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例使用ips細胞的患者將現身日本
一名日本眼病患者將成為第一個用誘導幹細胞(ips)治療疾病的人。
-
即使疫情期間,日本IPS細胞也有新突破!
點擊播放 GIF 0.0M目前來看,日本疫情似乎挺嚴重的。日本醫師會(簡稱日醫)昨天召開了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的記者會。但即使在這種情形下,日本科學家們仍沒有放棄新冠肺炎以外的疾病,前兩天日本就宣布他們用ips細胞製作出了全球首例肝癌模型。
-
日科學家發現萬能細胞(ips細胞)源頭
據《日刊工業新聞》2011年5月31日報導,日本東北大學出澤真理教授與京都大學藤吉好則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在人體皮膚成纖維細胞中發現了萬能細胞(ips細胞)的源頭,可能推翻之前的ips細胞「細胞初始化」學說。
-
日本研究者用智齒生成幹細胞
然而《JBC》的一項最新研究證實智齒中含有生成幹細胞所需的組織。2006年日本京都大學Shinya Yamanaka在世界著名學術雜誌《細胞》上率先報導了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的研究。他們把Oct3/4,Sox2、c-Myc和Klf4這四種轉錄因子基因克隆入病毒載體,然後引入小鼠成纖維細胞,發現可誘導其發生轉化,產生的iPS細胞在形態、基因和蛋白表達、表觀遺傳修飾狀態、細胞倍增能力、類胚體和畸形瘤生成能力、分化能力等方面都與胚胎幹細胞相似。
-
日本批准誘導多能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人體臨床計劃
18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日本政府醫療技術主管部門)的專門會議批准了慶應大學使用ips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臨床研究計劃。這將成為全球首例向患者移植使用ips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製成的神經幹細胞,改善運動機能的臨床研究。預計最早將於2019年夏季啟動。
-
日研究者利用ips細胞成功再生豬膝關節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8月16日報導,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研究小組15日宣布,通過利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在實驗中成功再生了豬的膝關節。該誓言將有助於治療因膝關節軟骨被磨損變薄引起的「變形性膝關節症」。該研究小組今後將攜手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力爭在15年之後實現這一技術的臨床應用。
-
「快訊」NASA宣布 美日合作進行太空空間站IPS幹細胞研究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28日宣布,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搭乘的宇宙飛船「龍飛船」的發射設定為日本時間11月15日上午9點49分(當地時間11月14日下午7點49分)發射地在美國甘迺迪宇宙中心第這次計劃是美日合作計劃,根據計劃,野口將在ISS的日本實驗樓——「希望號」中進行使用人工多能性幹細胞(IPS細胞)的實驗。在實驗中,以人類的ips細胞製成的肝臟基礎——肝芽將和大血管一起使用專業裝置進行培養。除此以外,他還將開展宇宙中物體燃燒方式以及製作蛋白質結晶等9個實驗。
-
再生醫療的目標:日本使用ips細胞製作「類器官」的最新進展
當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時,病毒將在組織中迅速傳播。隨著ES和iPS細胞的迅速發展,被用於細胞生成研究和病理分析研究得以發展的一大契機是由受精卵和體細胞(如皮膚和血液)組成的ES細胞(胚胎)和iPS細胞的出現。過去,迷你器官通常由幹細胞製造,這些幹細胞最初存在於體內,可以分化成各種細胞。ES細胞和iPS細胞可以變成比體內幹細胞更多樣化的細胞。
-
【科技前瞻】Nature子刊:幹細胞重編程技術成功利用皮膚細胞生成骨骼肌組織
近日,來自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此前利用肌肉組織培育出功能性骨骼肌組織的研究成果基礎上,成功利用幹細胞重編程技術實現了非肌肉組織向功能性骨骼肌組織的轉化
-
幹細胞培育卵子精子前體細胞獲成功
原標題:幹細胞培育卵子精子前體細胞獲成功 向著治療不孕不育症邁出重要一步 科學家希望有朝一日來自男性的皮膚細胞能夠生成精子細胞,從而治療不孕不育症。 早在2012年,日本京都大學幹細胞生物學家Mitinori Saitou及其同事便培育出第一批人造原始生殖細胞(PGCs)。這些特化的細胞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出現,並最終形成精子或卵子。Saitou利用iPS細胞技術,通過將皮膚細胞再編程為與胚胎類似的狀態,從而最終在表面皿中培育出這些細胞。研究人員同時還能夠利用胚胎幹細胞培育出類似的原始生殖細胞。
-
中國科學家首次利用iPS細胞成功克隆出活體小鼠
iPS細胞是指經過基因「重新編排」回歸到胚胎幹細胞狀態的體細胞,它們具有類似胚胎幹細胞的分化能力,且繞開了胚胎幹細胞研究一直面臨的倫理和法律等諸多障礙,因此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不過,由於此前未能培育出完全由這種幹細胞發育而來的活體動物,其全能性一直備受爭議。
-
日本批准使用iPS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試驗
北京時間2月18日消息,在日本,每年大約有5000人遭受脊髓損傷,而患有某種脊髓相關損傷的人數估計超過10萬人。對此,日本厚生省批准世界首例使用iPS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試驗,使得這項研究有望於造福這些患者。據報導,日本厚生省(衛生部)當地時間2月18日,批准了世界上通過人造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病人的首例臨床試驗。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向日本厚生省提出了這項試驗的申請,他們將把從所謂的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中產生的神經細胞注入四名在運動或交通事故中受傷的患者體內。
-
日本開發成功不依賴iPS細胞而直接由皮膚細胞培殖成軟骨細胞技術
據《日本經濟新聞》等報導,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研究小組研製成功不依賴iPS細胞而由人體皮膚細胞直接培殖出軟骨細胞的技術。製作時間較通過iPS細胞技術培殖縮短近一半。
-
Nat Commun:iPS技術幫助科學家們成功將皮膚細胞轉化為骨骼肌組織
2018年1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生物醫學工程師們利用誘導多能性幹細胞技術成功地培育出了功能性的人源骨骼肌細胞。這項研究是建立在2015年的一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當時杜克大學的研究者每年首次利用肌肉樣本培育出了功能性的骨骼肌組織。而最近的這項研究則利用了非肌肉組織進行轉化。
-
Nat Commun:iPS技術幫助科學家們成功將皮膚細胞轉化為骨骼肌細胞
最近,生物醫學工程師們利用誘導多能性幹細胞技術成功地培育出了功能性的人源骨骼肌細胞。
-
幹細胞研究再上新臺階!近期有哪些亮點研究成果?
但是最近由耶魯大學病理學家Wang Min領導的研究發現,幹細胞和一種基因參與了這個每月一次的活動。為了研究這一機制,研究人員使用激素來刺激小鼠的月經。然後,他們用螢光顯微鏡檢查了生殖周期不同階段的子宮組織切片。最後一步是量化子宮內膜內的細胞,即上皮細胞。研究者發現了一組名為CD34+KLF4+的幹細胞,它們從子宮內膜遷移到上皮細胞,取代月經期間脫落的組織。
-
日本ips技術攻克疑難病病理,有望開發藥品!
但即使是這樣,日本研究人員還是沒有放棄這種冷門疾病的治療希望,他們通過ips細胞建立模型還原了CADASIL的致病機制,這對研發治療藥物有非常大的幫助。 CADASIL是什麼? CADASIL為系統性血管疾病,病變常累及外周血管。
-
幹細胞技術讓人造皮膚長出毛髮
皮膚還參與人的體溫調節、體液維持、觸覺及疼痛感知等各種過程。因此,構建具有附屬結構再生性能的新型皮膚替代物具有重要的意義。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李天晴教授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此前,利用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分化為皮膚特定類型的細胞取得了成功,然而再生出非常完整的皮膚結構,仍在探索中。
-
利用iPS細胞高效製造造血幹細胞技術問世
利用iPS細胞高效製造造血幹細胞技術問世治療白血病時或可利用該技術製造大量造血幹細胞,代替骨髓移植 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開發出了利用實驗鼠的誘導多功能幹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