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臨空經濟 挪威三文魚24小時到南京

2020-11-24 南報網

2020-07-31 07:56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根據民航業界「1:8投入產出效應」,T1、T2「雙樓合璧」,我市臨空經濟再添新引擎,必將為南京臨空經濟帶來更多的人流、資金和信息。

展望 臨空經濟 挪威三文魚24小時到南京

「引流」效應逐步釋放  臨空經濟「如虎添翼」

南報網訊 根據民航業界「1:8投入產出效應」,T1、T2「雙樓合璧」,我市臨空經濟再添新引擎,必將為南京臨空經濟帶來更多的人流、資金和信息。

繁忙航線招商自帶流量

空港經濟開發區(江寧)在地理位置上和祿口機場無縫對接。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產業基礎,園區目前已成為南京、江寧開發區的航空產業聚集之地,先後獲批「江蘇省航空動力高技術產業基地」和「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去年獲批江蘇省「重點物流產業基地」。

南京市空港經濟開發區(江寧)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T1的擴建啟用,對於該園區是振奮人心的好消息。首先,樞紐作用凸顯。園區去年打通的啟航路直通祿口機場,是園區物流企業來往機場的快速通道。可以預見,未來這條「黃金要道」上奔走的物流車輛數量將大大增加。

其次,T1將助推空港航空運輸業吞吐量擴容、企業壯大。T1建好後,可提供21個近機位並承擔1200萬人次客流量的使用需求。目前,在南京市空港經濟開發區(江寧)駐紮著東方航空、深圳航空、首都航空、吉祥航空、郵政航空等6家基地航空公司,機位和吞吐量的增加,為航空公司的發展壯大擴充了空間載體。

此外,T1對航空運輸業貨運方面也將產生積極影響。作為航空運輸產業雙子之一的航空物流產業,祿口機場現有郵政航空、順豐全貨運航空、中都友邦、金鵬航空、賽誠國際物流等5家航空全貨運(包機)項目,全部落戶空港江寧片區。機位的增加有利於他們增加飛機數量,增加腹艙運貨數量。

按照歷史經驗,繁忙的航線在招商引資方面還「自帶流量」,將吸引物流企業紛至沓來。目前,在空港江寧片區駐紮著天貓昊超、盒馬鮮生等十餘家新零售運營企業,菜鳥骨幹網、蘇寧華東物流中心、孩子王華東總部等40餘家現代物流類項目,銷售年均增幅迅猛,T1的投用呼應了這些物流企業的實際需求,也為未來園區招商引資留下空間想像。

為臨空經濟注入新活力

溧水經濟開發區與祿口機場僅相隔一條秦淮河,是我市空港樞紐經濟區「一主兩翼」布局下的東翼,規劃面積約24.78平方公裡,主要安排圍繞機場集中發展的航空產業和相關配套服務功能。

「按照民航業界『1:8效應』的說法,機場將帶來巨大產業聚合效應。」溧水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賈晨說,早在5年前,溧水區在離機場最近的區域規劃空港樞紐經濟啟動區,包括航空裝備製造區、航空綜合物流區、臨空高新產業區、臨空高端服務區等四個片區。

儘管溧水開發區與機場在空間只隔一條河,但此前從園區到機場,需要繞行高速,要花半小時。為促進臨空產業發展,溧水區下決心打破空間瓶頸,投資2億元修建了橫跨秦淮河的濱淮大橋,將園區與機場的車程從半小時縮短為5分鐘,實現與機場無縫對接。

溧水區將臨空產業作為三大千億級地標產業之一進行重點打造,該區緊鄰機場的區位優勢日益突出,南京空港大通關基地、南京會展小鎮兩大平臺性項目先後落戶。

南京空港保稅物流中心已於5月8日正式封關運營,作為南京市唯一獲得海關認證的保稅物流中心(B型),總面積約13萬平方米,涵蓋保稅物流、保稅商品展示交易、全球採購和國際分撥、配送、轉口貿易及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等功能,可為進出口貿易提供一站式服務,大幅提高口岸通關效率,實現一站式「全球買」「賣全球」。

以挪威的三文魚為例,可實現24小時內送達南京市民餐桌,起碼節省1—2天時間。該項目填補了全省高等級空港對外開放口岸的空白,並實現與江北自貿片區聯動發展。

近兩年,溧水片區臨空經濟快速增長,其航空物流園集聚京東、國美、寶能、新中聯、普洛斯、萬科、中國物流等50餘家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被授予「省級示範物流園區」稱號,是長三角最具活力的現代物流基地。據悉,今年溧水片區臨空產業產值預計可達200億元。

溧水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祿口機場T1投用後,將進一步提升航站區使用效能,提高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和貨物吞吐量,為臨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接下來,溧水將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推進中國民航南京適航審定中心落地,推進南京空港會展小鎮打造集會議會展、商務休閒、文化創意於一體的會展綜合體,同時,按照低碳城市、國際社區理念高標準建設空港新城。

南報融媒體記者 胡英華 張希 通訊員 張進

相關焦點

  • 從過度捕撈到可持續發展,「三文魚強國」挪威的漁業轉型之路
    挪威海岸線長逾10.1萬公裡,水產養殖業和捕撈業發達,是世界第二大海產品出口國。近四十年來,該國漁業走出了過度捕撈、無序經營等問題泛濫的困境,發展成為了全球海洋經濟的樣板之一。「我們很高興挪威政府給本國海洋經濟打造了一個這麼好的品牌。」
  • 三文魚進口暫停 外媒曝光挪威三文魚養殖「罪惡」
    多家媒體已經報導,在該市場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進口三文魚因此一夜之間被推到風口浪尖。雖然不斷有專家出面解釋三文魚體內攜帶冠狀病毒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人們對三文魚已開始心存芥蒂,另眼相待。日前,有外媒曝光了三文魚的故鄉挪威,在養殖三文魚方面的種種"罪惡」,稱養殖條件擁擠骯髒,許多帶病魚身上布滿潰瘍。
  • 今日薦書:中國臨空經濟發展報告(2019)
    推 薦 有 理背 景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北京新機場建設時,強調「新機場是首都的重大標誌性工程,是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機場及臨空經濟區的戰略定位和作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內容介紹本報告全文由綜合篇、地區篇、專題篇、展望篇和附錄5個部分組成。
  • 2.5萬噸三文魚「漂洋過海」,挪威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挪威是當今世界的水產大國,也是世界第二大漁業出口國,盛產大比目魚、鯡魚、鯖魚、帝王蟹、扇貝、海膽等多種名貴海鮮。無論是養殖還是捕撈,挪威在國際水產市場的都有一席之地,在三文魚的進出口貿易上更是有不小的話語權。挪威地形圖在挪威的漁民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老話:「沒有什麼比把三文魚運到指定地點更重要的了。」
  • 三文魚或成為「挪威的森林"可怕的噩夢?
    其中,「三文魚」突然變成了罪魁禍首。 6月12日晚,相關部門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抽檢時,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該產品的貨源來自京深海鮮市場。 一時間大家都不敢吃三文魚了,北京主要商超也都已連夜下架。
  • 挪威——大西洋三文魚清澈純淨的產地
    你們知道挪威三文魚是怎麼生長的嗎? 雖然挪威三文魚是一種海魚,但是它的「魚生」實際開始於陸地上的培養基。挪威三文魚養殖的專業人員利用先進技術,根據魚的特點,有效的控制其繁殖期,如此一來能夠有效的延長其生產季。在淡水中受精,受精卵在孵化前,會在恆溫狀態下保存80天。
  • 挪威三文魚,舞蹈在舌尖上的健康美食
    北國的挪威冰海都流傳著它的傳說。它就是我們陌生又熟悉的挪威三文魚。挪威養殖三文魚生長在大西洋冰冷純淨的海水裡,理想的海水、溫度,專門的設備,和養育人精心飼養出的三文魚。既可以煎的雙面焦黃,也可以烤的香味四溢,煮的健康滑嫩,也可以將新鮮魚肉切成細片,蘸上清爽的芥末醬,吃到嘴中,滿口洋溢的都是海洋的清新。
  • 進博會時間|挪威海產局代表:挪威三文魚絕對安全可靠
    2020年10月7日,中國和挪威舉行自貿協定首席談判代表視頻會議,雙方認為,加快自貿協定談判,對於兩國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支持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恢復經濟增長以及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十分重要。兩國承諾將致力於儘早結束談判。Lucie Katrine Sunde-Eidem此次在接受採訪時強調了中挪貿易關係的重要性以及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雙方增進業務往來的潛力。
  • 挪威三文魚的二三事,你知道嗎?
    太平洋三文魚和大西洋三文魚之間有很大區別,太平洋三文魚主要生活在美國的阿拉斯加和日本的北海道,肉質較硬,並不適合生食,另外日本人也認為海水環境並不足以飼養出無寄生蟲的三文魚,不合適作為刺身食用。而來自挪威的大西洋三文魚狀況有所不同,生長在冰冷清澈的海域,挪威三文魚肉質柔軟緊實,味道清新,而且養殖過程安全可靠。所以製造三文魚刺身的多是挪威三文魚。
  • 挪威三文魚養殖之惡|掩藏在現代文明之下,資本逐利的人性貪慾
    一時間,一石激起千層浪,由飯店、超市的三文魚產品相繼下架、退貨、封存、銷毀,乃至相關概念股下跌,聯想到北京近期疫情防控升級,不由地給剛剛活躍起來的「地攤經濟」蒙上了一層陰影。滿世界的人都在問,現在吃三文魚安全嗎?
  • 寧波RAS三文魚養殖項目開發商即將赴挪威上市
    作者/&nbspUCN編譯/&nbsp胡路怡&nbsp挪威證交所一份文件披露,中國陸基RAS三文魚項目開發商Nordic&nbspAqua&NAP是首家在中國境內投資開發RAS三文魚養殖項目的外資企業,項目地址位於寧波象山,基地取名為「Seafood&nbspDragon」,項目的建設進度將持續至2026年,總產量約8,000噸。
  • 外媒曝光挪威三文魚「養殖罪惡」:許多帶病魚身上布滿潰瘍
    許多得病的三文魚身上布滿大如手掌的潰瘍,有的已變成S型畸形魚」。統計表明,養殖三文魚的死亡率高達20%,此外,高密度養殖也讓魚蝨泛濫成災。除了養殖條件惡劣,人工養殖的三文魚還威脅到了野生三文魚的生存。挪威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斯卡拉表示,目前挪威野生三文魚數量約為53萬條,人工養殖的則有4億條。每年約有18.3萬條養殖三文魚逃離養殖場進入海洋。
  • 福建省水產專家為消費者解釋疑惑:虹鱒魚≠挪威三文魚
    福建省水產專家為消費者解釋疑惑:虹鱒魚≠挪威三文魚2016-11-08 10:4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站        瀏覽量: 1726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11月7日,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林國清教授級高工接受福建電視臺採訪,就目前市場上有商販用虹鱒魚代替進口的三文魚
  • 挪威海洋牧場項目落戶自貿煙臺 建三文魚生產交易加工中心
    28日,挪威海洋牧場項目籤約儀式在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舉行,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三文魚生產、交易和加工中心。 該項目總投資約4億美元,從挪威進口大西洋鮭(三文魚)魚卵,採用世界先進的陸基循環水養殖系統,建設從魚卵孵化到成魚養成、深加工於一體的高端漁業養殖基地。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三文魚生產、交易和加工中心。項目一期產能1萬噸成魚/年,二期產能增加2萬噸/年。
  • 同樣是大西洋三文魚,為什麼智利卻比挪威價格低?什麼原因?
    同樣是大西洋三文魚,為什麼智利卻比挪威價格低?什麼原因?6.88元人民幣(9挪威克朗/0.89歐元)左右,回顧過往,智利三文魚的價格也一直比挪威三文魚便宜,去年的平均價差為3-4元人民幣(4-5挪威克朗/0.38-0.47歐元)。
  • 挪威三文魚遭曝光!滿身潰瘍如巴掌大,養殖水汙濁
    挪威三文魚遭曝光!滿身潰瘍如巴掌大,挪威養殖戶:問題不大自武漢疫情爆發後仍未尋找到真正的源頭,不過暫時只能知道是源自海鮮市場,而這次北京的新發地市場難道也是個巧合嗎?最可怕的是切割三文魚用的案板中檢測出病毒,並且這些三文魚流向廣,這下在北京近期吃過三文魚的最好檢測一下吧。這次的主角是三文魚,這道在高檔餐廳裡經常出現的美食不禁有網友調侃:貧窮使我健康。
  • 挪威海產局否認當地三文魚高密度養殖,稱出口受波及
    針對德法公共電視臺ARTE有關挪威三文魚高密度養殖環境惡劣、用飼料餵養質量不高的報導,6月19日,挪威海產局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該報導的說法缺乏事實依據。在新冠疫情疊加三文魚相關輿情的背景下,挪威冰鮮三文魚出口中國的物流運輸造成了一定影響,預判未來出口走勢尚為時過早。
  • 男子挪威引進三文魚養殖開發,一年1000萬噸產量,近億元收入
    劉明星是中科院海洋所海洋化學研究專家,這次從青島坐了三個半小時的大巴,又轉乘計程車輾轉近一個小時,才來到這個偏遠的小漁村。他此行的工作很簡單:指導東方海洋科技公司員工如何用國標方法檢測水質。早在今年3月份,東方海洋科技公司就從挪威引進大西洋鮭魚魚卵40餘萬粒,經過精心孵化後,已經成功孵化出了36萬尾三文魚。該公司實驗室主任劉順 亮介紹,中科院海洋所劉鷹一直在做的循環水系統項目一直都是國內領先的,而且已經在其他地區其他魚類品種上實現了大規模養殖,再加上之前雙方在刺參養殖方 面也有很好的合作關係,所以8月份,東方海洋科技公司和中科院海洋所開始合作。
  • 北京疫情反撲的第11天,糞水池裡的三文魚逼瘋百萬中國人
    只是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三文魚竟然和疫情扯上了關係。在北京新發地市場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並非三文魚本身攜帶病毒,也許在運輸的過程中沾染了病毒,但還是引起了市場的軒然大波。一夜之間,北京三文魚全面下架。次日,杭州、南京、昆明等至少14地也下架了三文魚。
  • 800萬噸塑料垃圾威脅海洋,盛產三文魚的挪威如何應對?
    得益於氣候環境和水質條件優越,挪威是世界最大的大西洋三文魚產地,今年以來出口到中國市場的的三文魚,同比增長高達92%。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挪威海產品對華出口總量接近11.2萬噸,總金額達36億挪威克朗(約合27.6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