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海產局否認當地三文魚高密度養殖,稱出口受波及

2020-12-03 新京報

針對德法公共電視臺ARTE有關挪威三文魚高密度養殖環境惡劣、用飼料餵養質量不高的報導,6月19日,挪威海產局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該報導的說法缺乏事實依據。在新冠疫情疊加三文魚相關輿情的背景下,挪威冰鮮三文魚出口中國的物流運輸造成了一定影響,預判未來出口走勢尚為時過早。

挪威海產局稱ARTE報導缺乏依據

6月9日,德法公共電視臺ARTE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報導稱,挪威三文魚兩成死亡率的背後,是高密度養殖的惡劣環境和魚蝨傳染;飼料餵養的三文魚不如吃蝦蟹的三文魚質量高。該消息在6月16日翻譯至國內後,引發網友熱議。

6月19日,挪威海產局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該報導中針對挪威海產養殖業的許多說法缺乏事實依據。「挪威擁有先進完善的系統,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和管理。我們也非常重視動物福利,建立了嚴格的法規。」

實際上,對於該報導內容,挪威海產局已在6月16日晚發出澄清聲明指出,挪威是少數幾個制定了專門海產養殖法案的漁業國家之一,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一直遵循歐盟法規,同時對魚和魚飼料進行監控,以確保養殖和食用的食品安全,監管措施和結果完全向公眾開放。ARTE播出的內容忽視了挪威海產養殖業已制定了相關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事實,且並未引用挪威食品安全局或歐洲食品安全局等權威食品監管機構發布的結論,也未請他們發表客觀評論。

挪威海產局認為,如果輕易斷言挪威海產養殖業是造成野生三文魚種群減少的原因,很難解釋為何挪威所在的北歐仍然長期擁有世界上最活躍的野生三文魚種群。三文魚養殖場需符合嚴格規定才能獲得經營資格,為確保魚有充足且清潔的遊動和生長空間,海水和魚的比例應達到97.5%比2.5%。挪威三文魚養殖場的數量被限制在每28953公里海岸線要低於750家,以避免過度養殖,任何違反挪威律法的漁場,都會受到重罰。

對於吃飼料的三文魚遠不及吃蝦蟹的三文魚質量高的觀點,挪威海產局回應稱,海洋食物在三文魚魚食中佔25%左右,而飼料營養成分和三文魚在海洋中吸收的養分一樣,養殖三文魚中Omega-3脂肪酸的水平與野生三文魚大致相同。在養殖方面,目前挪威海產養殖業的抗生素使用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冰鮮三文魚出口受影響

ARTE的報導之所以引起關注,與三文魚消費在中國快速增長不無關係。2019年10月,挪威海產局曾在由挪威駐華大使館舉辦的分享會上表示,中國已成為挪威增長最快的海產品出口市場,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挪威三文魚對華出口量已達到1.86萬噸,同比增長92%。市場調查表明,44%的中國消費者會將挪威作為進口海產品的首選產地。

進入2020年,由於國內外疫情防控措施,許多食品的進出口受到波及。此次ARTE報導被翻譯至國內後,有關挪威三文魚品質的討論還登上了部分門戶網站的熱搜榜單。

6月19日,挪威海產局告訴新京報記者,2020年1-5月,挪威對華出口的三文魚在9600噸左右。而據路透社6月18日消息,挪威海產局表示,挪威三文魚上周對中國出口銳減34%至240噸。目前,疫情相關情況對冰鮮三文魚進入中國的物流運輸造成了一定影響。挪威海產局希望當前情況能夠儘快好轉,也希望挪威三文魚市場可以在中國繼續正常發展。

我國是否會暫停從疫情嚴重的國家進口冷鏈運輸的海鮮?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例行發布會上回應稱,進口的食品農產品應符合中國相關檢驗檢疫規定。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與相關國家的溝通協調,從源頭上管控好進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中國消費者的健康安全。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6月16日的北京市疫情防控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應急中心副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專家施國慶表示,在新發地相關的被汙染場所,確實發現了三文魚被汙染的情況,「但進入到汙染場所前的三文魚並沒有檢測出新冠肺炎病毒」。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三文魚是新冠病毒的宿主或中間宿主。但在食用方面,施國慶強調,三文魚或其他食品還是要清洗乾淨,進行必要的加工。

6月19日,北京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在發布會上又介紹,新發地市場環境採樣中,其綜合交易大廳,特別水產、豆製品局部售賣區域陽性樣本較多,環境汙染較重,建議市民要妥善處理赴新發地市場所購的冰凍海鮮、豆製品等食物,不建議食用。

新京報記者 王思煬 圖片來源 資料圖片

編輯 李嚴 校對 柳寶慶

相關焦點

  • 進博會時間|挪威海產局代表:挪威三文魚絕對安全可靠
    今年挪威共有八家公司,因疫情影響,今年參展的企業數量有所減少,但與往年相比,挪威公司參與本屆進博會力度加大,紛紛擴大了參展面積和展出品類。海產品是挪威對中國的主要出口產品之一,挪威方面期望繼續推動這一品類在中國的出口,對於中國消費者對於新冠疫情下,進口冷凍海產品安全性的擔憂,挪威海產局方面再次強調,來自挪威的海產品絕對安全可靠。
  • 挪威海產上半年對華出口額超19億元,三文魚增長近一倍
    新京報訊(記者 夏丹)7月4日,挪威海產局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挪威海產對華出口總額增長34%,達23.75億挪威克朗(約合19.09億元人民幣),出口總量增長3.5%,達7.4萬噸。就出口量而言,中國已經成為挪威海產的全球第三大市場。
  • 超級物種供應鏈優勢 攜手挪威海產局舉辦挪威食尚大賞
    永輝超市(9.08 +1.00%,診股)創始人CEO張軒寧、挪威駐上海總領事館領事尹克婷(Kristin Iglum)、挪威海產局中國區總監畢思明(Sigmund Bjorgo)、海洋管理委員會(MSC)中國區首席代表安延、全球水產養殖聯盟(GAA)亞洲業務總監畢敬敏、永輝雲創戰略合伙人林創研、挪威萊瑞海產集團中國區代表谷裕、龍湖集團副總裁李楠、上海龍湖總經理溫介邦等嘉賓均出席了此次活動,一起參與開啟了超級物種與挪威海產局
  • 三文魚進口暫停 外媒曝光挪威三文魚養殖「罪惡」
    多家媒體已經報導,在該市場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進口三文魚因此一夜之間被推到風口浪尖。雖然不斷有專家出面解釋三文魚體內攜帶冠狀病毒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人們對三文魚已開始心存芥蒂,另眼相待。日前,有外媒曝光了三文魚的故鄉挪威,在養殖三文魚方面的種種"罪惡」,稱養殖條件擁擠骯髒,許多帶病魚身上布滿潰瘍。
  • 2.5萬噸三文魚「漂洋過海」,挪威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挪威是當今世界的水產大國,也是世界第二大漁業出口國,盛產大比目魚、鯡魚、鯖魚、帝王蟹、扇貝、海膽等多種名貴海鮮。無論是養殖還是捕撈,挪威在國際水產市場的都有一席之地,在三文魚的進出口貿易上更是有不小的話語權。挪威地形圖在挪威的漁民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老話:「沒有什麼比把三文魚運到指定地點更重要的了。」
  • 挪威科學家:三文魚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食物
    對此,專家解釋稱,「現在市場上出現的三文魚大部分都是人工養殖的,並非是野外捕撈。在這種情況下,鮭魚缺乏運動,就會開始生病。」   挪威海產局:在售挪威養殖三文魚可放心食用   另據光明網報導,對於「 三文魚毒性最強 」這一說法,挪威海產局回應稱: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以來,挪威海水養殖三文魚均會在其生命早期階段接種有效疫苗,因此抗生素的使用率已降99%。
  • 從過度捕撈到可持續發展,「三文魚強國」挪威的漁業轉型之路
    不過,就在他履新前後,專門報導全球水產新聞的暗流新聞(Undercurrent News)9月援引市場數據報導稱,挪威水產養殖的三文魚價格已連續40周下跌。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網站介紹,挪威商業水產養殖的發展開始於約1970年,如今已是世界最主要的三文魚生產和出口國之一。
  • 外媒曝光:挪威三文魚養殖條件擁擠骯髒,許多帶病魚身上布滿潰瘍
    為弄清楚2018年全世界養殖三文魚死亡數量達到5000萬條之多的原因,該臺記者深入三文魚故鄉——挪威進行了實地調查。作為三文魚生產和出口大國,挪威的三文魚年均銷售額達500億歐元。在挪威北部海域,坐落著巨大的海上三文魚「農場」,每個養殖場都養著上萬條魚。調查記者弗洛丁私帶攝像機潛入了養殖場,「我知道會看到魚因為擁擠而喘不過氣,但眼前的景象更為恐怖:大量魚擠在骯髒、充滿它們排洩物的海水裡。許多得病的三文魚身上布滿大如手掌的潰瘍,有的已變成S型畸形魚」。
  • 外媒曝光挪威三文魚「養殖罪惡」:許多帶病魚身上布滿潰瘍
    德法公共電視臺(ARTE)14日的調查報導稱,為弄清楚2018年全世界養殖三文魚死亡數量達到5000萬條之多的原因,該臺記者深入三文魚故鄉——挪威進行了實地調查。作為三文魚生產和出口大國,挪威的三文魚年均銷售額達500億歐元。在挪威北部海域,坐落著巨大的海上三文魚「農場」,每個養殖場都養著上萬條魚。
  • 外媒曝光挪威三文魚「養殖罪惡」:帶病魚身上布滿潰瘍 魚蝨泛濫
    環球時報訊 三文魚肉質鮮嫩,受到無數「吃貨」的喜愛,然而媒體近日曝光了挪威三文魚養殖鏈的「數宗罪惡」,讓喜愛三文魚的消費者頗感驚詫。德法公共電視臺(ARTE)14日的調查報導稱,為弄清楚2018年全世界養殖三文魚死亡數量達到5000萬條之多的原因,該臺記者深入三文魚故鄉——挪威進行了實地調查。作為三文魚生產和出口大國,挪威的三文魚年均銷售額達500億歐元。在挪威北部海域,坐落著巨大的海上三文魚「農場」,每個養殖場都養著上萬條魚。
  • 外媒曝光挪威三文魚養殖:條件擁擠骯髒 帶病魚身上布滿潰瘍
    來源:環球網外媒曝光挪威三文魚「養殖罪惡」:養殖條件擁擠骯髒,許多帶病魚身上布滿潰瘍【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潘亮】三文魚肉質鮮嫩,受到無數「吃貨」的喜愛,然而媒體近日曝光了挪威三文魚養殖鏈的「數宗罪惡
  • 2018年,挪威海產品出口將破千億
    挪威海產局預計,今年全年的出口額將破千億挪威克朗,創歷史之最。 文:UCN譯:胡路怡今年前三季度,挪威已出口海產品200餘萬噸,創匯710億挪威克朗(87億美元),挪威海產局預計,今年全年的出口額將破千億挪威克朗,創歷史之最。
  • 醜陋的三文魚!糞水池裡的三文魚!往後你還會吃嗎?
    當調查記者潛入挪威三文魚養殖場的時候,卻看到令人噁心的場景:放眼望去,水質已經渾濁不清,三文魚的排洩物隨處可見。死魚沉入海底,病魚身上裸露著巴掌大的潰瘍,而高密度養殖也讓魚蝨泛濫成災。除了養殖條件惡劣,人工養殖的三文魚還威脅到了野生三文魚的生存。挪威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斯卡拉表示,目前挪威野生三文魚數量約為53萬條,人工養殖的則有4億條。每年約有18.3萬條養殖三文魚逃離養殖場進入海洋。它們不但與後者爭奪食物,還將魚蝨傳染給後者。
  • 挪威北極鱈魚,下一個三文魚?「洋海鮮」成家常菜新寵
    挪威鱈魚姍姍來遲,年銷量不俗  在杭州盒馬鮮生門店,銷售的進口鱈魚主要是來自三個產地的四個品種,分別是挪威北極鱈魚、智利銀鱈魚,以及阿拉斯加的真鱈魚和黑鱈魚。該門店的採購負責人透露,在生鮮品類中,鱈魚的銷量穩居前列,約佔凍品海鮮類銷量的40%。同樣在杭州的其他超市的進口生鮮專櫃,鱈魚或銀鱈魚的銷量不俗,尤其受學齡兒童的家長歡迎。
  • 智利三文魚再次遭遇水華爆發危機!已導致17萬條三文魚死亡
    智利是全球第二大三文魚出口國,由於當地去年也發生類似藻害,令人對當地的三文魚養殖業感到關注。去年,智利也因為藻害而導致20%的三文魚死亡,相等於2500萬條魚,進而推高全球三文魚價格。藻害發生在貨運航道,損失慘重但「不必恐慌」智利全國漁業服務局曾在9日稱,7日報導的藻害並非發生在智利南部沿岸任何一家三文魚養殖場附近,而是廠商使用的貨運航道。
  • 三文魚或成為「挪威的森林"可怕的噩夢?
    今年4月,挪威向中國出口了3141噸三文魚,數量同比增長97% 而且在2014年的時候,挪威出口的三文魚就被檢測出「具傳染性的三文魚貧血症(ISA)病毒以及其他變體」,中國開始禁止了挪威三文魚的進口。 但無奈國內的需求太大,近幾年又逐漸恢復進口數量,還不是因為中國這13億人的吃貨!
  • 寧波RAS三文魚養殖項目開發商即將赴挪威上市
    作者/&nbspUCN編譯/&nbsp胡路怡&nbsp挪威證交所一份文件披露,中國陸基RAS三文魚項目開發商Nordic&nbspAqua&NAP是首家在中國境內投資開發RAS三文魚養殖項目的外資企業,項目地址位於寧波象山,基地取名為「Seafood&nbspDragon」,項目的建設進度將持續至2026年,總產量約8,000噸。
  • 起底挪威三文魚養殖業:去年中國多吃了1倍,養殖環境備受爭議
    龐大的市場需求,催生了大西洋鮭魚的養殖出現,上個世紀年代幾家有魄力的出口集團聯合了挪威最有實力的養殖場,成功掌握了鮭魚的繁殖特性,對其進行了大規模的養殖。看過動物世界的人們知道,鮭魚是一種深海魚,但每年繁殖的時候會穿過海洋到河流中產卵,這種獨特的繁殖習慣是自然界最悲壯的一幕。挪威人工養殖的鮭魚,也是採用了這種模仿其習性的方式。
  • 你以為吃的是深海三文魚,其實是淡水虹鱒魚?!到底能不能生吃?
    於是就有了我們現在在市面上看到的挪威三文魚、帝王三文魚、紅三文魚、阿拉斯加三文魚……五花八門,智利、英國、加拿大、美國等都向中國出口。淡水養殖的魚蝦含有豐富的寄生蟲,肺吸蟲、肝吸蟲、闊節裂頭絛蟲……生吃都能感染人體,有的能致命。那麼淡水三文魚裡有沒有?