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立體幾何求體積題目中常用的轉化法

2020-12-03 曹老師的高中數學課

在使用全國卷的省份中文科數學立體幾何大題第二問一般是考查與體積相關的問題,有關體積的求法常用的思路有以下三種:

1.選擇適合的面做底,合適的線段作高直接求出體積,或者通過輔助線作出所需的高線,求出所需的長度

2.割補法

3.轉化法

今天重點說一下轉化法中的類型,具體題目不再給出,手頭上也沒有對應配套的題目

轉化一:轉化頂點法

這裡的轉化頂點法又可以分為兩種,第一是不改變錐體的頂點,通過轉化頂點可以將一個不好求體積的錐體轉化為規則的可求體積的錐體,例如三稜錐P-ABC可轉化為A-PBC,第二,轉化頂點法也可以改變本來錐體的頂點,比如讓求三稜錐P-ABC的體積,但是高並不好求,即便是轉化頂點也不好求,那麼我們可以把頂點P放到一個與底面平行的平面上,在這個平面上的任意一點到底面的距離都是高而且每條都相等,這樣在從中選取一個容易求高的點即可,此時三稜錐P-ABC的體積可轉化為Q-ABC,例如下面的題目:

在正方體ABCD-A'B'C'D'中,點F和點E分別是CD和BB『的中點,求三稜錐E-A'D'F的體積,在本題目中即可使使用轉化頂點法也可以使用轉化底面法,如果轉化頂點,若選取CC'的中點G,因為EG∥平面A'D'F所以點E和點G到平面A'D'F的距離都相等,所以都可作為三稜錐的高,如果轉化之後,體積即為三稜錐G-A'D'F的體積,很容易求出。

轉化二:轉化底面

依舊利用上題的圖像,轉化底面的意思是將底面三角形擴大,從擴大的平面內找到一個與原來底面面積相等的三角形,這樣既保證了底面積不變同時保證了高不變,如下圖,題目中我們就可以將三角形A'D'F延伸,因為三角形A'GF和三角形A'D'F全等且共面,因此體積可以等價於三稜錐E-A'FG的體積,很容易求出

轉化三:根據比值進行轉化

這種轉化方式很容易理解,例如在四稜錐P-ABCD中,可以將底面拆分成兩個三角形的和,或者利用相似能夠得知兩個三角形邊長或面積的比值,加之同高,所以求得其中一個一個小三稜錐的體積即可求出整個的體積,舉一個文科數學中考過的題目為例:

如下圖:四稜錐P-ABCD中,側面PAD是邊長為2的正三角形,底面ABCD為菱形,∠DAB=60°

(1)證明PB⊥AD

(2)若PB=3,求四稜錐P-ABCD的體積

題目中第一問很容易證明,如果我們把第一問當作結論,在第二問中AF並不是四稜錐的高,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輔助線作出四稜錐真正的高線,這種方法不再給出,但是如果不通過輔助線能否直接求出體積?

如果連接BD,底面ABCD可拆分成三角形ABF和四邊形BFDC,很容易得知ABF和BFDC的面積是1:4,另外在三稜錐P-ABF中因為AF垂直平面PBF,所以我們可把AF當作三稜錐A-PBF的高,三角形PBF作底,即可求出體積,從而求出整個的體積,這種方法也算是割補法中的一種,只是把一個不容易求得的錐體體積轉化到另外一個可求體積的錐體中。

最後:有學生可能會問到在第二個轉化過程中如果把三角形面擴展之後面與邊長的交點位置如何確定,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看下圖:

如果把三角形面ABC擴展,我們可以選用一條邊BC,因為經過BC的平面有無數個,而其中只有一個與ABC共面,因此我們從B點或C點做一條與AC或AB平行的直線,從上面找點即可,這樣就可以保證延伸之後的面與ABC依舊保持共面。

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最後一個多月的時間希望能堅持下去,認真對待每一天。

相關焦點

  • 高中立體幾何---巧求空間幾何體的體積的三個方法
    求空間幾何體的體積是立體幾何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高考的熱點問題之一。(2)【歸納點撥】 割補法是求一般多面體體積的常用方法,運用割補法處理一些比較複雜的幾何體的體積計算問題3.妙在等積,功在代換---等體積法等體積法一般用於求三稜錐的體積,所謂等體積法就是通過變換三稜錐的底面(同時也變換高)來計算三稜錐體積的方法。
  • 立體幾何中的動點軌跡問題
    這類問題在高考中並不常見,或者說在高考中出現得並不明顯,但在用空間向量求二面角時偶爾會遇到一種題目,即需要用到的點並不是一個確定的點,而是在一個面上的動點,且這個點還滿足一些特定的值或平面幾何關係,此時需要根據條件確定出動點所在的軌跡,在每年高考前的模擬題中也會遇到這種題目,若在選填中,則一般位於壓軸或次壓軸位置,求幾何體中動點的軌跡或者與軌跡求值相關的問題
  • 高考數學:立體幾何——求幾何體體積與表面積命題分析和解題模板
    立體幾何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內容,在高考中一般是兩道小題,一道大題.小題常以三視圖和常見的空間幾何體(尤其是球)為載體,求解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考查考生的直觀想像能力與數學運算能力。⑦用公式或定理,利用正弦定理、餘弦定理或勾股定理,求相應的幾何度量(如稜長、高等)。利用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積公式等求面積,並代入相應的柱體、錐體、球體的表面積或體積公式,從而求得幾何體的表面積或體積.
  • 鄭州11中名師評文科數學試卷:對比近五年試卷,今年體現應用與創新
    2020年高考文科試卷考察知識較全面,試卷難度設置較為合理,1-5題,13、14題分別考察複數、集合、幾何關係,概率統計,較為容易。6-10,15題考察指對數運算、三角函數、框圖、等比數列等知識,屬於中等難度;11-12題著重考察解析幾何和立體幾何的難點;17-19題題目考查基本的統計和概率知識、解三角形和立體幾何的位置關係和體積等知識,20題導數問題中規中矩,21題是常見的定點問題。
  • 立體幾何的基本技巧—「截」「展」「拆」「拼」
    在高考中,立體幾何問題常常結合最值問題一塊考察,容易出現在立體幾何的內接或內切幾何體,常用的立體幾何的基本技巧—「截」「展」「拆」「拼」。1「截」指的是截面,平行於柱、錐底面的截面以旋轉體的軸截面,它們集中反映了幾何體的主要元素的數量關係,是能幫助解題的重要工具.
  • 【立體幾何專題】1.三視圖轉化為直觀圖
    高考題目裡面給出三視圖讓求對應的幾何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題目非常常見,網絡上有很多直接秒殺的方法,但是我希望同學們更多的是學一下如何按照常規方法進行計算
  • 用好空間向量使立體幾何問題求解更容易
    幾何求解方法需要一定的想像能力,就像歐幾裡得的幾何問題求解過程,很多題目不具備通用的方法,有時候需要一些「奇思妙想」。有些幾何問題,我們建立坐標系就可以比較方便地求解,坐標系是一個將幾何問題和代數問題之間建立聯繫的非常好的工具。
  • 高二數學立體幾何大題的八大解題技巧
    (1)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①平移法:②補形法:③向量法:  (2)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  ①作出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關鍵是作垂線,找射影轉化到同一三角形中計算,或用向量計算。  ②用公式計算。  (3)二面角  ①平面角的作法:(i)定義法;(ii)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法;(iii)垂面法。
  • 立體幾何-空間角度求法總結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02 | 線與面的夾角 (1)線面夾角範圍:θ∈[0,90°](2)求法(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②向量法:建立坐標系,找方向向量與法向量夾角餘弦值,再轉化去求線面角正弦值(重點掌握)
  • 2020高考全國卷Ⅰ文科數學點評:維納斯後金字塔,常規解法地位重
    試題中的金字塔結合生活實際,考查了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後面大題考法較為常規,體現了回歸基礎的教學導向。立體幾何大題滲透平面幾何定理,考法以及背景較為新穎,但解答題總體難度適中。 第18題考查三角恆等變換以及解三角形。重在考查考生對於餘弦定理、面積公式以及三角恆等變換公式的簡單運用,難度不大。 第19題的知識模塊為立體幾何,考查面面垂直的證明以及三稜錐體積的計算。
  • 2020高考全國卷I 文科數學快評:維納斯後金字塔,常規解法地位重
    在題目設置上,注重對數學基礎知識、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能力的考查,加強與實際生活的結合。立體幾何大題滲透平面幾何定理,考法以及背景較為新穎,但解答題總體難度適中。第18題考查三角恆等變換以及解三角形。重在考查考生對於餘弦定理、面積公式以及三角恆等變換公式的簡單運用,難度不大。第19題的知識模塊為立體幾何,考查面面垂直的證明以及三稜錐體積的計算。
  • 立體幾何奇妙一招:如何速算平面的一個法向量?
    正如牛頓最早使用有向線段表示向量一樣,萊布尼茨在1693年給洛必達的信中就已經使用了行列式,對行列式的貢獻和影響比他人大一些。但就寫作時間而言,最早提出行列式的概念的是日本數學家關孝和,比萊布尼茨早十年。在立體幾何的空間向量方法中,我們用得最多的一種計算就是:求一個平面的法向量n。
  • 高考文科數學怎麼學?高三數學的3點學習方法和3點提升思路
    在高考數學試卷裡,基本上三分之一的題目是基礎題,這些題目要保證做對。剩下的題目會很難,對於數學基礎差的同學,很可能看見後根本就不懂題目中的概念和符號,這時候就需要勤學好問了,不管是同學還是老師,都可以是你請教的對象,尤其是老師。
  • 每天一類題——求平面的法向量
    今天開始我們來分析研究立體幾何中的一些具體問題。先從可以建系的題目來分析。
  • 2019高考全國1卷文科數學,老師給出答案解析,學生看後:真的難
    列舉法能直觀表示出一個集合的所有元素,不需要在求解集合的元素,因此本題非常簡單。第3題:實數大小的比較,並且穿插了對數函數、指數函數、冪函數等的考查,綜合性比較強,但是引入一個中間值後,難度並不大。第4題:本卷引起關注和討論最大的一道題,題目本身難度不大,難度大的是題目太長,如果讀懂題目中會發現,利用初中數學中黃金分割的定義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 高中數學解立體幾何大題的基本方法(幾何法,向量法等)
    立體幾何作為高考數學浙江卷的拿分「大戶」,總分20多分,向來高考數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其中以計算題形式出現的更是重中之重。立體幾何一般來說作為第二大題的樣子出現,是很多同學能夠爭取拿到大部分分數或滿分的題目,但往往卻拿不全分數,甚至部分基礎薄弱但堅持學習的同學拿不了幾分,對學習積極性來說是很大的挫敗。但實際上立體幾何更有「套路」,掌握「套路」後比其他大題更容易得分。
  • 高中數學題目中幾類分割類題目,你會幾種?
    這個分割中考數學中有,高中數學題目也有。下面我們來多舉例子。1.黃金分割與三角函數的結合本題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數的化簡、求值,其中解答中熟練應用三角函數的基本關係式,誘導公式和餘弦的倍角公式,準確運算是解答的關鍵,著重考查推理與運算能力.
  • 球體積的又一精妙求法
    球體積的又一精妙求法以前我們介紹過2000多年前的偉大數學家阿基米德怎樣用一個圓柱減圓錐的方法巧妙求出球體積的公式只是與阿基米德找到的同樣大小體積的立體(圓柱挖掉等高等底面的圓錐)不同,伊夫斯找到了另一也很簡單的立體圖形,這個圖形就是我們很熟悉的四面體。下面給出詳細說明。設球的半徑為R。我們構造一個四面體,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