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專家披露獵人隱身無人機作戰模式

2020-12-06 中國網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日報導稱,俄軍已經開始S-70「獵人」無人戰機的飛行試驗。俄軍事專家維克託·穆拉霍夫斯基對此表示,「獵人」無人機對敵機發射航空飛彈的決定將由蘇-57長機飛行員下達。

  俄羅斯「獵人」無人機進行試飛

俄羅斯國防工業集團消息人士此前透露,俄軍開始S-70「獵人」無人戰機的飛行試驗。該飛行器完成了數次攜空空飛彈模擬裝置的起飛任務,以評估機載無線電電子設備與彈藥導引頭的適配性。

俄軍事專家穆拉霍夫斯基解釋說,「獵人」無人機的主要用途是在長機-僚機雙機中行動作戰,長機角色由第五代有人駕駛殲擊機蘇-57扮演。「長機蘇-57飛行員將下達使用飛彈的決定。」

穆拉霍夫斯基表示,俄羅斯專家人員目前正面臨研究蘇-57戰機與「獵人」無人機協同行動的艱巨任務。未來「獵人」無人機應具有不僅在1架有人駕駛戰鬥機的雙機編隊中作戰的能力,而且還可以在3架飛行器中隊或在12架飛機大隊框架內行動的能力。

相關焦點

  • 無人機也要空戰?俄羅斯「獵人」掛載空空飛彈,載彈量8噸還隱身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日報導:俄"獵人"重型隱身無人機於阿舒盧克靶場空天軍作戰訓練和作戰應用中心軍用機場進行了多批次試飛
  • 「獵人」無人機助力俄空天軍轉型
    現在,飛翼布局已為世人熟知,且世界上許多以對地攻擊為主要使命的大型無人機都不約而同地採用了飛翼布局。如美國的X-47B、歐洲的「神經元」等無人技術驗證機。S-70「獵人」無人機之所以也採用飛翼氣動布局,是因為這種氣動布局會給S-70「獵人」作戰效能的提高帶來很多好處。  飛翼氣動布局會顯著提高S-70「獵人」無人機的隱身能力。
  • 俄「獵戶座」無人機首射飛彈
    俄「獵戶座」無人機據俄新網報導,俄軍「獵戶座」無人機近日順利完成小型飛彈試射任務,並摧毀所有地面目標。這是該型無人機首次進行飛彈發射,標誌著俄軍無人機正式進入察打一體時代。「獵戶座」無人機是俄軍首款國產察打一體無人機,最大起飛重量1100千克,最大有效載荷250千克,升限7500米,留空時間可達24小時。據俄塔社報導,2020年4月,由3架無人機和2個指揮所構成的首套「獵戶座」無人機系統已正式交付俄國防部進行測試。俄專家認為,「獵戶座」無人機在俄軍的運用前景十分廣闊。
  • 中國「暗劍」VS俄羅斯「獵人」,隱身無人機對比,誰更勝一籌?
    獵人無人機 12月2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稱,俄軍已經在阿舒盧克靶場對「獵人」重型攔截殲擊無人機進行了首批多次試飛。並且,該型無人機在此之前已經執行了一系列飛行任務,評估了飛行性能和主要機載系統的運行情況。有關人員說道:「『獵人』無人機攜載空對空功能模擬飛彈從阿舒盧克靶場空天軍作戰訓練和作戰應用中心軍用機場起飛,執行了數次飛行任務。這種飛彈的作戰實彈用於摧毀其他飛行器。」 據悉,「獵人」重型攔截殲擊無人機長為19米,翼展14米,起飛重量為20噸,最高時速約1000千米。
  • 俄首架「獵戶座」無人機入役 專家:將機器人戰爭推向新境界
    新聞回顧:俄羅斯國防部日前籤署了接收首架「獵戶座」無人機的驗收書。俄羅斯無人機系統專家表示,接受該型無人機對於俄軍來說是期待已久且非常重要的事件,因為,此前俄軍中沒有這類大型無人機。那麼,「獵戶座」是一型什麼樣的無人機?
  • 俄重型隱身無人機曝光 俄媒:比美國先走一步 可與蘇-57配合作戰
    圖1 牽引中的「鰩魚」隱身無人機據稱,早在2018年6月,俄羅斯文傳電訊社就報導稱,俄羅斯第六代無人機進行了測試,計劃在今年首飛。而近日,美國媒體曝出一架俄羅斯隱身無人機去年11月在西伯利亞進行測試的照片,通過對照片的分析,美國媒體稱,這款隱身無人機尺寸與美國F/A-18「大黃蜂」戰鬥機相差無幾,應該就是2011年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開始研發的俄羅斯第六代無人機「鰩魚」,並同目前世界主流的偵察/攻擊無人機不同,「鰩魚」隱身無人機是同美國X-45無人機一樣的無人作戰飛機。
  • 隱身、自動控制、蜂群作戰,美軍下代戰術無人機會是這個樣子
    之後此類無人機開始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擴散,參與了越來越多的戰爭和衝突,例如中國的「翼龍」系列、土耳其的TB-2無人機。但是客觀看待,MQ-9「收割者」一類的無人機不具備隱身能力、飛行高度有限、控制半徑有限和反制能力缺失,在面對具備強大野戰和區域防空力量的地面作戰力量時將會非常脆弱,更何況是具備強大制空能力的空軍時將會成為被獵殺的對象。
  • 俄羅斯高調秀S70無人機改進版模型 所有機身上非隱身設計全沒了?
    蘇霍伊公司正在打算讓自己的無人作戰飛行器更加具有隱身性能秘,這將有助於克服蘇-57的一些缺點。 蘇霍伊的S-70 Hunter-B(Okhotnik-B)無人作戰飛行器(UCAV)的存在是近十年來俄羅斯最大的軍事航空發展項目之一。該飛機最初於1月份正式亮相,其首次飛行發生在8月初。
  • 中方空軍彎道超「美」開始,無人機大勝有人機,中方獨具優勢
    2020年8月份,美方進行了多場智能無人機與有人戰機的空戰格鬥,結果無人機以5:0大勝。而且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人類格鬥能力已近極限,而無人機的格鬥能力,只是剛剛起步。很顯然,未來在基本操作領域,將是無人機的天下;而人類飛行員,將負責具有獨特優勢的戰略決策領域。中美俄三國是當今世界上的位列前三的航空大國,那麼,這幾個國家在智能無人機方面,各自發展得怎麼樣了,誰的產品更加先進呢?
  • 新一代戰鬥內容,有人機與無人機聯合作戰,暗劍和殲-20配合不成問題
    有人戰鬥機與無人機配合作戰是新一代戰鬥機的重要內容。無人機在作戰前負責對目標進行偵察和監視,攜帶武器對目標進行打擊,甚至可以對敵方防空系統進行幹擾和壓制等。這方面美國搞了個「忠誠僚機」,計劃與F-35配合作戰,俄羅斯也為其蘇-57研發了S-70「獵人-B」。
  • 俄媒:俄重型攻擊無人機樣機造價約10億盧布
    原標題:俄媒:俄重型攻擊無人機樣機造價約10億盧布  據俄羅斯媒體4日援引俄軍工消息人士的話報導,名為「獵人」的俄重型攻擊無人機單架樣機造價約為10億盧布(約合1.03億元人民幣),待實現大批量生產後,該無人機的單機造價有望降低40%至50%。
  • 「獵戶座」無人機
    也正因為它很亮麗,所以一些無人機爭相以它命名。如美國極光飛行科學公司研發的一款遠程飛行無人機也叫「獵戶座」,但與俄羅斯的「獵戶座」無人機相比,至少現在,前者的光芒要比後者黯淡不少。 今年4月,俄陸軍航空兵接收了第一批3架「獵戶座」無人機。
  • 暗劍無人機公開亮相 或者為下一代國產無人作戰飛機進行技術驗證
    暗劍無人作戰飛機第一次公開亮相是在2006年珠海航展,當時該機以國產無人作戰飛機概念項目名義出現。按照航展資料,暗劍無人機是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的無人作戰飛機方案,它具備高速、高機動性能和隱身性能於一體,主要用於未來空戰。
  • 中國大型無人機被曝服役 可助航母殺手作戰
    中國翔龍高空長航時大型無人機已正式服役,它不僅可以加強軍方對海上目標的跟蹤監視,還可以為東風-21D等遠程反艦彈道飛彈提供高效的引導。綜合12月18日消息,網傳照片顯示,翔龍無人機已被噴上中國空軍的深灰色塗裝,其機身尾部也出現了軍徽圖案,這說明翔龍無人機已正式服役。
  • 無人機「蜂群」作戰,該怎麼看怎麼辦?
    只是近年隨著無人機、人工智慧、自主系統、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無人機「蜂群」作戰又重回人們的視野。美國把無人機「蜂群」技術列為「第三次抵消戰略」五大支撐技術之一,甚至宣稱無人機「蜂群」技術是核武器技術以來軍事技術領域內最重要的發明。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無人機「蜂群」作戰運用?又該如何應對無人機「蜂群」呢?
  • 俄遠東部署先進防空裝備應對威脅
    目前,俄軍在該地區的防空雷達系統不僅能發現距離數百公裡的軍事飛機,還可探測無人機、巡航飛彈和高超音速飛彈。俄軍事專家指出,此前,類似的雷達穹頂只在克裡米亞半島部署。據俄媒報導,「天空-M」和「波德廖特」新型雷達系統採用先進的相控陣技術,且全部使用俄國產電子元件建造。
  • 全球最大無人機即將入役,飛行高度兩萬米,專克隱身飛機
    隨著隱身飛機的大量普及,對於傳統的空中作戰體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全新挑戰。首先,誰能夠更加有效及時地發現對方隱身飛機的行蹤,就成為了決定戰場勝負的決定性因素,因此世界主要軍事強國都在不遺餘力地發展反隱身技術。
  • 無人機技術發展路向何方?專家學者建言獻策
    他指出,無人機產業作為戰略新興產業是當今世界各航空航天強國研究的熱點,具有重大的民用和軍用價值。無人機產業發展需要特別強調創新驅動,要從無人機的理念創新、設計創新到運營模式創新,走出一條創新引領的無人機發展路子,推動我國無人機產業上規模、上水平、上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