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4月2日消息(記者劉濤 通訊員張玉靜)給水員是鐵路從工作環境和勞動強度來說相對艱苦的工種,他們在股道中間穿梭,在列車背面堅守,像是璀璨星空中不耀眼的一片星辰,不受關注,默默散發著光和熱。劉曉海是那片星辰中的一顆新星,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融入這片宇宙,用青春詮釋著對這片宇宙的熱愛。
鐵路情點亮青春之火
從小受到家庭的薰陶,幼年喜歡戴著爸爸的大簷帽玩耍的劉曉海,順利畢業入路分配到西安火車站,是非常自豪的,他一直憧憬身穿路服、精神抖擻,在旅客感激和崇敬下工作的樣子,但是得知自己分配到了上水車間,身旁的夥伴卻到了自己所嚮往的客運崗位,內心一開始有些沮喪。初入上水,一面看見師傅們飽經風霜的防護服與滿目瘡痍的雙手,一面感受到他們質樸而又炙熱的眼神,劉曉海備受衝擊,不知所措。
由於工作強度大,環境差,新工往往很難適應,可是不知怎的,每當他感到無助的時候,總會有一雙手向他伸來,給予溫暖。上水的待班室設置在站臺的東邊,但是他從不會安排到最西邊的崗位;接車密集,其他小組人手不夠需要支援的時候,從沒有呼喊過自己的名字;每當輪崗吃飯時,在師傅們相互推脫中又莫名其妙的成為最先吃飯的人。
無聲的默契,讓劉曉海在這幫上水「純爺們」中感受到了父親曾經說過的「鐵路情」,這份「潤物細無聲」的情感撫平了劉曉海心中的落差,鼓勵他克服了新入路的不適,也讓他的心漸漸與這個地方系在了一起。
青春火照亮奮進之路
「走路石頭扎,四季溼鞋襪,夏季熱浪蒸,冬季寒風颳」,列隊、上道、迎車、插管、拔管、送車、下道,周而復始。在「寧受冰凍暴曬之苦,不讓旅客焦渴一時」中品味鐵路真諦,很快,劉曉海從新人變成了熟手,成為了一名合格的給水員、一名鐵路人。
作為一名車站青年,劉曉海覺得「合格」並不是自己奮鬥的終點,開始嘗試將自己的熱情付諸於行動。他成為了最西邊崗位的「守望者」;他成為了微信日常步數榜的「連冠王」;他成為了保障設備的「維修達人」;他成為了午餐時刻的「送飯小哥」......
2019年4月,在主動申請、全力爭取下,劉曉海通過了車間的班組長競聘,成為了一名統領5人的小組長,看似簡單的頭銜給予了他新的挑戰。接班後抄錄當班計劃表,對加開、停運、增減編列車做到了如指掌;作業全程佩戴記錄儀,作業後對車次、股道、編組詳細記錄;股道中觀察鄰線列車動態,時刻對組員進行安全提醒;交班前記錄本組總插管數,條條細節突顯「責任」。壓力並沒有澆滅劉曉海的熱情,風浪中磨練自身,崗位中練就本領,點滴中回饋真情,在他不斷堅持的努力下,他所帶領的小組被評為優秀小組,老師傅們對他刮目相看,紛紛對這位年輕的小劉組長豎起了大拇指。
奮進路堅定勤勉之心
隨著劉曉海在崗位磨練中一步步成長,他愈發感受到車站在日新月異的發展,沒有紮實的業務基本功,就不能適應新時代的變化,作為一名車站青年,需要有與車站相匹配的素質與能力。於是下班後的他,把車間會議室當做自己第二個家,細心歸納從車站畫圖高手請教來的「秘籍」,一遍一遍學習默畫客運結算站示意圖,在他的努力下,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便掌握了在70分鐘內默畫全圖的本領。
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劉曉海主動請纓參加全局技術比武,為了能在工作多年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更為了給車站帶來榮譽,他經常吃住在單位,將8小時外的精力完全投入了學記規章中,然而,由於工作時間短,現場經驗不足,比賽中並沒有取得好的名次,可他學習的步伐並沒有因為失利而停止,這讓跟他一起學習的夥伴難以理解:「我們這些勞務工拿比武去拼轉正資格,你一個正式工,那麼拼命幹嘛?」劉曉海搖搖頭「學習業務的本質是保障工作,參加比武的原因是證明自己,沒有達到要求我就沒有停止腳步」。正如雷鋒的一句名言:「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裡才永遠不會幹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勤勉心書寫璀璨生活
崗位上的劉曉海像是一個激情四射的青年戰士,而生活中的他也是一個閒不住的大男孩,別人下班恨不得抓緊回家,他卻反其道而行之,整天在車站團委、工會、關工委各處跑,青年志願服務活動裡,他是辛勤的志願者;各類文體比賽中,他是積極的參與者;退休老師傅暢談經歷時,他又是最認真的傾聽者。
劉曉海喜歡參加青年座談會、青年演講比賽等活動,他樂於將自己入路以來的工作經驗、心路歷程向身邊的同事、新工分享。「誰遇到愛崗敬業的你,誰讓你如此堅毅。誰看到夜中匆忙的你,誰讓你彼此相依。」改編的一首《青春的你》,闡釋了劉曉海對鐵路、對車站的愛,有的人說他喜歡顯擺、喜歡說教,他也並不在意,因為他心裡清楚,一個人的作用,對於革命事業來說,就如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機器由於有許許多多的螺絲釘的聯接和固定,才成了一個堅實的整體,才能夠運轉自如,發揮它巨大的能量。劉曉海不僅做到了日復一日地堅守付出,更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車站的建設和發展中,他堅信,美好的車站,正是由無數個這樣的個體砥礪堅守,不懈奮鬥得來的,他願做其中最普通的一個,亦願做其中最耀眼的一個。
劉曉海說,「儘管只是車站千名職工中普通的一員,我依然非常熱愛我的工作,熱愛我堅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