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的發展,近十年來,無人機的身影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戰場上,具備偵察、攻擊功能的武裝無人機在國際市場上也越來越暢銷,特別是近年來中國「彩虹」系列武裝無人機更是成了國際軍火市場上的搶手貨,而人們似乎卻很少聽說俄羅斯在無人機領域有什麼新的建樹,甚至在2008年俄-格戰爭結束後俄羅斯向以色列批量求購了無人機,顯然俄羅斯之前對發展無人機並沒有什麼興趣,然而近日,一架俄羅斯無人機的照片卻讓全世界對俄羅斯的技術能力刮目相看。
圖1 牽引中的「鰩魚」隱身無人機
據稱,早在2018年6月,俄羅斯文傳電訊社就報導稱,俄羅斯第六代無人機進行了測試,計劃在今年首飛。而近日,美國媒體曝出一架俄羅斯隱身無人機去年11月在西伯利亞進行測試的照片,通過對照片的分析,美國媒體稱,這款隱身無人機尺寸與美國F/A-18「大黃蜂」戰鬥機相差無幾,應該就是2011年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開始研發的俄羅斯第六代無人機「鰩魚」,並同目前世界主流的偵察/攻擊無人機不同,「鰩魚」隱身無人機是同美國X-45無人機一樣的無人作戰飛機。
圖2 正面看「鰩魚」隱身特徵明顯
據媒體報導,2011年俄羅斯政府同蘇霍伊設計局籤署了一項第六代無人機開發協議,授權其研製一款空重20噸左右的單發或雙發重型無人機,並且最高速度可達1000公裡/小時,並將其稱之為「鰩魚」。而「鰩魚」無人機將首次應用AI作戰系統,並具備完全自治能力,也就是說它能夠自主起飛、完成任務,並在沒有人為幹擾的情況下著陸。據俄羅斯文傳電訊社報導稱,俄羅斯開發這一無人機的目的是與其第五代戰鬥機Su-57協同作戰以突破對手的防空網,並稱未來Su-57戰鬥機飛行員將能夠通過數據鏈控制「鰩魚」無人機執行突防、突擊等一系列高風險任務,從而大大減少有人戰鬥機執行此類任務的頻率。
圖3 法國達索牽頭研發的歐洲「神經元」無人作戰飛機
當然,若俄羅斯「鰩魚」隱身無人機最終研發成功,將意味著它將成為世界上第一架能夠執行傳統作戰任務的無人機,也意味著俄羅斯在無人機技術領域正式邁入世界先進行列,甚至將超越美國、歐洲,美國從2006年開始提出無人攻擊機方案並開始研發,但之後退出的MQ-25「黃貂魚」卻僅僅只是一架具備有限情報收集能力的無人空中加油機,儘管它也具備一定的攻擊能力,但美國早已放棄了使其對其成為「自主攻擊平臺」的要求。而歐洲的「神經元」無人攻擊機從1999年研發至今仍然沒有研發成功,最新的進展也僅僅是今年1月同西班牙「颱風」戰鬥機進行伴飛測試。所以,美國媒體並不看好「鰩魚」的發展,畢竟到目前為止,沒有哪個國家真正將這類無人機投入實戰。(利刃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