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 我這一年間】
大洋網訊 「中小企業能辦大事!」 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肯定,讓全國政協委員、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院長陳海佳銘記在心。陳海佳說,中小企業聚焦主業,加強自主創新,便能為祖國強大和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貢獻。這一年裡,陳海佳收穫很多,在獲得「廣州市勞動模範」稱號後,他又獲得了第十五屆廣東省丁穎科技獎,全省每年只有20名科技工作者能獲此殊榮。這些榮譽是陳海佳努力的結果,也折射了廣州向國際科創樞紐的邁進。
幹細胞新藥研發 粵港澳正在協同推進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廣州正掀起一輪產業升級的浪潮。
這股浪潮帶來的是廣州科技創新企業蓬勃發展。2018年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評價入庫企業8377家,居全國城市首位。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年增長5倍,2018年總量近1.17萬家,居全國城市第三,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期間接見的12家民營中小企業,全都是高新技術企業。
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廣州最有基礎、最有條件、最有潛力培育成為未來新興支柱產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之一,近年來始終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長。
在生物醫藥產業方面,幹細胞是一項顛覆性創新技術。陳海佳說,他所聚焦的主業,始終都是中國幹細胞產業化發展。
「幹細胞生物醫藥產業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如果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個產業將會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陳海佳告訴記者,大灣區具有打造全球科技創新高地潛力,這同樣需要灣區形成協同創新的能力。
2019年5月20日,「2019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在廣州舉行,在這場大會上,由賽萊拉、廣州醫藥集團、香港大學、澳門科技大學、中山大學等機構共同成立了粵港澳幹細胞新藥研發戰略合作聯盟。它的成立,有利於加強粵港澳區域合作,搭建三地幹細胞產學研醫合作平臺,整合粵港澳區域科教、醫療及產業化的資源,形成優勢互補,以進一步推進中國幹細胞新藥研發。
高端科創資源集聚 劍指關鍵核心技術
城市的發展要抓住科技創新所引領的產業浪潮,人才是第一資源。目前,在廣州工作的諾獎獲得者8人、「兩院」院士98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490人。因為有這些高端科創資源的集聚,廣州的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根據《自然》雜誌發布的全球科研城市50強,廣州排名第25位,與入選中國城市相比,由2015年的第9位上升到2018年第5位。
7月6日,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蘭迪·謝克曼教授受聘擔任賽萊拉幹細胞首席技術官,並擔任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首席科學家。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臨床藥物治療腫瘤、幹細胞研究、神經系統性疾病等。
高端人才看重的是成就事業的平臺,也是打造頂級科研人才團隊的關鍵。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國輝告訴記者,廣東省區域細胞製備中心正由賽萊拉承擔,這將解決細胞來源以及細胞製備過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等問題,這為推進幹細胞藥物的研發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通過整合聚集了高端科研資源,陳海佳正在努力對關鍵技術進行突破,在今年舉辦的國際幹細胞產業化大會上,陳海佳牽頭4家覆蓋新藥研發、藥物評價、新藥註冊到臨床應用的頂級醫藥機構展開戰略合作,聚焦「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新藥研發」。
「我相信新藥研發上市的高速公路已經打通,我對未來的藍圖有信心。」陳海佳說。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龍錕 通訊員趙輝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