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重構」—移面法、箭頭法(下)

2021-02-28 邏輯不邏輯

本篇繼續補充「立體重構」—移面法、箭頭法

怎麼移?

什麼時候需要移?

如上圖1,當立體圖中三個面(A、B、E)在展開圖中離得比較遠時。為了判斷三個面的位置是否正確,就需要調整面的位置,便於觀察。我們可以將面A、面E分別上移,使A、B、E三個面挨著,如上圖2。

以A面為例,可以將其向上旋轉移動到與C面相鄰,繼續旋轉移動到與D面相鄰,再繼續旋轉移動到與E面相鄰。

可能有小夥伴問了,

為什麼A面不能向下移動到B面的下邊呢?

這裡需要注意,A面和C面是相鄰面,如果A面移到B面下邊,則A面和C面變成相對面,而我們移面的原則是:保持相對面始終相對,相鄰面始終相鄰。

平移

平移一般出現在四個面為一排的展開圖中,如下圖,這時候想像一下「摺紙盒」,B、C、D、F四個面卷一卷剛好圍合成完整的一圈,藍色線條是B面和F面的公共邊,要保證移面後公共邊始終重合,則直接將F面平移到B面上邊即可。

移面位置原則:保持相對面始終相對。

移面確定方向:利用公共邊重合來判定。

箭頭法的本質是用來判斷相鄰兩個面的相對位置關係。關於箭頭的畫法:選定起點,選定路線,畫箭頭。同一道題必須保證相同的起點和路線。如下圖:

圖1中:從A面向B面畫箭頭,C面在箭頭左側

圖2中:從A面向C面畫箭頭,B面在箭頭右側。

註:什麼時候使用箭頭法呢?

當你根據相對面、相鄰面等其他方法均無法排除選項的時候,可以用箭頭法判斷面的相對位置。但箭頭法只能用來做排除,不能直接判定答案。

箭頭方向不一致的,一定排除;

箭頭方向一致的,不一定正確。

例:【題幹】左邊給定的是紙盒的外表面,下列哪項能由它摺疊而成?

【解析】

A項:排除。如下圖所示,該項由面1、面3、面4組成,在展開圖中三個面的交點只與面1和面3中的黑色陰影相鄰,選項不符。(公共點法)

B項:排除。如下圖所示,該項由面2、面3、面5組成,展開圖中面3、面5的其中一個公共點為面5中黑色直角梯形中銳角所在的位置,而選項中不存在此點。(公共點法)

C項:排除。如下圖所示,從面4到面5畫箭頭,展開圖中面6在箭頭的左側,選項中面6在箭頭右側。(箭頭法)

D項:符合。該項由面1、面2、面6組成,相對位置關係與展開圖一致。

【答案】D


一般情況下,能排除其他選項就可以直接鎖定答案,這道題D項正確,在此通過「移面法」驗證一下,希望小可愛們掌握「移面」的精髓哦~

你學廢了嘛?

做兩道真題檢驗一下學習成果吧!

1.【題幹】下面給定的是紙盒外表面的展開圖,右邊哪一項能由它摺疊而成?請把它找出來。

2.【題幹】左邊給定的是紙盒的外表面,下面哪一項能由它摺疊而成?


3.【題幹】左邊給定的是紙盒的外表面,下列哪一項能由它摺疊而成?

2018國考副省判斷真題(上)

2018國考副省真題判斷(下)

━━━━━━━━━━━━━━━━━━━━

邏輯不 | 邏輯

看我,看我,不要迷路啦!

━━━━━━━━━━━━━━━━━━━━

相關焦點

  • 2020寧夏事業單位職測判斷推理:圖形推理之立體類
    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事業單位微信公眾號(nxsyks),寧夏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 6027571,微信號:ht18295188220   行測考試中,圖形推理立體類是非常重要的一塊,這類題目考察學生空間重構能力,看似簡單,但容易錯選,故掌握做題方法很重要。
  • 高考數學:立體幾何異面直線夾角—除了建系做,看看學霸如何秒殺
    立體幾何中的高考高頻題型——求異面直線的夾角屬於中檔題,通常的做法是建系求解,這樣易於操作,但耗時稍長。在高考考場上惜時如金,如果能更快的解答這類題,就可以取得更大的心理優勢,減少潛在的失分,多得分。下面將求異面直線所成角三種方法歸納如下。一、求異面直線夾角之向量法①求兩直線的方向向量;②求兩向量夾角的餘弦;③因為直線夾角為銳角,所以②對應的餘弦取絕對值即為直線所成角的餘弦值.
  • 西安光機所:「雙目立體視覺」實現巡視區月面立體成像
    西安光機所供圖中新網西安1月11日電 (記者 阿琳娜)11日,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工作正常,在「鵲橋」中繼星支持下順利完成互拍,地面接收圖像清晰完好。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西安光機所)研製的全景相機讓全世界人們看到了五星紅旗隨中國製造的探測器在月球背面閃耀。
  • 行測空間重構之解題技巧:一點定位、時針法、坐標法【3】
    三、坐標法 坐標法也是空間重構中一種很實用的方法和技巧。在數學上,我們通過坐標就可以確定方位。而在這裡,我們用箭頭來確定方位。我們六面體當中的一個面,在這個面上畫一個箭頭,這個箭頭上邊、下邊、左邊、右邊的面都可以確定下來,即我們通過坐標法來確定了面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
  • 立體視覺技術讓無人機有了動態智慧眼
    【深圳商報訊】(記者 王海榮)立體視覺是計算機視覺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其目的在於重構場景的三維幾何信息。目前火遍全球的虛擬實境技術,也屬於立體視覺領域的研究範疇。 項目主要完成人之一的王好謙昨日下午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動態立體視覺是運動物體對象的三維信息的感知與重構,其核心共性技術是動態物體對象的高精度立體建模、高效感知和自適應重構,是國際上新一代機器視覺技術的研究熱點與難點,該技術給無人機一雙動態智慧眼。 「我們這個項目實現三大主要技術創新。」
  • 行測技巧:巧解空間重構六面體(相對面與相鄰面)
    若出現無中生有的面直排除(16年以前不常考查,目前常考,區分易錯無中生有的面,下面 會具體講解)2.判定面與面直接的位置關係(1)相對面同時出現——排除(2)相鄰面同時出現——判定相對位置關係>常用:公共邊、公共點、畫邊法(應用不少,而是掌握不深)。
  • HALCON高級篇:立體視覺
    雙目立體視覺用兩個相機,返回差異圖,距離圖,或者3D坐標。下圖展示了一個板子的立體圖像對和板子部件的結果高度圖。雙目立體視覺的基本原理,頂部:立體圖像對;底部:高度圖多視角立體視覺也可以用超過兩個相機,其要麼被用來重構作為3D物體模型被返回的表面,或者去重構單獨的點。
  • 點、線、面、塊在立體空間構成擔任的角色
    點是立體空間構成中的基礎形態,它可能是一個位置,一個連接處,一個視覺上的細部。點在結構中是一種相對概念,有大點與小點之分,大的點有時能產生面的感覺。點的面積在構成中是最小的,但在視覺張力上,作用卻是驚人的——即體現的張力的大小並不以元素的大小來區分,而是與點在結構中的位置有關。
  • 文科立體幾何求體積題目中常用的轉化法
    在使用全國卷的省份中文科數學立體幾何大題第二問一般是考查與體積相關的問題,有關體積的求法常用的思路有以下三種:1.選擇適合的面做底,合適的線段作高直接求出體積,或者通過輔助線作出所需的高線,求出所需的長度
  • 航天科技集團利用AR技術助力嫦娥五號進行月面採樣
    接下來,嫦娥五號探測器將進入月面採樣工作階段。根據央視軍事微博報導,為了這次嫦娥五號任務,航天科技集團利用AR技術進行模擬實驗。為提高採樣的可靠性,在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月球樓搭建了一個「月球模擬實驗室」,在這裡可以看到和當時月面採樣一模一樣的場景,通過AR技術模擬重構月表環境。
  • 移液管、滴定管的使用
    將用待吸液潤洗過的移液管插入待吸液面下1~2cm處用吸耳球按上述操作方法吸取溶液(注意移液管插入溶液不能太深,並要邊吸邊往下插入,始終保持此深度)。當管內液面上升至標線以上約1~2cm處時,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此時若溶液下落至標準線以下,應重新吸取),將移液管提出待吸液面,並使管尖端接觸待吸液容器內壁片刻後提起,用濾紙擦乾移液管或吸量管下端粘附的少量溶液。
  • 技術 移液管的正確使用
    常用的移液管有5,10,25,和50mL等規格(而通常又把具有刻度的直形玻璃管稱為吸量管。常用的吸量管有1,2,5,和10mL等規格),移液管和吸量管所移取的體積通常可準確到0.01mL。將用待吸液潤洗過的移液管插入待吸液面下1~2cm處用吸耳球按上述操作方法吸取溶液(注意移液管插入溶液不能太深,並要邊吸邊往下插入,始終保持此深度)。
  • 高考數學:立體幾何中—點、線、面的位置關係命題規律及解題模板
    立體幾何的解答題主要考查空間線面平行關係、垂直關係的證明以及空間幾何體體積的計算,考題設置通常是先證明後計算,主要考查考生的直觀想像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難度中等.涉及的思想主要有轉化與化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1.點、線、面的位置關係的判定(1)平面的基本性質及有關定理是判斷空間點、線、面位置關係的基礎.
  • 曲面立體的投影
    機件中常見的曲面立體是迴轉體。迴轉面是由一條母線(直線或曲線)圍繞軸線迴轉而形成。
  • 移液管的使用訣竅
    移液管為精密轉移一定體積溶液時用的。1、使用時,應先將移液管洗淨,自然瀝乾,並用待量取的溶液少許蕩洗3次。    2、然後以右手拇指及中指捏住管頸標線以上的地方,將移液管插入供試品溶液液面下約1cm,不應伸入太多,以免管尖外壁粘有溶液過多,也不應伸入太少,以免液面下降後而吸空。
  • 高中數學解立體幾何大題的基本方法(幾何法,向量法等)
    立體幾何一般來說作為第二大題的樣子出現,是很多同學能夠爭取拿到大部分分數或滿分的題目,但往往卻拿不全分數,甚至部分基礎薄弱但堅持學習的同學拿不了幾分,對學習積極性來說是很大的挫敗。但實際上立體幾何更有「套路」,掌握「套路」後比其他大題更容易得分。
  • 最新展訊:線·面·體江心嶼視覺藝術三人展
    面組成體,體構成一個三維可視世界。點、線、面、體,是組成視覺維度的核。這個核也是一切視覺藝術的構成要素。本次展覽的三位藝術家,他們從三種最基本的構成要素入手,又以三種不同的手法表達了「線、面、體」在此處的另一層含義。可以說,這是一次頗具藝術探索精神的對話。線是畫家麥浪筆下的線。他以一支鋼筆,在江心嶼島上攜線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