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曾永江博士。
四川省幹細胞行業唯一的「成體幹細胞開發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技術員進行幹細胞傳代操作,整個過程都在GMP標準潔淨工作室中進行。
工作人員正在對幹細胞進行微生培養,每一份幹細胞都要通過十餘項質量檢測。
工作人員正在製備臍帶血造血幹細胞。
四川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擁有西南規模最大的深低溫凍存庫。
新生命霍普醫學檢驗實驗室是西南首家引入貝克曼庫爾特 Power Express生化免疫全自動檢測流水線系統的實驗室。
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砥礪奮進20年
20年彈指一揮間。1999年7月8日,一家高科技公司——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新生命)在成都誕生。這家涉足健康領域的科技企業,從成立那一天起就註定充滿了機遇、挑戰和希望。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今年已年過半百的公司創始人曾永江,仍然有些激動。那時,幹細胞技術在全球還僅僅是一個開始,「幹細胞」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一個新鮮的名詞,而選擇這樣一個未知的領域創業發展,需要勇氣,更需要獨到的眼光。「在我看來,中醫、西醫和再生醫學,三醫並存,要走向融合。」曾永江說,「三醫」中,以幹細胞技術為代表的再生醫學是新生代,也最具潛力和發展空間。20年過去,隨著幹細胞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創新、應用,四川新生命不僅擁有西部唯一執業許可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還擁有集幹細胞資源保存、科研開發、產業化應用於一體的綜合性幹細胞資源庫,取得了國際AABB認證的資質、26項專利,部分幹細胞技術已進入臨床先期研究。
□石曉文 (圖片由四川新生命提供)
進軍幹細胞研發 成為西部「首個」
有時候選擇是艱難的。當年,曾永江就面臨著這樣的選擇,一條是繼續當年薪百萬的「金領」打工者,一條是走上創業路,建立充滿風險卻也充滿希望的高科技企業。
經過幾個月的反覆思考、海外考察、諮詢專家,他最終選擇了後者。「當時,法國成功進行的全球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以及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的一項臍帶血研究成果,深深打動了我,也促使我下定了創業的決心。」曾永江的這一創業選擇,填補了西部地區幹細胞技術成果轉化的空白,助力西部地區在這一領域的技術開發走在全國前列。
創業之初的艱辛不言而喻,「那時絕大多數人對臍血幹細胞的醫學價值一無所知。我們的工作人員跑遍了一家又一家的婦產醫院,講解保留臍帶血的好處,但一開始收效甚微。」
2000年3月,就在公司旗下的「臍血幹細胞中心」(四川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前身)運營不到半年,一個好消息傳來,華西醫科大學附屬二院(現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使用該中心提供的一份臍帶血,完成了該院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並成功救治了一位白血病患兒,開創了四川臍帶血移植的先河,實現了四川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從儲存到應用零的突破。
第二年8月,又一個好消息傳來,四川臍血庫得到了當時國家衛生部的首批批准,與天津、北京、上海、山東、浙江、廣東一道躋身於全國7大臍血庫之一,成為西部唯一擁有執業許可的臍帶血庫。
「細數公司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前10年是專注於臍帶血的研究與應用。」曾永江說,這10年,幹細胞技術在血液系統疾病和免疫系統疾病治療方面日趨成熟,但由於人們對新生事物的接受需要有一個漸進過程,再加上科研經費投入大,基本是「年年往裡面貼錢」。截至2018年,在該領域已投入15億元左右的資金。但曾永江還是堅持了下來,「我們從事的是健康產業,這中間不僅有企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能為人們的健康盡一份力」。
自2000年川內首例臍血移植成功後,四川臍血庫已面向全國臨床醫療機構提供6000多人次配型查詢,為400多位患者提供適合臨床移植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用於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等近20種疑難疾病,挽救了眾多患者的生命。2009年2月23日,四川臍血庫向澳大利亞紅十字會提供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實現國內臍帶血首次「跨國援助」。
多元化發展 滿足市場需求
「最近10年,隨著科研的深入,我們先後研發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胎盤幹細胞、脂肪幹細胞、乳牙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等,滿足人們不同的健康需求」。對於近年來的科研進步,曾永江如數家珍:2014年,臍帶血單個核細胞重編程為iPSC,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2017年,獨創乳牙幹細胞分離培養工藝,突破了技術瓶頸,處於同行業先進水平,同年,實施了國內首個「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卵巢早衰」項目的科研攻關,成功地讓一位成都的患者生下健康嬰兒;2018年,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聯合攻關,首次發現了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以抑制循環單核細胞治療毒蕈中毒性肝損傷的機制。
2017年8月,公司被國際細胞治療協會(ISCT)接納為正式會員。2019年4月,公司臍帶、胎盤和脂肪來源間充質幹細胞的製備、儲存及發放獲得「全球先進輸血和細胞治療聯盟」(AABB)認證,意味著公司細胞產品已達到全球幹細胞臨床機構的使用質量標準,標誌著公司的製備、檢驗、儲存技術與國際接軌,躋身全球領先行列。
20年來,四川新生命已經成為行業標準制定的重要力量之一。該公司曾是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國家標準制定的重要貢獻者,最近,「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庫質量標準建立的實驗研究」又填補了四川省缺乏臍帶源間充質幹細胞質量標準的空白,有助於規範幹細胞研發。
人才支撐 幹細胞技術走在前列
「幹細胞研究,技術含量非常高。」曾永江說,幹細胞的採集、儲存、復甦等環節都要經過反覆試驗,多方論證,幾乎沒有可借鑑的經驗。經過最初幾年的摸索、研發,「臍血造血幹細胞採集、分離、凍存、HLA定型的試驗研究」獲得了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科研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20年裡,一大批幹細胞技術研究人員以及海歸人才聚集在公司的研發團隊,這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等機構研究員,以及四川省「百人計劃」和國內外幹細胞領域知名專家組成的技術專家團隊,使公司具備了實驗血液學、遺傳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等多學科的研究與應用能力。同時,「成體幹細胞開發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四川省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川省院士創新工作站」等一系列科創平臺在這裡落戶,一項項科研成果隨之「出爐」:先後發現了13例新的HLA等位基因,獲得了世界衛生組織HLA命名委員會的命名;在幹細胞培養、擴增、凍存技術及臨床研究和基因檢測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26項專利獲得了國家正式授權。
「三位一體」構築未來
今年1月5日,新生命霍普醫學檢驗實驗室在成都正式啟用。依託四川新生命國家地方聯合實驗室、幹細胞再生醫學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及近20年的技術積累,新生命霍普醫學檢驗實驗室將重點打造孕產及新生兒、血液病診斷、惡性腫瘤及大眾健康領域的特色檢驗項目,最終發展成再生醫學領域精準檢測的中堅力量。
新生命霍普醫學檢驗實驗室的啟用,不僅標誌著成都目前最大的民營醫學檢驗實驗室正式運行,也涵蘊著公司的發展向臨床應用延伸的新方向。
「醫學是一個不斷發展、創新的科學,作為再生醫學的一部分,幹細胞研發將成為人類繼藥物、手術治療疾病後的又一新方法,在為人類健康服務中將會有廣闊的前景。」曾永江說。
近年來,四川新生命加大了與國內外知名醫療機構的合作攻關,將目光聚焦到幹細胞治療卵巢早衰、退行性骨關節炎、爆發性肝衰竭、缺血性腦損傷和各類難治性惡性腫瘤等疑難雜症上,隨著研究的深入,幹細胞在治療這些疾病的臨床研究中已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今後,我們將以臍血庫和幹細胞庫為基礎,不斷延伸幹細胞在疾病治療上的臨床應用。」曾永江說,在最新檢測技術的支撐下,努力讓新技術惠及更多群眾。
今年9月,在溫江的成都國際醫學城裡,一座佔地300畝,投資數億元,由三棟大型主體建築構成的「幹細胞科技產業園」已進入收尾階段。這是四川新生命的又一新項目,今後這裡將由技術服務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和營銷推廣中心組成。
「新項目建成後,集資源儲存、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科普教育於一體,可凍存100萬份以上的幹細胞,有望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幹細胞資源凍存庫」。曾永江說,現有幹細胞基地將建成以幹細胞技術為主的臨床醫院,屆時公司將會把科研開發、臨床應用、醫學檢驗融為一體,為人們提供更多、更好的醫療服務。
「回首20年,新生命公司的許多同仁,把人生寶貴的年華都獻給了幹細胞產業,希望我們的努力能為患者點亮生命之光!我們熱愛幹細胞事業,我們也為此而驕傲。」曾永江說。
原標題:邁向幹細胞研發的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