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晶振引腳xtal1和xtal2信號幅度不同

2020-12-03 電子產品世界

實驗板焊接完畢,isp下載程序失敗,檢查晶振兩個引腳都有始終波形,但是18腳比19腳大得多。查資料得知,因為mpu內部是一個反相放大器,18腳是反相器輸出端,19腳

是輸入。兩個電容去掉照樣可以起振,並且使用STC89C52RC和AT89C52,在沒有電容的情況下時鐘信號都正常。但是stc89c52rc得12腳復位時始終是0,片子有問題,沒發下載程序。用編程器清空,做全空檢查失敗。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15920.htm

XTAL1(19腳)接外部晶體的一個引腳。在單片機內部,它是一個反相放大器的輸入端,這個放大器構成了片內振蕩器。當採用外部振蕩器時,對HMOS單片機,此引腳應接地;對CHMOS單片機,此引腳作為驅動端。
XTAL2(18腳)接外晶體的另一端。在單片機內部,接至上述振蕩器的反相放大器的輸出端。採用外部振蕩器時,對HMOS單片機,該引腳接外部振

這個還很難說是沒起振,你檢查過ALE嗎,只有通過它才能確認是否起振.如果確認沒起振,一般是XTAL1,XTAL2到晶振和電容的線路過長,電容的焊線過長,接地線要儘量接在一起. 蕩器的信號,即把外部振蕩器的信號直接接到內部時鐘發生器的輸入端;對XHMOS,此引腳應懸浮。


相關焦點

  • 單片機晶振電路的作用
    如上圖:晶振是給單片機提供工作信號脈衝的 這個脈衝就是單片機的工作速度 比如 12M晶振 單片機工作速度就是每秒12M 當然 單片機的工作頻率是有範圍的不能太大 一般24M就不上去了 不然不穩定。
  • 單片機晶振的兩個電容的作用
    單片機晶振的兩個電容的作用這兩個電容叫晶振的負載電容,分別接在晶振的兩個腳上和對地的電容,一般在幾十皮發。它會影響到晶振的諧振頻率和輸出幅度,一般訂購晶振時候供貨方會問你負載電容是多少。 各種邏輯晶片的晶振引腳可以等效為電容三點式振蕩器。晶振引腳的內部通常是一個反相器, 或者是奇數個反相器串聯。在晶振輸出引腳 XO 和晶振輸入引腳 XI 之間用一個電阻連接, 對於 CMOS 晶片通常是數 M 到數十M 歐之間.
  • 單片機晶振電路原理及作用
    單片機系統裡都有晶振,在單片機系統裡晶振作用非常大,全程叫晶體振蕩器,他結合單片機內部電路產生單片機所需的時鐘頻率,單片機晶振提供的時鐘頻率越高,那麼單片機運行速度就越快,單片接的一切指令的執行都是建立在單片機晶振提供的時鐘頻率
  • 單片機的外部結構-引腳功能
    晶振的頻率可以在1MHz-24MHz內選擇。電容取30PF左右。  型號同樣為AT89C51的晶片,在其後面還有頻率編號,有12,16,20,24MHz可選。大家在購買和選用時要注意了。如AT89C51 24PC就是最高振蕩頻率為24MHz,40P6封裝的普通商用晶片。
  • 基於瑞薩QzROM單片機的EFT抗幹擾措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17275.htm  關鍵詞:QzROM單片機;EFT;幹擾信號;抗幹擾措施QzROM單片機介紹  QzROM是應用了經過細微化處理的PROM技術的可編程存儲器。QzROM單片機是指搭載了新型存儲器QzROM的瑞薩單片機(圖1),廣泛應用於照相機、可攜式設備、家電及民用設備等。
  • 為什麼單片機外接的晶振頻率那麼低
    打開APP 為什麼單片機外接的晶振頻率那麼低 電工之家 發表於 2019-10-19 09:30:04   現在的高檔單片機或ARM,工作頻率都是幾十兆,上百兆赫茲,然後外接的晶振頻率去只有幾兆,十幾兆,CPU時鐘全部採用內部PLL鎖相倍頻得到。
  • 單片機晶振腳的原理解析
    晶振電路需要2個10-30pF級別的電容作為起振用途,10-30pF具體的值根據不同的晶振頻率不同的單片機而有所不同,作用都是使晶振起振,如果去掉這2個電容,晶振就不會起振,就沒有頻率輸出,單片機就不會工作。
  • 如何判斷單片機是否起振,如何判斷晶振的好壞?
    該怎麼判斷單片機是否起振?如何判斷晶振好壞?這一共有兩個問題,先說說怎麼判斷晶振好壞,晶振是CPU的心臟,晶振好壞直接影響CPU是否能夠正常工作,晶振輸出是一個非常有規律的時鐘波形,想要知道晶振是否有問題,直接使用示波器測量晶振的輸出即可。
  • 一種基於CPLD的單片機脈衝信號源設計
    單片機產生的脈衝信號源由於是靠軟體實現的,所以輸出頻率及步進受單片機時鐘頻率、指令數和指令執行周期的限制。MAX7000系列產品包括MAX7000E、MAX7000S、MAX7000A,集成度為 600~5000可用門,有32~256個宏單元和36—155個用戶I/0引腳。這些基於EEPROM的器件能夠組合傳輸延遲快至5.0ns,16位頻率為178MHz。此外,它們的輸入寄存器的建立時間非常短,能夠提供多個系統時鐘且有可編程的速度/功率控制。
  • hx711模塊接32位單片機哪個引腳
    hx711是一款用得比較多的器件,該晶片與後端MCU 晶片的接口和編程非常簡單,所有控制信號由管腳驅動,無需對晶片內部的寄存器編程。輸入選擇開關可任意選取通道A 或通道B,與其內部的低噪聲可編程放大器相連。hx711接單片機的方法都是大同小異的,那麼hx711模塊接32位單片機哪個引腳了?比如STM32。
  • ds1302晶振不起振_ds1302晶振電路圖
    DS1302時鐘晶片   DS1302的引腳排列如圖:          引腳的功能如下:   X1,X2——32768Hz晶振引腳端;   RST——復位端;   I/O——數據輸入/輸出端;   SCLK——串行時鐘端;   GND——地;   VCC2,VCC1——主電源與後備電源引腳端。
  • 細說單片機晶振電路中22pf或30pf電容的作用
    剛學單片機的學長告訴我單片機的晶振電路中就是用22pf或30pf的電容就行,聽人勸吃飽飯吧,照著焊電路一切ok,從沒想過為什麼,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為什麼所以然,真是悲哀,最近狀態好像一直不太好,也難以說清楚為什麼,前幾天跟著老師去別的實驗室聽課,其實也就是聽一聽老師和師傅給別的實驗室的同學講嵌入式的種種,還有就是那天師傅單獨和談了挺長時間
  • 單片機晶振旁邊電容的作用及振蕩電路的分析
    我想很多的單片機愛好者對晶振兩邊要接22或者30pF的電容不理解,因為電容有些時候是可以不要的。
  • 利用單片機PWM信號進行舵機控制[圖]
    脈衝計數可以利用51單片機的內部計數器來實現,但是從軟體系統的穩定性和程序結構的合理性看,宜使用外部的計數器,還可以提高CPU的工作效率。實驗後從精度上考慮,對於FUTABA系列的接收機,當採用1MHz的外部晶振時,其控制電壓幅值的變化為0.6mV,而且不會出現誤差積累,可以滿足控制舵機的要求。
  • 單片機3種時鐘電路方案對比
    作為單片機研發設計的項目,它的最小電路工作系統包含電源電路、復位電路、時鐘頻率電路;其中電源電路與復位電路,相信工程師都非常容易理解與設計。然而時鐘頻率電路,由於不同的開發項目功能需求不一樣,設計的方案選擇也不盡相同,很難得到有效的統一設計。
  • 單片機最小系統組成電路及其作用
    的引腳編號從1到40,如圖所示。時鐘電路:連接在引腳XTAL1、XTAL2和GND間的電路是時鐘電路(XTAL = External Crystal Oscillator,表示外接晶振)。前面的電源比較好理解,但是什麼是時鐘電路呢?它有什麼用處呢?時鐘電路就像是人的心臟一樣,每時每刻不斷跳動著,對於單片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 晶振有什麼作用,如何選擇合適的晶振,為什麼有時候用內部晶振?
    ,單片機可以看成是在時鐘驅動下的時序邏輯電路,那麼這個所需要的時鐘就是晶振來產生,可以說它的單片機的心臟,讓單片機時刻有脈動,它控制著計算機的工作節奏,晶振的頻率有32.768kHz、1MHz、2MHz、4MHz、8MHz、12MHz……當然,還有很多其他頻率。
  • 單片機最小系統之|復位電路設計
    什麼是單片機的復位電路  單片機的復位電路就是在單片機的復位引腳產生一個復位信號,使單片機處於復位狀態,使單片機的程序從頭執行,從而避免了單片機程序的跑飛。  2. 單片機復位有哪幾種方式  單片機的復位一般有三種方式:上電復位,看門狗復位,手動復位等。  上電復位:單片機在上電瞬間,給復位引腳一個復位信號(一定時間的高電平或者低電平),以實現單片機的復位,待穩定後,單片機開始執行程序。
  • MCS-51單片機的ALE引腳有何功能?信號波形是什麼?
    MCS-51單片機的ALE為地址鎖存信號,每個機器周期輸出兩個正脈衝。在訪問片外存儲器時,下降沿用於控制外接的地址鎖存器鎖存從P0口輸出的低8位地址。
  • 學好單片機必須了解的10個電路
    出現這樣的原因是由於RST引腳內含三極體,即便在截止狀態時也會有少量截止電流,當R取的非常大時,微弱的截止電流通過就產生了高電平。二、LED串聯電阻的計算問題通常紅色貼片LED:電壓1.6V-2.4V,電流2-20mA,在2-5mA亮度有所變化,5mA以上亮度基本無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