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具有怎樣的意義?能夠代替豬肉食用嗎?

2020-11-26 騰訊網

人造肉的出現不是偶然,它是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新興食品;它不會替代豬肉,它是給我們生活提供的另一種選擇。

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問題的信息來源。

「11 月 18 日上午,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冬夜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培養 20 天得到了中國的第一塊人造培育肉,一塊由動物肌細胞培育而成的 5 克人造肉」。

相信大家都有看到,與以往我們吃到的肉(傳統肉食)不同。

人造培養肉主要依託於生物科 技技術,生產地是實驗室。相比於傳統肉食,這樣一塊人造培養肉的誕生,是我們未來時代在肉食上的真實需求。

下面, 從供應、環境、健康三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1.飲食人造肉,降低生態環境的壓力

以前,我們食用的傳統肉食主要源於畜牧業。畜牧業的養殖是一個周期長且繁瑣的過程,它需要四分之一的草場(非冰覆蓋土地)來放牧,另外,畜牧業的養殖還需要三分之一種植飼養飼料,我們需要花費了大量的土地資源投入才獲取到我們想要的肉食。

不僅如此,動物在成長過程中會排放溫室效應氣體甲烷(CH4),綜合統計,畜牧業動物排放的溫室氣體大約佔全球溫室氣體的 15%左右。

以上是畜牧業對環境雙向消耗的過程,也是畜牧業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壓力。

既然都是產肉,我們花那麼多的資源去獲取傳統肉食,我們為什麼不換一種方式,直接生產肉呢?眾所周知,人造肉的研發環境主要在室內,整個生產過程是直接對動物肌進行培養,土地資 源佔用少,給環境帶來的壓力相對來說較弱,人造肉的出現,從消耗上來說,具有降低生態環境壓力的意義。

2.人造肉,解決傳統肉食供不應求

據公共政策倡導團體 WildAid 的專家預計,2030 年中國人平均每人每年的肉類消費量,有極大可能從現在的 127 斤增加到 181 斤左右。我們可以預見,未來十年肉類在中國的需求量依然處於強勁的增長趨勢。

另外,據聯合國預測,到 2050 年,地球上的人口將會超過 90 億,以後吃肉的人會越來越多。

結合以上增長數據,哪怕傳統肉食可以保證供應不出現問題,一塊肉三個人分變成一塊肉六個人分以後,肉類的供應依舊無法滿足未來生活需求的。

人造肉出現,增加了肉類的供應量,吃肉的人變多,人均吃的肉量變大,我們可以在人造肉的生產上增加,供不應求不會是我們未來肉類索取的問題。

再者,傳統肉食供應出現問題,比如今年受到非洲豬瘟的影響,豬肉的供應量降低,從而導致國內豬肉大幅度增長,連帶其他肉類增長。

11 月 9 日,國家統計局披露了 10 月份的全國 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數據顯示,除了豬肉價格,牛肉、羊肉、雞肉、鴨肉和雞蛋的價格在本月也都出現了 12%至 21%不等的同比上漲。如果這個時候有多一個類似於人造肉這樣的新興食品,肉類供應得到緩解,這些肉價的漲幅可以得到緩衝。

3.人造肉,讓飲食更健康

以前我們吃肉,傳統肉食裡面有什么元素,我們就吃什麼,肉類的脂肪、熱量以及一些其他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一併被我們吸食。今年 11 月份,在《第二屆未來食品高峰論壇》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有分享到,70 年以來,中國人的膳食結構變化太大,目前是以動物性食物蛋白為主,這種變化也導致了疾病譜的變化。例如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直線上升,尤其在農村這種上升的幅度更為明顯,這些營養攝入不均衡導致的疾病。

人造肉的出現以後,我們在未來時代裡面吃肉,可以結合身體營養物質需求選擇肉食的飲用,從而促進身體的健康,人造肉,讓飲食變得更加健康可控。

說了這麼多人造肉的好處,那它的出現能否代替豬肉呢?

雖然近幾年肉類市場大事頻發,但人造肉不會替代豬肉,人造肉只是結合生態壓力、肉類供應、健康、為後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種更加科學的食材,它更多的是為人們提供一種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關於「人造肉」這個新興事物,還需要人們慢慢去了解和接受。相信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將會開發出感官和味道更接近,甚至超越傳統肉類的「人造肉」。相信距離「人造肉」真正 走上每家每戶的餐桌已經不遠了。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塊人造肉誕生,培養20天產出5克,豬肉自由不遠了
    而若是喜歡刷微博的用戶,應該在11月20日早上已經看到了一條關於#中國首塊人造肉#的熱搜。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11月18日上午,國內第一塊人造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式誕生。
  • 你期待人造肉嗎?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裡程碑意義後的思考
    我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的消息,是真實的。 前幾天,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的研究成果公之於眾,一時間,全場譁然。 網友們各抒己見。我們竟然想用來當豬肉吃! 言外之意是什麼,這塊肉的價值遠遠超過市場上我們買的20多塊錢一斤的豬肉。 按照這個邏輯,是否可以解決為人造培養肉的價值也應該超過正常的豬肉。 對嗎? 那麼,究竟人造培養肉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呢?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
    首頁 > 熱點 > 關鍵詞 > 人造肉最新資訊 > 正文 熱點: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
  • 豬肉漲價不用愁?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
    近日,據媒體報導,國家肉品中心宣布,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中心誕生。該研究項目由周光宏教授帶隊,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培養,20天生產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問世!吃貨三連問:能吃嗎?怎麼吃?好吃嗎?
    下半年以來,豬肉價格居高不下,「二師兄」也成了名副其實的「豬漲老」。  有不少人就想,要是能搞點口感和價格都能接受的「人造肉」出來就好了。  說曹操,曹操到!  近日,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誕生!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被這所大學給做出來了…
    科幻作品中出現人造肉的頻率十分高,生物數量大幅度減少,人們只能使用人造肉來代替肉類,又或者是逃離地球的人們,為了攝取蛋白質,不得不使用人造肉來保障攝取科學期刊《PLOS ONE》2017年2月份刊登了一份關於美國人對人造肉類接受程度的調查,越670名受訪者中,約1/5堅決拒絕人造肉,認為可以試一試的佔2/3。不過動物細胞人造肉也不是那麼輕易能夠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的。因為動物細胞人造肉目前還在實驗室研究階段,且造價極高。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 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人造肉最新資訊 > 正文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 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
  • 我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誕生
    南京農大供圖近日,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該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約20天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11月21日,中國農學會組織專家對該成果進行了技術評價,認為該成果有三個突破:首次分離得到了高純度的豬肌肉乾細胞和牛肌肉乾細胞,突破了培養肉研究難以獲得高純度單一細胞群的瓶頸;創立了豬和牛肌肉乾細胞體外培養乾性維持方法,初步解決了傳代過程中細胞增殖和分化能力衰減的難題;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產品,使我國躋身於本領域國際前列。
  • 國內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你敢吃嗎?
    11月18日,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中心」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誕生。圖為國內第一塊人造培養肉。來自「國家肉品中心」微信公眾號雖然看起來只有一枚硬幣大小,但文章中稱,這是國內首例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的人造肉。
  • 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誕生,距離可食用還有多遠?
    近日,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該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來了!
    近日,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中心」微信公號發文稱,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該人造培養肉重達5克,是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培養20天而成,由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完成。2018年11月,美國《科學》雜誌曾發布消息稱,實驗室培育的人造培養肉將很快出現在美國人的餐桌上。
  • 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中心: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
    據「國家肉品中心」公眾號11月18日消息,當天上午,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誕生!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培養20天,生產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這是國內首例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的人造肉,是該領域內一個裡程碑式的突破。
  • 重0.1兩, 中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人造肉誕生
    · 中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人造肉誕生 昨日,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宣布,該校周光宏教授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問世!吃貨三連問:能吃嗎?怎麼吃?好吃嗎?
    文 | 辛振東據國家肉品中心微信公眾號消息,2019年11月18日上午,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誕生
  • 豬肉要降價了?我國用動物幹細胞培育出人造肉,它安全嗎?
    市場上有很多「人造肉」、「人造雞蛋」,市民們只要聽到這些詞就知道都是假的,沒法吃,都有化學危害。但是從今年開始,我們口中的人造肉就得換一層意思了。這是一種可以吃的肉,還是通過正規渠道加工而成,只是人造肉出來之後,豬肉是不是就要降價了?人人都能吃得起肉了?
  • 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通過專家鑑定 上市還需相關評估
    國內第一塊細胞培養肉封面新聞記者 朱珠近日,「國家肉品中心」微信公眾號消息稱,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誕生。周光宏教授團隊20天培養5克培養肉記者從南京農業大學了解到,周光宏教授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研發出的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是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前後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
  • 以豬肌肉乾細胞培養20天製成,中國首個人造培養肉誕生
    中國第一個人造培養肉周一(18日)上午,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式誕生,是首個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的人造肉。人造培養肉重達5克,是由該校的周光宏教授帶領研究團隊,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在培養20天後製造出來。
  • 人造培根和牛排將面世,人造肉能代替天然肉嗎?
    BeyongMeat近日宣布,繼人造牛肉和豬肉之後,該公司正在開發新產品:人造培根和牛排。人造肉能代替天然肉嗎?人造肉和天然肉有什麼區別?人造肉上市,你敢吃嗎?這些人工培養出來的肌肉,最後將被用來製作肉類食品。  下一頁:人造肉能代替天然肉嗎?
  • 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麵世
    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1日宣布,該校周光宏教授團隊生產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他們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據了解,培養肉是指用動物肌肉乾細胞培養、生產的可食用肉類。
  • 最前線 | 中國第一塊人造真肉誕生,終於不像素雞了
    人造肉已經在國內火爆一時,不過第一塊人造真肉才剛剛亮相。 11月18日上午,南京農業大學微信「國家肉品中心」宣布,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農大誕生: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培養20天,生產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 這是國內首例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的人造肉,實現了該領域一個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