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science alert》期刊的研究報告,科學家注意到了一種長年潛伏在海洋深處的巨大水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水母是溫柔而美麗的,而這種水母卻與眾不同,它之所以引起科學家的注意,是因為它身上具有獨特毒素。
你對水母知多少?
首先,我們先說一下水母。簡單地說,水母是生活在水中的浮遊動物,根據形態、習性等的不同,可劃分為3綱5目。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內水母的種類超過250種。雖然不同綱不同目的水母其在形態方面有所區別,但大多數水母都形如透明傘,看起來晶瑩剔透,十分美麗。
圖片上傳處理中...
從身體組成成分來看,水母的主要組成成分為水。同時,它們還擁有內外兩胚層,兩胚層之間還存在一塊厚度較大的中膠層,中膠層主要起到飄浮作用。從生存時間來看,它們的生存時間比人類還要長。據科學家研究,早在距今6.5億年前,水母便出現在地球上,它們的出現甚至早於恐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水母是自然界中為數不多的會發光的動物,這使它們更加迷人也更具魅力。
你認識野村水母嗎?
文章開頭筆者提到的巨大水母,其中文名為「野村水母」,是根據拉丁文「Nemopilema nomurai」翻譯過來的。另外,它還有一個十分特別的名稱——「越前水母」,它為刺胞動物門缽水母綱根口水母目水母,是水母大家庭的重要一員。
那麼,野村水母與其他水母有什麼不同呢?首先,從外形上來看,野村水母的體型比多數水母大許多,它們是水母大家庭中的壯漢,少了幾分柔弱但多了幾分剽悍。據科學家測算,野村水母的體重能達200公斤,相當於是好幾個成年人的體重。根據目前的研究情況來看,野村水母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水母。
其次,野村水母毒性較強。一般來說,被水母蜇到,被蜇部位會出現灼痛、紅腫等情況,但只需要塗抹消炎藥或者使用食醋來消毒,過幾日便能復原。但如果被野村水母蜇傷,情況會嚴重和複雜許多。
被野村水母蜇傷會有什麼後果?
根據《science alert》科學報告中的觀點來看,當被野村水母蜇到,首先會產生強烈痛感,接著會出現發紅、腫脹等情況。這些還算是比較輕的,個別人被野村水母蜇到後會出現休克症狀,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為何野村水母的毒液如此危險?
報告中介紹到,為進一步研究野村水母的「殺人秘訣」,科學家對其毒液進行了基因組測序,從轉錄組學和蛋白質組學兩方面分析毒液的組成成分以及作用原理。
檢測結果十分複雜,野村水母的毒液中可能含有超過200種毒素,每一種都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研究人員解釋到,不同毒素會作用於不同部位或器官,綜合起來可能會給人的身體系統帶來巨大的健康危險甚至是危害。
研究人員進行對比試驗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安排了對比試驗。在試驗開始前,他們從具有生命體徵的水母身上切下了一小塊觸角,而後將觸角放置到冷凍器皿內。通過觸角,研究人員收集到了水母身上的線蟲囊,這是一種特殊細胞,裡面含有毒液。
開始試驗後,研究人員將從毒液中提取的蛋白質分成不同組,之後將蛋白質注入小鼠體內。試驗結果顯示,不同蛋白質攻擊的區域不同,有的直接衝向細胞膜,有的只針對鉀通道,還有的發揮著凝血作用。
結合身體器官來看,有的專注於血管,能使血管出現充血、退化等情況,進而削弱血管的功能。也有的意在破壞肝臟、腎臟、肺等器官的細胞,從而引發炎症進而使器官壞損。
總的來說,結合試驗小鼠的情況來看,研究人員認為,野村水母對於人體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它會導致人體肺部感染或者人體肺部水腫。另外,研究人員猜想,影響人體健康的毒素或不只一種,可能是多種毒素相互協調,共同攻擊。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野村水母毒液的情況十分複雜,研製解藥並非易事。
野村水母還有哪些危害?
2009年下半年,日本曾遭野村水母入侵,日本漁民苦不堪言。生活在青森縣八戶港的漁民表示,野村水母的到來使他們的捕魚量大大減少,許多人的生活難以繼續。更讓他們覺得無奈和絕望的是,若不及時治理,野村水母對漁業的影響可能將會持續一整年。
為什麼野村水母會影響漁業呢?根據百度百科的資料來看,這主要是因為野村水母的食物與漁民要捕撈的魚類有重合的部分。比如三文魚和墨魚,這是漁民常捕撈的物種,而野村水母來到後,這些物種都成了它們的腹中美食,漁民鬥也鬥不過,搶也搶不來,只能幹著急。
更讓漁民絕望的是,野村水母的食量出奇的大,它們每天都會吃掉大量食物。而且,即便已經吃飽了,吃不下了,野村水母們也會將毒液粘到動物身上,如此一來,就連暫時沒被野村水母消滅的魚類,漁民也無法捕撈。所以說,野村水母帶給人類的影響不止體現在它的毒液會傷害人類,它的巨大食量以及貪心的性格也令人們叫苦不迭。
那麼,應如何治理野村水母?
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都初步了解了獨特的野村水母。那麼接下來,相信大家都很關心如何治理水母,畢竟也不可能任由它們破壞當地漁業。對此,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治理野村水母著實是件難事。因為野村水母身形龐大且帶有毒素,它們在自然界中的天敵少之又少,舒適安寧的環境有助於它們生存與繁殖,日本多海域都曾大量湧現野村水母。
不止是日本,中國的黃海、東海等地也曾出現它們的身影。起初,專家組採用捕殺的方法來控制野村水母的數量,大家以為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事實證明,大家低估了野村水母的生殖能力,當野村水母被殺瞬間,它們依舊會盡力排出體內的精子或卵子,讓細胞們在水中受精,以此保障種族的延續。因此,採用直接捕殺的方法雖然能殺掉一批野村水母,但它們的子孫很快又會長大,數量反增不減。
直接捕殺法不奏效,專家們想到了另一個方法,那便是吃掉它們。現在,捕獲野村水母后人們不會立刻將它殺掉,而是會將它製成食品。在日本,人們喜歡將野村水母製成水母粉,而後將粉末融進餅乾中,增加餅乾的韌度和鮮度。在中國的長江流域,大家則習慣於將野村水母製成海蜇。終於,在吃貨們的共同努力下,野村水母的泛濫問題不再那麼嚴重。
研究人員有話說
野村水母強大而可怕,相信許多人的想法都是敬而遠之,只要我們不主動接觸它們,就能相安無事。但是,據外媒報導,每年仍有不少遊泳者或者漁民被它們的外形所吸引,有的人甚至還想與它們親密接觸,這無疑是陷自己的生命安全於不顧。
對此,研究人員溫馨提醒到,野村水母數量繁多,這意味著人類遇上它們的概率也不小,那麼受傷的風險也會相應增加。希望大家勿以生命開玩笑,儘量避開野村水母。
參考文獻:
《science alert》6月20日文章《This Giant Jellyfish's Venom Is So Complex, Scientists Aren't Sure What Makes It Dead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