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給海洋中的生物樹立一個「奇特榜」,那麼水母一定榜上有名,因為水母身上諸多特點是其它動物所沒有的,比如它全身有九成以上都是水,有些種類會發光等等。同時,水母在水中遊動的姿勢往往給人以優美的感覺,因此不少人認為水母是一種優雅的生物。但如果你真的有機會潛水,在海中看到水母后不要輕易靠近,因為它可能是有毒的。
根據報導,前段時間國外的可靠團隊在深海區域發現了一種巨大的水母,經過鑑定這個物種是野村水母。成年野生水母的體型與兩三個成年人相當,所以當時科考人員看到它也不敢馬上就靠近。野村水母和其它種類的水母存在諸多相似的地方,它龐大的身體有九成以上都由水構成,它的頭部也會發光。
讓科考人員不敢輕易靠近的另一個原因是,野村水母還是劇毒水母。據了解,野村水母不僅會攻擊海洋生物,還會攻擊人類,人中了野村水母的毒素後會出現灼燒和紅腫的感覺,這還只是輕微的現象。如果中毒比較深,那麼可能會導致傷者休克甚至是死亡,可見野村水母的毒性不容小覷。
科考人員通過翻閱資料發現,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人類被野村水母毒死的案例,因此他們想知道為什麼野村水母的毒性如此強。幸運的是他們在海中科考的時候嘗試靠近野村水母,最後還成功地從它身上割下一塊觸角。在實驗室中,研究人員對野村水母的觸角進行基因測序,發現它的基因排列要比其它水母的要複雜很多。
為了探究野村水母毒素中各成分所發揮的作用,研究人員將不同基因表達的蛋白質提取出來,然後分別注射入健康小鼠的體內。起初所有的小鼠表面上看起來並沒有出現任何症狀,但過一段時間後不同組別的小鼠出現了不同症狀,有的小鼠直接休克,有的小鼠不停地攝入水分,有的小鼠則沒有明顯的反應。
後來經過鑑定,毒液中不同的蛋白質發揮了各自的作用,比如有的蛋白質會攻擊小鼠的神經系統,從而導致它休克;有的蛋白質會攻擊細胞膜上的鉀通道,從而導致滲透壓失衡,小鼠攝入水分增多。這些實驗說明了野村水母的毒液成分並不單純,而且不同成分可以單獨發揮作用,正是因為它多種成分混雜導致它的毒性增強。
那麼常年生活在海洋中的野村水母對人類有威脅嗎?答案是有的,即使不會直接威脅到人身安全,也會威脅到漁業活動的正常進行。根據記載,日本一些沿海地區在2009年就遭受了大量野村水母的「圍攻」,它們聚集在漁船附近,使得漁民無法正常展開捕魚活動。由此可見,野村水母並不好惹,人類還是要對它保持一定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