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德國首次從皮膚細胞中培養出成體幹細胞

2021-01-07 科學網

(圖片來源: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協會網站)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協會(簡稱馬普協會)3月22日宣布,該機構研究人員成功從已分化體細胞——皮膚細胞中培養出成體幹細胞,為全球首創。

 

現階段,具有分化多種組織細胞潛能的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成為不少幹細胞專家的研究重點,人類已能從已分化的體細胞中培養出iPS細胞。不過,這種幹細胞雖可分化成任意組織,但由於其分化能力過強,導致有時不但無法實現目標組織再生,反而分化出癌細胞,形成腫瘤。

 

而本次研究人員利用皮膚細胞培養成體幹細胞的方法剛好可解決這一問題。成體幹細胞是一種存在於已分化組織中的未分化細胞,可自我更新並形成特定組織。在實驗中,馬普協會的研究人員將實驗鼠皮膚細胞放在特定培養環境中,皮膚細胞在特殊生長因子的誘導下,成功「變身」成體神經幹細胞。

 

馬普協會幹細胞研究專家漢斯·舍勒解釋說,通過成體幹細胞的培養可更有針對性、更安全地實現特定組織再生。這種方法具有巨大的醫學應用前景。不過他坦言,人們對成體幹細胞的了解還有待進一步加深,利用此法實現人體組織再生尚有很長的路要走。

 

更多閱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外國專家首次用皮膚細胞培養出人類精卵細胞 「人造人」更進一步?
    據美國媒體報導,12月24日出版的學術雜誌《細胞》上發表學術論文稱,英國劍橋和以色列團隊合作率先實現完全體外培養出成熟精子和卵子細胞。研究人員不僅首次將皮膚細胞完全在體外誘導成為誘導幹細胞,並使其分化成人類原始生殖細胞,同時發現了體外培養誘導的關鍵基因SOX17基因。
  • 幹細胞的分類有哪些?
    編者:託馬斯林 醫學博士幹細胞 幹細胞分類幹細胞是未成熟細胞,它未充分分化,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的潛在功能,在人的一生中,皮膚、小腸和血液等各種組織需要不斷更新,這個任務就是由幹細胞完成的,那麼幹細胞分為哪些呢?本文對此做一簡述。
  • 人體內首次發現骨骼幹細胞—新聞—科學網
  • Cell:科學家首次培養出人類精子和卵子細胞!
    以色列和英國科學家培養人類的卵子和精子,材料來自一個人的皮膚細胞。這一研究的成功將給不育症的治療前進了一步,當然會面臨巨大的爭議和安全性審查。該研究12月24日在線發表在《細胞》上,科學家首先將皮膚細胞誘導成為誘導幹細胞 (iPS),這種細胞可以分化為任何細胞,包括精子和卵子。
  • 「基因剪刀」讓皮膚細胞「變身」幹細胞
    新華社北京1月22日電 美國科學家用「基因剪刀」編輯實驗鼠細胞的基因組,成功使皮膚細胞轉變成幹細胞,為培育誘導多能幹細胞開闢了新路。  誘導多能幹細胞是對成熟細胞「重編程」得到的,像胚胎幹細胞一樣具備分化成多種細胞的潛力,可用於修復受損的組織和器官。
  • 人類多能幹細胞培養出皮膚「類器官」治療禿頂成為可能
    幹細胞也被稱為「種子細胞」,這是因為它具有多向分化的潛能,在特定條件下,幹細胞能夠分化成為機體組織器官所需的各種類型的細胞,如神經幹細胞、肝細胞、胰島細胞、心肌細胞等等。因此,利用幹細胞進行人工組織或器官的再生,用於器官移植,也是目前再生醫學研究的一個重點。
  • 日本研究機構宣布成功移植人類胚胎幹細胞培養的肝臟細胞
    新華社東京5月21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國立成育(成長發育)醫療研究中心21日宣布成功為一名肝病患兒進行了肝臟細胞移植,移植用的肝臟細胞由人類胚胎幹細胞培養而成。這家研究所稱這是世界首例培養自人類胚胎幹細胞的肝臟細胞移植。
  • 日本首次用iPS細胞治療帕金森氏症—新聞—科學網
  • 幹細胞為燒傷等創麵皮膚帶來癒合希望,讓疤痕去無蹤
    幹細胞救治嚴重燒傷男孩其實,早在1981年,專家學者們已經發現幹細胞可用於治療燒傷。哈佛大學的Howard Green教授是首次在實驗室環境中培養人體細胞用於治療用途的人。Howard Green教授從男孩體內取出幹細胞,並在實驗室裡培養擴增,將孩子的皮膚細胞數量提高了一萬倍,足以覆蓋兩個孩子,幹細胞被引到移植物邊緣上,不斷加倍直到皮膚成了一整片,就這樣孩子們的性命保住了。
  • AWSG愛保信(Biotech)深度揭秘幹細胞分泌因子對皮膚創傷的影響
    實驗採用卡波姆為凝膠基質,添加富含真皮間充質幹細胞分泌因子的條件培養液,製成分泌因子凝膠劑,治療老化小鼠皮膚創傷,闡明真皮間充質幹細胞分泌因子通過激活細胞內ErK1/2信號通路,加快真皮成纖維細胞增殖,促進老化皮膚創傷癒合,不僅為幹細胞相關製劑的研發提供技術手段,也為幹細胞相關製劑的臨床應用提供理論基礎。
  • 【科技前瞻】Nature子刊:幹細胞重編程技術成功利用皮膚細胞生成骨骼肌組織
    ,使得基因編輯用於幹細胞治療更近了一步。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從成年人中分離了非肌肉組織,包括皮膚和血液,然後通過重編程的技術將其轉化為細胞初生狀態,即幹細胞狀態。接著,誘導多能性幹細胞被置於含有Pax7的環境中培養,Pax7是骨骼肌幹細胞中特有的蛋白質分子,能夠釋放信號將初生組織轉化為骨骼肌組織。當細胞開始向肌肉方向分化,研究人員立即停止了Pax7的刺激,代之以充足的養分來幫助分化中的幹細胞能夠最終生成成熟骨骼肌細胞。
  • 幹細胞技術讓人造皮膚長出毛髮
    皮膚是一種複雜的多層器官。此前,利用幹細胞技術只能獲得特定類型的皮膚細胞,無法再生出包含毛囊、汗腺等附屬結構的完整皮膚。而《自然》雜誌報導的最新研究,首次在體外培育出包含這些附屬結構的皮膚類器官,並在移植到小鼠背部後長出了2—5毫米的毛髮。人的皮膚結構複雜而且極為重要。
  • 2012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新聞—科學網
    這種想法一直存在爭論,然而,8月1日,《自然》、《科學》雜誌網絡版發表的3篇論文提供了新的證據,表明在某些腦、皮膚和腸道腫瘤中,癌症幹細胞確實是腫瘤生長的源頭。 癌症幹細胞模式有別於認為腫瘤生長機會均等的傳統理論,後者相信,任何以及所有的癌性細胞都能夠分裂並導致腫瘤的生長及擴散。
  • 日本成功使用iPS新型幹細胞生成完美皮膚
    日本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研究中利用實驗鼠的iPS細胞再生出完整的皮膚系統。這可能將有助於開發出治療燒傷、嚴重皮膚病、重度脫髮等的新方法。iPS細胞是體細胞經過誘導因子處理後轉化而成的幹細胞,其功能與胚胎幹細胞類似,具有發育成多種組織細胞的可能。皮膚分為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3層,包括毛囊、皮脂腺、汗腺等皮膚附屬器,是非常複雜的系統。
  • 首次從尿中提取誘導多能幹細胞 可延長壽命
    (記者黃蓉芳 通訊員韓青海、李潔蔚、朱丹萍)一滴尿液,本來是何其微不足道,可是,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科研專家近日從中成功提取了誘導多能幹細胞,在世界上尚屬首次。該院科研專家正利用該技術,製作腎病患者的體外試藥模型。
  • 中國科學家首次從尿液提取幹細胞培養牙樣結構
    現在好了,科學家成功利用人的尿液衍生的細胞誘導形成幹細胞獲得再生牙齒雛形。7月30日,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學術期刊《細胞再生》上,引發國際社會廣泛討論。  綜合新華社、編譯許敏報導  7月30日發表在學術期刊《細胞再生》上的研究成果顯示,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一個研究組利用人尿液誘導形成多能幹細胞,培養出牙樣結構。
  • Cell:科學家首次培育出人類生殖細胞
    12月24日在線發表在《細胞》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科學家不僅首次將皮膚細胞完全在體外誘導成為誘導幹細胞
  • 中國科學家研發出肌肉乾細胞培養肉
    新華網南京11月22日電(記者陳席元)記者從南京農業大學了解到,近日該校周光宏教授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出肌肉乾細胞培養肉。該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前後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
  • 日本用iPS細胞培養出視神經細胞
    新華社東京2月11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的專家在新一期英國在線科學雜誌《科學報告》上發表論文說,他們與埼玉大學同行合作,利用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 幹細胞新用途:細胞因子在皮膚修復領域的新應用
    近年來,幹細胞移植技術在疾病防治方面顯示出巨大的潛力。雖然人們以前認為幹細胞的修復能力與分化潛能有關,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幹細胞的分泌機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促進了幹細胞技術的不斷優化和升級。隨著幹細胞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新一代的技術,如外體和細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