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業績大幅預增,完成發行股票募集4000萬,構建廣東幹細胞產學研醫生態圈」,新三板幹細胞第一股賽萊拉成為2016年新三板市場為數不多的亮點公司。賽萊拉董事長陳海佳在日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公司幹細胞全產業鏈布局完成,今年公司幹細胞產業化將步入業績回報期,公司健康管理業務的佔比也將會逐步提升。
幹細胞全產業鏈平臺搭建完成
自2014年8月登陸新三板,賽萊拉通過資本市場兩次融資,並快速發展布局。據了解,目前賽萊拉在幹細胞全產業鏈已經布局完成,上遊建設了人類幹細胞庫,制定了幹細胞採集、製備、檢定、儲存等標準;中遊建設了幹細胞與組織工程實驗室,擁有幹細胞多組學分析技術和MRI活體示蹤技術,已開展幹細胞在角膜損傷等方面的臨床研究;下遊已建成符合GMP標準廠房,獲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膠原類生物材料已進入產品註冊階段。
公司在幹細胞的技術和平臺獲得了行業和國家的認可,公司已經成為廣東首家幹細胞院士工作站,國家人社部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廣東省幹細胞儲存和臨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申請和受理專利300 多個構建幹細胞專利池 。
201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與中國科學院李學龍教授一同受聘成為賽萊拉科學顧問,賽萊拉「網際網路+大健康孵化器」啟動。國家精準醫療戰略專家組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出任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陳海佳向記者表示,未來公司將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瞄準幹細胞治療藥物以及精準醫療領域進行併購,實現「細胞儲存、基因檢測、抗衰老與健康管理、腫瘤精準醫療、幹細胞藥物、幹細胞醫療器械」六位一體的產業布局,綜合打造賽萊拉家族生命健康管理生態圈。
幹細胞產業化步入收穫期
2015年,賽萊拉幹細胞產業化的步伐明顯加快,公司2015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全年營業收入約8300-9300萬元,同比增長52%-70%,預計淨利潤約為1750-1950萬元,同比增長41%-57%。
賽萊拉分別與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新達成戰略合作,推動幹細胞存儲和治療業務開展。其中,與華僑醫院合作開展幹細胞治療眼角膜損傷的新藥研製開發,與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在牙源性幹細胞資源庫建立、牙源性幹細胞體外誘導分化及牙體組織體外重建等方面開展獨家合作。
陳海佳表示,公司的幹細胞醫療器械產品醫藥敷貼目前已經拿到生產許可證,目前正在進行產品註冊,有望今年推行市場。另外,公司總部的健康管理中心目前已經落成,常規檢測和基因檢測項目預計今年三月底正式對外營業。
此外,公司同時也在儲備著新的產業化項目,公司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共建「賽萊拉·華工幹細胞與再生醫學聯合實驗室」及「國家人體組織功能重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賽萊拉產業化基地」。研發3D列印人工皮膚。
公司2015年半年報顯示,其健康管理實現收入1551.67萬元,營收總額佔比為42.29%,已由2014年的一成上升至四成。健康管理業務目前主要是醫療美容服務、幹細胞存儲和基因檢測業務。
目前全球幹細胞產業正處於大規模產業化。機構預計到2020年,全球幹細胞產業規模將達到4000億美元,產業規模複合增長率達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