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立體幾何中—點、線、面的位置關係命題規律及解題模板

2021-01-08 高考數學速解張老師

立體幾何的解答題主要考查空間線面平行關係、垂直關係的證明以及空間幾何體體積的計算,考題設置通常是先證明後計算,主要考查考生的直觀想像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難度中等.涉及的思想主要有轉化與化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

1.點、線、面的位置關係的判定

(1)平面的基本性質及有關定理是判斷空間點、線、面位置關係的基礎.

(2)對點、線、面位置關係的判斷,常採用窮舉法,即對各種關係都進行考慮,要充分發揮模型的直觀性作用.

(3)對空間直線、平面平行或垂直等位置關係命題的真假判斷,常採用構圖法(尤其是長方體)、現實實物判斷法(如牆角、桌面等)、排除篩選法等.另外,若原命題不太容易判斷真假,可以考慮它的逆否命題,判斷它的逆否命題的真假,再根據原命題與逆否命題真假性相同得出原命題的真假.

2.點、線、面的位置關係的判定的解題模板

(1)作:往往先做輔助線,對於等腰則連中點,沒有等腰一般作高線。

(2)證:即證明,綜合運用平行,垂直判定或性質定理找到證明結論所需的幾何量。

(3)算:藉助餘弦定理,或三角函數計算出結論所求的幾何量。

例1:[2017全國卷Ⅰ,6,5分]

在下列四個正方體中,A,B為正方體的兩個頂點,M,N,Q為所在稜的中點,則在這四個正方體中,直線AB與平面MNQ不平行的是( )

命題意圖:本題主要考查線面位置關係等基礎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及轉化與化歸思想的應用.

解析:(解法一)對於選項B,如圖所示,連接CD,因為AB∥CD,M,Q分別是所在稜的中點,所以MQ∥CD,所以AB∥MQ,又AB平面MNQ,MQ平面MNQ,所以AB∥平面MNQ.同理可證選項C,D中均有AB∥平面MNQ.選A.

(解法二)對於選項A,設正方體的底面對角線的交點為O(如圖4-3所示),連接OQ,則OQ∥AB,因為OQ與平面MNQ有交點,所以AB與平面MNQ也有交點,即AB與平面MNQ不平行,故選A.

答案:A

例2:[2018全國卷Ⅲ,19,12分]

如圖,矩形ABCD所在平面與半圓弧CD所在平面垂直,M是弧CD上異於C,D的點.

⑴證明:平面AMD⊥平面BMC;

⑵ 線段AM上是否存在點P,使得MC∥平面PBD?說明理由.

思路分析:(1)先證BC⊥DM,再證DM⊥CM即可。(2)連接AC,BD,且AC,BD的交點為O,則說明是否存在點P滿足OP∥MC即可。

解析:(1)∵正方形ABCD⊥半圓面CMD,

∴AD⊥半圓面CMD,∴ AD⊥平面MCD.

∵CM在平面MCD內,∴ AD⊥CM,又∵M是半圓弧CD上異於C,D的點,∴ CM⊥MD.又∵AD∩DM=D,∴CM⊥平面ADM,∵ CM在平面BCM內,∴平面BCM⊥平面ADM.

(2)線段AM上存在點P且P為AM中點,證明如下:

連接BD,AC交於點O,連接PD,PB,PO;在矩形ABCD中,O是AC中點,P是AM的中點; ∴OP∥MC,∵ OP在平面PDB內,MC不在平面PDB內,∴MC∥平面PDB.

總結:(1)證明點共線問題的方法:①公理法:先找出兩個平面,然後證明這些點都是這兩個平面的公共點,再根據基本公理3證明這些點都在交線上;②同一法:選擇其中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然後證明其餘點也在該直線上.

(2)證明線共點問題的方法:先證兩條直線交於一點,再證明第三條直線經過該點.

(3)證明點、直線共面問題的方法:①納入平面法:先確定一個平面,再證明有關點、線在此平面內;②輔助平面法:先證明有關的點、線確定平面α,再證明其餘元素確定平面β,最後證明平面α,β重合.

相關焦點

  • 高二數學立體幾何大題的八大解題技巧
    1平行、垂直位置關係的論證的策略  (1)由已知想性質,由求證想判定,即分析法與綜合法相結合尋找證題思路。  (2)利用題設條件的性質適當添加輔助線(或面)是解題的常用方法之一。  (3)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在高考題中使用的頻率最高,在證明線線垂直時應優先考慮。
  • 高考數學:立體幾何——求幾何體體積與表面積命題分析和解題模板
    立體幾何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內容,在高考中一般是兩道小題,一道大題.小題常以三視圖和常見的空間幾何體(尤其是球)為載體,求解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考查考生的直觀想像能力與數學運算能力。用公式法求解規則的簡單幾何體的體積與表面積的解題模板:利用柱體、錐體、臺體、球體的表面積與體積的公式,求解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體積等,破解此類題的關鍵點如下.①定類別。根據幾何體的定義及其結構特徵確定該幾何體是柱體、錐體還是球體,或者是簡單組合體等.
  • 把握歷年高考命題規律 高考數學130+沒問題
    縱觀歷年高考(課程)命題的規律,解析幾何主要圍繞主幹知識--橢圓的方程和性質,運用圓心的軌跡、圓錐曲線的定義、性質、橢圓標準方程的變形、直線斜率、圓的性質和平面幾何知識推證橢圓的一些基本性質,會對圓錐曲線中的存在性、唯一性、不變性、恆成立等性質進行論證、運用。 2、三角形題年年考,失分嚴重怎麼辦?
  • 高考數學——備考策略研究,解析幾何計算的5個技巧!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平面解析幾何命題的主要特點有∶一是以過特殊點的直線與圓錐曲線相交為基礎設計"連環題",結合曲線的定義及幾何性質,利用待定係數法先行確定曲線的標準方程,進一步研究弦長、圖形面積、最值、取值範圍等;二是以不同曲線(圓、橢圓、拋物線)的位置關係為基礎設計
  • 2020高考數學重難點突破:立體幾何與空間向量,教研二輪複習推薦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備戰2020高考數學」優質內容:立體幾何與空間向量。通過研究高考考綱,結合同學們的失分點,整理出了這份備考資料,希望能夠幫大家解決一些疑難點。請大家繼續往下閱讀正文。、以公共始點為始點的對角線所表示的向量.
  • 堵住失分漏洞,跟著新東方在線抓住高考數學兩大關鍵板塊
    新東方在線老師提醒同學們,高考數學失分的罪魁禍首普遍是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夯實基礎知識、梳理知識脈絡、加強解題方法的滲透和運用正是此複習階段的主旋律。因此,同學們想要輕裝備戰高考,取得理想成績,必須高度重視問題,並及時糾正。
  • 高考數學突破140分:圓錐曲線中的定值問題的命題規律和解題技巧
    圓錐曲線中的定點、定值問題是高考中的常考題型,以解答題為主,難度一般較大,注重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的應用.事實上,若A,B中有一個點與點P(1,2)重合,則不能滿足直線PA,PB與y軸相交,故應捨去。定點問題解題技巧:(1)引進參數法。
  • 吳國平:培養空間想像能力,需處理好「點線面」之間的關係
    高考數學的《考試大綱》對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提出以下要求:能根據條件作出正確的圖形,根據圖形想像出直觀形象;能正確的分析出圖形中的基本元素及相互關係;能對圖形進行分解,組合與變換;會運用圖形與圖表等手段形象的揭示問題的本質。
  • 立體幾何中的動點軌跡問題
    這類問題在高考中並不常見,或者說在高考中出現得並不明顯,但在用空間向量求二面角時偶爾會遇到一種題目,即需要用到的點並不是一個確定的點,而是在一個面上的動點,且這個點還滿足一些特定的值或平面幾何關係,此時需要根據條件確定出動點所在的軌跡,在每年高考前的模擬題中也會遇到這種題目,若在選填中,則一般位於壓軸或次壓軸位置,求幾何體中動點的軌跡或者與軌跡求值相關的問題
  • 高考數學題型全歸納
    高考數學題型歸納題型1、集合的基本概念題型2、集合間的基本關係題型3、集合的運算題型4、四種命題及關係題型5、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的判斷與證明題型6、求解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中的參數範圍題型7、判斷命題的真假題型8、含有一個量詞的命題的否定題型9
  • 小時候玩「俄羅斯方塊」,我愛上了高考數學的「幾何」!
    然而對於小編這種被媽媽的掃帚管得很嚴的孩子就很少有機會去那些地方了,只能在家玩點下面這個俄羅斯方塊。其實這個遊戲是很有意思的:剛開始的時候,你感覺就算玩一輩子,自己也不會把方塊堆到頂上去啊!可是,就在那不經意間我們就「化攻擊為防守」了。而且那種突然的衰退讓我們措手不及,這可能和方塊的幾何分布規律以及下落的速度有很大的關係。
  • 高考數學倒計時,立體幾何有關的題型是必考熱點
    高考數學倒計時, 立體幾何有關的題型是必考熱點,典型例題分析1:如圖,在底面為梯形的四稜錐S﹣ABCD中,已知AD∥BC,∠ASC=60°,AD=DC=√2,SA=SC=SD=2.(Ⅰ)求證:AC⊥SD;(Ⅱ)求三稜錐B﹣SAD的體積.
  • 高中數學丨立體幾何公式、空間幾何、線面關係……壓軸大題解題...
    今天老師分享的是高中數學壓軸題部分:空間幾何圖形部分的解題方法及常用公式及變化,建議收藏。空間幾何體的體積 03 線線的位置關係
  • 2019高考數學二輪微專題:拋物線焦點弦速解結論及解題思維模板!
    2019高考數學二輪微專題:拋物線焦點弦速解結論及解題思維模板!1.拋物線焦點弦常用的幾個結論2.拋物線解題分析思維模板3.用定義性質轉化法求最值程序根據平面幾何中的最值的結論,如兩點間線段最短等,求出目標代數式的最值;或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目標代數式的最值.
  • 高考數學壓軸題:導函數中零點或極值點求參題的命題規律解題技巧
    導函數中結合零點或極值點求參數取值範圍題是高考命題的重點與熱點之一,主要有以下命題角度:(1)利用導數研究函數的單調性、極值、最值;(2)利用單調性、極值、最值求參數的取值範圍.題型以解答題為主,選擇、填空題中也有涉及,其中解答題屬於高考中的壓軸題之一,選擇題、填空題屬於中檔題,分值5~12分.
  • 高一數學攻略:數學解題技巧口訣
    導語:初中升入高中後,數學學習的難度增大了好多。首先便表現在知識點的增多,好多同學剛上高中後,抱怨在課堂上聽得挺明白,但是課下便不會做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知識點太多而又不熟練的原因。因此,在這裡推薦一篇高一數學解題技巧口訣,涵蓋了高一絕大部分知識點,簡單易懂,希望能幫助大家。
  • 2007高考60天衝刺名師大講堂——數學專場
    專題引入,強化主幹知識,運用知識橫向和縱向聯繫,把所學的知識連成線,鋪成面,織成網,構建新的知識網絡。  07年高考數學八大熱點  在複習當中,除了基礎以外,還要注意高考的熱點內容。作為學生來講,在這些方面有突破,特別是好的學生應該在這方面多加強研究、探討,找出它的相關規律。  第三、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是高中數學新增內容。它和函數、三角函數、解析幾何、數列以及立體幾何所有的知識都有一定的聯繫。
  • 高考數學大題的解題技巧及解題思想
    【導語】數學是很多小夥伴的拉分項目,尤其是的數學大題,在高考時很多同學做到大題的時候往往因為時間不夠導致數學試卷不能寫完,試卷得分不高,掌握大題的解題思想可以幫助同學們快速找到解題思路,節約思考時間。所以無憂考網專門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數學大題的解題技巧和高考數學五大解題思想,幫助同學們更好地提分!
  • 突破140分:圓錐曲線中最值與取值範圍問題的命題規律和解題技巧
    圓錐曲線中的最值與取值範圍問題的命題規律和解題技巧命題規律圓錐曲線中的最值與取值範圍問題是高考中的常考題型,以解答題為主,難度一般較大,注重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的應用.主要的命題角度有:(1)涉及距離、面積的最值以及與之有關的一些問題
  • 吳國平:高考數學高分的保障,會解平面解析幾何相關問題
    如高考數學對直線、圓、圓錐曲線知識的考查可以說年年考,這些重點內容在高考數學當中佔據相當高的分值。從跟平面解析幾何相關的題型來看,不僅考查基本知識內容,更重點考查相關的思想方法。具體考查到的知識內容有直線方程的點斜式、圓的標準方程、圓錐曲線的定義、標準方程、幾何性質等等,這些知識內容不僅是平面解析幾何的基礎,更是高考命題老師的出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