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周光宏:細胞培養肉未來或將上市

2020-10-28 中國經濟網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0月28日訊 在今日舉辦的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七屆年會上,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周光宏在主題為「細胞培養肉技術研究進展」的主題報告中介紹了世界細胞培養肉技術歷史、發展、現狀。「細胞培養肉目前很難商業化,但快速進步的技術表明,細胞培養肉在不久的將來能夠進入市面。」

「全球第一塊人造肉指的是細胞培養肉,不是植物蛋白肉。細胞培養肉是從細胞或者幹細胞培養的肉。」周光宏在報告中提到,第一塊細胞培養肉約為30多萬美金,幾千條纖維構成。

周光宏指出,細胞培養肉還停留在純理論推導階段,但根據理論推導,細胞培養肉效率極高,「牛肉生產從育種、飼養、運輸、屠宰、加工,需要兩至三年,如果用細胞培養,在培養皿裡生長,只需要兩到三周。」周光宏認為,細胞培養肉未來有可能從理論走進現實,成為食品生產技術,細胞培養肉部分取代現在傳統畜牧業,但完全取代不大可能。

報告中,周光宏介紹了細胞培養肉無法馬上上市的原因,無血清培養是細胞培養肉技術的關鍵,目前細胞培養肉無法像植物蛋白肉一樣進入市場,是因為培養過程中的血清使用過多而導致的成本過高。「實驗室不計成本,根據我和我小組的推算,細胞培養肉只有降到3毛錢1g才有可能商業化。」

周光宏指出了我國細胞培養肉遇到了幾大困難,首先,如何獲得高純度的幹細胞並維持其特性;其次,如何研究無血清培養基,降低成本;再次,如何實現畜禽幹細胞高密度三維培養;同時,如何提高細胞在支架中的肌肉蛋白生產能力;最後,國際上對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進入到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

相關焦點

  •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周光宏:細胞培養肉未來或將上市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0月28日訊 在今日舉辦的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七屆年會上,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周光宏在主題為「細胞培養肉技術研究進展」的主題報告中介紹了世界細胞培養肉技術歷史、發展、現狀。
  • 益生菌、全穀物、培養肉……食品學界聚焦健康轉型與未來食品
    科技如何主導食品行業健康轉型?10月28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七屆年會在陝西省西安市召開。多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來自食品科技和產業界的2000餘位專家、企業界代表齊聚西安,共議後疫情時代食品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之路。  「疫情面前,中國食品產業凸顯產業鏈、供應鏈的成熟、強大及迅速集結,釋放強大產能的現代工業特徵。」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在大會上說。
  • 周光宏教授:細胞培養肉的創製及技術進展丨IFA2020
    來源丨 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 IFA2020演講實錄編輯丨鄭佳佳12月21日,南京周子未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獲得2000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經緯中國獨家投資。周子未來是國內第一家專注細胞培養肉研發的科技公司,2019年12月20日在南京白馬農業高新技術園區成立。
  • 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通過專家鑑定 上市還需相關評估
    11月21日,南京農業大學相關負責人向封面新聞透露,此「細胞培養肉」技術獲得重大突破,目前相關成果已通過專家鑑定,但對於「細胞培養肉」作為未來食品上市,還要經過相關性能的評估和生產流通過程的監管。周光宏教授團隊20天培養5克培養肉記者從南京農業大學了解到,周光宏教授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研發出的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是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前後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
  • 我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誕生
    南京農大供圖近日,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該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約20天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11月21日,中國農學會組織專家對該成果進行了技術評價,認為該成果有三個突破:首次分離得到了高純度的豬肌肉乾細胞和牛肌肉乾細胞,突破了培養肉研究難以獲得高純度單一細胞群的瓶頸;創立了豬和牛肌肉乾細胞體外培養乾性維持方法,初步解決了傳代過程中細胞增殖和分化能力衰減的難題;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產品,使我國躋身於本領域國際前列。
  • 我國食品科技與產業深度對接的黃金期已經到來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七屆年會在西安召開
    他認為,未來農業將具備以下六個特點:一是三產融合,未來農業將是一二三產的融合;二是現主體多元的特徵,發展的模式是多元化的,經營的主體是多元化的;三是綠色發展;四是健康引領,解決由吃得好到吃得飽的根本問題,即提供健康的食品、農產品;五是裝備智能;六是全球配置。會上,舉辦了2020年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技創新獎的頒獎儀式。
  • 我國「細胞培養肉」技術獲重大突破
    近日,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該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前後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 11月21日,中國農學會組織專家對該成果進行了技術評價,認為該成果有三個突破,一是首次分離得到了高純度的豬肌肉乾細胞和牛肌肉乾細胞,突破了培養肉研究難以獲得高純度單一細胞群的瓶頸。二是創立了豬和牛肌肉乾細胞體外培養乾性維持方法,初步解決了傳代過程中細胞增殖和分化能力衰減的難題。三是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產品,使我國躋身於本領域國際前列。
  • 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誕生,距離可食用還有多遠?
    近日,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該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
  • 細胞培養肉即將走向餐桌,你準備好了嗎?
    周光宏教授和他的團隊給大家描繪了這樣一個未來。這是一種全新的「生產」肉的方式。近日,首屆中國細胞培養肉高峰論壇在南京召開。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做了「細胞培養肉技術研究進展」報告。就在去年的幾乎同一時間,2019年11月18日,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便是由周光宏教授團隊成功研製出來。
  • 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要逾越哪些鴻溝?
    11月18日,在首屆中國細胞培養肉高峰論壇中,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與參會學者分享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進展。自2009年起,他和團隊歷時10年獲取了高純度的畜禽幹細胞並維持其乾性,一年前的今天,他帶領團隊研發出中國第1塊細胞培養肉。
  • 不用養豬、「細胞培養肉」上餐桌還要多久?專家:5到10年
    周光宏教授和他的團隊給大家描繪了這樣一個未來。這是一種全新的「生產」肉的方式。首屆中國細胞培養肉高峰論壇,周光宏教授在做主報告。 本文圖片均為受訪人提供11月18日,首屆中國細胞培養肉高峰論壇在南京召開。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做了「細胞培養肉技術研究進展」報告。
  • 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要5到10年
    11月18日,在首屆中國細胞培養肉高峰論壇中,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與參會學者分享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進展。自2009年起,他和團隊歷時10年獲取了高純度的畜禽幹細胞並維持其乾性,一年前,他帶領團隊研發出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
  • 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有多條鴻溝需要跨越
    11月18日,在首屆中國細胞培養肉高峰論壇中,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與參會學者分享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進展。自2009年起,他和團隊歷時10年獲取了高純度的畜禽幹細胞並維持其乾性,一年前,他帶領團隊研發出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用畜禽幹細胞體外培養生產「我們不應為了吃雞胸肉或雞翅而養一整隻雞,而應該在合適的培養基中分別培養這些組織。」
  • 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麵世
    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1日宣布,該校周光宏教授團隊生產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他們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據了解,培養肉是指用動物肌肉乾細胞培養、生產的可食用肉類。
  • 人造肉:食物科技的創新發展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按照生產方式,目前的「人造肉」產品可以分為3類:一是素雞、素鴨等豆製品調味後製成的「葷做素肉」;第二種是將豆類蛋白擠壓、塑型、調味後,模擬肉類口感和營養成分的「植物基人造肉」。第三類,即利用組織工程技術,讓細胞不斷增殖、分化,從而形成的「培植肉」。
  • 新加坡批准"實驗室培養雞肉"公開銷售
    但是,由於生產成本較高,在實驗室利用動物肌肉細胞培養出來的清潔肉類或培養肉,仍然處於萌芽階段。(小小)相關閱讀:2019年11月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細胞培養20天長到5克澎湃新聞記者 莊岸據國家肉品中心微信公眾號消息,11月18日上午,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誕生。
  • "細胞培養肉"上餐桌還要多久?專家:5到10年
    「目前,我國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還面臨三大挑戰,包括高純度幹細胞的提取及乾性維持、無血清培養基研發和幹細胞的大規模高密度培養。」11月18日,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與參會學者分享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進展。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被這所大學給做出來了…
    這裡不是指靠大豆蛋白製作而成的素肉,指的是任何並非從動物身上取得的肉類,而是透過生物工程培養動物的肌肉細胞而成的肉。研究者們普遍認為研究人造肉是一項有意義的行動,因為這可以用來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糧食短缺的情況,除此以外,如果人造肉的成本極大地降低,人們就可以將人造肉作為替代肉類食品。
  • 中國科學家研發出肌肉乾細胞培養肉
    新華網南京11月22日電(記者陳席元)記者從南京農業大學了解到,近日該校周光宏教授團隊用動物幹細胞生產出肌肉乾細胞培養肉。該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前後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問世!吃貨三連問:能吃嗎?怎麼吃?好吃嗎?
    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培養20天,生產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這是國內首例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的人造肉,是該領域內一個裡程碑式的突破。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記者從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官網了解到,周光宏為南京農業大學教授,長期從事肉品學研究與教學,是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學家,研究方向為肉品加工與質量安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