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賽。
(圖解:藍移不代表一個物體最終變成藍色,而是整個光譜的頻率會上升。注意這是一個示意圖而不是實際數據;圖源:Christopher S. Baird)
紫移時常發生,我們管它叫藍移。當恆星吸收光,在地球上觀察到的光的顏色取決於它相對地球的運動。如果恆星朝地球移動,它的光被轉移到光譜上跟高的頻率(朝向青/藍/紫/紫外線/X射線/伽瑪射線光譜的尾端)
更高的頻移叫做「藍移」,恆星朝地球移動得越快,就有更多的光被轉移到更高的頻率。相反,如果恆星正在遠離地球,那麼它的光線就被轉移到光譜上更低的頻率(朝向橙/紅/紅外線/微波/無線電頻率尾端)。低頻移被稱為「紅移」,當恆星遠離地球的速度越快,就有更多的光被轉移到低頻的顏色。這個現象被稱為「都卜勒頻移」。這和你在工作中遇到的情景是同樣的原理,當救護車向你駛來時,警報器的音調很高,當救護車從你身邊經過時,警報器的音調就會變低。都卜勒頻移也在警察的雷達槍中運用,通過無線電波在頻率中的轉移來測量你的汽車經過速度有多快。
《天文答案書》的作者查爾斯·劉說到:「當一個物體吸收光,其波長被縮短。相反的,當該物體移動,其波長則出現增長的趨勢。對於可見光來說,光譜偏藍色部分的波長更短,紅色部分的光譜越長。因此,如果光源朝向觀察者移動,那麼對於光的都卜勒效應被稱為「藍移」,朝相反方向為「紅移」。
天文學家可以從觀察恆星的光的顏色,通過都卜勒頻移發現恆星相對地球移動的速度。如果光源的運動是正確的,任何光譜顏色都能轉移成其他顏色。因此,如果一個橙色的光束髮生藍移,不代表其最終的顏色是藍色。而意味著其最終的顏色已經被轉移到光譜的藍色尾部。例如:其顏色已經發生頻移。一束橙色的光因經過「藍移」最終變成黃色。一束橙色的光最終變成紫色也是經過「藍移」。相反的,一束紫色的光經過頻移後變成橙色則是被「紅移」了。當我們講到都卜勒效應,「紅移」應該被稱為「下移」而「藍移」應該被稱為「上移」。舉個例子,如果紫外線(比藍色的頻率跟高)的頻率被升高以至於它最終的顏色變成X射線,我們還是稱之為「藍移」,即使它其實是從藍色轉移開。這種情況只有在你把「藍移」理解為「上移」而不是「向藍色移動」才說得通。
現在有個很有趣的問題出現了,我們管下移叫做「紅移」因為紅色是電磁光譜的可見部分尾端的顏色。紅色也是彩虹的第一個顏色,根據這個推理,我們應該把上移稱為「紫移」因為紫色是電磁光譜可見部分的最頂端顏色。紫色也是彩虹的最後一個顏色,但是我們並不這樣分類。為什麼我們要把上移稱為「藍移」而不是紫移呢?原因是雖然人類理論上能看到紫色,但並不能很好的觀察到紫色,所以它是可見光譜中的最頂端的顏色。結果,藍色成為實際的可見光譜中頂端的顏色,這就是為什麼上移被稱為「藍移」。如此令人困惑的事情似乎可以避免,但事實上得出用藍色作為可見光譜的頂端顏色這一結果一部分是因為人類得出的經驗。
天空包含了所有顏色的光,並在不同時間顯示出不同的顏色。科學地說,天空的色彩峰值從日出到中午發生頻移:紅外線、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紫色、紫外線。但是人類看到的則是:紅色、橙色、黃白色、白色、藍色。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有三種:(1)我們的眼睛看不到紫外線或紅外線。(2)我們的眼睛不能很好的分辨紫色。(3)我們的眼睛把所有顏色都混合為白色。對於我們如何感知天空,光譜從紅色開始到藍色結束。對於在蠟燭上或者營火的白熾火焰也是一樣的。 科學地說,火焰的顏色根據最冷到最熱的排列為:紅外線、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紫色、紫外線。但是人類能看到的是:紅色、橙色、黃白色、白色、藍色。從平時的經驗可以得出,藍色似乎是可見光譜的頂端顏色。這就是為什麼一個往上的都卜勒效應為稱為藍移。如果「紫移」代表著上移,那麼它和藍移的意思其實是一樣的。
(圖解:當恆星的光朝向觀察者移動,光的頻率被升高導致光看起來更「藍」,也被稱為「藍移」,反之亦然,當光源遠離觀察者移動,光的頻率降低導致光看起來更「紅」,也就是「紅移」; 圖源:google)
都卜勒頻移的使用讓天文學家做出了許多有趣的觀察。來自我們星系群以外的恆星的光平均都位紅移。恆星的距離越遠,其更多的光就會被紅移。這個事實揭示了我們的宇宙正在膨脹,並且所有在我們恆星群以外的恆星都在遠離我們。當一顆恆星旋轉時,恆星的一邊相對於它的中心向我們移動,而另一邊則在遠離我們。結果,恆星其中一個邊緣的光會被稍微的紅移而另一邊緣稍微地被藍移。天文學家可以利用這兩種頻移來計算該恆星旋轉的速度有多快。同樣的,該方法也可以用來計算星系旋轉的速度有多快。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質子教授- Dr. Christopher S. Baird-wtamu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