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集團利用AR技術助力嫦娥五號進行月面採樣

2020-12-06 科技快報網

原標題:航天科技集團利用AR技術助力嫦娥五號進行月面採樣

AR讓嫦娥五號的月球土壤採樣將會更加精準可靠。

映維網 2020年12月02日)昨天深夜,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預選著陸區,完成任務關鍵一步。接下來,嫦娥五號探測器將進入月面採樣工作階段。根據央視軍事微博報導,為了這次嫦娥五號任務,航天科技集團利用AR技術進行模擬實驗。

為提高採樣的可靠性,在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月球樓搭建了一個「月球模擬實驗室」,在這裡可以看到和當時月面採樣一模一樣的場景,通過AR技術模擬重構月表環境。據介紹,該模擬場地還先後負責過嫦娥三號、嫦娥四號的任務場景模擬。

根據視頻,在AR技術上航天科技集團採用上了HoloLens 2、Nreal等AR設備,把月面地形搬到了地面實驗室內。月壤重構相關負責人何東旭說:「我們是主要負責了一個月表重建的一個任務,主要是通過AR的先進設備,然後把月表的一個真實的數據傳到我們地面上來,在地面進行構築。構築完之後,通過我們進行月表的一些模擬,完成我們的一個採樣任務。」

著陸器降落到月球後,有兩個探頭會拍攝三維立體圖像回傳到地球,地面工作人員會根據該三維立體圖像來重構這一片風暴洋的 著陸點位置的實時場景。

月壤重構相關負責人何東旭說:「重建之前何重建後的誤差在20毫米以內了,兩釐米以內,就跟月表基本狀態完全一致了。在短時間內一定要把採集的數據進行三維快速地重建。重建完之後投到AR眼鏡裡面,以飛行器的基準點投射到地面上來。這個時間是一個比較有難度的一個點。整個一個過程,我們大概在20分鐘左右就要完成。」

得益於三維重構技術以及AR技術的加持,嫦娥五號的月球土壤採樣將會更加精準可靠。

原文連結:https://news.nweon.com/81103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順利實現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任務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王秉陽)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總體設計部獲悉,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任務順利完成。作為嫦娥五號探測任務的核心關鍵之一,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環節。
  • 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月面完成採樣封裝
    38萬千米外的月球,風暴洋東北部,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靜靜佇立,等候月面起飛時刻的到來。北京時間12月3日23時許,月球坑窪不平的灰色表面上,點綴著幾朵綻放的深色「花朵」。那是嫦娥五號完成首次地外天體採樣後,留下的新鮮印記。摘回一片「明月」,這個中國人千百年來的美好期盼,隨著48小時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翩然落月,變得更加觸手可及。
  • 510所擔綱嫦娥五號 月面採樣返回核心任務
    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首個月面採樣返回任務,也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中至關重要的一步,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將為後續月球及深空探測等任務奠定科學和工程基礎。如果成功,我國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三個獲取月球樣本的國家,相比最近的前蘇聯1976年月球24號採樣返回任務,時隔44年。
  • 嫦娥五號完成月面採樣 首次在地外天體點火起飛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今別月宮去 採得月壤歸(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嫦娥五號上升器飛行過程。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據介紹,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之後就進入了「挖土」的工作模式。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介紹,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模式。
  • 航天科技集團九院助力嫦娥五號「九天攬月」
    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航天科技集團九院771所、13所、704所、772所、7107廠、539廠、165廠、825廠、693廠、289廠、200廠、773所等單位全方位參與嫦娥五號探測器和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的研製,助力嫦娥五號「九天攬月」。
  • 嫦娥五號如何在月球「挖土」「打包」航天專家揭秘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任務
    12月3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消息: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至此,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任務順利完成。
  • 嫦娥五號實現月面軟著陸,後續任務將開創中國航天史上的多個首次
    《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這意味著中國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探月任務——嫦娥五號任務月面採樣作業即將拉開帷幕,後續任務將開創中國航天史上的多個首次。嫦娥五號探測器抓總研製單位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詳細介紹了整個著陸過程。
  • 嫦娥五號實現月面軟著陸 後續任務將開創中國航天史上的多個首次
    《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這意味著中國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探月任務——嫦娥五號任務月面採樣作業即將拉開帷幕,後續任務將開創中國航天史上的多個首次。嫦娥五號探測器抓總研製單位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詳細介紹了整個著陸過程。
  • 為順利完成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嫦娥五號經歷了什麼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劉揚】作為嫦娥五號探測任務的核心關鍵之一,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環節。在這個階段,嫦娥五姑娘將在月面選定區域著陸,並使出渾身解數採集月壤,實現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
  • 西安光機所助力嫦娥五號月表採樣
    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在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軌道器攜帶返回器留軌運行,著陸器承載上升器擇機實施月球正面預選區域軟著陸,按計劃開展月面自動採樣等後續工作。
  • 嫦娥五號按計劃開展月面採樣
    來源標題:嫦娥五號按計劃開展月面採樣 完成「登月」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立即開始了緊張忙碌的工作。昨天(12月2日)凌晨4時53分,探測器的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正在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月面48小時,嫦娥五號都做了些啥?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介紹道:「鑽取就是通過空心鑽杆的取芯機構,鑽到月球表面兩米深以下處,得到深層樣品的層理信息。表取就是採用機械臂末端固定鏟挖型採樣器,進行表層和次表層月壤採集,實現多點、多次採樣。」這兩種方式互為備份,不僅可以提高採樣的成功率和可靠性,同時也能夠獲得更為豐富的樣品種類,為後續科學家研究提供更多可靠的原始資料。
  • 月面48小時,嫦娥五號都做了些啥?
    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科研人員為嫦娥五號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鑽取和表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介紹道:「鑽取就是通過空心鑽杆的取芯機構,鑽到月球表面兩米深以下處,得到深層樣品的層理信息。表取就是採用機械臂末端固定鏟挖型採樣器,進行表層和次表層月壤採集,實現多點、多次採樣。」
  • 【雲關注•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完成 嫦娥「五姑娘」,期待你...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介紹道:「鑽取就是通過空心鑽杆的取芯機構,鑽到月球表面兩米深以下處,得到深層樣品的層理信息。表取就是採用機械臂末端固定鏟挖型採樣器,進行表層和次表層月壤採集,實現多點、多次採樣。」這兩種方式互為備份,不僅可以提高採樣的成功率和可靠性,同時也能夠獲得更為豐富的樣品種類,為後續科學家研究提供更多可靠的原始資料。
  • 「天津力量」助力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月球無人採樣任務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 將實現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意義重大。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 將在預選區域開展月面採樣工作
    12月1日 23 時 11 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主任 賀軍 對此表示:「這次落月目前看控制精度非常高,為我們後續的月面工作和後續的正常的上升和交會對接返回都打下堅實基礎。」
  • 【雲關注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完成 嫦娥「五姑娘」,期待你回家!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介紹道:「鑽取就是通過空心鑽杆的取芯機構,鑽到月球表面兩米深以下處,得到深層樣品的層理信息。表取就是採用機械臂末端固定鏟挖型採樣器,進行表層和次表層月壤採集,實現多點、多次採樣。」這兩種方式互為備份,不僅可以提高採樣的成功率和可靠性,同時也能夠獲得更為豐富的樣品種類,為後續科學家研究提供更多可靠的原始資料。
  • 嫦娥五號完成月面採樣 首次在地外天體點火起飛 今別月宮去 採得月...
    據介紹,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之後就進入了「挖土」的工作模式。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603698)中心副主任、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介紹,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模式。
  • 月面「挖土」,嫦娥五號有絕招
    《環球時報》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北京時間2日4時53分,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助力嫦娥五號奔月採樣返回 中科院承擔突破系列關鍵技術
    中新網北京11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實施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24日凌晨成功發射。應用在嫦娥五號探測器上的鎂合金天線接收器外殼和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上的鎂質慣組支架的腐蝕防控核心技術,均由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科研團隊研製而成,滿足航天裝備地面環境及空間環境複雜的綜合要求。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製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和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隨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將助力開展月球採樣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