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誕生
南京農大供圖近日,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該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約20天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11月21日,中國農學會組織專家對該成果進行了技術評價,認為該成果有三個突破:首次分離得到了高純度的豬肌肉乾細胞和牛肌肉乾細胞,突破了培養肉研究難以獲得高純度單一細胞群的瓶頸;創立了豬和牛肌肉乾細胞體外培養乾性維持方法,初步解決了傳代過程中細胞增殖和分化能力衰減的難題;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產品,使我國躋身於本領域國際前列。
-
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麵世
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1日宣布,該校周光宏教授團隊生產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他們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據了解,培養肉是指用動物肌肉乾細胞培養、生產的可食用肉類。
-
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通過專家鑑定 上市還需相關評估
11月21日,南京農業大學相關負責人向封面新聞透露,此「細胞培養肉」技術獲得重大突破,目前相關成果已通過專家鑑定,但對於「細胞培養肉」作為未來食品上市,還要經過相關性能的評估和生產流通過程的監管。中國農學會組織專家對該成果進行了技術評價,認為該成果有三個突破,一是首次分離得到了高純度的豬肌肉乾細胞和牛肌肉乾細胞,突破了培養肉研究難以獲得高純度單一細胞群的瓶頸;二是創立了豬和牛肌肉乾細胞體外培養乾性維持方法,初步解決了傳代過程中細胞增殖和分化能力衰減的難題。三是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產品,使我國躋身於本領域國際前列。
-
細胞培養肉即將走向餐桌,你準備好了嗎?
這是一種全新的「生產」肉的方式。近日,首屆中國細胞培養肉高峰論壇在南京召開。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做了「細胞培養肉技術研究進展」報告。就在去年的幾乎同一時間,2019年11月18日,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便是由周光宏教授團隊成功研製出來。這是一塊重量僅有5克的細胞培養肉,「塊頭」雖不大,但在我國「細胞培養肉」領域卻是個開創性的開端。
-
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誕生,距離可食用還有多遠?
11月21日,中國農學會組織專家對該成果進行了技術評價,認為該成果有三個突破,一是首次分離得到了高純度的豬肌肉乾細胞和牛肌肉乾細胞,突破了培養肉研究難以獲得高純度單一細胞群的瓶頸。二是創立了豬和牛肌肉乾細胞體外培養乾性維持方法,初步解決了傳代過程中細胞增殖和分化能力衰減的難題。三是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產品,使我國躋身於本領域國際前列。
-
周光宏教授:細胞培養肉的創製及技術進展丨IFA2020
周子未來是國內第一家專注細胞培養肉研發的科技公司,2019年12月20日在南京白馬農業高新技術園區成立。公司首席科學家周光宏教授所帶領的團隊,是國內最早研究細胞培養肉的團隊,具有數十年的積累和沉澱。團隊從2009年開始進行幹細胞成肌誘導分化研究,在2019年研發出中國第一塊重達5g的細胞培養肉,開創了我國細胞培養肉研究的先河。
-
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要逾越哪些鴻溝?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記者 金鳳 實習生 俞佳寧「目前,我國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還面臨三大挑戰,包括高純度幹細胞的提取及乾性維持、無血清培養基研發和幹細胞的大規模高密度培養。」11月18日,在首屆中國細胞培養肉高峰論壇中,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與參會學者分享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進展。自2009年起,他和團隊歷時10年獲取了高純度的畜禽幹細胞並維持其乾性,一年前的今天,他帶領團隊研發出中國第1塊細胞培養肉。
-
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要5到10年
我科學家用幹細胞技術20天培養出50克人造肉,但——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要5到10年「目前,我國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還面臨三大挑戰,包括高純度幹細胞的提取及乾性維持、無血清培養基研發和幹細胞的大規模高密度培養
-
動物細胞體外培養技術已取得突破,未來的天然肉生產可能是這樣的
誰要想在前沿科學上有所突破,必須首先是藐視一切舊傳統的勇士。」「對,你說得很對。我這一生就做了這些瑣事。有人批判我是『強科學主義者』,我覺得這其實是對我的讚美。我尤其厭惡那些以『敬畏自然』為名詆毀科學的妄人。所謂『敬畏自然』,實際是要讓上帝復闢。人類已經用一萬年的時間把上帝拉下寶座,難不成還要親手再把他扶上去?」
-
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有多條鴻溝需要跨越
「目前,我國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還面臨三大挑戰,包括高純度幹細胞的提取及乾性維持、無血清培養基研發和幹細胞的大規模高密度培養。」周光宏說,研究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細胞培養肉是指用畜禽幹細胞經過體外培養生產出來的肉類,它不需要經過動物養殖,直接用細胞培養而來,不同於市面上用植物蛋白加工的「人造肉」。「為什麼幾個細胞能長成5克的培養肉,這就是幹細胞的功勞。而提取到高純度的肌肉乾細胞並維持其乾性(生長能力)很難。」
-
國內第一塊細胞培養肉出爐,舉辦首次試吃儀式
2020年6月6日,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舉辦了細胞培養肉試吃儀式,這是我國首次細胞培養肉試吃。據悉,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使用豬肌肉乾細胞經過20天培養,得到重達50g的培養肉產品,經過蒸煮加工,八位志願者完成感官品嘗,志願者表示,品嘗細胞培養肉和普通肉的體驗一致,對其口感、質地和風味等方面均感覺良好。
-
形似豬肉,味像火腿 南農大團隊「細胞培養肉」全國首次試吃
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胡英華 湯姣姣)近日,細胞培養肉試吃儀式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舉行
-
...微生物研究所|細胞培養肉|南京農業大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全...
2020年6月6日,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舉辦了細胞培養肉試吃儀式,這是我國首次細胞培養肉試吃。據悉,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使用豬肌肉乾細胞經過20天培養,得到重達50g的培養肉產品,經過蒸煮加工,八位志願者完成感官品嘗,志願者表示,品嘗細胞培養肉和普通肉的體驗一致,對其口感、質地和風味等方面均感覺良好。2019年11月18日,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團隊研發出了國內第一塊細胞培養肉。
-
"細胞培養肉"上餐桌還要多久?專家:5到10年
「目前,我國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還面臨三大挑戰,包括高純度幹細胞的提取及乾性維持、無血清培養基研發和幹細胞的大規模高密度培養。」11月18日,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與參會學者分享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進展。
-
中國科學家研發出肌肉乾細胞培養肉
新華網南京11月22日電(記者陳席元)記者從南京農業大學了解到,近日該校周光宏教授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出肌肉乾細胞培養肉。該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前後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
-
中科院:我國加速器低溫超導技術已取得重大突破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記者吳晶晶)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BEPCII)的三臺超導磁體聯合勵磁調試獲得成功。這標誌著我國加速器低溫超導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表明我國工程人員已掌握了加速器低溫超導技術,完全有能力自行設計、製造大型低溫超導磁體。 據介紹,BEPCII共有兩套低溫超導設備
-
你期待人造肉嗎?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裡程碑意義後的思考
我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的消息,是真實的。 前幾天,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的研究成果公之於眾,一時間,全場譁然。 網友們各抒己見。 網友問,這麼一大塊肉,要多少細胞,要多少培養基,要多少血清,要培養多長時間呢?
-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周光宏:細胞培養肉未來或將上市
」的主題報告中介紹了世界細胞培養肉技術歷史、發展、現狀。「細胞培養肉目前很難商業化,但快速進步的技術表明,細胞培養肉在不久的將來能夠進入市面。」 「全球第一塊人造肉指的是細胞培養肉,不是植物蛋白肉。細胞培養肉是從細胞或者幹細胞培養的肉。」周光宏在報告中提到,第一塊細胞培養肉約為30多萬美金,幾千條纖維構成。
-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周光宏:細胞培養肉未來或將上市
」的主題報告中介紹了世界細胞培養肉技術歷史、發展、現狀。「細胞培養肉目前很難商業化,但快速進步的技術表明,細胞培養肉在不久的將來能夠進入市面。」「全球第一塊人造肉指的是細胞培養肉,不是植物蛋白肉。細胞培養肉是從細胞或者幹細胞培養的肉。」周光宏在報告中提到,第一塊細胞培養肉約為30多萬美金,幾千條纖維構成。
-
中科院:我國科學家突破體細胞克隆猴技術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臺誕生;2017年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1月25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在線發表了該項成果,未來還將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