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0.1兩, 中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人造肉誕生

2020-11-26 騰訊網

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

周一至周五早間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食品技術·

中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人造肉誕生

昨日,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宣布,該校周光宏教授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該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20天的培養,得到圖中5克的培養肉。中國農學會的專家評價稱,這是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產品。周光宏介紹,其細胞培養肉通過食品化處理,可以形成與天然豬肉肉糜類似的質構、顏色等食用品質。

·遺傳學·

「設計嬰兒」難以獲得預想的優良性狀

試管嬰兒原本是通過體外受精解決不育問題的一種方式,隨著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問世,一些人認為能通過編輯某些特殊的基因,使體外胚胎獲得更優秀的生理指標,也就是「設計嬰兒」。但發表在《細胞》上的新研究可以打消一部分人的妄想了,研究在計算機模擬中,為每對夫妻進行了基因測序和建模,挑選那些攜帶和高身高、智商相關基因突變的胚胎。但經過精心挑選的胚胎,最高智商也只比普通胚胎高3分,身高也平均只高3釐米。這意味著目前擇優選擇胚胎的想法可能不切實際。

·社會科學·

全球各地音樂中的普遍性

長期以來,音樂一直被稱作人類的通用語言。在一項發表於《科學》的最新研究中,哈佛大學的科學家通過對300多個不同的社會文化中的音樂作品進行分析,發現了這些音樂中的普遍模式。作者指出,音樂與舞蹈、愛情等可預測的社會功能和情境相關;每首歌的社會功能可從世界各地不同社會的音樂特徵中進行預測。研究還指出,文化內的音樂背景變化多於文化間的變化。這項研究為人類創造、欣賞的不同音樂的認知基礎提供了新見解。

·氣候·

到2050年,氣候變化將使全球損失7.9萬億美元

經濟學人智庫發布的一項報告指出,通過乾旱、洪水導致的農作物歉收,以及對基礎設施的威脅,到2050年,氣候變化給全球經濟帶來的損傷可能高達7.9萬億美元。經濟學人智庫通過氣候變化抗禦力指數衡量了全球最大的82個經濟體對氣候變化的應對情況,他們指出,到2050年,全球GDP將因氣候變化減少3%,並且所有地區都會遭受經濟損失。其中,非洲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最為嚴重,GDP減幅達4.7%,安哥拉、奈及利亞和埃及是GDP損傷最嚴重的3個國家。

·細胞生物學·

Ω-3脂肪酸有益健康的機制

從魚類或者堅果中獲得的Ω-3脂肪酸,一直被認為能夠降低患心臟病、中風等疾病的風險。而最新發表在《細胞》上的研究發現,幹細胞上的受體蛋白FFAR4能夠和Ω-3結合。受到Ω-3信號後,幹細胞能夠分化成脂肪細胞用於儲存脂肪。產生新脂肪細胞意味著能讓身體有新空間存儲多餘脂肪,避免出現現有脂肪細胞內儲存過多脂肪的情況,同時也能防止該情況下有毒物質釋放。這種新脂肪細胞的產生與消耗多餘脂肪一樣,都可以降低代謝疾病的風險。

·生物技術·

科學家首次培養出快速分裂的海綿細胞

海綿在海洋研究、藥物開發上有許多應用,然而野外開採和化學合成海綿面臨著諸多問題。根據一項發表於《科學報告》的最新研究,科學家首次培養出了可快速、大量增殖的海綿細胞。他們優化的培養基可刺激9種海綿細胞快速分裂,分裂最快的細胞在不到一小時內數量增加了一倍。其中三種細胞在3~5次傳代後,平均數量增加6倍,壽命為21~35天。這項研究為開發可快速大量增殖的海洋無脊椎動物細胞系奠定了基礎。

·公共衛生·

北京市解除輸入型鼠疫病例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

據北京市衛健委消息,錫林郭勒盟來京就醫的兩名肺鼠疫患者的所有密切接觸者,已按照標準,全部解除隔離醫學觀察。目前,兩位鼠疫患者仍在救治中。

此外,據內蒙古衛健委消息,來自錫林郭勒盟的腺鼠疫患者目前仍在隔離救治。該患者的28名密切接觸者中,8人醫學觀察期滿,無發熱等異常表現,實驗室PCR檢測均為陰性,研究決定解除醫學觀察;20人仍在醫學觀察期中,目前無發熱等異常表現。

文:吳非、楊心舟、張朵兒、馬一瑗

編輯:吳非、楊心舟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
    首頁 > 熱點 > 關鍵詞 > 人造肉最新資訊 > 正文 熱點: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
    近日,據媒體報導,國家肉品中心宣布,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中心誕生。該研究項目由周光宏教授帶隊,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培養,20天生產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 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人造肉最新資訊 > 正文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 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
  • 我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誕生
    南京農大供圖近日,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該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約20天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11月21日,中國農學會組織專家對該成果進行了技術評價,認為該成果有三個突破:首次分離得到了高純度的豬肌肉乾細胞和牛肌肉乾細胞,突破了培養肉研究難以獲得高純度單一細胞群的瓶頸;創立了豬和牛肌肉乾細胞體外培養乾性維持方法,初步解決了傳代過程中細胞增殖和分化能力衰減的難題;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產品,使我國躋身於本領域國際前列。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被這所大學給做出來了…
    這裡不是指靠大豆蛋白製作而成的素肉,指的是任何並非從動物身上取得的肉類,而是透過生物工程培養動物的肌肉細胞而成的肉。科學期刊《PLOS ONE》2017年2月份刊登了一份關於美國人對人造肉類接受程度的調查,越670名受訪者中,約1/5堅決拒絕人造肉,認為可以試一試的佔2/3。不過動物細胞人造肉也不是那麼輕易能夠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的。因為動物細胞人造肉目前還在實驗室研究階段,且造價極高。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來了!
    近日,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中心」微信公號發文稱,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該人造培養肉重達5克,是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培養20天而成,由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完成。2018年11月,美國《科學》雜誌曾發布消息稱,實驗室培育的人造培養肉將很快出現在美國人的餐桌上。
  • 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中心: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
    據「國家肉品中心」公眾號11月18日消息,當天上午,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誕生!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培養20天,生產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這是國內首例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的人造肉,是該領域內一個裡程碑式的突破。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問世!吃貨三連問:能吃嗎?怎麼吃?好吃嗎?
    有不少人就想,要是能搞點口感和價格都能接受的「人造肉」出來就好了。  說曹操,曹操到!  近日,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誕生!  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培養20天,生產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這是國內首例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的人造肉。
  • 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誕生,距離可食用還有多遠?
    近日,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該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
  • 國內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你敢吃嗎?
    11月18日,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中心」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誕生。圖為國內第一塊人造培養肉。來自「國家肉品中心」微信公眾號雖然看起來只有一枚硬幣大小,但文章中稱,這是國內首例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的人造肉。
  • 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通過專家鑑定 上市還需相關評估
    國內第一塊細胞培養肉封面新聞記者 朱珠近日,「國家肉品中心」微信公眾號消息稱,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誕生。周光宏教授團隊20天培養5克培養肉記者從南京農業大學了解到,周光宏教授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研發出的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是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前後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
  • 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長這樣
    11月22日,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布,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研發出中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該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前後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  培養肉是指用動物肌肉乾細胞培養、生產可食用的肉類,培養肉技術是肉類生產方式的一種變革性創新,是一種新的動物蛋白生產技術。
  • 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麵世
    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1日宣布,該校周光宏教授團隊生產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他們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據了解,培養肉是指用動物肌肉乾細胞培養、生產的可食用肉類。
  • 中國第一塊人造肉誕生,培養20天產出5克,豬肉自由不遠了
    而若是喜歡刷微博的用戶,應該在11月20日早上已經看到了一條關於#中國首塊人造肉#的熱搜。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11月18日上午,國內第一塊人造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式誕生。
  • 我國用動物幹細胞培育出人造肉,它安全嗎?
    那麼,人造肉究竟是怎麼「造」的呢?目前為止,人造肉的生產分為「植物蛋白肉」和利用動物幹細胞培養兩種。「植物蛋白肉」:原材料是大豆、豌豆等植物來源的「素肉」,通過額外添加某些物質模擬出真肉的色澤和口感,實際上完全不含任何動物成分。
  • 你期待人造肉嗎?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裡程碑意義後的思考
    我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的消息,是真實的。 前幾天,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的研究成果公之於眾,一時間,全場譁然。 網友們各抒己見。 網友問,這麼一大塊肉,要多少細胞,要多少培養基,要多少血清,要培養多長時間呢?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問世!吃貨三連問:能吃嗎?怎麼吃?好吃嗎?
    文 | 辛振東據國家肉品中心微信公眾號消息,2019年11月18日上午,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誕生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具有怎樣的意義?能夠代替豬肉食用嗎?
    「11 月 18 日上午,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冬夜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培養 20 天得到了中國的第一塊人造培育肉,一塊由動物肌細胞培育而成的 5 克人造肉」。
  • 人造肉:食物科技的創新發展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福布斯》雜誌也曾預測,到2022年左右,人造肉將大量進入市場。  什麼是人造肉?  人造肉是指未採用養殖動物獲取動物蛋白的方式,而是採用植物蛋白改性或細胞培養等方式生產出的,質地接近動物肌肉的一類蛋白製品。
  • 以豬肌肉乾細胞培養20天製成,中國首個人造培養肉誕生
    中國第一個人造培養肉周一(18日)上午,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式誕生,是首個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的人造肉。人造培養肉重達5克,是由該校的周光宏教授帶領研究團隊,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在培養20天後製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