵細胞球的進化型——雙卵細胞球啦,和單卵細胞球一樣,,這貨的長相也相對於其它寶可夢來說比較怪異,和單卵細胞球也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雙卵細胞球是怎樣的一隻寶可夢吧!
  • 人造精子?早著呢
    人造精子?導讀:人類首次在實驗室中創造出有功能的「人造精子」。近年來,隨著細胞顯微操作技術、幹細胞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蛋白質組學、胚胎發育學等研究不斷深入,科研人員已經研創出「人造精子」。
  • 寶可夢劍盾人造細胞卵怎麼獲得 人造細胞卵圖鑑
    《寶可夢:劍/盾》中的人造細胞卵的造型就像是某種細胞,只是放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內部細胞核的位置還有五官這些特徵。
  • 無性繁殖如此簡單,為什麼動物還會選擇交配繁衍
    簡單來說就是生物不需要雄性個體,單獨的雌性也可以通過複製自身的DNA進行繁殖。而孤雌生殖雖然也屬於有性生殖,但它是卵原細胞正常進行減數分裂,產生3個極體和1個卵細胞,其中卵細胞獨立發育為後代個體的現象。或者原細胞正常進行減數分裂,產生3個極體和1個卵細胞,其中卵細胞與任意極體隨機結合,形成"極體-卵細胞-受精卵",並由此細胞發育成後代個體的現象。
  • 《寶可夢劍盾》人造細胞卵特點分析 人造細胞卵怎麼配招
    導 讀 寶可夢劍盾中的人造細胞卵是一隻特攻很高的寶可夢,喜歡這個類型寶可夢的話可以嘗試培養一下。
  • 人造卵母細胞成現實 科學家要用8個轉錄因子幫「造...
    日前,一項研究迎來重磅突破:由八種蛋白質組成的核心組,可以在實驗室中將小鼠多能幹細胞轉,化為看起來很像未成熟卵細胞的細胞——稱為卵母細胞(oocytes)。   研究人員於當地時間12月16日在《自然》(Nature)雜誌上報導稱,卵形細胞不能進行減數分裂,不能將染色體總數減半,但它們可以通過精子受精,然後分裂,直到達到胚胎發育的8個細胞階段。
  • 研究發現卵細胞減數分裂新機制
    研究者通過這個特殊機制解釋了卵細胞染色體分離時發生染色體分配錯誤導致唐氏症候群的原因。這一發現在《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上發表。 有性生殖就是精子和卵子在受精時發生染色體合併的過程。精子和卵子是經過減數分裂形成的,減數分裂時細胞連續分裂兩次,基因組複製一次從而導致染色體數目減少。
  • 《自然》邀專家評價「人造生命」誕生
  • 人造精子來了 男人們「沒用」了?-人造,精子,男人,生科醫學 ——快...
    古今中外很多文人墨客,曾如此譏諷男人:男性只不過是在女性生殖時提供精子而已。估計贊成這句話的女性居多,我不敢苟同,但是近些年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不斷地宣稱在實驗室裡已成功實現人造精子,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男性在為生殖方面的貢獻地位,似乎也要跌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