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繼續補充「立體重構」—移面法、箭頭法
怎麼移?
什麼時候需要移?
如上圖1,當立體圖中三個面(A、B、E)在展開圖中離得比較遠時。為了判斷三個面的位置是否正確,就需要調整面的位置,便於觀察。我們可以將面A、面E分別上移,使A、B、E三個面挨著,如上圖2。以A面為例,可以將其向上旋轉移動到與C面相鄰,繼續旋轉移動到與D面相鄰,再繼續旋轉移動到與E面相鄰。
可能有小夥伴問了,
為什麼A面不能向下移動到B面的下邊呢?
這裡需要注意,A面和C面是相鄰面,如果A面移到B面下邊,則A面和C面變成相對面,而我們移面的原則是:保持相對面始終相對,相鄰面始終相鄰。
平移
平移一般出現在四個面為一排的展開圖中,如下圖,這時候想像一下「摺紙盒」,B、C、D、F四個面卷一卷剛好圍合成完整的一圈,藍色線條是B面和F面的公共邊,要保證移面後公共邊始終重合,則直接將F面平移到B面上邊即可。
移面位置原則:保持相對面始終相對。
移面確定方向:利用公共邊重合來判定。
箭頭法的本質是用來判斷相鄰兩個面的相對位置關係。關於箭頭的畫法:選定起點,選定路線,畫箭頭。同一道題必須保證相同的起點和路線。如下圖:
圖1中:從A面向B面畫箭頭,C面在箭頭左側
圖2中:從A面向C面畫箭頭,B面在箭頭右側。
註:什麼時候使用箭頭法呢?
當你根據相對面、相鄰面等其他方法均無法排除選項的時候,可以用箭頭法判斷面的相對位置。但箭頭法只能用來做排除,不能直接判定答案。
箭頭方向不一致的,一定排除;
箭頭方向一致的,不一定正確。
例:【題幹】左邊給定的是紙盒的外表面,下列哪項能由它摺疊而成?
【解析】
A項:排除。如下圖所示,該項由面1、面3、面4組成,在展開圖中三個面的交點只與面1和面3中的黑色陰影相鄰,選項不符。(公共點法)
B項:排除。如下圖所示,該項由面2、面3、面5組成,展開圖中面3、面5的其中一個公共點為面5中黑色直角梯形中銳角所在的位置,而選項中不存在此點。(公共點法)
C項:排除。如下圖所示,從面4到面5畫箭頭,展開圖中面6在箭頭的左側,選項中面6在箭頭右側。(箭頭法)
D項:符合。該項由面1、面2、面6組成,相對位置關係與展開圖一致。
【答案】D
一般情況下,能排除其他選項就可以直接鎖定答案,這道題D項正確,在此通過「移面法」驗證一下,希望小可愛們掌握「移面」的精髓哦~
你學廢了嘛?
做兩道真題檢驗一下學習成果吧!
1.【題幹】下面給定的是紙盒外表面的展開圖,右邊哪一項能由它摺疊而成?請把它找出來。
2.【題幹】左邊給定的是紙盒的外表面,下面哪一項能由它摺疊而成?
3.【題幹】左邊給定的是紙盒的外表面,下列哪一項能由它摺疊而成?
2018國考副省判斷真題(上)
2018國考副省真題判斷(下)
━━━━━━━━━━━━━━━━━━━━
邏輯不 | 邏輯
看我,看我,不要迷路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