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第一塊細胞培養肉出爐,舉辦首次試吃儀式
2020年6月6日,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舉辦了細胞培養肉試吃儀式,這是我國首次細胞培養肉試吃。據悉,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使用豬肌肉乾細胞經過20天培養,得到重達50g的培養肉產品,經過蒸煮加工,八位志願者完成感官品嘗,志願者表示,品嘗細胞培養肉和普通肉的體驗一致,對其口感、質地和風味等方面均感覺良好。
-
不用養豬、「細胞培養肉」上餐桌還要多久?專家:5到10年
來源:澎湃新聞 「(人類)不需要飼養豬,就可以吃到豬肉。」周光宏教授和他的團隊給大家描繪了這樣一個未來。這是一種全新的「生產」肉的方式。首屆中國細胞培養肉高峰論壇,周光宏教授在做主報告。以我國的首塊「細胞培養肉」為例,這是周光宏教授團隊,利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經過一年的研究,周光宏教授和其團隊又有了新的進展。目前的技術條件下,在實驗室裡用20天時間就能「生產」(培養)出50克的「人造肉」(「培養肉」)——體量級別是去年首次面世的10倍。
-
...微生物研究所|細胞培養肉|南京農業大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全...
2020年6月6日,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舉辦了細胞培養肉試吃儀式,這是我國首次細胞培養肉試吃。據悉,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使用豬肌肉乾細胞經過20天培養,得到重達50g的培養肉產品,經過蒸煮加工,八位志願者完成感官品嘗,志願者表示,品嘗細胞培養肉和普通肉的體驗一致,對其口感、質地和風味等方面均感覺良好。2019年11月18日,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團隊研發出了國內第一塊細胞培養肉。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問世!吃貨三連問:能吃嗎?怎麼吃?好吃嗎?
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培養20天,生產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這是國內首例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的人造肉,是該領域內一個裡程碑式的突破。記者了解到,早在1953年,美國的科學家就已經申請過「人造肉」的專利。據了解,「人造肉」按照製造工藝和生產技術可分為植物肉和培養肉兩大類:植物肉是基於植物蛋白等原料,通過人工方式合成肉類相似物;培養肉是用動物幹細胞培育出的「人造肉」。兩者在主要原料、生產成本、技術路線上都存在差別。
-
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要逾越哪些鴻溝?
11月18日,在首屆中國細胞培養肉高峰論壇中,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與參會學者分享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進展。自2009年起,他和團隊歷時10年獲取了高純度的畜禽幹細胞並維持其乾性,一年前的今天,他帶領團隊研發出中國第1塊細胞培養肉。
-
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要5到10年
11月18日,在首屆中國細胞培養肉高峰論壇中,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與參會學者分享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進展。自2009年起,他和團隊歷時10年獲取了高純度的畜禽幹細胞並維持其乾性,一年前,他帶領團隊研發出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
-
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有多條鴻溝需要跨越
11月18日,在首屆中國細胞培養肉高峰論壇中,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與參會學者分享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進展。自2009年起,他和團隊歷時10年獲取了高純度的畜禽幹細胞並維持其乾性,一年前,他帶領團隊研發出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用畜禽幹細胞體外培養生產「我們不應為了吃雞胸肉或雞翅而養一整隻雞,而應該在合適的培養基中分別培養這些組織。」
-
我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誕生
南京農大供圖近日,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該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約20天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11月21日,中國農學會組織專家對該成果進行了技術評價,認為該成果有三個突破:首次分離得到了高純度的豬肌肉乾細胞和牛肌肉乾細胞,突破了培養肉研究難以獲得高純度單一細胞群的瓶頸;創立了豬和牛肌肉乾細胞體外培養乾性維持方法,初步解決了傳代過程中細胞增殖和分化能力衰減的難題;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產品,使我國躋身於本領域國際前列。
-
中國第一塊人造肉誕生,培養20天產出5克,豬肉自由不遠了
據公開資料顯示:供不應求是今年豬肉價格上漲的根本原因。豬肉作為國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肉類,原本需求量就非常大,但因為豬瘟病毒的擴散,導致很多小豬仔還未長成時便得病死去,再加上自2015年以來,為遵循環保政策,全國各地都陸續關停了不少養豬的小作坊,如今該做法的影響,也終於「反饋」到了市場上。
-
"細胞培養肉"上餐桌還要多久?專家:5到10年
自2009年起,他和團隊歷時10年獲取了高純度的畜禽幹細胞並維持其乾性,一年前,他帶領團隊研發出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用畜禽幹細胞體外培養生產「我們不應為了吃雞胸肉或雞翅而養一整隻雞,而應該在合適的培養基中分別培養這些組織。」1931年,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這番暢想,被視為世界範圍內首次提出培養肉的概念。
-
我國「細胞培養肉」技術獲重大突破
近日,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該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前後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 11月21日,中國農學會組織專家對該成果進行了技術評價,認為該成果有三個突破,一是首次分離得到了高純度的豬肌肉乾細胞和牛肌肉乾細胞,突破了培養肉研究難以獲得高純度單一細胞群的瓶頸。二是創立了豬和牛肌肉乾細胞體外培養乾性維持方法,初步解決了傳代過程中細胞增殖和分化能力衰減的難題。三是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產品,使我國躋身於本領域國際前列。
-
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誕生,距離可食用還有多遠?
近日,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該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
-
細胞培養肉即將走向餐桌,你準備好了嗎?
「(人類)不需要飼養豬,就可以吃到豬肉。」周光宏教授和他的團隊給大家描繪了這樣一個未來。這是一種全新的「生產」肉的方式。近日,首屆中國細胞培養肉高峰論壇在南京召開。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做了「細胞培養肉技術研究進展」報告。就在去年的幾乎同一時間,2019年11月18日,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便是由周光宏教授團隊成功研製出來。這是一塊重量僅有5克的細胞培養肉,「塊頭」雖不大,但在我國「細胞培養肉」領域卻是個開創性的開端。
-
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通過專家鑑定 上市還需相關評估
11月21日,南京農業大學相關負責人向封面新聞透露,此「細胞培養肉」技術獲得重大突破,目前相關成果已通過專家鑑定,但對於「細胞培養肉」作為未來食品上市,還要經過相關性能的評估和生產流通過程的監管。周光宏教授團隊20天培養5克培養肉記者從南京農業大學了解到,周光宏教授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研發出的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是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前後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
-
中國科學家研發出肌肉乾細胞培養肉
新華網南京11月22日電(記者陳席元)記者從南京農業大學了解到,近日該校周光宏教授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出肌肉乾細胞培養肉。該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前後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來了!
近日,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中心」微信公號發文稱,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該人造培養肉重達5克,是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培養20天而成,由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完成。2018年11月,美國《科學》雜誌曾發布消息稱,實驗室培育的人造培養肉將很快出現在美國人的餐桌上。
-
哈佛培養出實驗室人造兔肉和牛肉,肌肉細胞體外成熟仍存挑戰
一種是像Impossible Foods和Beyond Meat那樣的植物性素肉,用豌豆蛋白、大豆等還原動物肉的質地和口感。這種人造肉已經面世,主要應用在漢堡肉餅當中。另一種則是哈佛大學這項研究的主題、尚在實驗階段的實驗室人造肉。其原理是從動物身上提取肌肉組織,然後放入生物反應器進行培育。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具有怎樣的意義?能夠代替豬肉食用嗎?
「11 月 18 日上午,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冬夜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培養 20 天得到了中國的第一塊人造培育肉,一塊由動物肌細胞培育而成的 5 克人造肉」。
-
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麵世
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1日宣布,該校周光宏教授團隊生產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他們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據了解,培養肉是指用動物肌肉乾細胞培養、生產的可食用肉類。
-
世界上第一批細胞培養肉產品已售出,還要被做成中國菜
根據皆食得,新加坡的私人餐廳俱樂部「1880」將於12月19日,本周六首次亮相這款產品。皆食得GOOD Meat品牌的細胞培養雞肉產品將在三種不同的菜餚中首次亮相,每種菜餚的靈感來自於不同的國家:中國、巴西和美國。據稱,第一批有幸品嘗到這些菜餚的將是年齡在14歲到18歲之間的年輕人,希望他們能通過承諾和行動,建設更美好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