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管、吸量管、內容量移液管的區別(5)

2021-02-20 德茂譜斯色譜

移液管使用注意事項

1.移液管(吸量管)不應在烘箱中烘乾。  

2.移液管(吸量管)不能移取太熱或太冷的溶液。

3.同一實驗中應儘可能使用同一支移液管。

4.移液管提出液面後,應用濾紙將沾在移液管外壁的液體擦掉。

5.看刻度時,應將移液管的刻度與眼睛平行,以最下面的彎月面為準。  

6.移液管在使用完畢後,應立即用自來水及蒸餾水衝洗乾淨,置於移液管架上。  

7.移液管和容量瓶常配合使用,因此在使用前常作兩者的相對體積校準。   

8.在使用吸量管時,為了減少測量誤差,每次都應從最上面刻度(0刻度)處為起始點,往下放出所需體積的溶液,而不是需要多少體積就吸取多少體積。  

移液管的清洗 

先用自來水淋洗後,用鉻酸洗滌液浸泡,操作方法如下:

用右手拿移液管或吸量管上端合適位置,食指靠近管上口,中指和無名指張開握住移液管外側,拇指在中指和無名指中間位置握在移液管內側,小指自然放鬆;左手拿吸耳球,持握拳式,將吸耳球握在掌中,尖口向下,握緊吸耳球,排出球內空氣,將吸耳球尖口插入或緊接在移液管(吸量管)上口,注意不能漏氣。慢慢鬆開左手手指,將洗滌液慢慢吸入管內,直至刻度線以上部分,移開吸耳球,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移液管(吸量管)上口,等待片刻後,將洗滌液放回原瓶。並用自來水衝洗移液管(吸量管)內、外壁至不掛水珠,再用蒸餾水洗滌3次,控幹水備用。  

移液管清洗TIPS 

1mL 以上的吸管用吸管專用刷刷洗,0.1mL、0.2mL 和0.5mL的吸管可用洗滌劑浸泡,必要時可以用超聲清洗器清洗。由於鉻酸洗液致癌,應儘量避免使用。若有大量成批的吸管洗後衝洗,可使用衝洗桶,將吸管尖端向上置於桶內,用自來水多次衝洗後再用蒸餾水或無離子水衝洗。

相關焦點

  • 移液管、吸量管、內容量移液管的區別(1)
    移液管、吸量管是實驗室常用必備玻璃儀器。現在吸量管的叫法已經逐漸消失了,改為多刻度移液管了。但是為表區別,本文仍稱為吸量管。
  • 移液管、吸量管、內容量移液管都有啥區別?
    移液管、吸量管是實驗室常用必備玻璃儀器。現在吸量管的叫法已經逐漸消失了,改為多刻度移液管了。但是為表區別,本文仍成為吸量管。很多人說,帶刻度的叫吸量管,不帶刻度有玻璃肚的叫移液管,是這樣嗎?每支移液管上都標有它的容量和使用溫度。那麼,內容量移液管呢?長啥樣?如何定義?和普通移液管外觀上有何不同?有何專門的用途?今天咱們就嘮一嘮三者的區別!  移液管、吸量管、內容量移液管定義上有何不同? 1. 移液管即胖肚吸管。
  • 移液管與吸量管的使用
    如需吸取5.00mL、10.00mL、25.00mL等整數,用相應大小的移液管。量取小體積且不是整數時,一般用吸量管。吸量管是帶有多刻度的玻璃管,用它可以吸取不同體積的溶液。 使用移液管或吸量管移取溶液的方法是:(1) 洗滌。使用前移液管和吸量管都要洗滌,直至內壁不掛水珠為止。方法與洗滌滴定管一樣,先用洗液洗,再用自來水衝洗,最後用蒸餾水洗滌乾淨。(2) 潤洗。
  • 移液管、滴定管的使用
    慢慢鬆開左手手指,將洗滌液慢慢吸入管內,直至刻度線以上部分,移開吸耳球,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移液管(吸量管)上口,等待片刻後,將洗滌液放回原瓶。並用自來水衝洗移液管(吸量管)內、外壁至不掛水珠,再用蒸餾水洗滌3次,控幹水備用。
  • 技術 移液管的正確使用
    移液管是用來準確移取一定體積的溶液的量器,它是一根中間有一膨大球部的細長玻璃管,其下端為尖嘴狀,上端管頸處刻有一條標線,是所移取的準確體積的標誌。常用的移液管有5,10,25,和50mL等規格(而通常又把具有刻度的直形玻璃管稱為吸量管。常用的吸量管有1,2,5,和10mL等規格),移液管和吸量管所移取的體積通常可準確到0.01mL。
  • 移液管和移液槍比較!
    移液管與移液槍的精度要如何比較呢?移液管與移液器比較之大家怎麼看呢?對於兩者的比較,也有人說,兩者都不是絕對的準確,要因人而異,移液管不準的因素大部分來自於操作人,移液槍的不準確性很可能來自移液器本身。
  • 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整理如下:移液管是一種量出式儀器,只用來測量它所放出溶液的體積。它是一根中間有一膨大部分的細長玻璃管。其下端為尖嘴狀,上端管頸處刻有一條標線,是所移取的準確體積的標誌。常用的移液管有5、10、25和50 mL等規格。通常又把具有刻度的直形玻璃管稱為吸量管。常用的吸量管有1、2、5和10 mL等規格。
  • 移液管和刻度吸管的區別
    移液管使用詳細說明圖解來啦!(此篇是對上篇的補充,彌補昨天犯得錯誤)1. 移液管即胖肚吸管,單標線吸管。常用的移液管有1ml、2ml、5ml、10ml、15ml、25ml和50ml等規格(特製另說),是定量試驗中必備量器。2.
  • 移液管的使用訣竅
    移液管是檢化驗經常使用的玻璃計量儀器,有各種形狀,最普通的是中部吹成圓柱形,圓柱形以上及以下為較細的管頸,下部的管頸拉尖,上部的管頸刻有一環狀刻度
  • 糧油檢驗常用的化學分析儀器:託盤天平、移液管、容量瓶等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下在糧油檢驗中常用的化學分析儀器,包括託盤天平、分析天平、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等。一、託盤天平1、託盤天平一般用於精確度要求不高的稱量。2、託盤天平不宜稱量熱的物品。5、質量在10克以下的物質,使用移動標尺上的遊碼計量。通過加減砝碼和來回移動遊碼使託盤天平平衡,指針停在刻度盤中間位置為平衡。此時,砝碼和遊碼的質量之和就是被稱量物品的質量。重點:調零、左物右碼。二、分析天平1、化驗室裡使用的分析天平有光電天平和電子天平。下圖為電子天平的一種。
  • 移液管PK移液器!實驗告訴你哪個更精確
    其次,從測量方法上來看,移液管與移液器標定體積的方式幾乎是完全一樣的,如果標稱精度一致,真實操作蒸餾水以外的液體時精度表現是否完全一致呢?答案是否定的。 為了理解這一點我們需要知道移液管和移液器的結構與吸液原理的差異。
  • 通過光響應水凝膠納米移液管系統進行高保護性單細胞操作
    通過光響應水凝膠納米移液管系統進行高保護性單細胞操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9 21:51:25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張雋佶課題組開發出了用於高保護性單細胞操作的光響應水凝膠納米移液管
  • 傾倒上清,然後通過一個寬口移液管輕輕吸出,去掉儘可能多的上清
    10.先傾倒上清,然後通過一個寬口移液管輕輕吸出,去掉儘可能多的上清。11.加入20mL冰冷的CCMB80緩衝液,並旋動離心瓶中的混合物,輕柔地重懸細胞。當沉澱懸浮好後,再次添加60mL冰冷的CCMB80緩衝液並旋動。如果懸液中依然有塊狀的細胞,非常輕柔地上下吹打將小塊分散開。
  • 田禾院士《德國應化》光響應水凝膠納米移液器用於高度保存單細胞
    納米移液管的內腔為貨物裝載提供了狹窄的空間。在單細胞操作過程中,納米移液器會在循環和跨膜過程中物理穿孔目標細胞並「消除」複雜生理環境的不利影響,從而擴大了其生物學用途,成為具有單分子精度的多功能工具。【科研摘要】作為低分納米移液管方法基於單細胞和原位細胞的操作為闡明細胞內過程提供了可能,並可能有助於提高治療效率和精度。
  • Echo聲波移液:12分鐘Pooling 384個NGS文庫
    事實上Pooling完全可以不需要密集的吸液移液操作,不需要這麼多時間和精力投入,甚至就不需要移液器和吸頭。採用Echo聲波移液系統,12分鐘即可完成384個文庫Pooling1,而手工完成歸一化和Pooling需耗時長達3小時。Echo通過聚焦聲波能量轉移低至2.5nL的樣品,不需要吸頭,無物理接觸。每秒傳輸幾百個液滴實現nL到uL級的液體傳輸。
  • 油液分析技術-粘度的測定方法
    1-Ostwald:奧氏粘度管適用於測定低粘滯性液體的相對粘度,奧氏粘度計的操方法與烏氏粘度計類似。2-Ubbelohde: 烏式粘度管適用於測定透明牛頓液體的運動粘度,根據ASTM D 446標準。4-Houillon:侯式粘度管,根據ASTM D7279-2014標準使用自動Houillon粘度計測定透明和不透明液體運動粘度的標準試驗方法。這些系統有非常準確的溫度控制浴槽組成,其中直流毛細管浸入其中。將通常為10ml的油樣品吸入管中,直到其到達起點。
  • 用嘴吮吸移取充滿病原體的樣本,這在以前實驗室竟是常規操作
    移液操作可能是各種生物醫學或化學實驗裡最常見的操作了。以至於很多人對這些實驗的刻板印象就來自於那些實驗員手持移液槍操作的畫面。然而,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很多科學家竟然都是用嘴來吮吸移液的!那個年代可沒有移液槍這樣的高級玩意,移液需要的真空源基本上只能靠手捏橡膠頭產生。
  • T5管和T8管兩種led日光管之間有哪些區別
    Led日光管的尺寸分別是T5管和T8管,這兩種led日光管區別在於:T5日光燈管尺寸是16MM,而T8日光燈管尺寸是26MM,所以T5日光燈管的直徑更小。計算方式:T5直徑=T*5=5/8英寸=16MM;T8直徑=T*8=1英寸=26MM;其中T是直徑代碼,T=1/8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