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管、滴定管的使用

2021-01-14 一起學習吧go

一、移液管的使用

根據所移溶液的體積和要求選擇合適規格的移液管使用,在滴定分析中準確移取溶液一般使用移液管,反應需控制試液加入量時一般使用吸量管。

1.檢查儀器

檢查移液管的管口和尖嘴有無破損,若有破損則不能使用;

2.洗淨儀器

先用自來水淋洗後,用鉻酸洗滌液浸泡,操作方法如下:用右手拿移液管或吸量管上端合適位置,食指靠近管上口,中指和無名指張開握住移液管外側,拇指在中指和無名指中間位置握在移液管內側,小指自然放鬆;左手拿洗耳球,持握拳式,將吸耳球握在掌中,尖口向下,握緊吸耳球,排出球內空氣,將吸耳球尖口插入或緊接在移液管(吸量管)上口,注意不能漏氣。慢慢鬆開左手手指,將洗滌液慢慢吸入管內,直至刻度線以上部分,移開吸耳球,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移液管(吸量管)上口,等待片刻後,將洗滌液放回原瓶。並用自來水衝洗移液管(吸量管)內、外壁至不掛水珠,再用蒸餾水洗滌3次,控幹水備用。

3.吸取溶液

搖勻待吸溶液,將待吸溶液倒一小部分於一洗淨並乾燥的小燒杯中,用濾紙將清洗過的移液管尖端內外的水分吸乾,並插入小燒杯中吸取溶液,當吸至移液管容量的1/3時, 立即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取出,橫持並轉動移液管,使溶液流遍全管內壁,將溶液從下端尖口處排入廢液杯內。如此操作,潤洗了3-4次後即可吸取溶液。

將用待吸液潤洗過的移液管插入待吸液面下1~2cm處用吸耳球按上述操作方法吸取溶液(注意移液管插入溶液不能太深,並要邊吸邊往下插入,始終保持此深度)。當管內液面上升至標線以上約1~2cm處時,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此時若溶液下落至標準線以下,應重新吸取),將移液管提出待吸液面,並使管尖端接觸待吸液容器內壁片刻後提起,用濾紙擦乾移液管或吸量管下端粘附的少量溶液。(在移動移液管或吸量管時,應將移液管或吸量管保持垂直,不能傾斜)

4.調節液面

左手另取一乾淨小燒杯,將移液管管尖緊靠小燒杯內壁,小燒杯保持傾斜,使移液管保持垂直,刻度線和視線保持水平(左手不能接觸移液管)。稍稍鬆開食指(可微微轉動移液管或吸量管),使管內溶液慢慢從下口流出,液面將至刻度線時,按緊右手食指,停頓片刻,再按上法將溶液的彎月面底線放至與標線上緣相切為止,立即用食指壓緊管口。將尖口處緊靠燒杯內壁,向燒杯口移動少許,去掉尖口處的液滴。將移液管或吸量管小心移至承接溶液的容器中。

5.放出溶液

將移液管或吸量管直立,接受器傾斜,管下端緊靠接受器內壁,放開食指,讓溶液沿接受器內壁流下,管內溶液流完後,保持放液狀態停留15s,將移液管或吸量管尖端在接受器靠點處靠壁前後小距離滑動幾下(或將移液管尖端靠接受器內壁旋轉一周),移走移液管(殘留在管尖內壁處的少量溶液,不可用外力強使其流出,因校準移液管或吸量管時,已考慮了尖端內壁處保留溶液的體積。除在管身上標有「吹」字的,可用洗耳球吹出,不允許保留)。

6.清洗儀器

洗淨移液管,放置在移液管架上。

注意事項

1.移液管(吸量管)不應在烘箱中烘乾。

2.移液管(吸量管)不能移取太熱或太冷的溶液。

3.同一實驗中應儘可能使用同一支移液管。

4.移液管在使用完畢後,應立即用自來水及蒸餾水衝洗乾淨,置於移液管架上。

5.移液管和容量瓶常配合使用,因此在使用前常作兩者的相對體積校準。

6.在使用吸量管時,為了減少測量誤差,每次都應從最上面刻度(0刻度)處為起始點,往下放出所需體積的溶液,而不是需要多少體積就吸取多少體積。

7.移液管有老式和新式,老式管身標有「吹」字樣,需要用洗耳球吹出管口殘餘液體。新式的沒有,千萬不要吹出管口殘餘,否則引起量取液體過多。

二、滴定管的使用

滴定管的使用要遵循:「兩檢、三洗、一排氣,正確裝液,注意手法,邊滴邊搖,一滴變色」的使用原則。

(1)兩檢

一是檢查滴定管是否破損;二是檢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如是酸式滴定管還要檢查玻璃塞旋轉是否靈活。

(2)三洗

滴定管在使用前必須洗淨。

一洗:當沒有明顯汙染時,可以直接用自來水衝洗。如果其內壁沾有油脂性汙物,則可用肥皂液、合成洗滌液或碳酸鈉溶液潤洗,必要時把洗滌液先加熱,並浸泡一段時間。所有洗滌劑在洗滌容器後,都要倒回原來盛裝的瓶中。鉻酸洗液因其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而對玻璃的腐蝕作用極小,但考慮到六價鉻對人體有害,不要多用。無論用肥皂液、洗液等都需要用自來水充分洗滌。

二洗:用蒸餾水淌洗2~3次,每次用5~10ml蒸餾水。

三洗:用欲裝入的標準溶液最後淌洗2~3次,每次用5~10ml溶液,以除去殘留的蒸餾水,保證裝入的標準溶液與試劑瓶中的溶液濃度一致。

(3)標準溶液的裝入

裝入標準溶液之前先將試劑瓶中的標準溶液搖勻,裝時,先把活塞完全關好。然後左手三指拿住滴定管上部無刻度處,滴定管可以稍微傾斜以便接受溶液,右手拿住試劑瓶往滴定管中倒溶液。小瓶可以手握瓶肚(瓶籤向手心)拿起來慢慢倒入,大瓶可以放在桌上,手拿瓶頸使瓶傾斜讓溶液慢慢傾入滴定管中,直到溶液充滿零刻度以上為止。注意裝液時,決不能藉助於其他儀器(如滴管、漏鬥、燒杯等)進行,一定要用試劑瓶直接裝入。如標準溶液在容量瓶中,則由容量瓶直接裝入。

(4)排氣

即排除滴定管下端的氣泡。將標準溶液加入滴定管後,應檢查活塞下端或橡皮管內有無氣泡。如有氣泡,對於酸式滴定管可以迅速轉動活塞,使溶液急速流出,以排除空氣泡。對於鹼式滴定管先將滴定管傾斜,將橡皮管向上彎曲,並使滴定管嘴向上,然後捏擠玻璃珠上部,讓溶液從尖嘴處噴出,使氣泡隨之排出。橡皮管內氣泡是否排出橡皮管對光照著檢查一下。排除氣泡後,調節液面在「0.00」ml刻度,或在「0.00」刻度以下處,並記下初讀數。

(5)滴定管的讀數手拿滴定管上端無溶液處使滴定管自然下垂,並將滴定管下端懸掛的液滴除去後,眼睛與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進行讀數,要求讀準至小數點後兩位。讀數方法如下。

普通滴定管裝無色溶液或淺色溶液時,讀取彎月面下緣最低點處;對溶液顏色太深,無法觀察下緣時,應從液面最上緣讀數。讀取時,視線和刻度應在同一水平面上,最好面向光亮處,滴定管的讀數是自上而下的,應該讀到小數點後第二位(即要求估計到±0.01ml),在裝好標準溶液或放出標準溶液後,都必須等1~2分鐘,使溶液完全從器壁上流下後再讀數。為了便於讀數,可採用讀數卡。讀數卡是用塗有黑色的長方形(約3cm×1.5cm)的白紙製成的。讀數卡放在滴定管背後,使黑色部分在彎月面下約1mm處,即可看到彎月面的反射層成為黑色,然後讀此黑色彎月面下緣的最低點。溶液顏色深而讀取最上緣時,就可以用白紙作為讀數卡。

(6)滴定操作

使用酸式滴定管滴定時左手控制活塞,大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後,手指略微彎曲,輕輕向內扣住活塞,注意手心不要頂住活塞,以免將活塞頂出,造成漏液。右手持錐形瓶,使瓶底向同一方向作圓周運動。

使用鹼式滴定管時,左手拇指在前,食指在後,握住橡皮管中的玻璃珠所在部位稍上處,向外側捏擠橡皮管,使橡皮管和玻璃珠問形成一條縫隙,溶液即可流出。但注意不能捏擠玻璃珠下方的橡皮管,否則會造成空氣進入形成氣泡。

 



 


相關焦點

  • 移液管與吸量管的使用
    使用移液管或吸量管移取溶液的方法是:(1) 洗滌。使用前移液管和吸量管都要洗滌,直至內壁不掛水珠為止。方法與洗滌滴定管一樣,先用洗液洗,再用自來水衝洗,最後用蒸餾水洗滌乾淨。(2) 潤洗。為保證移取溶液時溶液濃度保持不變,應使用濾紙將管口內外水珠吸去,再用被移溶液潤洗三次,置換移液管或吸量管內壁的水分。潤洗後的溶液應該棄去。(3) 吸取溶液。吸取溶液時,用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拿在管子的刻度上方,插入溶液中,左手用吸耳球將溶液吸入管中(預先捏扁,排除空氣)。
  • 糧油檢驗常用的化學分析儀器:託盤天平、移液管、容量瓶等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下在糧油檢驗中常用的化學分析儀器,包括託盤天平、分析天平、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等。一、託盤天平1、託盤天平一般用於精確度要求不高的稱量。2、託盤天平不宜稱量熱的物品。5、質量在10克以下的物質,使用移動標尺上的遊碼計量。通過加減砝碼和來回移動遊碼使託盤天平平衡,指針停在刻度盤中間位置為平衡。此時,砝碼和遊碼的質量之和就是被稱量物品的質量。重點:調零、左物右碼。二、分析天平1、化驗室裡使用的分析天平有光電天平和電子天平。下圖為電子天平的一種。
  • 移液管的使用訣竅
    移液管是檢化驗經常使用的玻璃計量儀器,有各種形狀,最普通的是中部吹成圓柱形,圓柱形以上及以下為較細的管頸,下部的管頸拉尖,上部的管頸刻有一環狀刻度
  • 技術 移液管的正確使用
    常用的移液管有5,10,25,和50mL等規格(而通常又把具有刻度的直形玻璃管稱為吸量管。常用的吸量管有1,2,5,和10mL等規格),移液管和吸量管所移取的體積通常可準確到0.01mL。移液管的使用主要分為三部分: 1.清洗移液管先用自來水淋洗,後用鉻酸洗滌液浸泡,操作方法如下:用右手拿移液管或吸量管上端合適位置,食指靠近管上口,中指和無名指張開握住移液管外側,拇指在中指和無名指中間位置握在移液管內側,小指自然放鬆;左手拿吸耳球,持握拳式,將吸耳球握在掌中,尖口向下,握緊吸耳球,排出球內空氣,將吸耳球尖口插入或緊接在移液管
  • 移液管、吸量管、內容量移液管的區別(5)
    移液管使用注意事項1.移液管(吸量管)不應在烘箱中烘乾。  2.移液管(吸量管)不能移取太熱或太冷的溶液。
  • 移液管、吸量管、內容量移液管都有啥區別?
    每支移液管上都標有它的容量和使用溫度。那麼,內容量移液管呢?長啥樣?如何定義?和普通移液管外觀上有何不同?有何專門的用途?今天咱們就嘮一嘮三者的區別!  移液管、吸量管、內容量移液管定義上有何不同? 1. 移液管即胖肚吸管。
  • 移液管、吸量管、內容量移液管的區別(1)
    很多人說,帶刻度的叫吸量管,不帶刻度有玻璃肚的叫移液管,是這樣嗎?我們都知道,要求準確地移取一定體積的溶液時,可用各種不同容量的移液管。常用的移液管有1OmL,25mL,和50mL等。移液管的中間為一膨大的球部,上下均為較細的管頸,上端還刻有一根標線。在一定的溫度下,移液管的標線至下端出口間的容量是一定的。
  • 移液管和移液槍比較!
    配標液是否用移液槍?配製標液比如單標配混標,17種元素,用移液槍方便了,只要換槍頭。那麼是否大家都在配製標液時使用移液槍?小編跟很多實驗室分析人員探討過這個問題,但答案卻出乎意料,多數人認為,如果配標準溶液一般用移液管,其它對準確度要求不高的用移液槍,如做重金屬前處理加濃硝酸和雙氧水用移液槍很方便,做灰分實驗加硝酸時也很方便。很多實驗室都會採用移液槍來配置標液,使用移液槍,大都會關注移液槍是否校準過,除此以外,你是否自己校準過呢?
  • 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整理如下:移液管是一種量出式儀器,只用來測量它所放出溶液的體積。它是一根中間有一膨大部分的細長玻璃管。其下端為尖嘴狀,上端管頸處刻有一條標線,是所移取的準確體積的標誌。常用的移液管有5、10、25和50 mL等規格。通常又把具有刻度的直形玻璃管稱為吸量管。常用的吸量管有1、2、5和10 mL等規格。
  • 移液管和刻度吸管的區別
    移液管使用詳細說明圖解來啦!(此篇是對上篇的補充,彌補昨天犯得錯誤)1. 移液管即胖肚吸管,單標線吸管。常用的移液管有1ml、2ml、5ml、10ml、15ml、25ml和50ml等規格(特製另說),是定量試驗中必備量器。2.
  • 滴定管使用操作規程
    滴定管的管壁上有刻度線和數值,最小刻度為0.1毫升,「0」刻度在上,自上而下數值由小到大。二、分類根據所裝溶液性質的不同,分為兩種:鹼式滴定管和酸式滴定管。鹼式滴定管的下端連接一橡皮管,管內放一顆直徑比橡皮管內徑略大一些的玻璃珠,用於控制溶液的滴定速度,橡皮管下端連一尖嘴玻璃管。
  • 【化學技能7】 鹼式滴定管的使用
    4.清潔整理        02  注意事項  1.此考題是從裝液開始(不用洗滌、潤洗,直接加液、,滴定管垂直,視線與零刻度線水平,放液直到液面「0.00ml」處)滴定管滴液原理圖)濾紙擦去滴定管管尖外側溶液3)滴定管插入錐形瓶1-2cm,開始滴定左手拇指在前,食指在後,捏住乳膠管中的玻璃珠所在部位稍上處,捏擠乳膠管,使其與玻璃珠之間形成一條縫隙,溶液即可流出。
  •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是什麼,應該如何正確讀數
    滴定管是用來準確放出不確定量液體的容量儀器。
  • 移液管PK移液器!實驗告訴你哪個更精確
    首先,我們要知道移液管與移液器按照各自的計量標準(JJG 196與JJG 646)標定(校準)的方法是完全一樣的,即使用稱重法對移液體積進行標定。,移液管相對移液器會有更優的實際移液精度表現。
  • 滴定管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4)下部尖嘴內液體不在刻度內,量取或滴定溶液時不能將尖嘴內液體放出。(8)讀數需有兩次,第一次讀數時必須先調整液面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9)讀數時,視線、刻度、液面的凹面最低點在同一水平線上。(11)量取或滴定液體的體積:第二次的讀數(V2)-第一次讀數(V1)。
  • 玻璃儀器你真的會使用嗎?那些容易忽略的玻璃儀器操作禁忌匯總!
    容量分析中準確地測量溶液的體積,是獲得良好分析結果的重要因素因而必須正確使用容量器具,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實際操作時往往存在一些差錯:1.不能正確區分酸式滴定管與鹼式滴定管及其性能,這樣一來便錯誤百出,因為酸式滴定管下端帶有玻璃活塞,不能盛放鹼性溶液,因為鹼性溶液能腐蝕玻璃使活塞轉動而鹼式滴定管下端接有一橡皮管,不能盛放酸或氧化劑等腐蝕橡皮的溶液。
  • 通過光響應水凝膠納米移液管系統進行高保護性單細胞操作
    通過光響應水凝膠納米移液管系統進行高保護性單細胞操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9 21:51:25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張雋佶課題組開發出了用於高保護性單細胞操作的光響應水凝膠納米移液管
  • 葛老師話說實驗室第十九期:玻璃儀器洗滌液的配製2
    之前我們講到了玻璃儀器的常規清洗,那麼本期就大致介紹下實驗室洗滌液的配製。洗滌,簡稱洗液,多用於不便於用刷子洗刷的儀器,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蒸餾瓶等特殊形狀的儀器,也用於洗滌長久不用的杯皿器具和刷子刷不下的結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